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它是什麼意思?

醉墨客林世偉


此語出自《道德經》第二章,應該結合上下文進行全面理解。

現代流行版本《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段話的大意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是因為有醜陋存在。大家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這是因為有邪惡存在。所以說,有和無相互轉化,難和易相互形成,長和短相互顯現,高和下相互襯托,音與聲相互應和,前和後相互跟隨,這就是相對偶然性中的絕對必然性。因此,得道的聖人都是能夠道法自然處無為之事,用身體力行推動文明教化,遵循萬物興衰週而復始的自然法則,促進社會生產循環而絕不截留為私人所有,因勢利導有所作為而絕不獨斷專行任性冒進,有了成就也絕不貪戀功名獨享其利。正因為不居功自傲追求私人利益,也就不存在什麼失落感。

為了加深理解,我們可以參考閱讀一下《道德經》第一章的內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人們通常所說的道,並不是原初本真自然存在的天倫常理大道。人們通常所說的名詞概念,也並不是世間萬物的原初本真自然存在。天地原初無以名狀,這就是看不見的無形之氣。萬物始生有名可稱,這就是看得見的有形之象。因此,只有上升到忘我無私的虛無境界,才能夠感知天倫常理大道。而從為我所用的現實角度,也可以探索和掌握天倫常理大道的運動變化規律。實有與虛無,原本同出於道生一之源,只是人們描述的名稱說法不同。這種一生二的同根同源,就可以稱為玄虛。玄虛而又玄虛,這就是自然宇宙世界氣象萬千的奧妙之源。

由此可見,第二章的內容,就是對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的進一步闡釋和論證。“故常無慾以觀其妙”,當然就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玄之又玄”,一般人對此也很難理解。到了“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正邪善惡美醜真偽黑白分明基本判斷的“常道”,這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如前所述,就像中國人“知道不知道”的口頭禪一樣,在經“孔子刪詩書繩春秋”後形成的《尚書》版本中,也倖存著這樣的記載:“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乙、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用現在的話來講,此所謂《三墳》之“大道”,就是中國人祖傳的“大道主義真理”。此所謂《五典》之“常道”,就是“大道主義真理”的時代性闡釋和實用性發展。

眾所周知,古漢語文言文中,有很多同音字和通假字。這裡的伏犧,就是“三皇五帝”中的伏羲氏,在古籍記載裡又有太昊、青帝、宓羲、皇羲、犧皇、庖犧、包犧和伏戲等多種稱呼。據傳,伏羲氏為風姓,是燧人氏後裔華胥氏之子,大約生活在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相傳在經歷了“女蝸煉石補天”的“大洪水”劫難之後,伏羲氏與女媧氏“滾石磨盤兄妹成婚”生兒育女,從而在“華胥之州”延續了華胥部族的繁衍生息。伏羲氏“始作易八卦”,這就是中國文字和中國文化的“大道之源”。自從“盤古氏開啟鴻蒙”,再經“有巢氏教民建房築屋”、“燧人氏教民鑽木取火”、“華胥氏教民結繩織衣”、“伏羲氏作易八卦通天道”、“神農氏嘗百草教民稼穡”和“黃帝振德修兵替天行道”,就形成了“上下五千年”中國大道文化的延綿傳承。

此所謂“三皇五帝”祖傳的“大道主義”,最初就產生於“上五千年”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時代。這裡的“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就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玄之又玄”。所謂“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自“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開始,中國就進入了“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奴隸制小康社會,也就形成了私有制社會“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級禮法制度。因此,從《五典》之“常道”,再到“孔子刪詩書繩春秋”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克己復禮”,此所謂“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的“常道”文化傳承,就必然是“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名可名非常名”。從“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到“常有欲以觀其徼”的“有無相生”,就是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與奴隸制小康社會“公私之變”的“道不同”。

歸根結蒂,究竟是道法自然法則大公無私抑強扶弱“天之道”,還是道法叢林法則自私物慾弱肉強食“獸之道”,完全取決於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破私立公”的“自我革命”。如果不能突破“常有欲”的利令智昏精神迷障,就根本不可能感悟老子所傳伏羲、神農和黃帝的“大道”。

