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迴應水、電、話費等繳費信息入徵信,“要本人同意”

個人徵信報告,關係到每個人經濟行為。此前傳聞的新版個人徵信報告,到底什麼時候上線?

央行近日回應:暫無明確上線時間表。

央行回應水、電、話費等繳費信息入徵信,“要本人同意”

之前,有傳言稱,新版的徵信報告,將採集個人水費、電費、通訊費用的繳費信息,未繳納相關費用可能被列入徵信報告

不過,央行回應稱:

“新版信用報告設計了水、電、電信等公用事業繳費信息的展示格式,但在實際採集時,徵信中心將與相關數據源單位協商,並將嚴格落實《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三條‘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本人同意不得采集’規定,在數據源單位取得信息主體授權同意後才報送數據。

央行徵信中心自2006年開始探索採集反映個人信用狀況的“先消費後付款”的公用事業繳費信息,目的是擴大徵信系統的覆蓋面,為更多的有經濟活動的個人建立信用檔案。

我國目前仍有4.6億自然人沒有信貸記錄。對這部分人群,在徵得其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採集“先消費後付款”的公用事業繳費信息,有助於幫助更多缺少信貸記錄的個人建立信用記錄,幫助放貸機構評估其信用風險,促進其獲得融資、降低融資成本。

央行回應水、電、話費等繳費信息入徵信,“要本人同意”

所以,對於大多數能提供足夠經濟信息的自然人來說,水費、電費、話費是否會進入徵信報告,有一定的選擇餘地。

不過,央行也確認了,優化後的個人徵信報告中,將增加一些信息,如:個人基本信息中增加了國籍等信息,信貸信息中增加了共同借款、個人為法人擔保、法人為個人擔保等信息。

至於何時上線,央行回應稱目前徵信系統升級優化工作仍在進行當中,並無明確的上線時間表。

所以,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查詢的信用報告暫時不會變化,不是所謂的新版信用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