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而是選擇休養生息,蜀國的未來會怎樣?

邪惡V叔


歷史上的諸葛亮,一生執著於北伐曹魏。然而連年的征戰並未讓蜀漢政權實現“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崇高偉業,反而使得蜀國因戰爭消耗,出現了“經其野,名皆菜色”的經濟凋敝場景。

有關諸葛亮的北伐路線,當時在蜀國內部就不乏反對之聲。持反對意見的人主張蜀國先施行修養生息的政策,等待外部出現對魏國不利的情形,再趁機攻取版圖獲得更大的戰略生存空間。但這樣的意見在諸葛亮看來,卻是在讓蜀漢政權陷入坐以待斃的危險境地。

先前劉備集團實行諸葛亮的“隆中對”路線,好不容易抓住群雄逐鹿中原的尾巴,獲得荊州四郡,以及益州、漢中這樣一大塊地盤,外加與東吳集團的孫劉聯盟,大體對曹魏政權形成了西北、東南兩個方向的鉗形攻勢。

但是關羽的“大意失荊州”,讓劉備集團的軍事地理優勢從此一去不復返。蜀漢政權單獨靠成都平原一地,根本無法蓄積起足夠的人口、國力用於無底洞般的對外戰爭消耗。

蜀漢、東吳、曹魏三國軍力對比為10萬:20萬:40萬,蜀漢政權顯然處於劣勢。且四川盆地四面環山,自古就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諸葛亮歷次對外用兵皆受制於糧道運輸艱難的困局,因而蜀軍難以形成持久的戰力,屢次都被司馬懿的對峙戰術拖得吃不消。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到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正是經歷劉備夷陵之敗的蜀漢政權,在地理、國力、內政等方面處於危亡境地的真實寫照。

在此不利情形下,蜀國若是選擇休養生息政策,就等同於讓曹魏政權也獲得了一個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社會生產的和平環境。相比於蜀漢,曹魏的版圖更大、人口更多、發展潛力更廣,不出意外若干年後兩國間差距還會拉得更大。

因而,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起門來的修養生息路線,是一種消極的防禦模式。只有對曹魏展開不間斷的進攻,才是積極的以攻為守策略。

此外,諸葛亮之所以高喊“漢賊不兩立,王爺不偏安”的政治口號,持續不間斷得發動對魏戰爭,其實還有一個不能說出口的苦衷。

蜀國政治派系結構複雜,原本居於統治階級上層的是早年劉焉、劉璋父子帶入蜀地的東州集團,後來劉備佔了劉璋地盤,他帶來的荊州集團佔據了頂層權力。

相比於這兩股勢力,本土的益州集團反而被壓制在下層。因而,被壓迫的益州集團,以及被剝奪最高權力的東州集團,對蜀漢政權多少有些心懷不滿的離心傾向,時刻影響著國家的穩定。

一旦採取修養生息政策,蜀漢“內部矛盾”難免會被擺到桌面上成為主流,屆時難以預料會出現什麼樣的政治動盪。

諸葛亮採取北伐的國策,並且不遺餘力得六出祁山,外加繼任者姜維的九伐中原,為的就是在政治上樹立推翻、兼併曹魏的目標,用戰爭機器讓境內的各個政治派系無暇搞內部鬥爭。

蜀國的後續發展,證實了諸葛亮的北伐決策具有相當超前的預見性。等到諸葛亮去世,姜維等主戰派陷於低谷,蜀國境內果然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

此時北方的曹魏政權,已經在曹丕和士族的妥協下,實行了由士族壟斷做官權利的“九品中正制”。東州和益州兩個集團的士族,本就對荊州集團壟斷上層權力的現狀不滿,現在聽說曹魏那邊對士族的政策這麼優厚,不由得更加羨慕、嚮往。

等到魏國鍾會、鄧艾兩路軍馬攻入蜀國境內,本土的益州集團以譙周為代表,立馬大聲唱起了投降論調。搞得劉禪無可奈何,得不到支持的聲音,只得獻城歸降。


劇透歷史


蜀漢會完蛋的更快。

所謂“休養生息”,是指自己的潛力比別人大的,靠休養生息蓄蓄力,將來實力充足一把死對方。比如西漢和匈奴和親休養生息,比如唐朝初年跟突厥議和休養生息。最終漢武帝把匈奴打跑,唐太宗直接把突厥滅掉了。

休養生息的基礎是——你知道你地盤比對方大,人口比對方多,發展潛力比對方大,將來一定能一把幹翻敵人!

