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中江信託,雪松控股張勁闡述“廣州第一民企”未來構想

“排雷”中江信託,雪松控股張勁闡述“廣州第一民企”未來構想

作者|王洪臣

來源|野馬財經

4月22日,原屬於“明天系”資產之一的中江信託正式易主,完成工商註冊變更登記。“廣州第一民企”雪松控股由於受讓中江信託約71.3%的股份,正式成為它的新主人。

只是,中江信託是一塊燙手山芋,埋下了一顆被坊間稱為中國信託史上罕有的“雷”:截止目前,中江信託“踩雷”產品共35個,涉及金額約79億元,涉及投資者人數2400多名。

4月22日全天,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選擇了直接面對200多名情緒激昂的投資者、20多家媒體……談論的話題始終都是圍繞“排雷”。

暮春時節,南昌已略顯悶熱,驚雷暴雨亦或春和景明似乎都在孕育之中。

“為什麼我要親自來?”在投資者懇談會上,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說:“從現在開始,正式啟動中江歷史遺留問題的專項解決行動,對中江問題負責到底,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張勁直接表露了“排雷”的堅定決心。然而,這顯然也絕非易事。

“第一負責人”

4月22日上午的懇談會尚未開始,中江信託總部門前就已聚齊了大量投資者。據雪松控股披露,當天到達現場的投資者有200多名。

對於雪松控股這位中江信託的“新主人”,投資者們既有期待又有擔心。野馬財經從懇談會現場也瞭解到,不少投資者的養老錢、看病錢面臨血本無歸的境況,情緒非常激動。部分投資者一度聚集在中江信託總部外拒絕參加懇談會,後在勸說下才進入會場。

懇談會一開始,張勁首先代表中江信託向投資者表達了歉意。

“排雷”中江信託,雪松控股張勁闡述“廣州第一民企”未來構想

“很多同事都勸我不要來,因為我來了會激化矛盾。其實以我的理解,所謂‘信託’就是基於各位投資者的信任,將你們的資金交給我們信託公司來理財,獲得收益。所以說基於你們的信任,我們有什麼理由去逃避?而且我相信我們投資者要的就是一個公道,就是公司的一個答覆和解釋。”

這樣的開場白獲得了現場投資者的掌聲和叫好。張勁表示:“雪松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解決好所有的歷史遺留問題。我本人就是解決中江歷史遺留問題的第一負責人。”

面對這位“第一負責人”,現場的投資者顯然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同時也提出了更多的訴求。

“排雷”中江信託,雪松控股張勁闡述“廣州第一民企”未來構想

張勁表示,目前踩雷產品的處置主要分三類:一是問題大的,已與三家資產管理公司達成意向,資產管理公司收購資產時會有打折,雪松會將打折部分補給投資者;二是和雪松產業相關大的,比如文旅產業、房地產等,雪松直接購買債權;三是如果確實存在信託公司的失責問題,中江信託肯定要賠付,如果存在違規的個人行為,公安經偵一定會介入,以法律武器解決問題。

“中江信託將在監管部門的指引下負責到底,積極並有針對性地制定‘一案一策’措施,妥善、有序地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張勁表示,“一定會堅持不剛兌的監管原則。”

同時,他還提醒持有中江信託產品的投資者到中江官網統一登記,中江信託將安排專人與已登記的委託人逐一確認、跟進服務,時間期限為3個月。並且,每兩週在官網上發佈跟進情況,時間安排為6個月。

“3個月時間,除了信息核對以外,我們還要準備一些債權轉讓合同。”對現場投資者提出“3+6”個月時間過長的問題,張勁也表露苦衷。

“在股東缺位的情況下,中江的職業經理人在沒有任何指引,也沒有任何相關股東的幫助下撐到今天。從這一點上看,我作為中江信託的接頭人,我必須感謝他們。沒有他們,今天中江早就完了,也沒有各位在這裡這樣的機會。”張勁表示。

而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張勁還在現場公佈了自己的微信號碼,邀請投資者拉他入群解答問題。據張勁朋友圈透露,截止4月23日13時,已經600多位投資者加他為好友。

“排雷”中江信託,雪松控股張勁闡述“廣州第一民企”未來構想

上午的懇談會結束時,張勁與投資者商定下午在解決方案上簽字、蓋章。

《敬告投資者》立下FLAG

曾幾何時,中江信託是中國信託界的一匹“黑馬”。近兩年來因為原大股東出事等一系列原因,公司產品開始頻頻爆雷,出現嚴重兌付問題。2018年底,銀保監會批覆同意雪松控股集團受讓中江信託71.3005%股權,由此拉開了中江信託易主大幕。

