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紀念元稹的一首詩,句句感人肺腑,讓許多人讀完了落淚!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是我國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他的詩語言通俗優美,形式多樣,有“詩魔”、“詩王”之稱。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他紀念自己的好友元稹的詩《夢微之》。

《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紀念元稹的一首詩,句句感人肺腑,讓許多人讀完了落淚!

說起詩人之間的友誼,不得不談的便是白居易與元稹的感情。801年,30歲的白居易在長安遇上了23歲的元稹。兩位都分別折服於對方的才華,聊著聊著,他們發現自己與對方在政治上的見解也是如此的一致,反對宦官專權,提倡輕徭薄賦,當真是相見恨晚!

不僅如此,兩人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同時報考了吏部的科舉考試,同時當上了校書郎,雖然是個閒職,但是二人卻多了增進感情的機會。815年,元稹被貶為通州司馬,但是命運卻從不讓他們孤單,同年白居易便貶為江州司馬,二人可真謂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從此,他們便總以書信交流。白居易60 歲時閒居洛陽,驚聞元稹病逝於武昌,悲痛不已。九年後,白居易又在夢裡見到了自己的好友,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白居易紀念元稹的一首詩,句句感人肺腑,讓許多人讀完了落淚!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夜裡做夢與你攜手共同遊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巾也不擦拭。詩人在夢裡夢到自己的好友,卻未說明夢見了什麼。想來定是些美好事物,以至於詩人並不想醒來。只是夢總有散去的時候,早上醒後想起好友已不在人世,是何等的悲涼。我總愛做夢,夢到了誰人,第二天都會與他分享。只是詩人所作的夢卻只能深藏在心中,無人傾訴。更加造化弄人的是,白居易與元稹貶為司馬時,白居易曾寫詩向元稹坦言:“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生時夢不到君,去後君又常常入我魂,這樣的夢想來一定是痛徹心扉啊。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詩人向自己的好友感嘆自己的近況,身體不如以前了,時間也過得飛快,轉眼間八年便已經過去了。

白居易紀念元稹的一首詩,句句感人肺腑,讓許多人讀完了落淚!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想你逝去九泉屍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髮滿頭。此句對仗工整,語句通俗,但是感情至深。詩人與好友陰陽兩隔,好友在泥土裡,屍骨正在被銷燬,而自己也是暫居人間,早已白髮蒼蒼。此句將陰陽兩隔,生死悲痛寫的淋漓盡致,同時也表現了詩人對這份友誼的珍視。這句也成為了許多人難以忘懷的名句,它不僅被用作友誼,甚至被用於愛情,只因它描繪出了至深的感情與生死陌路的無奈。

白居易紀念元稹的一首詩,句句感人肺腑,讓許多人讀完了落淚!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阿衛韓郎已經先後去世,黃泉渺茫昏暗能夠知曉嗎?“阿衛”是元稹的小兒子,“韓郎”是元稹的愛婿。有時候,人活得太久,也許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如白居易這般白髮人送黑髮人,看著身邊的親人離開自己,那才是痛徹心扉的吧。活著的人往往想要知道死者的情況,而死者也希望活著的人能夠像他寄去一些新鮮的事,因此才有陸游的絕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因此詩人也這樣做了,告訴了好友一些消息。只是白髮人又送黑髮人去,詩人內心又是何其的荒涼。

縱觀全詩,語言通俗易懂,但是感情至深,將詩人對好友的思念與自己內心的悲涼表現的淋漓盡致,將生死陌路的悲痛描寫到了極致,令人潸然淚下。

白居易紀念元稹的一首詩,句句感人肺腑,讓許多人讀完了落淚!

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加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