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雨喜忧参半:防控小麦赤霉病进入最关键期,警惕发生流行

伴随着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4月20日以来,江淮、黄淮海、华北等冬麦区迎来了大范围阴雨天气,此次降雨过程对于增加土壤墒情和改善空气质量非常利好。但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再加上小麦生长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极易促使小麦赤霉病大面积爆发。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在菌源充足、品种感病的情况下,只要抽穗至扬花期遇两天以上连阴雨或大雾、结露天气,就可导致该病大面积流行。一般情况下会导致小麦减产10%,大流行年份可减产20%到30%,特别严重者甚至会造成颗粒无收,一旦发生,危害极大。

一场雨喜忧参半:防控小麦赤霉病进入最关键期,警惕发生流行

贵如油的春雨带来丰收的希望,此时要警惕赤霉病的流行

4月19日发布的山东省农作物病虫预报指出,“我省小麦、玉米常年连作,并且,近年来,普遍实行秸秆还田,有利于病原菌的积累,田间菌源量充足。我省主栽的小麦品种如济麦22、鲁原502、良星77以及山农系列等均易感赤霉病。”

据气象预报,未来5天山东省有多次降水过程,其中,4月22日~4月24日鲁南、鲁西南地区有降水,4月25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有降水,且降雨结束后气温回升明显,对小麦赤霉病发生较为有利。综合近期气象、菌源、品种栽培等因素分析,预报山东省小麦赤霉病在鲁西南、鲁南中度流行风险较大,其他地区偏轻发生。

一场雨喜忧参半:防控小麦赤霉病进入最关键期,警惕发生流行

秸秆还田处置不当的话也会有利于病原菌的积累

在湖北省鄂东、鄂北以及江汉平原等地,据当地媒体报道,小麦赤霉病带菌率偏高,田间菌源总量大,加上湖北省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不强,专家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发病形势严峻。湖北预计赤霉病全省发生面积是1000万亩,占到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六成。

在小麦生产第一省河南省,今年春节以来,多地普遍少雨干旱,4月20日到21日,河南省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积极开展大范围人工增雨作业,全省普降小到中雨,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增加土壤墒情非常有利。未来一周河南省还有两次降水天气,目前豫西南和豫南的麦田处于抽穗-扬花期,降水可能增大赤霉病发生蔓延的风险。

小麦赤霉病也是严重威胁皖苏夏粮稳定生产和品质安全的生物灾害。安徽4月16日在寿县举行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会上通报了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和防治要求,今年小麦赤霉病预计安徽省麦区大流行风险高,需预防控制面积约7000万亩次,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而为努力夺取夏熟丰产丰收,江苏省政府办公厅4月21日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

一场雨喜忧参半:防控小麦赤霉病进入最关键期,警惕发生流行

植保无人机等机器防治防控已成为田间管理主流

对此,各地植保专家、气象专家均表示,要加强监测,搞好田间调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小麦齐穗到扬花初期的关键防治期,及早进行预防,一刻不能放松。

“第一次施药效果,对整个药剂防治起决定性作用。务必要把准施药时间,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对准穗部,均匀喷雾。”安徽省植保总站副站长张启勇在介绍防治技术要点时提醒,要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抓好第一次施药。

同时,专家建议各地要注重防治效率,以小麦赤霉病防控为重点,根据病虫预报,兼顾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穗期蚜虫等病虫及早衰、干热风的防控,药、肥、生长调节剂混用、各计各量,一喷多防,保粒增重,确保夏粮实现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