這叫休養生息。

蜀漢如果不北伐,那叫什麼呢?

那叫坐以待斃。

我們總說“天下三分”,好像東吳蜀漢佔兩個,曹魏佔一個。從地圖上看,吳蜀加起來甚至比曹魏還大一些,蜀漢雖然小一點,但是似乎也是可以跟曹魏分庭抗禮的。

實際上,曹魏打吳蜀聯盟,並不是五打五,而是七打三,甚至八打二!

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劉曄

決定古代國家國力的,不是疆域,而是人口。

而曹魏所佔據的黃河流域,恰恰是當年最主要的糧食產區和人口密集區。而當年的長江流域還遠遠沒有後世開發的那麼完善,四川盆地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但是相比於中原地區,人口和農業規模都差的太遠了。


但是吳蜀有兩點優勢:

第一,地形靠譜。東吳有長江天塹,蜀漢有崎嶇蜀道,都是易守難攻的百二之地,靠著地形,之前的幾次防守壓力還不算太大。

第二,中原地區被戰爭破壞太嚴重。雖然四川和江南也曾經有過戰亂,但是相比於中原要好很多。東漢末年幾乎所有的軍閥內戰都是在中原爆發的,所以曹操時期,中原的人口優勢沒有那麼明顯。

但是,對於曹魏的硬實力的優勢,蜀漢和東吳心裡是清楚的。諸葛亮很明白——讓曹魏休養生息一天,自己的處境就危險一分。

所以只能進攻,以攻代守。

正應了拿破崙的那句話:最好的防禦是進攻。

很多朋友搞不懂,諸葛亮真的打算靠著北伐幹翻曹魏嗎?

不能說沒有這個打算,但是具體的目標肯定不是這個,畢竟這個目標不太實際。

說到這裡,要感謝曹操。

曹操當年打漢中之戰,沒有打過劉備。但曹操留了一手,他在退出漢中之前,強制性的把漢中所有百姓全部遷走了。給劉備留下了一片白地。

不僅如此,他還把雍涼一帶的百姓也遷走了,為什麼呢?防治劉備出川,出川的大軍遇到的是堅壁清野的雍涼白地,難以就地取食,這樣就只能依靠川中補給,補給線困難,北伐勢必難以持久。

事實也正是如此,諸葛亮每次北伐,都因為難以保證軍糧而半途而廢。

但是凡事都有雙面性,曹操搬空雍涼的後果不僅要諸葛亮承擔,自己也要承擔。劉備諸葛亮打不出來,他也別想打進去。理由同樣——雍涼一片白地,無法維持一支大軍的長久駐紮。無法建成進入四川的前進基地。


意識到這一點,曹魏開始在天水一帶屯田,為建造四川前進基地做打算。而諸葛亮的北伐目的也在於此——拔了他的基地,讓他屯不成田,這樣進攻四川的日子就遙遙無期。

事實上,諸葛亮的這個目的達到了。曹魏在諸葛亮時期實力恢復了很多,但由於雍涼幾百裡無人區,始終沒法將力量運用在西南方向。

諸葛亮死後,姜維北伐十一次,卻沒有取得諸葛亮的戰果,最終讓魏國得到了機會,一舉突入川中,滅亡了蜀漢。

這個結局,也許諸葛亮早就想到了,因為蜀漢和中原王朝實際差距太大,諸葛亮能做的,也不過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罷了。


