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年之後估計就是電動車的天下了,現在該不該換新車?

品蜜部落


兩到三年基本是不現實的,歐美等發達國家也達不到兩到三年普及電動汽車。新能源是個發展是個趨勢,節能減排,突出綠色出行,是未來新能所倡導的。新能源完全普及不是一兩年的事情,有很多配套設施還並不完善,比如充電樁。這是一個階段性系統工程,就現階段來看新能源汽車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有很多技術瓶頸還無法突破;



第一就是電池續航里程,廠家給的續航里程和消費者實際使用的續航里程或多或少都有差異。

第二充電設施建設並不完善,充電並不是很方便。

第三寒冷區域及冬天,續航里程下降嚴重,衝電困難。室外冬天基本充不了多少電。


基於新能源汽車所遇到的這些問題,不是一年兩年能解決的,朝電動汽車發展只是一個方向,現在新能源領域還有一個方向就是氫燃料電池汽車,汽車靠氫氣燃燒,蓄電,排放的是水。基本做到了零排放,無汙染,

國家也在大力鼓勵企業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2016年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重點提到要開發氫能、燃料電池等新一代能源技術,同年《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藍皮書》發佈,規劃我國到2020年率先實現氫能汽車及加氫站的規模化推廣應用,達到保有1萬輛燃料電池運輸車輛;到2030年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200萬輛。


隨著技術不斷成熟以及未來可預見的發展空間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和普及已經迫在眉睫,國家也相應的推出了諸多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扶持政策,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的企業也力爭在這一新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不但成為氫燃料應用領域的帶動者,更有望做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領軍者。新能源的推廣普及研發都是一個階段性工程,只有循序漸進,不斷完善,才能有序健康長足發展。


e車一族


有朋友跟我說,他打算把他那臺標緻308賣了,換一臺電動車。

理由如下:

1、電費便宜;

2、他停車充電方便;

3、低碳環保。

真是氣死我了!這三個理由裡面,讓人最不能忍的是低碳環保。誰跟你說電動車就是低碳環保了?

生產電池你以為汙染不大嗎?電動車只不過是汙染轉移了而已,汙染都留在原產地和廢棄電池掩埋點了。其次,本來你那標緻308又沒毛病,能繼續用到報廢,賣了再買新車,你要真愛護環境的話,新增不必要的消費需求才是對環境和能源的浪費。再說了,你以為現在的空氣汙染是因為轎車嗎?是因為重型貨車,是那些柴油車,城裡的機動車汙染7成以上是它們貢獻的。

關於第二點,停車充電方便,這沒什麼可說的,確實是個好處。

至於說電費便宜……那您的意思就是為了省錢才買電動車唄?

我只需要告訴你一件事,商業的本質是讓你花更多錢,出行工具升級,就算電動車時代到來,也絕對不代表它的使用成本會低於燃油車!

我這個想換電動車的朋友,估計也是被電動車這股歪風吹到了,“兩三年之後就是電動車的天下了”……開什麼國際玩笑,哪有這麼快!

如果你現在想換電動車,肯定是不划算的,現在沒什麼真正普惠級、有技術的電動車值得買,現在買了5年之後電池技術突進,你這車就跟電子產品似的,貶值快!而且這個技術路徑的更迭,也不會那麼快,起碼10年內,車企的利潤都要倚靠燃油車,你要換一臺燃油車的話,完全不用擔心10年內會被淘汰。如果你想換一臺更高級、更舒服、更有品質的燃油車,那就上吧!