此便是,《問道老子:實現迴歸自然大道的自我超越》之《正復為奇不稀奇》

正道陽光顯公義,

邪道陰怪謀私利。

反正入邪一念間,

人面獸心暗角力。

私字當頭百惡生,

先富更富鬥奇智。

天下為公自揚善,

妖魔偽善扮天使。

道法自然天之道。

抑強扶弱行大義。

叢林法則獸之道,

弱肉強食爭小利。

有形之象明可見,

無形之氣難感知。

福禍相依自循環,

心有陽光人不迷。


網聞博報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句話筆者的理解是:

一,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這句話中,實際點明瞭,天下的人們都知道美的出現,是因為惡,善的概念是因為不善。人是主體,美、惡、善都是人們提出的概念、名詞,具有人的主觀思想。

二,美醜善惡的概念

美醜善惡這四個字都是人們主觀制定的標準,美醜是相對的,善與不善也是相對的。有個真善美的天堂,便有醜陋、罪惡、虛偽的地獄與它對立。天堂固然好,但卻有人偏要死也不厭地獄。極樂世界固然使人羨慕,心嚮往之,但卻有人願意永遠沐浴在無邊苦海中,以苦為樂。與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馳。不如兩兩相忘,不執著於真假、善惡、美醜,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了。

當天下、整個社會都在推行,制定美的標準的時候,那就是天下已經是惡的方面很多了。而且,制定出一個標準、規範出來,就容易產生偽美。比如,我們提倡誠信,那就是社會現狀已經有很多不誠信的行為。

當天下都在強調善的時候,那就是不善的現象出現,所以,提倡善來對不善,但是,善不一定就是善,善也容易被人利用,變成偽善。建立一個善的典型,那個善便會為人利用,成為作惡多端的擋箭牌了。建立一個美的標準,那個美便會鬧出“東施效顰”的陋習。比如現在有個新名詞:道德綁架,善被利用就是不善。


心念自在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不美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出自《道德經》第二章。要明白這段話的意思就要先明白“為”的意思,很多人都認為美的、善的東西因為有心為之有意為之就成了惡、偽善了,對立統一嗎。如果你要這樣理解,沒人攔得住,我只能說偏離《道德經》了,其實這裡的“為”和“無為”是相對的,這裡的“為”缺了“無”的境界,背離了“道”,心思被鎖定了,缺少靈性,心浮氣躁,幾近瘋狂……,

在這種情況下“為”美,還有美可言嗎?例如那些炒房客,一門心思炒房,心思被利益矇蔽,就是在國家發出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還一直以為房價只有漲,沒有跌!那麼一劑強有力清醒劑,即是催醒更是警告,還那麼痴迷,還能有什麼美事嗎?


安安Anyway


這句話不難理解。因為人性的弱點一定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規則,玩弄規則,最後破壞規則。

“美”和“善”都只是一種人為制定的規則罷了,那麼誰能保證大家都老老實實的遵守規則呢?

你長得美,我長得不美,怎麼辦?整容啊,我整個網紅臉出來,比你還要美!最後大家都整容,不整容的也要美圖秀秀、美顏拍照P圖,誰還能分辨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美”和“醜”呢?

規則一旦確立,就一定會有人玩弄規則。

法律一旦建立,就一定有人鑽法律的空子。

“善”與“偽善”

天下一旦確立了“善”這個規則,那麼一定有人為了去獲得“善”的評價而行不善之事,最簡單的比如說某大牌明星提倡的壹基金,看起來是為了慈善事業做貢獻,實際上呢?

2014年4月22日,實名認證為“中國知名的時政思想評論類網站”的四月網發佈微博,質疑李連杰貪汙雅安地震捐款三個億。該微博上指出,截止到2014年4月20日8點02分,全國219家基金會參與雅安地震募捐,接收社會捐款16.96億元,目前已支出款物6.45億元,佔總收入的38%。壹基金一家獨大收了近4個億的捐款,目前撥付4千多萬,僅佔9%。(4月23日 新華網)

再比如說之前的中國首善陳光標,2016年9月20日,包括財新、網易在內的多家媒體披露了陳光標公司經營、慈善捐贈存在造假的情況。有關慈善捐贈方面的質疑,早在5年前的2011年,《中國經營報》和南都就曾刊發過長篇調查,揭露陳光標所宣稱的大量捐贈存在虛假、重複計算和未落實等問題。

還有大牌明星楊冪的詐捐門。2018年3月23日,有一家報社曝光了楊冪承諾給盲童捐贈物資,時隔兩年仍未兌現。

小結

鄭淵潔有句名言:“有錢人貪得無厭,連艱苦樸素也不放過。” 艱苦樸素、慈善大方都是“善良”的美德,然而在這個社會上卻被越來越多的人歪曲使用,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說出了這樣的名言,真可謂是洞察人心的智者!