小約翰


八千多萬名黨員,七八年以來已經四十餘年了.沒錯,如今的中國的確取得不小的變化,但也暴露了不少的劣勢、缺點、缺憾.如:在廣大的農村仍然有許許多多的困難戶仍然有許許多多的的群眾、孩子上不了學、看不了病等等.為什麼?廣大黨員幹部沒有能夠很好的算一筆帳:每個村層百上千戶,每個縣幾十萬人口,多則百萬人囗.每個縣按四十萬人口計算,除去老人小孩三十萬計算,剩餘十萬人口,再將十萬乘以四十年=四百萬年,全國擁有一千多個縣,四百萬年乘以一千=四十億年的時間.這麼多的黨員領導幹部,加上這麼多的時間堆在一起,今天取得的這點成績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相反暴露岀了許許多多的黨員領導幹部不能很好的發揮主觀能作用率先模範率先作為率先成功打造經濟建設發展新領域新模式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極其缺乏那種立足現有謀發展謀打贏的勇氣.如果以村為單位,每個村層百上千戶也有五千至一萬人口.關鍵看黨員幹部如何去妥善管理協調村內各行各業的發展.如何鼓勵村內廣大青壯年的就業、再就業及創業的各項工作變得至關重要.掌握他們家庭經濟收入情況包括收入來源及從業發展動向以及我們廣大幹部如何根據這些青壯年的就業數據、創業數據等進而幫助其分析岀更好的利於村民發展的適合自己村莊特色致富的發展道路,這個將變得尤為重要.且伴隨村莊的發展應該相應的不斷提高村內的教育設施建設、教育水平,同時要把孤寡老人集中贍養集中管理,不定期輪流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各種敬老活動幫助其打理生活、衛生清潔等各項工作,從小培養中小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養成尊師重道、敬老的良好習慣,在社會中構築良好的氛圍.每個村都能這樣良性發展、良性規劃、良性循環、發展,何酬這個縣的經濟上不去,何酬我們國家經濟上不去!鴉片戰爭:戰爭是門藝術,拿捏好、籌劃好是可以打贏的.暗中操控好販賣鴉片的商業公司(集團),讓他們大批量的訂貨,之後一舉全部拿下剿滅並將鴉片當眾銷燬,並將一大批假鴉片藏於庫房,書信一封告知東印度公司燒燬鴉片只是掩人耳目,給群眾看,同時讓他們派軍隊接收物資,在過程中一舉全殲英軍並奪取英軍艦船,同時滿載軍隊向東印度公司進軍,消滅東印度公司,燒燬所有的鴉片,同時再次組織軍隊準備迎接英國的進攻。從秦皇漢武開始諸位帝王都顯得過於小氣一一沒有能夠全面向西發展和通過沿海向南向北探索發展.一開始就沒有必要花費數百萬勞力構築長城,大舉移民、軍民聯手戍邊,梯次推進逐步壓縮全面瓦解粉碎異族入侵佔地築城徹底斷絕蠻族藏身(生)之地,將異族之地圈地成為自身的畜牧及耕種基地,謀取為自身的超級大糧倉。中國不應該總是自以為是!應該快馬加鞭,努力、加油!結合自身實際努力加油!假以時日必定突飛猛進,農產品不僅可以滿足自身需求且可以創匯萬億、百萬億美金.蒙古商團遭歐洲劫掠舉天兵維護世界社會秩序維護國家利益維護正義,這是大英雄之舉動.只是因為在維護正義的過程中因為遭受阻力過大而下狠心下狠力,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花啦子模王國就應該被滅亡!這是正義的.(金國在契丹統治下,而契丹深受華夏文化影響,華夏文化當然也影響了金國.蒙古在金國的統治下,一樣深受華夏文化影響,且遭受金國百般壓迫,然而蒙古臥薪嚐膽奮起反抗將金國滅亡……站在對歷史對民族發展負責任的高度講,蒙古就是華夏的一部分.曠且蒙古誕生千年以前秦皇漢武及唐王朝都踏入、統治過蒙古高原.)大爭之世爭於實力!其它全是屁話.如今世界猶如春秋五霸爭雄格局:俄羅斯好比楚國(地大物博)、美國好比齊國又似是晉國,歐洲好比晉國,印度好比燕國又似越國,中國好比秦國……未來中國的發展必須要擁有好的心態(廣積錢糧、廣攬英才、蓄勢待發……)很重要的一點是需要擁有絕對輾壓世界的經濟實力才能逐露鋒茫、一展抱負。不是擁有多少艘航母(編隊)就是海洋強國!當前的中國最迫切的還是加快推進四個現代化建設尤其是農業現代化和工業現代化.努力通過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大大的改善民生、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國家戰略發展目標,同步進行加強海軍建設大力發展航母編隊、潛艇編隊,但要明確終極目標一一加快推進海洋產業開發利用、制衡歐美霸權維護自身、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大局,進一步加強完善國家發展世界經濟的長遠戰略規劃建設,為中國經濟深耕全世界打下紮實的基礎.(讓政治、經濟、軍事之間的發展相輔相成、互補互助,最終的目的仍然是發展經濟,加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一一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以此告訴全世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先進性。


用戶5128455004


其實諸葛亮的北伐不單單是為了完成《隆中對》時的理想,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諸葛亮也必須北伐才能使蜀國獲得一線生機,如果是休養生息,那麼蜀國只會滅亡的更快。為何?