“中江我們花了這麼多錢去買,我們怎麼會不收拾好這個爛攤子,更好地往前走呢?”張勁對投資者如是說。

4月22日下午,張勁簽署《敬告投資者書》,以正式書面的形式向中江信託的投資者做出承諾。

據中江信託官網發佈的《敬告投資者書》顯示,雪松控股與中江信託共同承諾:為系統解決目前已暴露的信託計劃逾期問題,雪松控股全力支持中江信託啟動歷史遺留問題專項解決行動,將在未來三個月內(即2019年7月22日前)全面組織信託計劃委託人信息登記,及時優化後續服務,處理好逾期信託項目問題,委託人將2019年4月22日前已出現逾期的信託計劃項下的相關利息權利轉讓給雪松控股,由雪松控股保障支付投資者在本金兌付前的利息(按原信託合同約定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及付息頻率)。

“完成上述信息登記及相關利息權利轉讓週期後的六個月內(即2020年1月22日前),雪松控股推動中江信託以包括向雪松控股轉讓契合雪松控股自身產業發展的債權、向資產管理公司轉讓債權、以及追索信託計劃原債務人等多種方式有序解決,(如屬於中江信託未能盡責導致的投資者權益受損並經司法機關的確認,中江信託應立即予以支付,不受本文時間約束)雪松控股確保支付投資者全額本金。之前投資者未能兌付的利息,由雪松控股先行在本文正式發佈一週之內予以墊付,後補相關手續。”

最後,《敬告投資者書》提出,即日起所有中江信託的投資者可於三個月內到中江信託官微統一登記,中江信託將安排專人與已登記的委託人逐一確認、跟進服務。

“排雷”中江信託,雪松控股張勁闡述“廣州第一民企”未來構想“排雷”中江信託,雪松控股張勁闡述“廣州第一民企”未來構想

“排雷”中江信託,雪松控股張勁闡述“廣州第一民企”未來構想

對於《敬告投資者書》的內容,多位投資者在現場對雪松控股的誠懇、誠意、擔當表示肯定。有投資者表示,如果雪松順利解決逾期項目問題,今後仍有信心繼續購買中江信託產品。

就在準備《敬告投資者書》的間隙,張勁還接受了20多家媒體的採訪,詳細介紹了接盤中江信託的戰略考量、接盤之後的計劃,以及雪松未來在資本市場的整個佈局。

雪松構想“以金融守實業”

“監管層對我們進行了4個多月的穿透審查。收購需要符合條件,如果不符合,誰的資產也收不了。”張勁表示:“中江信託項目逾期對品牌的傷害力幾乎是毀滅性的,坦率地說超出想象,接下來需要慢慢修復。”張勁並未避諱中江信託目前的問題,稱雪松控股既然“已經進來了,就是你的事了。這個問題不解決,其他問題都沒有解決的意義了。”

“排雷”中江信託,雪松控股張勁闡述“廣州第一民企”未來構想

市場上對雪松控股接盤中江信託的價格猜測頗多,對此張勁表示外界傳言有誤,遠遠不到300億、200億、150億這樣的價格。“到底是不是100億以內,我們需要在完成工商轉讓之後,進行三個月的盡調之後才能確定。”

在張勁看來,過去兩年中江信託最大的問題就是股東缺位。他透露,目前所有屬於中江信託的董事會成員中只有一人還在工作,其他人均已退休。所以未來中江信託管理層肯定要進行改組,甚至可能改名為雪松國際信託,“但不會大換血,大裁員。”

面對中江信託這個“燙手山芋”,雪松控股為什麼要接盤?張勁給出了他的戰略考量。

“我們為什麼要拿到一個金融牌照呢?就是我們一定要做出特色金融,只有特色金融才是未來金融機構的生存之道。在我們來講,就是要做供應鏈金融,我們具備這樣一個場景。大家很不理解,說你是不是要搞金控,搞牌照?不會的。我們的金融一定是配套我們的產業,服務於我們的產業。”

“我們有個口號是,以金融守實業。”張勁強調,未來將通過中江信託的金融牌照獲取新的金融資源、產業資源、盈利空間,提升行業地位,特別是在供應鏈金融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而除了收購中江信託外,近年來雪松控股在資本市場的動作也越來越引起外界關注。野馬財經就此向張勁提問,“在收購齊翔騰達、希努爾之後,雪松控股未來在資本市場或A股上有沒有進一步的設想?”

“產業併購,我們一直都在看。我們收購標的,一定是跟我產業相關的,能成為產業上下游的。”張勁同時透露。

由於雪松擴股不是上市公司,其公開信息相對並不多,傳播較廣的是兩份榜單。

公開信息顯示,全國工商聯曾發佈了2017年度民企500強排行榜,雪松控股以1570億元營業收入位列全國第十六,廣東第六,蟬聯廣州第一。

此外,2018年7月下旬,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佈,雪松控股集團以327億美元營收首次躋身其中,並排名第361位。這也填補了恆大集團出走後,廣州本土民營企業在該榜單上的空白。

在此之前,雪松令外界頗感神秘。在2019年年初的一份內部講話中,張勁曾說,“要用我們的開放和坦誠,讓公眾、讓媒體從‘知道雪松’到‘理解雪松’。”

你對雪松控股掌握下的中江信託未來發展有怎樣的判斷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