法國大革命時期羅蘭夫人也有一句名言:laquo Ocirc; Liberté, que de crimes on commet en ton nom!raquo;(“自由啊,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如果你碰到哪些滿口民主、自由、博愛的人,勸閣下多張幾分心眼,因為真正的美與善,從不標榜自己!


談者無語


本句原文出自道德經,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若要理解此句完整意思,需要知道三個知識點,一是關鍵字的含義,二要聯繫上下文,三要理解老子學說的基礎。

首先,理解本句的關鍵字“已”在此處的解釋,“已”在此處為“確認,完成”之意;

第二,聯繫下文,“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我們可知,這句話實際是以對比的方式來闡述道理。邏輯上,即是知道了肯定的一面是什麼,那麼,否定的一面自然也被確定了下來。

第三,老子學說的理論基礎在於,陰陽變幻,其中包括了相對屬性。

至此,我們明白了上述三個點,對此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也就有了全面的理解。

我對此句的釋義為:

當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美是什麼,那麼惡是什麼也就確定了,當全天下的人都明白了善為何物時,那麼什麼是不善也就確定了。

再進一步,聯繫下文,我們不難知道,老子要強調這樣一個客觀事實,性質相對或內容相反的兩組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生成的關係。即,知道了什麼是有,也就知道了什麼是無,知道了什麼是難,也就知道什麼是易,所以像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等概念都是相互生成的。因此,有美就有醜,有善就有惡,有高就有下,有難就有易,這也即是下文說的,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老子闡述這個概念的深層含義,實則是在說政治,寓君王理政之事。如果帝王去追求權力,高高在上,稱孤道寡,成為貴族和當權者,那麼他們的高貴就會生成百姓的卑賤,高貴生成了卑賤,整個社會便會分裂為統治與被統治的兩個不同的階層;如果帝王去追求財富,那麼佔有財富的是富人,那些沒佔有足夠多財富或財富較少的社會成員便成為窮人了。因為社會資源有限,你擁有的多,別人得到的必然就少。

所以說,這句話的內在含義,實則是老子在講如何治理天下才能實現大同的道理。


梔子咖啡cafe


回答這個問題,一是要知道老子這個人,瞭解、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地位和生活環境。二是要知道《道德經》的成書背景,和《道德經》所要表述、論述的內容。三是要把這句話放在《道德經》具體的位置、語言環境中去理解。

我們知道,老子這個人是春秋時期周王室的圖書館長,當時已經是一位閱經豐富、知識淵博、德高望重、名聲遠播的智慧老人。而那時周王室已失去掌控天下的能力,王室衰敗、亂象叢生,天下諸候打著尊、護周王室的旗號,先後出現“春秋五霸”,社會綱紀敗壞,道德仁義喪失,王室內外各種權勢相互角逐。正是這種個人生活甚至生存都成問題的情況下,老子本人才不得已向西行走、出走的。那麼,《道德經》一書,也正是這種背景下留下來的。老子出行至西關,西關關長伊喜望“紫氣東來”,知道有聖人駕臨,前出迎接,反覆殷勤侍奉招待,反覆懇求之後,老子便把自己畢生的哲學思想文化的研究成果__《道德經》一書傳給了伊喜這位鎮守西關的軍官。

《道德經》分“道經”“德經”兩部分共80多章。“道經”側重自然規律,“德經”強調社會德行規範,總體內容為“崇德而重道”。老子是古今中外歷史上,少有的在他那個年代,就能以歷史的、辯證的眼光,來認識、看待自然現象和人類社會規律的人,非常了不起。

那麼“天下皆知美為美,斯惡矣;皆知善為善,斯不善矣”這句話,下文是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成敗等的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雙方和關係。我們即知這段話,老子在給人們開示對立統一才是符合“道”的運行規律的、自然的辯證關係。反之,打破對立統一、不是對立辨證的現象,它就不再是“道”,就有問題了。因此,上述美惡、善與不善這句話,大可白譯成,“天下人都以美好為美好時,此時事情就不再美好了;所有的人都認為是好事時,恐怕這樣就不是好事情了”。