其一,三國當中,不管是經濟還是國土亦或是人口,蜀國都是最弱的。如果三者互不侵犯,一門心思發展經濟,那麼蜀國將會被兩國遠遠甩在身後。

由於當時中國的重心仍然在北方,曹魏的發展潛力會在和平之中遠遠超過其他兩國,最後造成的局面就是曹魏的一家獨大。

其二,曹魏篡漢不久,國內還不是特別穩定,還有不少人思念以前的漢朝。這也正是諸葛亮北伐的旗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師出有名,也會獲得魏國百姓的認可。

一旦休養生息過了幾十年,人們都把漢朝給遺忘了,曹魏就是真真正正的正統,那時連北伐的口號都沒有了,蜀國也會徹徹底底變成侵略者,中原的百姓不會接納他們。



其三,諸葛亮坐鎮蜀國,看似國內穩定,其實則不然。蜀國分為三個集團,劉備帶來的荊州集團,劉璋剩下的東州集團,自己土生土長的益州集團。三個集團中荊州集團掌握權力,但三個集團的矛盾卻很深。

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諸葛亮才不得不北伐,矛頭一致對外,能減輕不少的國內壓力。諸葛亮死後,劉禪投降就是受益州集團的樵周所蠱惑,在他們土著人看來,只要能保護自己利益,誰來統治都一樣。


綜上所述,諸葛亮的北伐並非是人力不可為而為之,而是當時情形下諸葛亮不得不做出的決定。至於後來的北伐失敗自是後話,但不得不佩服諸葛亮作為卓越政治家的政治嗅覺。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如果認為我說得還有些道理,煩請動動小手,點波關注不迷路。


亮仔學史


看了前面的回答,多數人認為,諸葛亮如果不六出祁山,蜀國會滅亡得更快。這種觀點值得商榷,本人不敢苟同。

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外乎幾個理由,比如蜀國在三國中地盤最小、人口最少;諸葛亮負有興復漢室的政治抱負;歷史上蜀地都是被征服的對象,沒有出現過長期執政的政權等等,這些理由貌似很在理,但是經不起認真推敲。

首先來看看諸葛亮的政治理想。不錯,在隆中對和出師表中諸葛亮都曾說過“興復漢室”的話。不過這是他的真實想法嗎?不要忘了,諸葛亮既是軍事家也是政治家,隆中對時,天下尚亂,軍閥割據,劉備起事,要想成功,必須利用自己的皇叔身份,高舉興復漢室的大旗,這一點劉諸二人都很清楚。再來看出師表,這個時期,蜀國政權已經穩定,全國上下恐怕只有諸葛亮想要北伐。這種情況下,也只有再次祭出“興復漢室”的大旗,政治正確才能統一思想,堵住包括劉禪在內眾人的嘴巴。其實諸葛亮的真實想法,還是實現初出茅廬時定下的理想,實現天下統一,畢其一生都在為此而努力。

其次來看看蜀國的基礎條件。誠然,在三國割據時代,蜀國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這主要是先天造就的。曹操長期霸佔朝堂,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有先天優勢;孫權子承父業,弟承兄業,坐擁長江中下游,佔有傳承優勢;只有劉備,從草鞋匠起家,多數時間顛沛流離,好不容易抓住機會三分天下,實力不濟於人也屬正常。但蜀國真就那麼弱小嗎?也不盡然。蜀國高峰時期,擁有益州、漢中、荊州三郡,個數不多,但地盤不小,甚至比吳國還大。而且三地都是成熟的農耕地區,生產力在當時處於領先水平。後來雖然丟掉荊州,但諸葛亮通過南征,收服了眾多少數民族,蜀國控制的地域範圍延伸至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戰略縱深足夠寬廣,如果經營得當,完全可能長期稱霸一方。故有言:“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在中國版圖上,巴蜀是最容易割據的地方。

