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從博物館出來之後,我想了許多。任何一項偉大的工程,當時的人們很少能預測到以後的效果,它總是歷經時間的考驗,人們才會發現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時間。

人們對三峽工程的評論並不總是一致的,也有小的分歧。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它說明我們的思維並沒有僵化,而是有獨立的思考,不再是“人云亦云”

思考是很費力的,它會加劇人們的飢餓。在博物館旁邊的一家飯館吃了遲到的午飯。這家店不大,掛的是偏北方的店名。我先點了一份水餃。在我一般的認知看來,十幾塊錢的餃子應該可以吃個七分飽。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我吃的餃子

餃子上來了,我看著像半份。我心裡還在猜想是不是盤子太小,老闆分兩次裝?我特意坐在凳子上遲疑了一陣,確定它真的是一份,然後喊了一句“老闆,再來一碗麵”。

我迫不及待地動筷,沾著辣椒,一口一隻餃子。沒到面端上來,我的一盤餃子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闆看著都有點不好意思,隨機加快了手中的動作,麻溜地一碗地道的小面上了桌。

碗比較小,麵條比較勁道,湯汁的顏色很鮮豔。在麵條的上方是幾粒熟花生米,它薄薄的皮在陽光下的顏色更加奪目,這倒使它旁邊的幾片蔥花有點尷尬。典型的紅配綠裝束倒也還有點視覺美感,但也沒有達到奪去它味道的地步。只怪描寫味道的詞彙太少,不然可能得洋洋灑灑幾千字。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小面

飯飽之後,我要步行去周公館,順便觀察一下市區。從這一刻開始,我才算真正認識重慶,希望用腳步丈量它的風土人情。

在重慶生活,你得需要一個好體力;如果體力不行,要麼你一定要腦子好,熟悉交通網絡。兩個都沒有的話,你自求多福吧。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導航的路

我大致向北出發,沿著人民路,穿過居民小區。其中有一段路,我這個外地人有點看不懂,甚至幾度懷疑自己的導航出現了失誤。它是一段直上的臺階,坡度很大,腿腳不便的人可能很吃力。這讓我產生了錯覺:是不是進了人家小區?好在我相信技術的力量,總算在將信將疑中到達了目的地。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導航的路

曾家巖50號(別稱周公館,也叫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如果當年沒有那一段歷史,那麼它現在或許早已被人遺忘。但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出人意料,偏偏是50號,而不是49號。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館前的廣場有一銅色雕像,身姿挺拔,右手拿著外套,腳步有邁開之勢,目視前方。他就是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理、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周恩來。抗戰時,他以個人名義租下這所房子,負責南方局的日常辦公。而在他房子左右兩側都有國民黨機構,可謂是險象迭生。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總理雕像

室內陳設簡單,環境清幽。它裡面有南方局的一些歷史資料,以及工作和生活相關的文物。在建築的陽臺邊可以直接遠眺嘉陵江,在建的大橋也可清晰望見。在其中一間房子裡,它還設有圖書室,供訪客閱讀。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館內文物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館內文物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在建大橋?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圖書室

周公館出來之後,我順著西南方向,沿中山四路欣賞重慶的市容。這一路的公館很多,其中戴笠公館舊址正在檢修,無法進去,我最後去了桂園。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在去往桂園的路上,你可以發現民國元素。行道樹枝繁葉茂,甚至出現在牆壁上,素有遮天蔽日之感,這在北方很少見到。

地上也能看到掉落的黃葉,他們正在被清潔工打掃。街道兩旁是灰色的磚塊切成的拱形小門,頂頭還能看到一些小的花草,它們似乎在告訴過往的行人——這裡以前住的人不簡單。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街道建築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牆壁上的樹

桂園不大,但對住人來講剛好。桂園之名有其歷史典故。張治中(1890—1969)上將當年親手種下桂花樹,並啟用父親"桂徽"名字,將小院命名為"桂園"。後來,毛主席和周總理參加重慶談判時,將軍便將此園讓出,作為毛、周的會客之處。1945年的雙十協定就在此地簽署。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桂園

幾十年過去了,將軍還是那個參加過一·二八淞滬抗戰的“和平將軍”,只是那個掛花樹我卻沒找到,但是桂花撲鼻香卻總在我心頭。和平從來都來之不易,總會有犧牲,活著的人要銘記;

忘記自己從何而來,終不知自己去往何處。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桂園主樓

院子比較小,主樓只有兩層。一樓會客為主,二樓供居住。其中,毛、周和張在同一層,毛、周住對門。當我在二樓的陽臺是,望著那些茂盛的大樹,心裡比較放鬆,但對於當時談判的人們來說,卻是在世界的矚目之下,壓力可想而知。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房子內部一角

我能想到的就是 那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當時,毛澤東去拜訪柳亞子,兩人互相贈詩。其中,主席將自己在1936年寫的《沁園春·雪》贈與柳,柳評價其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手,雖蘇、辛猶未能抗手,況餘子乎?”。

沒多久,該詞在重慶各報被刊登,山城一時沸騰起來。但有人卻不高興了,他的老朋友蔣先生說“我看他野心勃勃,想當帝王稱王稱霸,想復古,想倒退。你(陳布雷)要趕快組織一批人,寫文章批判他。”

2.北方人看重慶:求證——地道的重慶小面上頭是不是有花生米?

二樓陽臺

我時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當一個人旅遊的時候,他會想什麼?一座城市,它的過去與未來;一所院落,它過去的主人和現在的主人。在去往洪崖洞的公交車上,我想了很多。

靜待下一篇 路線:洪崖洞 解放牌 山城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