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放弃在中国挑战阿里巴巴和京东


亚马逊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MZN)将在7月关闭其在中国的国内市场,结束与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阿里巴巴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ABA)和京东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的长达 15年的艰难战斗。亚马逊中国将保持在线,但市场只会销售来自其他国家的第三方商家的产品。

亚马逊还将继续在中国销售其Kindle电子阅读器,在线内容和AWS(亚马逊网络服务)云服务。亚马逊并没有完全放弃中国,但它试图建立第一方市场 - 这需要它拥有中国产品并通过自己的物流网络履行订单 - 似乎不值得。

亚马逊放弃在中国挑战阿里巴巴和京东

为什么亚马逊无法打入中国市场?

亚马逊无法在中国取得成功,因为JD和阿里巴巴首先声称电子商务市场。JD成立于1998年,其第一个电子商务市场于2004年上线。与亚马逊一样,JD使用企业对消费者(B2C)模式,履行其大部分订单。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3年推出淘宝市场。淘宝采用的是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的商业模式,更接近于eBay而非亚马逊。2008年,阿里巴巴推出了Tmall,这是一个分拆的B2C市场,让企业可以销售更高端的产品。与JD不同,阿里巴巴主要依靠第三方快递服务来履行订单。

亚马逊于2004年以7500万美元收购了在线书店卓越网,进入中国市场。不幸的是,卓越网与JD和阿里巴巴相形见绌,亚马逊的大笔投资和品牌重塑并没有帮助它获得更大的吸引力。亚马逊也无法像阿里巴巴或JD那样快速完成订单,2016年推出的中文版Prime缺乏流媒体内容。

据eMarketer称,亚马逊中国去年仅占中国所有电子商务销售额的0.7%。阿里巴巴的市场占据了58.2%的市场份额,而JD则以16.3%的份额排名第二。其他市场在具有一位数市场份额的小型企业中分散。

当亚马逊在2015年在天猫开设网上商店时,很明显亚马逊中国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第二年,沃尔玛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MT)在中国的在线市场上交换了JD的股份。这些举措表明西方电子商务企业几乎不可能破解中国市场。

亚马逊放弃在中国挑战阿里巴巴和京东

转而专注于印度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近几个季度阿里巴巴和京东的销售额同比增速也有所放缓。如果市场领导者陷入困境,像亚马逊中国这样的弱势群体可能会更糟糕。中国不是亚马逊的主要市场之一(目前是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因此关闭亚马逊中国的国内市场不应该损害其长期增长。

因此,亚马逊减少在中国的投资,关闭一些履约中心,并专注于印度等更具发展前景的市场是有道理的,印度经济增长较快,是世界第二大人口。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26年,超过一半的印度互联网用户将进行在线购物,而2016年这一比例仅为14%。

亚马逊和沃尔玛的Flipkart目前是该国最大的两家电子商务公司。三年前,亚马逊为其在印度的扩张拨款50亿美元,而从中国撤军可以腾出更多资源来挑战印度的Flipkart。亚马逊目前正在印度扩大其实体店铺,在印度各地拥有100多家商场信息亭,以应对新规定的压力,这些 新法规禁止在线零售商提供独家销售,销售他们拥有股权的产品,并提供特别折扣或现金返还优惠。

这是亚马逊在中国的终结吗?

亚马逊不会从中国消失,但其剩余的业务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亚马逊继续向第三方卖家销售海外产品的计划面临来自阿里巴巴的AliExpress和JD Worldwide的激烈竞争,这些都促进了跨境交易。

据IDC称,阿里巴巴云也是中国最大的云平台,而AWS(亚马逊网络服务)仍然处于劣势。与此同时,亚马逊的Kindle面临来自腾讯 QQ阅读器等国内设备的激烈竞争。如果亚马逊减少在中国的投资,这些业务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被其国内竞争对手超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