其三來看看蜀國的割據史和被征服歷史。巴蜀歷史上有過很多割據勢力,但都不長久,這是事實。最開始巴蜀國被秦國所滅,東漢劉秀滅了蜀地的公孫述,東晉的桓溫滅了成漢,後唐的李存勖滅了前蜀,北宋的趙匡胤滅了後蜀。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在巴蜀稱霸一方不太現實呢?認真分析分析,不能以結果推導出結論。巴蜀之地與不同時期中央王朝相隔千山萬水,四面環山,易守難攻,地肥水美,自給自足,按理是割據稱霸的寶地,但為什麼都輕而易舉被消滅了呢?我認為根本原因在於文化上的貧瘠。中華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後擴散到長江中下游。巴蜀位於長江上游,千山阻隔,開化較晚。在唐代之前,就沒有出現過重要的文化成果。在巴蜀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多數都是外來者,如李冰父子、李白杜甫等等。文化貧瘠的後果就是人才短缺,導致很多割據勢力目光短淺,如曇花一現,成為歷史過客。至今劍門關還流傳一故事:秦國因山路險峻,攻蜀不下,於是告訴蜀王,秦王願送其一石牛,不吃不喝還會拉金子。蜀王大喜,派出五位大力士,開山闢路,遇水搭橋,迎回石牛,秦國大軍沿著蜀國自己開闢的道路攻下劍門關,一舉拿下蜀國。儘管是傳說,可想當時中原地區已是諸子百家、文化興盛時期,蜀國還尚未開化。

再回到本題,如果諸葛亮不執著於北伐,有可能長期稱霸一方嗎?我認為是可行的。根據上面的分析,加上諸葛亮的智慧,只要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培養人才,興盛文化,選賢任能,國富民強,巴蜀是能夠長期稱霸一方的。想想一個小小釣魚城都能抵抗元蒙大軍36年,若大的蜀國就不能與曹魏相抗衡嗎?

遺憾的是,諸葛亮為了實現個人的理想抱負,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不顧國貧民弱的現實,6次主動發起戰爭,與強魏對抗,明之不可為而為之,也難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最後要為馬謖鳴不平,以當時蜀國的國力,既使把營盤紮在隘口,就能擋得下曹軍嗎?結果一樣,只不過死法不同罷了。

讀三國,常讓人掩卷嘆息,還是楊慎這首詞寫得好: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等您1660年


諸葛亮北伐的初心正如他在出師表所說: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諸葛亮受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素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因此不辭辛勞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忙活了半輩子直至身死五丈原。

然而北伐的局勢是不容樂觀的。

一方面歷經白衣渡江和夷陵之敗,蜀漢將星凋零,老一輩的五虎上將只剩下一個趙雲(馬超病故),年輕一輩的將軍如馮習、張南之輩戰死甚多,除了後來招降的姜維,略好一些有過指揮兵團作戰經驗的馬超不得重用(北伐前病故),魏延、王平、趙雲之流都還是差點意思,而關興張苞之流只能衝鋒陷陣罷了。

另一方面兩次戰爭失利和徵南蠻消耗了蜀漢的國力,正如出師表所說。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諸葛亮並非自謙,東漢十三州蜀漢僅僅具備一個大洲罷了,這意味著不論人力物力亦或是人才資源完全不能與曹魏相提並論,甚至不如東吳。

這個時候與諸葛亮設定北伐戰略目標之時的形勢相去甚遠了。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陳壽《三國志.隆中對》

在隆中對這份著名的戰略指南中,諸葛亮設定了先取西川,再伺機兩路北伐的方針。劉備集團於公元214年取下西川,然後於216年出兵北上,幹掉夏侯淵,全取東川(漢中),218年關羽發動襄樊之役,水淹七軍,拿下襄陽,次年包圍樊城,天下震動,曹操欲遷都以避其鋒芒。

