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荒?這部英國版的《都挺好》,挺好!

如果你喜歡《馬男波傑克》或是《百年酒館》這一類電視劇,那麼《倫敦生活》也一定是你的菜。

上週,BBC首播的英劇《倫敦生活》第二季(Fleabag Season 2)正式完結。這是一部故事背景發生在倫敦的現代黑色喜劇,總共有六集,每集片長不到半小時。3月17日,它也上線了亞馬遜Prime視頻。

距離第一季《倫敦生活》播出已經過去了快3年,這實在不是一部正常的電視劇應該有的製作週期。它的製作就像它的劇情本身一樣隨性。實際上,編劇本不打算再繼續寫第二季,直到有一天宗教給了她新的靈感。(現在她對於第三季的態度和當初對待第二季的態度相同。)

死忠粉對於這部劇的熱愛並沒有因為兩季相隔時間過長而減少。目前它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5(有超過2.2萬人看過),排名豆瓣一週全球口碑劇集榜第一。在一個專門為本劇創建的Facebook私密小組裡,有人發帖說自己已經刷了好幾遍,有人在Google Play下載了全集只因為無法忍受沒有這部劇陪伴的時間,還有人直接剪了和女主一樣的髮型。

相比於“倫敦生活”的譯名,這部劇本來的名字“Fleabag”更能體現它的調性。Fleabag是個英式詞彙,大概形容的是“一個蓬頭垢面的人”。煩亂、瑣碎、不斷搞砸一些事,這些或許都更接近生活的真相,也構成了人們喜歡這部劇的原因。

這些演員,看著眼熟就對了

“這不是那誰嗎?”可能會成為你看第二季時頻頻會有的疑問。

首先是飾演牧師的安德魯·斯科特(Andrew Scott)。最為中國觀眾熟知的是他在卷福主演的英劇《神探夏洛克》裡飾演的變態教授吉姆·莫里亞蒂,他也被觀眾親切地稱作“莫娘”。這個大反派實在過於深入人心,所以在看《倫敦生活》第二季的時候難免覺得善良的牧師帶著一種邪魅。

安德魯·斯科特

劇荒?這部英國版的《都挺好》,挺好!

安德魯·斯科特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不是一個優秀的演員。此外,他還曾在《007:幽靈黨》裡飾演過反派人物C,在《愛麗絲夢遊仙境2:鏡中奇遇記》中飾演過配角愛迪生·本內特先生。

另一個演員是扮演女主父親女朋友、同時也是一名藝術家的奧利維婭·科爾曼(Olivia Colman)。在她出演第一季《倫敦生活》的時候可能還不太出名,直到去年,大熱電影《寵兒》一下子為她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以及“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三項重量級獎項。

奧利維婭·科爾曼

劇荒?這部英國版的《都挺好》,挺好!

奧利維婭·科爾曼


她在《寵兒》裡的角色是一位十八世紀早期的英格蘭女王,女王的傲嬌、暴躁和孱弱被她詮釋得非常到位。同時她和另外兩位女主艾瑪·斯通(Emma Stone)以及蕾切爾·薇茲(Rachel Weisz)的對手戲也很精彩。

還有一個短暫出鏡的演員是飾演得獎女商人的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Kristin Scott Thomas)。曾經出演過《至暗時刻》、《英國病人》、《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以及波蘭斯基導演《苦月亮》的她銀幕經驗已經非常豐富了,是很多人的“女神”。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

劇荒?這部英國版的《都挺好》,挺好!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


至於女主角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作為演員她之前雖然沒有過為人熟知的角色,但她作為編劇之一的《殺死伊芙》第一季(Killing Eve Season 1),你即使沒看過也很可能聽說過。

她也是《倫敦生活》的編劇,女主角菲比(Phoebe)就是以她本人的名字命名的。

英國版的都挺好

《倫敦生活》中有很大的篇幅是關於原生家庭的。

人物設定上,這部劇和前不久熱播的國內劇《都挺好》有很多相似之處:菲比的兩個家庭成員——她的父親和姐姐,對她要麼缺少關心,要麼有很深的誤解。

菲比的父親,地球另一邊的“蘇大強”,也在進入老年之後經歷了喪偶之痛。他在妻子去世之後很快有了新的女朋友,不過菲比並不喜歡這個未來繼母,後者很偽善,時刻表現出一副“在你們父親面前不要和我爭寵”的姿態;而且繼母的強勢讓父親好像變了個人,變得更加懦弱。

