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系“陳氏家族”資本騰挪 美迪西轉戰科創板

本報記者張玉 曹學平 上海報道

在科創板興起的浪潮之下,曾於2018年初終止IPO審查的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迪西”)日前向科創板發起衝刺。

轉戰科創板IPO的背後,《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由莆田系四大家族之一的“陳氏家族”直接或間接持有的美迪西股份達到了將近80%。

莆田系身影湧動的美迪西背後有著怎樣的資本故事和利益糾葛?作為科創板受理的首家CRO(臨床試驗業務)企業,美迪西上市前景幾何?

4月17日,美迪西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採訪時表示,轉戰科創板主要是出於公司整體戰略和發展情況的考量,“但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始終是公司戰略規劃中的重要一步,此次科創板上市也是積極響應科創板政策號召,同時美迪西也符合科創板的上市條件和定位。”

陳氏家族掌控

招股書顯示,美迪西共同實際控制人為CHUN-LINCHEN、陳金章以及陳建煌,本次發行前,上述三人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公司42.37%的股份,本次發行後,上述三人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公司31.78%的股份,仍為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三人均來自“莆田系四大家族”之一的陳氏家族,其中,CHUN-LIN CHEN為公司創始人及核心技術帶頭人。

不過,陳氏家族的關係圖譜遠不止於此。截至招股書籤署之日,公司股東陳金章持股比例為20.91%;陳建煌持股比例為13.21%;陳春來持股比例為10.66%;林長青持股比例為8%;陳國興持股比例為7.12%;王國林持股比例為6.12%;CHUN-LINCHEN持股比例為4.37%;張宗寶持股比例為1.25%。

據瞭解,陳春來是CHUN-LIN CHEN的弟弟。陳金章為CHUN-LIN CHEN的堂弟,王國林為CHUN-LIN CHEN的妹夫。此外,陳國興為陳金章的侄子,林長青是陳金章的侄女婿,張宗保為陳金章的妹夫。

此外,持有美迪西3.89%股份的美國美迪西為CHUN-LIN CHEN持股100%的公司。同時,王國林還通過美熹投資、美甫投資、美斕投資、美劭投資間接持有美迪西2.58%的股份。由此計算,陳氏家族中有親屬關係的家族成員直接及間接持有的股權比例達到64.9%。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陳建煌與其他成員的關係,美迪西在IPO招股書中並未給出明確的解釋。

事實上,美迪西多位股東在多家莆田系醫院擔任要職。公開資料顯示,陳金章在南京長江醫院集團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在蘇州同濟醫院有限公司任監事;在江蘇科威醫療發展有限公司任董事;在長沙長江醫院有限責任公司任監事,在南昌新時代婦產醫院有限公司任監事,在南昌豐益肛腸專科醫院有限公司任總經理。上述公司均與美迪西存在關聯關係。

此外,陳建煌在濟南華夏醫院有限公司任執行董事、總經理;在北京前海股骨頭醫院有限公司任監事;在蘇州康立醫院有限公司任董事;在南昌新時代婦產醫院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陳春來同時擔任杭州同濟醫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任浙江美福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另據瞭解,陳國興系藝星醫療美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據本報此前報道,2002年,陳國興在上海註冊第一家醫院上海閔行虹橋醫院。之後,陳氏又分別註冊了上海健橋醫院、上海美迪亞醫院、美迪西普亞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而如果將陳建煌所持股份計算在內,莆田系“陳氏家族”在美迪西持股比例達到了78.11%。

對於公司“莆田系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的問題,美迪西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在決策方面,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沉澱,逐步完善了由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組成的公司治理架構,形成了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管理層之間職責明確、運作規範、相互協調和相互制衡的機制。在資產、人員、財務、機構、業務等方面均獨立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具有獨立完整的資產、業務體系和麵向市場獨立持續經營的能力。

行業“小塊頭”

一如美迪西在回覆中所提及的,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始終是公司戰略規劃中的重要一步。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6月,美迪西曾遞交IPO招股書,擬在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1550萬股。2018年3月2日,據證監會網站披露,包括美迪西在內的7家企業終止審查。

一年以後,美迪西再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刺”。

公開資料顯示,美迪西是一家專業的生物醫藥臨床前綜合研發服務CRO。自設立以來,公司致力於為醫藥企業和其他新藥研發機構提供全方位的新藥研發服務。

2016年~2018年,美迪西營業收入分別為2.32億元、2.48億元和3.24億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3710.49萬元、3182.06萬元及5113.96萬元。

美迪西在招股書中坦陳,近年來國內CRO行業發展迅速亦帶動國內CRO企業快速成長,如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昭衍新藥等國內CRO企業逐漸發展壯大並積極佈局等,進一步加劇了國內CRO行業的競爭,這對公司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研究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2017年數據為例,記者對比多家醫藥行業CRO企業業績發現,藥明康德營業總收入為77.7億元,康龍化成營業總收入為22.9億元,九洲藥業為17.2億元,泰格醫藥為16.9億元。此外,藥明生物、凱萊英、博騰股份2017年度營業收入也超過10億元。與之對比,美迪西2017年2.48億元的營業收入顯得有些單薄。

對此,美迪西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公司未來將牢牢把握醫藥研發服務行業的發展機遇,加強公司在化學、生物、製劑和臨床前研究領域的專業服務能力,通過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服務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並進一步提高公司在國內外市場的市場份額。

除了營業收入規模在行業中處於劣勢,毛利率方面,美迪西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美迪西2016年~2018年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5.94%、33.79%和36.13%;同行業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40.07%、43.61%和46.24%。其中昭衍新藥近三年的毛利率分別為50.46%、56.27%、53.02%。

對此,美迪西方面表示,2017年,公司對部分實驗室進行了裝修改造並擴建了部分實驗室,實驗設備等固定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增加,導致公司固定成本有所上升;同時,人工成本有所上升,使得2017年公司綜合毛利率較2016年下降2.15個百分點。2018年公司毛利率較2017年增長了2.34個百分點,公司綜合毛利率較為平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