應該說至此為止按照隆中的實施特別順利,望山思高的曹操已經喪失了當年橫槊賦詩的勃勃英氣,被劉備按在地上摩擦了整整五年。

劉備的地盤跨兩川、荊州西部和北部,以及公安地區。值得一提的是公安地區約處於陝、豫、鄂三省要地,銜接漢中和荊州,由劉封孟達把守,作為重要前進基地,完全可以直取洛陽和長安。

孫劉聯盟完全佔據了戰略上的主動權,如果順利地話,在曹操去世,曹丕篡漢之後這人心不穩的節骨眼上(隆中對的“(天下有變)”),蜀軍將會迅速出擊,兵分兩路北伐,東吳則選擇助攻。曹魏應該是頂不過這三板斧的,而曹操曹丕父子這口“王莽再世”的黑鍋是背定了。

然而東吳盟友的背叛改變了這一切,在司馬懿的忽悠下發動了以自身利益為前提的奪取荊州之戰。此役和夷陵完全改變了三國之間的實力對比,損兵折將之餘,劉備的地盤被壓縮到西川和漢中,甚至在孟獲背叛之後再次縮水一半(或者說這一半本來就沒產出)。

關羽被殺其實是最大的損失。雖然有許多缺點(主要是矜而自傲),但從襄樊之戰的表現來看,歷經多年的帶兵打仗和成為喪家之犬的歷練之後,關羽已經成長為一個優秀的方面軍領袖,而這在劉備集團中幾乎可以稱作唯一。

因此自諸葛亮徵南迴來之時,其戰略態勢無疑是慘烈的。

一方面,雙方巨大的地盤差距決定了在和平年代差距會越拉越遠,擁有中原鼎盛的人口基數、可耕地面和文化底蘊,曹魏將在二十年休養生息之後捲土重來。而因此只有通過戰爭的騷擾,才能夠打亂北方休養生息的步伐,換句話說,選擇戰爭既是投機,也是續命。

西川作為歷史上各個偏安政權偏愛的地方,往往都不過幾十年國祚,蓋成都平原的地理環境太適合關門享受了,開國之初或許還有戰鬥力,但歷經數十年不思進取之後往往都不堪一擊,縱然有天險卻從來就沒能守得住過。

另一方面,漢高祖曾有過暗度陳倉的經歷,如果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關中,佔據潼關的話,蜀漢將擁有當年秦國的地盤,就能立於不敗之地,甚至可以伺機東出而爭奪天下。

因此,諸葛亮選擇北伐其實是沒得挑,不打會被磨死,打的話或許還能豪賭一把。以諸葛亮的戰略眼光自然是洞若觀火,因此南征之後馬上就是北伐。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後出師表》

然而蜀漢的賭注著實少了一點。面對司馬懿掛帥的魏軍主力,蜀軍是不懼的,陣戰打得軍事大家司馬懿丟盔棄甲,從此學會了龜縮。

選擇防守無疑是正確的,蜀漢的後方在西川,糧草運輸幾乎是持久戰中不可能解決的難題,自自馬謖丟失街亭之後,蜀漢幾乎就再沒有過什麼像樣的機會了。

可以說蜀軍有點像越南戰場上的美軍,戰術上每場必勝,戰略目標卻完全沒能實現。六出祁山勞而無功,寸土未得,甚至把諸葛亮活活給累死了。

如果諸葛亮沒有選擇北伐,歷史必將會完全改寫。

首先司馬懿就不會有領軍打仗的機會,此君在全面接手魏軍主力之後派出異己,借刀殺人害死宿將張郃,同時提拔親信,牢牢的從人事上掌控了魏國軍隊,為後來的高平陵事變創造了條件。

但如果沒有諸葛亮作為最大的威脅,司馬懿就不會有這樣的機會,最多作為郭嘉賈詡之輩作為朝堂謀劃的主力罷了,沒有軍權的話,篡魏事件就完全不可能發生。

司馬懿在後來會無奈地病死於臥榻,曹爽則可以一爽到底了,離開了水面的東吳水軍完全不足為懼,如果順利地話,他也許能夠給予鄧艾、鍾會和姜維知遇之恩,有這三人出力的話拿下吳蜀將只是個時間問題。