這正如當今社會,大家都看到權力、金錢全是好東西時,人們為了追逐權力、金錢,而不惜代價,甚至不擇手段的情況下,各種貪汙腐敗、違法亂紀、違背公德、喪失良知的社會醜惡現象,就會層出不窮、洪湧而來。正確的做法是,我們要明白權力、金錢等好東西,往往也都是“雙刃劍”,它們即能有利於人、給人帶來幸福,反過來看,如有追求不當、運用不好時,權力、金錢等好東西,一樣可能給人們帶來災禍和害處。謹此吧。謝謝您的閱讀!🌷🌷🌷🙏🙏🙏


沃克特爾


有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老子是一個具有辯證思維的哲學家,聯繫後文可以明白,他是在闡述一個相輔相成的辯證道理。

最簡單的理解是理想化(絕對)的美和善是不存在的。苛求事事順心,人人善良是毫無意義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二種可直接從字面意思解釋。把後一個美和善作動詞理解。為美,為善。即做作的美和偽裝的善。也就是弄巧成拙的意思。比如愛狗人士用愛狗來證明他們有愛心,卻將百姓的生命視如草芥。不是大惡是什麼?

第三層意思是不存在一勞永逸的規則。不存在恆久不變的狀態。比如我們都知道法律是公平公正的解決爭端的最終途徑。所以都在找法律的漏洞,鑽法律的空子,和法律打擦邊球。通過法律途徑形成的冤案,何來公正?

道歸善悟,善存於心。


生死有多遠


東施看見西施皺眉,發現很美(知美),然後自己皺眉坐在別人經過的地方(美之,為美),結果自然不美。比干賢良,被暴君紂殺了,賢名天下傳,眾人知道了(知賢),效之殺身成仁(賢之,為賢),結果自然不賢,暴君也殺過壞人啦。

天下人都知道怎樣美化來美化自己和事物,這樣就壞了。都知道怎樣改善來改善自己和事物,這樣就不是好事了。事物有長有短,有高有低,有前有後,各種聲音組合起來形成音樂,事物本來就是各式各樣,沒有必要按一個方式對齊和要求所有事物。

人長久待在潮溼的地方就會生病;蚯蚓就喜歡呆在潮溼的地方。人住在樹上就害怕掉下來,感覺不自在安穩;猴子在樹上泰然自樂。人喜歡的美女,魚沉入水底,鳥飛走了,不以此為美麗。沒有一個標準適用於萬事萬物。


檻內小紅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知”,從口從矢,是人們以口迅速廣泛流傳的含義。

“美”,並非美麗,而是對“道德”的評價,人行於天道謂之德,德譽天下稱作美,一個得道之君便是有德之君,就可以稱作美了。

“惡”,錯誤,不得道自以為得道,與美相對。

這句話連起來的意思是,天下廣為流傳的得道之人,一定是誇誇其談、名不副實的。老子為何這樣說呢?聯繫一下背景便知。

老子作為周王室的典籍守藏史,管理王室典籍,對三皇五帝的道術是非常瞭解的。雖然王室內鬥,王子朝南遷,導致部分典籍流散人間,但都不成體系,且沒有像老子這樣的天師級別的高人指點,普通人是學不懂的,最多是學了一點自以為是的皮毛。其實,春秋一時間百家爭鳴恰恰反映的正是這種結果。在老子看來,這些人不過是把“人道”當作“天道”,自以為美罷了。

老子是站在了“天道”的高度來俯視亂世,其對亂世中思想家的評價從這一句可見一斑。老子在出關時的心情是極度無奈和痛苦的,留在亂世對他來說更是一種精神折磨。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這裡的善,同樣是對“道德”的評價,並非人倫之善或者善良。“善”,從羊從言,羊主給膳,羊大為美,是“吉”、“美”的含義。天下人口口流傳的“善”,其實是是自己發明的人道之禮,這些人道只是看起來高明而已,並非是真正行於天道的最高境界,所以這在老子看來就是“不善”。

