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街頭巷尾,帶你探尋隱藏的正宗福州魚丸

任何一種傳統食品都有其內在的風土因素,那些百姓能夠享用的食品,一定是廉價易獲取的本地食材,魚丸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福州魚丸名氣更大,未必是它的口味如何獨特,而在於它是福州人顯著的飲食基因。去過沿海的很多城市,也都有出名的魚丸,卻沒有哪裡能夠如同福州人這樣如此熱愛魚丸。

在福州,魚丸店隨處可見,就像是東北的饅頭店。小巷裡、居民區、菜場旁,魚丸店隨處可見,這些小店都差不多,窄窄的門面,玻璃櫃臺,一家人在裡面忙碌著,熱氣騰騰,大小的鋁盆裡堆滿了雪白的大小不一的魚丸,有鯊魚的,有鰻魚的,有淡水魚的。人們下班路過,指點一下,這邊就稱好了魚丸,倒入塑料袋,買魚丸的接過來,交錢,點點頭,拎走回家。魚丸店裡,沉澱著福州人的生活。

走進街頭巷尾,帶你探尋隱藏的正宗福州魚丸

作為福州人,也許你聽過永和魚丸、通信魚丸、大福星魚丸,但是你不能沒有聽說過秋官郎魚丸,這家傳承三代人手工技藝的正宗福州魚丸店,始終秉承著“做好一顆正宗福州魚丸,是祖輩匠心精神的延續”的原則,為中國人打造高品質的魚丸。雖然未曾大肆宣傳,卻憑藉正宗風味飄香十里。如今,小編就要帶你走進福州的街頭巷尾,探尋這家隱藏在省府路75號的秋官郎魚丸店。

走進街頭巷尾,帶你探尋隱藏的正宗福州魚丸

每天凌晨四點,秋官郎店員就要去碼頭挑選適合做魚丸的魚,連江臨海,微生物種類豐富,簡直是各種魚類的天堂。漁民們連夜捕撈上來的海魚,新鮮度剛剛好,魚肉有著淡淡的鮮甜味,用來製作魚丸再好不過。

手工魚丸的製作是從第一步殺魚開始的。每一條魚都由員工們親手宰殺,在殺滿一箱後,陳宜乾會安排店員用冰水來除去血水,這一步是關鍵既要除去血水,讓打出來的魚泥更白,又要保持魚肉的緊實。

第二步是打泥。直到現在,秋官郎負責人陳宜乾先生還在堅持著祖輩傳下來的傳統手藝,手工的手感讓他的心裡更有底。

走進街頭巷尾,帶你探尋隱藏的正宗福州魚丸

要想打出有嚼勁的魚泥,需要嚴格把控地瓜粉的分量。多了,便有著福州人厭惡的“粉味”,少了,又失去了粘合的彈性。秋官郎手打10斤魚泥,大概只有一兩多的地瓜粉,具體份量全憑秋官郎魚丸師傅的經驗。

肥瘦相間的福建狀元黑豬肉餡是魚丸的點睛之筆,魚丸肉餡要做的符合福州人口味,一定少不了糖。咬開後,鹹中帶甜的微妙味道在帶著油的肉汁中迸發,這才是老福州的滋味。

走進街頭巷尾,帶你探尋隱藏的正宗福州魚丸

最後將魚泥與肉餡用巧手融合。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剛柔並濟的力道,讓魚泥完全包裹住鮮肉而不破,兼以5秒1個的速度,若非長年累月的練習,著實難以做到。

煮好的秋官郎魚丸裝在白淨的瓷碗中,碧綠的蔥花漂浮在雪白的魚丸間。舀起來喝一口,淡了,加點生抽,覺得不夠鮮,點些許魚露,這是閩菜特有的調料,用小魚蝦醃製發酵而成,也叫魚醬油。調料就這麼多,秋官郎魚丸店就是這麼簡單,卻可以成為百姓們輕易獲取的海洋蛋白。

走進街頭巷尾,帶你探尋隱藏的正宗福州魚丸

去過福州,吃過秋官郎魚丸,你才能懂得什麼是正宗福州魚丸。魚丸上遍佈的掌紋,是機器製作不能與之媲美的珍貴。相比之下,超市裡那些凍在冰櫃裡的貨色,無論多貴,都是澱粉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