而蜀國方面則取決於諸葛亮的壽命了,沒有六次北伐的話他絕對不止活54歲,有他在國家就是安全的。而脫離戰爭的蜀漢政權人口和生產力將會發展到一個非常高的地步,但也會如前文所說逐漸走向奢腐化,軍隊戰鬥力無可避免地退化,在鄧艾等人的衝擊下亦會高掛降旗,國運不會有什麼改變。

吳國則完全不會有什麼變化,碰上孫皓這樣歷史上掛得上名號的昏君都只有亡國一條路可走,當曹魏大軍壓境之時,亦是民眾和士族單壺相迎之日。

總之,不管諸葛亮有無北伐,統一天下的必然來自北方,吳蜀的國運不會更改,但重新構建大一統王朝的就不是西晉,也許是曹魏了。

我是涼州七里,專注於別具一格的文史,請多多交流,不吝賜教,評論區已經不遠了。總之煩請點個贊先,要不再幫我加一個關注吧,反正都已經看到這裡來了。


涼州七里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很可能蜀漢撐不了十年就會被魏國滅掉!這是因為國際形態發生了變化。蜀國能夠保持政權不會吞併應該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曹操!由於曹操在撤離漢中的同時遷走了漢中的居民,還將天水雍涼一帶的人遷走,製造了500裡地的無人區。這本來是曹魏的保衛屏障,結果成了曹魏難以逾越的屏障。

曹操之所以選擇遷走居民製造無人區主要是因為劉備當時正在巔峰。劉備在迫降劉璋佔領劍閣時候擁兵數量達到14.3萬人。而曹操的糧草只能供給五萬人在漢中作戰。曹操自知不敵,撤走大量人口。

但是曹操沒想到劉備這麼敗家子,在不到兩年時間裡便被東吳陸遜幹掉了9萬人。這使得蜀漢帝國的兵力捉襟見肘,漢中也只有兩萬守軍。而曹魏在鍾繇時候卻把糧草擴編到能供給18萬人的規模。也就是說,曹魏實力完全可以碾壓蜀漢了,但是卻因為那500裡的無人區,使得曹魏糧草運不過去。所以,司馬懿在公元226年的時候便天水屯田並遷入人口,這是為了建立攻蜀的前沿軍事基地。這也是諸葛亮北伐的主因,目的不是攻城奪地,而是破壞曹魏的這些糧倉與軍事基地。假如諸葛亮不動手,那麼一旦讓曹魏抵近到漢中城下,蜀漢被滅國就不遠了。


優己


可以說一個反面教材。三國鼎立結束後的七百年後,到了同樣亂世的五代十國時期。這時四川地區先後出現了前蜀和後蜀兩個割據政權,其疆域與蜀漢相似。兩國國祚共不到60年。

這兩個蜀國,都是在中原混亂之時,駐守四川的節度使或大將軍封疆裂土自立為帝。(前蜀)王建和(後蜀)孟知祥均是前朝大員,稱帝后均採取閉關自守的國策。後蜀皇帝甚至還頒佈詔書,檢討前世諸葛亮北伐的失誤,認為勞民傷財窮兵黷武,應該採取息戰加緊農桑。因此,在五代十國時期,四川沿襲了唐朝以來繁榮的局面。成為當時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但是,這種憑藉四川天險的自保國策並不能讓四川地區長存。前蜀和後蜀分別被中原王朝的後唐和北宋滅亡。好在兩代四川君主並沒有血戰到底,均投降避免了生靈塗炭。

由此可見,四川地區雖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經濟條件,但作為獨立的割據政權難以持久。而在統一王朝下,四川的作用才能真正發揮出來。在後世的反金,抗元以及抗日戰爭,她的戰略地位作用更加凸顯。





先啟歷史


我覺得不會長久,我猜測結局是諸葛亮一去世,蜀國就會被魏國滅亡。


三國之中就蜀國的實力最弱,不管從人口,軍隊人數,還是從土地面積看,蜀國遠遠落後魏國,從長遠看只有向外發展,求生存。

從地圖上看,蜀國的益州,西川都在西部及西南部分。巴蜀之地,李白有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地像一個囚籠,對關在裡面的人肯定安全。四周大山,關隘險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是,諸葛亮的志向,以及蜀國的命運都和匡扶漢室深深的聯繫在一起了。再說了,蜀地貧困,山地多餘平地,發展限制太多。

蜀軍如果不出巴蜀,那他們永遠出不來了。相比處於山區的蜀國,處於平原地區的東吳和魏國一定發展的比他快。等恢復的差不多了,魏國吳國定會圍困蜀國。

知道為什麼諸葛亮的《隆中對》第一特別提到了荊州?知道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而失敗?