孔子第一次拜見老子的時候,大談周禮,以禮為善,被老子狠狠批評,並預言孔子人倫之道的侷限性,一生不能得志。後孔子周遊列國,一生潦倒,晚年讀到了《周易》,才有點開竅。然年事已高,孔子很難在有生之年向老子靠近,至死也未領悟大道。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色相和,前後相隨。”

這段話很容易誤解成當代的辯證哲學,其實是在闡述聖人治世如何處理“天道”和“人道”的關係。

天道至善至美,人道不善不美,聖人必須以天道治世來抑制人道。天之道,為之以無,人之道為之以有,聖人的做法是,抑人道來生天道,讓天道顯現出來。所以“有無相生”,並非是有和無的相互轉化,而是抑制“有”來讓“無”體現。

難易相成。天道衰,聖人隱沒,天道難以體現;天道盛,聖人以天治世,天道自然容易彰顯。

長短相形。聖人以天道治世,長治久安;以人道治世,天下很難長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推倒重來。聖人將天道治世和人道治世相互參考,故能做到去彼存此,謂之“相形”。

高下相傾。以天道為尊,謂之“高”,若離道,則失德,無以為尊,就會傾覆、跌下神壇。因此,聖人的標準非常高,常人根本做不到。

音聲相和。音,聖人之道,聲,百姓對聖人的評價反饋。聖人以天道治世,利而不害民,百姓則擁戴;反之,以人道傷民害民,百姓就會有怨憤之聲。這句話說明了,百姓的反饋是聖人之德的重要標準。

前後相隨。聖人踐行天道在前,無為則天下成,這時候便可以功成身退,雖身在幕後,依然是百姓的精神領袖,受追捧愛戴。反之,以人道害民,便無法領導百姓,即便強為民先,最終也會被百姓遺棄,踩在腳下。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教之言”

聖人治世以天道,不以人道,因此清淨無為而天下正;聖人立自然天道之教化,不以人道為教化,雖不以言教之,自有天道自然教化百姓。

這兩句話說的是聖人治世的極高境界,這裡必須有一個前提,只有聖人才能做到。所以,《道德經》的人設目標是“聖人”,而不是普通人。

“聖人”清淨無為,天下能夠天平,百姓安居樂業,不邪妄,不動盪。但是,普通人如果學聖人,就會一團糟。

《道德經》沒有讓百姓無為,很多人把無為誤解成什麼也不做,混吃等死,國家倒退到原始社會,這是流俗的錯誤解讀。

作為普通人,我們讀《道德經》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我們應該知聖人無為,而自己應該有為,我們要做的是知常不妄,培養純樸的天性,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勤勉有為,自強不息。

對於聖人來說,無為而治說起來簡單,也是非常難以做到的。聖人必須對百姓有強大的忍耐力和慈愛力,時時關注人道邪說對百姓的傷害,保護百姓的天性不受汙染,這樣,無為而治和不言之教才能延續下去。

“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辭”,指的是前文所說的“不言之教”,萬物生生不息,天道不會去妄加干預,聖人治世,會讓百姓自然而然的生活,不會以人道害之。

在萬物依天道自然繁衍生息這件事上,沒有什麼是對的和錯的,都是自然的,一切人道的干預都是“離道”,必然受到天道的懲罰。

“生而不有”。“有”,佔有,天生萬物,不會據為己有,天造萬物,也不居功自傲。聖人治世,更不會將天下化為私有,聖人如水,載負百姓,而不居功,聖人無功。

“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聖人治世,不貪天道之功,天道教化百姓,勤勉有為,安康富裕,皆是天道之功,聖人不居此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聖人治世只有不居天道之功,才能長治久安,百姓的生活才能永遠安康下去。“不去”,不離天道而長治久安。

綜述:天道生化萬物,不居功,不佔為己有。人道則好巧立名目,貪天之功。後世背離天道而行人道,因此沒有哪一個朝代再能長治久安。而反觀上古社會能夠長久的穩定,與聖人治世不無關係。人類真的應該好好反思,我們的社會究竟是在進步還是在倒退。