但在錢的問題上,父親的算盤卻打得很精。第二季第一集裡有個情節是這樣的,在繼母為訂婚組織的家庭聚餐上,席間父親走出餐廳和正站在牆邊抽菸的菲比說話,他為錯過了女兒的生日表示抱歉,並塞給了她一個信封,“以防你過得很困難”。

看到這裡,觀眾和菲比一樣都以為信封裡一定是錢,但後來才發現那只是一張心理諮詢免費券。

菲比和姐姐克萊爾的關係雖然不像蘇明玉和蘇明成那樣劍拔弩張,但也一直若即若離。克萊爾是一家律師事務所的高管,有錢有地位,卻總是處理不好感情生活。第一季裡,在父親家組織的一次聚會上,克萊爾的男友強吻了菲比,卻被克萊爾誤以為是菲比在勾引自己丈夫。

第二季第三集的一個情節則是,菲比原本來幫克萊爾的公司籌備一場為名為“最佳職場女性”頒獎禮準備的小型宴會,不料手滑打碎了頒獎用的獎盃。儘管頒獎禮還是有驚無險地舉行了,但克萊爾最後還是異常氣憤地對菲比丟下一句:“We are not friends, we are sisters.(我們不是朋友,我們只是姐妹。)”

其實這些似曾相識的劇情,我們不僅僅在《都挺好》裡看到過。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裡,與原生家庭的矛盾也無處不在。《倫敦生活》講的,實際是每個人的生活經驗。

生活很糟,但不會一直糟

如果菲比像蘇明玉那樣是個女強人,一些事情可能會變得簡單許多。可問題就在於,她只是個總也過不好自己生活的普通人。

第一季中,菲比原本和最好的朋友小Boo一起開了一家咖啡店,但一天,小Boo因為車禍意外離世,她的生活開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她覺得好朋友的死是自己造成的,生活在巨大的愧疚裡。與此同時,男朋友又一次提出了分手,家人也對她的處境漠不關心。菲比的生活變得分崩離析起來,她沉迷於性,變得好像對一切都無所謂,玩世不恭。這無異於是一種自我折磨。

這種心無所依的狀態一直延續到了第二季,菲比轉而向宗教尋找答案。其實海報就已經劇透了第二季的主題:菲比的漫畫形象出現在畫面中央,她右手比著十字聖號手勢,左手捧著父親女友製作的一件藝術品,腦後出現了圓形光環,畫面背景則是一扇教堂裡常見的花窗玻璃。整張海報都戲仿了耶穌的形象。

向宗教尋找答案的具象體現就是,菲比愛上了本打算為她父親主持婚禮的天主教牧師。

和人們一般對牧師溫和、慈愛的印象不同,《倫敦生活》裡菲比愛上的牧師是一個有些神經質的人,他會時不時爆粗口,會聽節奏感極強的嘻哈音樂,會在教堂的休息室裡放幾瓶金湯力和威士忌。他對於菲比的感情也在愛情和博愛之間搖擺,他的個人慾望想跨出一步,內心上帝的聲音就會把他拉回來。

某種意義上,牧師在這裡正代表了上帝。菲比枯竭的心在和牧師的相處中得到了拯救,後者可能是生活裡唯一會真正關心她的人。他會告訴她“如果需要幫助我隨時都在”,會帶她去參加貴格會(注: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派別,主張和平主義和宗教自由)感受心靈對話,會幫助她解決生活和心理上的許多問題。

儘管這注定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愛情。但菲比在重新學會愛人的過程裡,終於漸漸得到了解脫,釋懷了過往,找到了生活的勇氣。她會主動鼓勵姐姐克萊爾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父親對她的態度也有了轉變,並對她說出“你會深受情傷,是因為你比任何人都懂愛”的話。

一個無神論者愛上神職人員的故事,在法國電影新浪潮代表人物之一讓-皮埃爾·梅爾維爾的《萊昂莫漢神父》中也有體現。這似乎成為了一個很恰切的故事模型,用來探討宗教和一個非教徒之間的聯繫。

宗教的主題,也是菲比在寫《殺死伊芙》劇本的時候獲得的靈感,她在其中嘗試了一些宗教性的內容,進而產生了在《倫敦生活》第二季裡討論宗教信仰的想法。她對IndieWire的記者說,“一個無神論者在世界上嘗試尋找意義與生活希望的故事,真的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其實,不論是通過宗教還是別的什麼方式得到救贖,雖然日子很喪,但也不要放棄生活的希望。別忘了《倫敦生活》是一部喜劇,裡面有苦澀,也有更多歡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