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追溯百年的足球“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過去一週,是屬於三水足球人的。全國青少年足球超級聯賽預選賽、佛山市足協盃、三水中小學校園足球冠軍盃賽……接連多場不同級別足球賽在三水開賽,覆蓋不同年齡段,吸引了眾多三水球迷的目光。

在三水,足球是一項全民運動。1931年,足球項目首次出現在第二屆三水縣運動會上。一直以來,三水足球群眾基礎與氛圍濃厚,草根足賽接連上演,“西甲”聯賽連續辦起十四屆,成為三水足球人的盛事。一批批優秀足球運動員走出三水,在國家隊、省隊、知名俱樂部佔得一席之位;眾多國家、省、市級足球賽事青睞三水,到三水辦賽。

足球基因融入三水人的血脈中,即使不是球員,也是球迷。三水足球成績屢獲殊榮的背後,是足球文化的興盛。

三水追溯百年的足球“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明星球員湧現,多人圓夢國家隊

“回防!”“盯人!”“交球給前方!”“好球!”4月10日上午,2019全國青少年超級聯賽U15組(華南大區)預選賽在三水開波,球員們在綠茵場上激烈拼搶,教練員在場邊頻頻給出指令,觀眾席裡球迷們助威吶喊聲起伏不斷。

此番全國性足球盛事,來自廣東、福建、廣西、海南四地超過800名青少年運動員齊集三水,免費向三水市民開放觀賽。

三水追溯百年的足球“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足球,在三水有著特殊的地位。“上世紀30年代,當時的三水縣首先在學校已經開展足球活動。”三水區資深體育人士何漢剛介紹,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三水人茶餘飯後愛在市場踢球,菜市場到了下午就成了臨時足球場。再後來。三水區體委開始以工廠為單位組織足球聯賽,踢球的人越來越多。

說起三水的足球“威水史”,必然繞不開健力寶足球隊。中國足協與廣東健力寶集團公司在1992年合作組建中國健力寶少年隊,曾遠赴巴西留洋,在阿根廷、智利、烏拉圭等足球強國征戰練兵。

歸國後,這支隊伍成長為健力寶青年隊,在名帥朱廣滬帶領下戰績彪炳。李金羽、李鐵、隋東亮等一批名將從球隊走出,令當時的中國足壇為之一振。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足球被列為三水體校重點培訓項目,設立了足球后備人才梯隊培養計劃。在濃厚的足球氛圍下,三水本土的足球訓練走了專業化,更有足球名將從三水本土走出。

三水足球的特色是什麼?用體校足球教練黃志堅的話說就是技術。從三水體校走出去的學生最鮮明的一點是腳下功夫紮實,大局觀強。

三水追溯百年的足球“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近年來,三水體校上送到國奧、國青和國少隊的學員徐榮生、蔡堯輝、周錦堂在球隊中基本是擔負中場組織者的重任。三水女足向省體工隊上送了26名優秀運動員,其中何杏雪、葉詩敏、徐俏勤歷史性地進入到國家女子足球隊。

佛山“中超第一人”來自三水。2016年底,中國職業超級足球聯賽的大幕徐徐降下,貴州恆豐智誠歷史性地闖入中超聯賽,在該隊效力的25歲三水球員李營健成為佛山首位本土培養的中超球員。

時至今天,從三水走出的優秀職業球員從不間斷,自小和足球結緣的“00後”球員李燦明是其中一位。從最初被選入三水體校,到成為職業球員,遠赴西班牙參加集訓,他憑著熱愛和勤奮一路前進,如今在多項全國性賽事中屢有斬獲。

三水追溯百年的足球“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草根足球崛起,“西甲”聯賽萬人空巷

“去雲秀山睇波!”幾乎每年夏天,三水都迎來一場“小城盛事”——三水區足球聯賽,既叫好,也叫座。整個7月“足球季”,三水人“三句話不離足球”。

這一被坊間戲稱為“西甲”的足球賽事已成功舉辦14屆,不僅始終保持著珠三角地區業餘足球賽事中少見的11人制踢法,賽場上更不乏巴西等外籍球員以至中超現役球員的身影,看臺上更聚集了場均6000人觀戰的超高人氣,相當於國內中甲職業足球聯賽入場觀眾人數。

三水追溯百年的足球“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西甲”之名由來已久。何漢剛說,三水足球聯賽因歷年來都在西南街道舉辦,又代表了整個三水足球的最高水平,恰好有一陣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開始為大眾熟知,於是三水足球聯賽的“西甲”之名在2005年前後就開始在民間叫開了。

“西甲”的誕生源於三水區雄厚的群眾足球基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去雲秀山睇“西甲”,是三水區市民中間最時髦的事之一。

“西甲”的“主場”雲秀山體育場。三水本地人通常將這個位於西南街道文鋒西路的體育場稱為“雲秀山”,據說每一個足球愛好者都在雲秀山踢過球,每一個熱愛足球的人都在雲秀山看過球。

三水追溯百年的足球“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體育場建成後,三水區陸陸續續在此以盃賽的形式,組織了一些足球賽事,雖未形成規模,但逐漸在市民中培養起到體育場看球的習慣,很多本土足球俱樂部也在這個階段組建成形。“鼎盛時期,三水本土就有32支足球隊,按照專業水平比賽分甲組、乙組進行。”何漢剛說。

