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助力我市脱贫攻坚

肉牛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5”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精准扶贫和脱贫富民的重点产业。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华润集团在海原县成立海原华润农业有限公司,围绕如何让贫困户参与养牛、养好牛、挣到钱脱贫致富三个关键问题,采取赊销基础母牛、回购牛犊和“托管代养”等措施,创建了“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

海原县后塘村现有人口1209户4329人,以草畜和劳务为主导产业,是海原县高端肉牛养殖示范村,目前全村养牛户320户,养牛1200头,其中建档立卡户102户,养牛302头。

村民李成孝是后塘村靠养牛出名的“牛人”,以前他和老伴带着四个孙子,在家散养着几头牛,一年到头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2013年,后塘村引进华润集团,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同年,靠着扶贫贷款和多年积累的养牛经验,李成孝尝试养殖新品种西门塔尔牛,并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14年,他的养殖技术被村民肯定,并被推选为后塘村村委会主任,在养牛方面,只要村里谁家有困难,他都会热心帮忙。

“有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们撑腰,我们靠双手去劳动、去奋斗,脱贫致富是早晚的事,根本不用愁。”李成孝笑着说,现在他每年养牛收入十万元以上,日子越过越好。

“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为有养殖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赊销基础母牛,开展自繁自育;对无养殖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托管代养”分红模式,为海原县137个空壳村托管代养安格斯基础母牛,每村年分红5.534万元。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累计引进西门塔尔基础母牛23094头,赊销22863头,其中向71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赊销21885头,贫困户户均养殖3头,有效带动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去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6+8”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全市农牧系统紧紧围绕全市推广“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的具体要求,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在沙坡头区引进夏华集团、中卫和旺畜牧业公司,与养殖户建立肉牛养殖互助联社,通过“大户带头示范、散户联户入园、企业统管统销”的办法,直接带动贫困村新增肉牛800头、肉羊3000只,建档立卡户仅肉牛养殖年最低收入达2万元。在中宁县通过引进宁夏牛一、中卫沐沙等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发展草畜产业,通过“托管代养”、棚圈流转等方式,引进肉牛2281头、奶牛2000头,共带动3690户生态移民户增收致富。海原县继续扩大基础母牛赊销规模,年内新赊销基础母牛1万头。全市肉牛养殖达32.8万头,草畜产业实现产值26亿元。 (中卫市新闻传媒集团 全媒体记者 李启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