丁哥說道


《老子》中的“善”是善於之善,而非善良之善

在討論相對概念之前,有個問題需要澄清,這個問題是由於古今詞義的變化而導致的。由於《老子》中某些詞的含義與現代語境中所表達的意思有著較大的差異,這種詞彙對理解《老子》有著很大的干擾。對於這樣的詞,我們遇到一個分辨一個。現在馬上要遇到的是“美”和“善”這兩個概念,現代語境中“美”更多地指向外部形象,它不僅用於人,也用於物,從它的反義詞“醜”我們就可以體會到這一點。當然,現代語境中,“美”也可以指向人的行為,此時,“美”的反義詞就不能用“醜”,而是用“惡”了。這一章出現的“美”是指人的行為,因為它的反面不是“醜”、而是“惡”。如果只是針對“美”這個概念,我們原本不需要費這麼大的事,因為即便將這裡出現的“美”完全想象成現代漢語中的意思也不會對《老子》的理解產生太大的偏差,但問題出在後面緊跟著出現的“善”上面。現代語境中,“善”更多地指向人的內部品格,從而延伸至人的行為。比如我們形容一個對社會有利的行為,通常使用“善行”,而不是“美行”。這樣一來,當我們將“美”和“善”兩個概念放到一起的時候,很自然地就將“美”劃歸為人或物的外表定義語,而將“善”作為對於人的品格和行為的定位詞彙。但是,在這裡、乃至以後所有章節中出現的“善”,它的反義詞都不是“惡”,而是“不善”。因此,我們有必要澄清一下“美”和“善”在《老子》中所代表的含義,以便能夠在這兩個概念出現是不至於被現代語境中它們的含義所幹擾。

由於反義詞是“惡”而不是“醜”,即將出現在這裡的“美”是對人的品格和行為的定義語,它代表了現代漢語裡“善”所代表的形容人的品格的那部分含義。以至於現代語境中的善人、善事、善行、善良等在《老子》裡應該是用“美”來表達的。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就可以澄清《老子》中的“善”是什麼意思了。有著“不善”作為反義詞的“善”不是定義人的性格和品質的,也不是用來說明某件事情是有利於社會還是有害於社會的。《老子》中所出現的所有的“善”都指的是一個人做事的水平。如果一個工匠能做出優美的藝術品,那麼,針對做工藝品這件事而言,這個工匠就是“善人”。於此相對應,剛剛開始實習,無法做出完美工藝品的人就是“不善人”。《老子》中出現的“善人”不代表現代漢語意義中好人的意思,它表示某個能將事情做到極致水平的人。同理,《老子》中所出現的“善”也沒有現代漢語中表達好人好事、與“惡”對應的那個含義。也就是說它不包含“善良”之“善”,而僅僅是“善於”之“善”。現在我們可以總結一下,《老子》中的“美”與“惡”相對應,表達一個人的品格和行為;而“善”與“不善”相對應,表達一個人做事的水平,是“善於”的意思,與人的品格無關。

美與惡,善與不善因對比而產生,是相對的概念。相對的概念一定是相互對立並相互依存的。如果“有”不存在,我們就無法定義“無”。眾所周知,世間有很多這樣的概念,例如“美”就是相對於“惡”存在的,美的行為就相對於惡的行為而存在。正是因為社會中有了諸如見死不救、落井下石等等惡的行為,與之相對比,見義勇為、施捨接濟窮人才成為美的行為。假設一個社會中沒有那些惡行,人人都自覺地做好事,那麼不會有人將這些行為歸為美,原因是那些襯托美的惡行不存在,人們會認為這些好事像吃飯、睡覺那樣平常。這就是相對性所面臨的問題,失去了比較的對方,概念本身就無法成立。因此我們說:美之所以是美,是因為與惡的比較中才成立的。

與美一樣,善也是這樣一個因與自身的反面“不善”比較而存在的概念。一個人能將事情做到最好,那是因為有做不好的人存在。奧運會體操冠軍,由於動作完成出色而獲得掌聲,獲得高分,這些都是與同場競技的對手比較而得來的。只有一個人的表演,就談不上冠軍。如果我們將幾次運動會的冠軍同時比較,很難說這次比賽的冠軍就能獲勝。因此,對於某件事情做得是否優秀,完全取決於比較。不是和別人比,就是和自己的過去比。一個人做事是否優秀,完全是由於有可以比較的人存在。因此,我們可以說善於做事的人之所以讓人們認為他做的好,是因為有那些不善於做事的人的存在。

摘自《人生成長的啟示,老子全文解說》第二章:https://m.toutiaocdn.com/item/6511259467282137608/?iid=63270321207&app=news_article×tamp=1550481695&group_id=65112594672821376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