為什麼現在一些年輕人累死累活的,卻還不如一些退休工人的工資高?

曾經的夢想41


退休人員與在職人員收入倒掛現象,確實存在。我有一些親戚在山東和湖南,山東的退休待遇還是比較高的,遠遠超過湖南。各省有各省的退休金髮放機制。比如說,山東一些傳統大國企大央企比較多,由於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政策,再加上大國企為老人建立了補充養老金,退休後收入比在職時還高。

舉一個具體例子吧。我親戚今年79歲,原來在一樣大國企工作,當時提倡辦理提前退休,政策是工資上浮三級,如果退休期間在職人員漲工資,退休人員也同比例增長。退休十多年了,退休金漲了好多次。退休前工資不到4000元,退休金每月已經達到7000元。因為大國企對老人有老辦法,比如,建立了補充養老金,省裡給退休金一部分,企業也給一部分。這些大國企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就比當地其他企業退休人員高。

還有一些特殊政策,比如,公務員、事業編,退休前普遍給提提職級,收入上去一大塊,然後再讓他們退休。有的地方退休金是在職工資的100%。所以,一些公務員事業編,比如教師,退休後的待遇比企業裡還高不少。各省之間也有不平衡現象,有的省底子厚,大國企比較多,繳納的基數和比例高,退休金賬戶比較充裕,退休人員收入就比較高。有的省份,整體收入水平就低,繳的養老保險就少了,退休了當然就少了。

在山東某些地區的國企,只要有提前退休、內部退養,年齡40歲以上的人爭先恐後申請,因為很簡單,內退、退休之後的收入比在職要高。回家不上班,收入還高,誰不申請啊?退休人員收入6000元,在職人員才4000元,還要考勤、考核,辛辛苦苦的,對這種倒掛現象頗有微詞。

但是,要用歷史來看這個問題。這批退休人員,當年沒有社保機制,沒有繳養老金,只能老人執行老辦法。再說了,這批退休人員當年都是執行低工資制度,工資水平都比較低。比如,我親戚當年參加工作才36元工資,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算現在的養老金,他們能養活自己嗎?國家和各省都有老人老辦法,保護這一批老人的切身利益。他們是做出歷史貢獻的,當年的奮鬥非常艱苦,很多人為了上產犧牲了身體健康,到老了一身病痛,多給一些養老金是應該的。現在的年輕人不要攀比,等現在的年輕人退休了,就按照你繳納的社保來這算養老金了,該拿多少錢就拿多少錢。


職場火鍋


不是一些好麼,是大部分年輕人。前段時間老是抨擊80後肯老,其實並不是80後想啃老,是這扭曲的社會造成的。我一位同事說的好,我不是不工作,我已經很努力的工作了,但一個月工資就20O0多塊,要交房貸,水電,交女朋友,過生活,我覺得我能活下來都不錯了。而我爸,一個月拿5000多,什麼活都不用幹,一覺醒來一百多到賬。我媽個月3一4千,兩老加起來都上萬塊,吃又吃不了多少,真正有大病,靠這些退休金也不夠。老人家花又沒地方花,年輕的想花又沒錢花,而且就我一個獨仔,你說,他們的錢不給我花給誰花啊。這是個病態的社會。唉,不想說了,說多都是淚。


一夜七次郎592


這話說的我不愛聽,年輕人現在月工資是多少?在青島大多數都在3500元以上,我老婆65年企業退休兩年,剛退休開2130元,連漲兩年工資到現在才開2580元,比年輕人拿得多嗎?年輕人上了幾年班?我老婆十六歲初中畢業就在果品公司上班,國企改革逼著她買斷工齡下崗,然後打工自己投保,哪時候還是投最高保500元,隨者保費增長,最高投到1130元,終於退休。最低保退休才拿1500左右,漲了兩年也開不到2000元,你說,到底誰開的少?誰開的多,在青島53歲左右女職工,在紡織廠,紡織機械廠,化工廠,橡膠廠,重工機械廠,多數是2580左右,哪個年代她們出力少嗎?全靠人工體力,沒有叉車等機械化,比現在工人累的多。


臣臣80


年輕人累死累活,卻還不如一些退休工人工資高,這其實很正常的。

我父親去年申請的病退,每個月的退休金有五千多一點,逢年過節的還有不少福利補貼會打到卡里,比如今年這個年,他就莫名其妙地收到了一萬,自己也感覺到意外。

同時由於退休的生活比較安逸閒適,之前忙慣了的他根本就待不住,於是去租了一輛新能源車在杭州跑滴滴,一個月淨利潤也有六七千,這樣算下來,光這兩筆收入,我父親每個月的稅後收入就已經能夠超過很多在杭城打拼的年輕人了。更何況對於他們這一輩而言,已經很少人還說揹負著房貸的壓力以及贍養老人的壓力,所以生活壓力自然不是很大。

而我們年輕人則不一樣。組建一個家庭,對上可能要養四到八個老人,對下又有兒女尚小。同時我們經歷了物價飛漲的這十年,背上了沉重的房貸壓力還不說,有些年輕人,甚至連結個婚的禮金錢都成了困難,所以只能偏居一隅,尋找著那種廉價的出租房,緊扣著每個月微薄的收入。

所以面對現實情況,年輕人不得不更加地讓自己“忙”起來累死累活,報名參加各種培訓班,申請加班以換取有限的加班費,目的無非是為了給自己增值以換取更為豐厚的勞動報酬補貼家用。這樣的生活狀態和退休了的工人比,自然是無法比擬的。