“那時睇波的人爆曬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去雲秀山看球,是三水區市民中間最時髦的事之一。今年59歲的市民鄧浩民還記得,自己十幾歲時經常被愛好足球的爺爺帶去雲秀山看球,如今他已經踢了幾十年足球,是“西甲”的忠實粉絲。

“西甲”聯賽原是三水本土賽事,參加球隊均為本地草根足球隊。2012年開始,為了提高聯賽質量,讓三水足球影響更廣,“西甲”聯賽效仿國際賽事,對賽制進行改革,邀請外區、外市的球隊加入。賽制的改革吸引了珠三角各地球迷。

三水追溯百年的足球“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作為廣東省首批足球試點城市(縣區)之一,三水草根足球氛圍可謂十分濃厚。大名鼎鼎的“西甲”聯賽每年盛夏開賽,總能掀起一片“全民睇波”熱潮。平日裡,馳騁綠茵場、盡情享受著足球的快樂,就是三水足好者們熟悉不過的日常。

全民皆球員,校園孕育足球人才

三水體校是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是體育人才重要培養基地,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優秀體育人才。但僅僅依靠體校,是遠遠不夠的。

2014年,全國開展校園足球推廣。作為足球強區,三水大力度推廣校園足球。2016年,三水投入200萬元校園足球專項資金,推動校園足球的全面發展。

上週,2019三水區中小學生校園足球冠軍盃賽正式拉開帷幕,一場場精彩足球對戰賽上演。這是每年三水中、小學足球小將的大型重要比賽,也是發現足球好苗子的渠道。

事實上,校園足球的發展,在三水早有先聲。早在1993年,金本小學已開展一週雙賽制(主客場)的小學生校制足球聯賽,在廣東省開創了校園足球的先河,形成了很好的足球氛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金本中、小學是“全民皆球員”。

三水追溯百年的足球“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金本小學是集國家級校園足球學校、廣東省足球傳統學校、佛山市足球特色學校、三水區網點學校四位一體的學校。去年,金本小學與三水本地足球俱樂部合作,聘請了兩名專業教練。金本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每週5節足球課,兩名教練主要培養低年級學生,激發他們的足球興趣與熱情,擴大了足球影響力與營造足球氛圍。2018年,金本小學在佛山市獲得了校園足球特色小學組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二名。

2017年,三水入選第二批省級校園足球試點縣名單。過去兩年裡,三水校園足球發展快速,越來越多學校向社會購買服務,與足球俱樂部合作,聘請專業職業足球教練或外籍教練,全方位培養學生。區文化廣電體育旅遊局體育科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全區中小學小員足球冠軍盃賽中,16支球隊中有12支球隊外聘教練,學生足球整體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目前,三水已有18所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17所省級足球推廣學校。從之前的網點學校足球賽到如今的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三水每年都有20多支男女子足球隊參賽。而三水足球特色學校已經成為三水足球的沃土,也是三水培養和選拔足球苗子的搖籃,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足球人才。

三水發展校園足球,推進足球普及,擴大足球人口,達到“踢球的人多了,會踢球的人多了,踢得好的人多了,教足球的人多了,會教球的人多了,教得好的人多了”的效果。

三水追溯百年的足球“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大型賽事青睞,優秀球隊集結

一連兩週,2019全國青少年超級聯賽U13-U17組(華南大區)預選賽在三水開展。“三水有濃厚的群眾足球氛圍以及豐厚的足球文化底蘊。”廣東省足協副秘書長兼競賽部長岑亦斌說,三水是省內足球之鄉,足球設施完善,比賽場地非常符合辦頂級賽事的要求。

作為省內老牌體育強區,三水享有全國首批體育先進縣、廣東省首批足球城市試點縣(區)、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2017-2020)等眾多榮譽,群眾體育事業蓬勃發展,體育鍛煉平臺多元融合,體育實力強勁。

三水備受大型體育賽事青睞。1999年,三水開創了“小市辦大賽”的先河,代表佛山市甚至廣東省,承辦過多項國際級、國家級賽事。

三水追溯百年的足球“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足球作為三水王牌傳統體育項目,憑著豐厚的底蘊和良好的民間氛圍,國家級、省、市大型足球賽事選擇三水。今年全國青年運動會足球比賽也或將在三水舉辦,屆時全國各地青年優秀足球運動員集結三水,將再燃三水足球人激情。

不僅大型賽事鍾情三水,大批優秀球隊來到三水開展訓練。

每天,在三水柏寧山莊足球培訓基地,身穿不同球服的球員在綠茵球場上練球、踢球,各地球隊進行拉練,備戰足球賽。今年以來,國家隊男足U16、國家隊女足U14、韓國江源FC、富力各梯隊、香港、臺灣等世界各地球隊到此開展足球集訓。“遼寧、武漢、韓國江源等地區球隊每年都來集訓。”該基地相關負責人陸超華介紹,每年吸引過百支球隊,環境、空氣都不錯,住宿、飲食、訓練場都一條龍,有助於隊員訓練,並備戰大型賽事。

近年來,三水足球社會培訓力量不斷壯大,培訓基地不斷增加。據不完全統計,三水有綠茵、動感等10多個大型足球訓練場,威斯汀、自由人等近10家足球俱樂部。

三水愛球、踢球群眾越來越多,足球氛圍越來越濃,民間“足球熱”持續升溫,但足球人才斷層問題也在暴露。輝煌落幕後,三水足球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仍需邁開步子做更多的努力。

文 | 佛山日報記者盧鈺儀 陳夢

圖 | 佛山日報記者陳浩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