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应该产品买小米,股票买格力?

为什么我们应该产品买小米,股票买格力?

作者丨危机百科

来源丨公众号:价值投机情报局(CoinWinner)


格力电器的年报将于4月29日披露,根据业绩快报,格力2018年的全年盈利为260-270亿区间,营业额为2000-2100亿元。而小米集团的财报早就已经出来了,1749亿元的营业额,调整后85.5亿元的净利润。如果董小姐不给大家任何“惊喜”的话,那么当年雷军和董明珠的“赌约”,确实是董明珠赢了。

不管谁赢了“赌约”,从大的角度来看,两位企业家都是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的赢家,都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小米和格力的产品,可以说人人都会用到,很多人都是这两家公司的消费者。那么从消费者和股东的角度看,这两家公司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为什么我们应该产品买小米,股票买格力?


恰好,我家里用的全部都是格力的空调,也有不少小米的产品。我并不是一个非常挑剔的人。因此两家公司的产品留给我的基本上也都是中规中矩的印象。格力的空调大家都说品质很好,然而我卧室的这台,经常间歇性发出共振噪音,维修师傅上门来看,也没办法解决问题,说是只能换一台室外机,考虑到快搬家了,也就忍了。小米的电视,主板坏了一次,说是主板不属于重要部件,只能保修一年,在我的据理力争之下,最后免费给我换了主板。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受限于专业性的限制,很多时候个体感受,往往都是主观的。因此很多时候产品的选择,都有盲从性,或者说容易被某个“卖点”打动。格力最大的卖点,应该就是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掌握核心科技”。而小米,则是在“为发烧而生”的口号下,保持非常高的性价比。

事实上格力到底掌握了什么核心科技?我想很多消费者是回答不出的,他们甚至不一定了解铜管和铝管的区别,变频和定频的优劣。而真正能够把小米发布会晒出来的那些高大上的硬件参数搞懂的粉丝,也不会有多高的比例。作为消费者,消费行为充满着惯性、冲动以及人云亦云。

那么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呢?毫无疑问,格力电器用它漂亮的K线,证明了自己的历史回报率是多么优异。用后复权看,妥妥的10年10倍。

为什么我们应该产品买小米,股票买格力?


而小米集团目前来看则有点尴尬,目前还是处于破发的状态,去年小米IPO的时候,我刚好申请了一手(港股素有一手打新中签这样雨露均沾的传统)。因为去年专注币圈,港股账户都很少看,结果我以为我卖了,实际上没卖,所以羊毛党变成了纳米级股东。

今年重新把目光放到股市,也曾认真的思考要不要建仓一下小米集团,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很简单,当客户与当股东的角色逻辑是不一样的。客户想要的是物美价廉,而股东自然是希望多赚一点钱,这个矛盾似乎是很难平衡好的。曾经有一位企业家,希望打造客户、企业、经销商、投资人都happy的伟大企业,而他最近两年主要的工作是在美国为梦想窒息。

2018年4月25日,当时雷军在武汉大学小米6X发布会上宣布,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将超出的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

而年报后,在《董事会主席的公开信》中,小米再次重申集团承诺其硬件综合净利率永远不超过5%。

我们当然不能只盯着硬件的利润率来看,从小米一直以来的布局可以看出,小米想做的是智能生态。早在小米创立之初,就提出了“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三驾马车。而库克给苹果制定的新战略里面,基本上就是雷军的翻译版。


为什么我们应该产品买小米,股票买格力?




为什么我们应该产品买小米,股票买格力?



但是软件和服务的盈利并不能一蹴而就,硬件毛利直接决定了能够有足够的研发和市场经费,推动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目前手机依然是小米集团的重中之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手机市场本身已经是红海,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首先是高端市场,华为的异军突起,连苹果都已经感到了鸭梨山大。不管是P系列还是mate系列,高端旗舰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MIX虽然当初非常惊艳,但是很显然之后的升级并没有得到认可,小米向上突破的努力,目前来看并不成功。

中端市场是小米的主战场,米9确实很香,但是因为小米的毛利率不高,也没有自建的工厂,所以产能成为了瓶颈。消费者面对买不到的好东西,一不小心就会好评变差评。另外一方面,则是蓝绿厂对中端市场的重视,一直以来蓝绿厂都因为线下渠道的优势,享受较高的毛利。但是IQOO这一次很明显是有备而来,配置与价格与米9针锋相对。

千元机的战场则更加残酷,小米主要的营收来源也是2000元以下的手机。好不容易挤掉了一众OTHERS,结果三星祭出了A60元气版,试图恢复元气。科技产品做到这个份上,消费者自然是笑逐颜开,但是股东们应该很无奈。

如果说小米走得是华为的研发路线,那么低净利率并不是问题。小米集团的主要问题就是低净利率并非因为高研发投入,而是因为毛利本身就低。2018年小米的研发开支仅仅57.8亿,在数百亿的华为面前,显得非常捉襟见肘。松果电子的重组,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小米会继续依赖高通,很可能会导致”低毛利-低研发-依赖高通-低毛利“的恶性循环。

反观格力,品牌与渠道的优势奠定了高毛利的基础,在销售费用上,格力显然就能够比小米花更多的钱。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在一个已经成熟的行业,投高毛利的企业,值博率要远高于低毛利的企业。

2C的企业,产品受众面非常广,很容易出现消费者与股东角色的转换。过去几年,A股最爽的群体应该是买茅台股票,拿分红喝茅台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消费者和股东角色本质上是存在矛盾的,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是以什么身份来评价这家企业的,千万不要角色错位。

当然,股票是讲究预期的,过去格力比小米强,并不代表未来小米集团的股票一定表现就不如格力电器。作为纳米级的小米股东,我非常期待着能够早日解套:-)

你是小米用户还是格力用户?你是小米股东还是格力股东?价值投机之路上,欢迎和我们一起探讨进步!


为什么我们应该产品买小米,股票买格力?

为什么我们应该产品买小米,股票买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