很早的時候有聲音說,八零後是垮掉的一代,然而事實上現在的年輕人身上扛著的責任和擔當並不比他們的晚輩輕,相反的可能更重。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年輕人承受不住身上的擔子,做出了衝動的舉動。比如最近杭州某IT男逆行被抓後現場淚奔的故事,便讓一大批同齡人感同身受。

但不論如何,我們身處這個時代,或許等到我們這一代老了,回過頭來看看,這種有壓力的生活未嘗也不是一種回味。而我們的父輩,他們經歷過的故事比我們更多,所以即使他們目前的工資很高,也是他們值得擁有。


HR王張傑


總有一些人以為自己勞苦功高,拿那個時代說事,吐槽一個月幾十塊錢的工資,髒活累活爭著幹,真是這樣的麼?那個時代的錢真的是錢,一毛錢買一把糖塊,一斤肉才幾毛錢。建國初始,百業待興,吃苦是真的,你們摸著良心說,一個月退休金幾千塊錢?只怕是五六千不止吧?你們忘記了怎麼活著工作的!沒有農民的糧食你們早餓死了!你們誰家餓死人了?農民本來是種糧食的,為什麼會餓死?還不是為了支援國家,養你們為國家工作的人,現在農民的退休金有多少?和你們有可比性麼?看看現在掃大街的環衛工人,哪裡有你們退休工人,還不是農民工!別說什麼勞心者治人,勞力者受制於人,那是農民心甘情願的付出好不好,說的好像你有多高尚,工作多神聖似的!別吹了,斷糧了就沒勁吹牛逼了。


孤寂的風51963827


我剛參加工作,33.48元的工資。中年人是72元。領導是120元。120不敢想。領導都是戰爭年代的人。什麼時候能拿到72元就心滿意足了。隨著工齡的增長,工資也逐漸增加。工作了四十餘年退休了。退休金8000元。道理很淺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也苦過也累過。只是年輕人沒見過。不要眼紅,不要嫉妒。都是苦累中掙扎過的。到你老了退休了,你拿的錢,肯定會比那時剛工作的人要多。為什麼?因為你拼過,苦過,累過。老了,該享受你一輩子奮鬥的果實了。別抱怨,慢慢熬吧,總有熬出頭的那天!


散淡山人丁德芳


我78年參加工作時,一個月的工資才28元錢,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工資才一點點的漲起來。現在退休了,原本可以拿到9000多元退休金,但2014年10月1日國家工資改革,這之後退休的人,工資一下子少了2千多元,即所謂的新人新辦法,中人中辦法,老人老辦法。在我之前退休的人比我這後退休幾年的人工資還要高。而才工作十幾年在崗的年輕人,比我們在崗時工作幾十年時的工資還要高,但我們心裡沒有任何怨言。因為國家要進行工資改革,就可能有高有低的變化,而我們現在的工資完全夠我們退休後用了。現在的年輕人比我們那時候工資高很多,我們心裡只有高興而沒有嫉妒,因為這說明社會在進步在前進!


行者66587283


在退休群體中,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學校老師,退休後享有5ooo元以上的養老金,而那些奮鬥在第一線上的工人,企業人員,基本上在3ooo元左右(4o年工齡),最少的千元左右,最無奈的是老農民,每月百元。大家都清楚他們一生中付出多少辛勞?為建設祖國貢獻有多大?老了,國家給予關懷,是應當的,是必須的。

你們年青人剛出校門,走上各自崗位,學做事,學做人,按工種,按貢獻大小發給一定的工資,是正確的,也是必須的。但怎能與退休老人比,他們已經為國家作過貢獻,不是不勞而獲,。

在你們年青人中,也有很多嬌嬌者,年薪幾十萬,那是他們憑本領獲取,那你們怎麼不去同他們比?天天只盯著老頭老太的工資,你們不感到羞愧嗎?

年青人,你們正風華正茂,正是幹一番大事業的時候,努力吧,世界是屬於你們的!





頑皮的小老頭


我們國家的制度還相當不完善!不健全!不合理!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進!尤其是養老金這塊更是讓很多人難以理解和接受!誰沒為國家作過貢獻?誰的貢獻小?農民的貢獻小嗎?沒有農民的辛苦付出其它行業拿什麼作貢獻?再說所謂貢獻大的工作當時也得到了應有的報酬!農民辛辛苦苦了一輩子生產的糧食養活著國家各行各業的人們,難道這不是為祖國做貢獻嗎?難道喪失勞動能力了不該得到養老金嗎?只要有一點兒智商和人性的人回答都是肯定的!!!難怪有人羨慕西方發達國家,有些制度低確非常公平公正合理!比如新西蘭在養老金方面就很值得借鑑,該國公民只要到了退休年齡退休金一律平等!不論你是幹什麼的,不論你的職位大小高低,也不論你為國家做過多大貢獻!我認為這才叫人人平等!


信天翁372


談為什麼,這個題目有點大,也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爭議!沒有為什麼,政策就是這樣設計的!這事大家都知道不公平,特別對於青年一代,簡直就是打擊。退了休,拿一萬,兩萬的都有。幹著的,二三千,甚至更少。要我說,退了休,就應該一個樣,三千都三千,五千都五千,因為生活的費用是一樣的,不工作了,給他們那麼多錢,一是慣壞脾氣,而是產生矛盾,年輕人特別有意見。那些沒有退休的農民,意見更大。社會怎麼能和諧?改革,必須改革,平衡各方力量。當初革命的一批老人,戰鬥英雄,多拿點,我們沒意見。人家畢竟提著腦袋革命,十分不容易。享受點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