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胡”咋成了“眉戶”

“迷胡”咋成了“眉戶”

迷胡源於“二華”,歷史上本無爭議,但現在很多地方卻把“迷胡”寫作“眉戶”,並把眉縣、戶縣說成是迷胡的發源地。這是怎麼回事呢?

為了正本清源,還得從山西晉南迷胡藝人李卜說起。李卜自幼學戲,唱得正宗迷胡。他以賣藝為生,輾轉於晉南、秦東(朝邑、同州、“二華”等地)一帶,名氣極大,後來流落至陝北富縣瓦窯溝,與一名寡婦成婚。著名劇作家馬健翎是陝北米脂縣人,延安時期接替柯仲平(著名狂飈詩人、民眾劇團首任團長),擔任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團長。他擅長話劇、秦腔,對迷胡卻不大熟悉,但聞知迷胡非常適宜排演短小精悍的摺子戲後,便萌生了以此為革命服務之念——編排反映邊區生活的現代戲,但苦於沒有教師。後來聽說瓦窯溝的李卜擅長迷胡,便把他請進劇團當了教師——教演員唱迷胡調,為劇團排迷胡戲。於是,由黃俊耀和史雷輪番擔任男主角的迷胡劇《十二把鐮刀》,便應運而生了——是由李卜哼唱迷胡曲調、馬健翎據調填詞創作出來的。黃俊耀是陝西東府人(澄城縣交道鄉黃家村),時任民眾劇團教務科長兼演員;三十年代在同州師範(今大荔縣同州中學)上學時,就喜歡上了迷胡。出海報討論劇種署名時,李卜說秦東、晉南一帶有個說法,說曲子戲悅耳動聽,悽楚迷人,像“媚狐子”(即民間說的狐仙、狐狸精)一樣,一唱就把人唱“迷糊”了,所以把曲子戲叫迷胡。馬健翎說那是迷信,咱不搞那一套。他說陝西眉縣、戶縣有曲子戲,曲子很可能就出在這一帶。加上“眉戶”諧音“迷胡”(在陝西方言中,“眉”字發音是mi),於是他便讓人把劇種署成了“眉戶”。

馬健翎時任該團團長,又是邊區政府授予的“特等模範”“人民群眾藝術家”,所以很有權威。於是從此時起,人們便把“迷胡”寫作“眉戶”,並以訛傳訛,把眉縣戶縣說成是迷胡的發源地了。馬健翎先生當年未必能夠想到,自己不經意的這句話,後來竟在陝西戲劇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迷胡”咋成了“眉戶”

田漢與馬健翎 柯仲平 柳青

民眾劇團在馬健翎先生領導下,編排了一大批反映邊區生活的現代戲。其中影響最大的,除秦腔《血淚仇》《窮人恨》《中國魂》外,當數《十二把鐮刀》《大家喜歡》《夫妻識字》《兄妹開荒》這幾齣迷胡戲了。特別是《十二把鐮刀》,1949年5月由黃俊耀與柯仲平的愛人王琳聯袂排演,赴匈牙利參加過第二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在布達佩斯和莫斯科演出後,受到了當地觀眾和藝術界同仁的高度讚揚。而這幾齣戲的行腔,均是以東路迷胡為基調的。東路迷胡也藉此契機,在全國得到了廣泛傳播。時至今日,這幾齣戲的一些唱段,還不時出現在央視舞臺。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它自抗戰時期在延安被寫作“眉戶”以後,就再也沒有更正過來。

陝西戲曲研究院的前身,是西北戲曲研究院;西北戲曲研究院的前身,又是延安時期的民眾劇團。而民眾劇團的第二任團長,以及這兩個研究院的首任院長,均繫馬健翎先生。所以陝西戲曲研究院沿襲延安舊習,至今仍把“迷胡”寫作“眉戶”,也就不足為奇了。

陝西劇協主編的《當代戲劇》2001年第3期,刊有《迷胡音樂縱橫談》一文。該文對迷胡的淵源作了詳盡分析,文載:“說迷胡起源於眉、戶二縣流行的曲子,比起東府‘二華’(即華陰和華縣)來,相差甚遠。”……其結論是迷胡起源於華陰、華縣;此地域形成的迷胡,向東發展形成晉南迷胡,向西形發展成陝西迷胡。

據《中國戲曲志·山西卷》載:“晉南眉戶原稱迷胡,俗稱曲子戲。1955年,按延安書寫習慣,由晉南地區迷胡劇團開始,把‘迷胡’改成了‘眉戶’。”說起晉南迷胡的起源,該卷載:“一說源於陝西華縣、華陰一帶,流傳至晉南以後,同當地的民間小調結合而形成了晉南迷胡;一說源於蒲州、解州民歌俗曲。”文中根本沒有提及眉縣、戶縣。所以,把“迷胡”寫成“眉戶”,把迷胡發源地說成是眉縣、戶縣,確係上世紀四十年代馬健翎先生一個並非故意的誤導。

馬健翎先生的藝術實踐、藝術造詣、藝術成果、人格魅力、崇高威望,以及對現代戲的開創性貢獻等,奠定了他作為我國戲劇大家不朽的歷史地位——用戲劇為革命服務的先行者、倍受國人尊敬的劇作家、一代傑出的戲劇大師。就連時任中國戲協主席的田漢,都對其推崇有加。

儘管如此,“二華”民眾乃至陝西東府人民,對源於自己大地上的這份文化遺產的命名問題,依然十分在意。七十多年來,他們不僅從未接受過“眉戶”這個概念,而且一直旗幟鮮明地打著“迷胡”的招牌,執著地堅守著“迷胡”這塊陣地。多年來,東府各級政府及文化團體(包括渭南市秦腔劇團),在自己迷胡作品(包括全國第八屆“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五味十字》)的劇種署名上,歷來都是毫不含糊地寫作“迷胡”的。2008年,“華陰迷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二批),黃瑞龍被命名為東路迷胡省級傳人,便是最好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