諸葛亮很明白,得荊州可安天下。荊州如同武昌是交通大動脈。湖北水網密佈,這就是天然的交通線。長江貫穿荊州,在陝西境內有一條漢水,漢水是長江在北方的最大支流。而魏國都城許昌在陝西省。





荊州在長江中上游,東吳在長江下游,都城建業就在今天的江蘇,建業在長江邊緣。

只要不是傻子,都可以看出此地作為根據地,蜀國東可伐吳,北可伐魏。水網密佈,只要用大船可以很輕易的運送大量的糧草和士兵,只要運用的好,可以出奇兵。

但是關羽把它丟了,到諸葛亮時北伐不得不六出祁山,而且都失敗了,而且大都是糧草不繼導致的。糧草真的成了蜀軍向前發展的七寸了,既沒有水路可運糧運兵,又沒有平地可用,糧食都是山地運送到諸葛亮的軍營的。山路不好的情況下,糧食都是靠人肩抗的,運送的又慢又少。

只要魏國不和諸葛亮打,可以去拖都可以把諸葛亮拖死,所以速戰速決才是諸葛亮的取勝之道。諸葛亮多次羞辱司馬懿,甚至送他女人衣服,想刺激司馬懿出兵來戰,但司馬懿能忍,還真的把女人衣服穿了。最後的結果是,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軍不敗而退回漢中,司馬懿笑到了最後,司馬懿硬是把諸葛亮拖死的,就是不和你戰。

諸葛亮不管北不北伐,蜀國的滅亡是註定的,他沒有發展空間,巴蜀的地形死死的把蜀國給困死了。


歷史如歌


三國兩大奇人孔明和司馬懿,三國中期的較量應該是三國最精彩的一段。

蜀國之所以要急於北伐,原因有三:

一、國內矛盾尖銳,蜀漢政權是外來政權,尤其在後期,政治結構極奇不穩定、荊州集團(孔明、馬謖、魏延)支配徐豫集團(關羽、張飛、趙雲、孫乾、廖化),徐豫集團支配本土集團(益州集團,代表人物:李嚴、劉巴、吳班)荊州集團和徐豫集團兩外來集團打壓本土集團,這種矛盾在諸葛亮時期和後諸葛時期(姜維、蔣琬、費裡)空前激化,如果不北伐轉移矛盾,可能發生窩裡鬥內耗嚴重程度遠遠大於北伐戰爭;

二、國力積弱,三國中國力的硬指標是人口,魏國的人口是蜀國的十倍,修養生息無異於坐以待斃,這時候弱國只能和強國對賭國運,以攻為守,持續不斷的傾國出擊,最好的結果是滅了對方,一般的結果是強行續命幾十年,歷史就是這麼有趣,給了孔明超群的智慧的同時,讓他擁有司馬懿這樣的宿敵,你孔明以攻為守,司馬懿就以守為攻,依託強大的過來,多你十倍以上的兵力與你防守,打死他也不出戰,做縮頭烏龜耗死了孔明;

三、陰謀論,諸葛亮也有統一天下的野心,正如後人評價司馬懿一樣,假如司馬懿比孔明還短命,或者在曹爽把持朝政之前親征的話歷史肯能稱讚司馬懿是輔佐曹家四代的忠臣,為魏國統一天下贏得了修養生息的時間,杜甫可能也會懷念司馬懿——“三顧頻煩天下計,‘四’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想當後世讀書人的楷模也得靠邊站,可是這老東西該死的時候不死,又被曹爽這個蠢貨逼得造反(高平陵之變)當了皇帝,毀了一生的名譽,如果諸葛亮活的比司馬懿長的話,這樣頻煩的北伐,沒有一絲想當皇帝的慾望,畢竟諸葛亮和曹操、司馬懿都是天才政治家,劉禪可比曹爽蠢得不止一點點,他甘心臣服於他嗎,可能劉備託孤可以看到這種假想的結果(彼若不賢,君可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