汽車科技論


首先我表明觀點,不推薦購買,但是隻是現階段不推薦。


1991年,通用汽車研發出EV-1,並作為第一款量產電動汽車投放市場,這款車續航里程僅有140公里,投入巨大但是回報甚微,且發展收到了很大的技術瓶頸,所以2002年通用汽車宣佈放棄此項計劃。2003年特斯拉成立,2004年埃隆馬斯克投資特斯拉並出任CEO,之後開始了現代電動車漫長的發展史。


迄今15年已經過去了,但是電動車的發展似乎還處在當初的瓶頸期。續航里程沒有質的飛躍,電池的使用壽命飽受詬病,年銷量甚至不到傳統內燃機汽車的零頭,但這只是表面現象。


首先國家的政策和補貼表明電動汽車是一個十分具有前景的行業,只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時間蜂擁而至了無數國產電動車品牌。某些品牌甚至沒有自己的製造車間和技術人員,唯一的原創大概就是logo了。車企拿著補貼,工作人員拿著高薪,和很多新興的互聯網企業一樣,花著鉅額的宣傳費用給消費者講故事,用採購來的配件拼拼湊湊出了一輛“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買車前一切好說你是大爺,買車後遇到的各種問題再也找不到人。誠然,這就是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的真實情況。



如果你想通過買純電動汽車省油錢,那麼不好意思,一旦過保後,更換電池的價格會讓你更心痛。糟糕的續航讓人上了高速就一直惦記著去哪充電。身邊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朋友使用反饋下來,實在算不上是好的體驗。


但如果你是一個在一線城市一牌照難求的車主,這又要另說了。現在純電動汽車最大的優勢就是不限拍照不限號,混動車自然連這個優勢也沒有了。



但是電動汽車的普及已經成為了一種大勢所趨,在這種情況之下,造車技術的成熟,充電樁的普及和汽後市場對於維修電動車的規範是早晚的事情。


除去技術層面的不完善,電動汽車是有著巨大的優勢的。


1.駕駛更加安靜。

2.行駛過程中不會排放有害物質或溫室氣體。

3.電動驅動裝置十分強勁,不需要過多維護。

4.電動機上不使用變速箱,因此不需要潤滑油。

5.驅動設計變得簡單,減少維修成本。

6.更快的加速。

7.堵車停車時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綜上所述,電動汽車還是要買的,但是作為普通車主可以靜候電動汽車技術成熟的佳音,聽一聽市場的反饋後再入手一輛稱心如意的好車。


馬頭人車庫


誰跟你說兩三年之後,這裡就是電動車的天下了?

2017年全年的數據,中國乘用車產銷量高達2800萬輛,新能源車還不足80萬輛,尾數都達不到,這裡還包括了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

就算2018-2020年這三年,每年的增長速度高達80%(指數爆炸式狂奔),新能源車都只能去到450萬輛的級別,佔比去到20%左右。

新能源車的銷量,基本都堆積在幾個限行大城市,北京是最大的一個,然後是深圳與上海,剛剛開始限行的廣州也要成為下一個。

2018年買新能源車好嗎?

當然不好!雖然2018年新能源車的補貼力度基本不減(電池包性能高的甚至還有補貼增加),但現在純電動車的技術還是太初級了,標稱續航400km的能跑到300km就不錯了。只能市內通勤!只能市內通勤!只能市內通勤!

如果你家有兩臺車,一油車一電車,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但若你家只有一臺車,而且還是個純電動車,那出遠門的時候只能去租車公司租一臺汽油車了。多雞肋!

更可惡的是,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購車價格很高呀。

我來舉一個例子哈:

汽油版的吉利新帝豪1.5L,售價7.48-9.88萬。

純電動的,官方售價19.33-22.83萬元,補貼大概7萬多,但車價也要13萬左右起跳了。性能根本沒有多少進步,購車的差價在用車生命週期裡面基本回本無望。

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的也貴到飛天,16萬多起跳,還得燒汽油,回本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幾年內能跑30萬公里的滴滴吧。

買新能源車有多糟心我就不多說了,充電樁經常故障,充電服務費6毛到1塊錢,充電車位被汽油車佔據,充電時間長到絕望,保險還要按照補貼前售價來繳納……

綜上所述,暫時別買新能源,除非你真的被限行了。


汽車有溫度


電動車,4點不建議購買,

1:輻射比一般車子要高10倍

2:電池問題,車子使用年限,維修技術不行,很多廠商就是為了騙補貼,倉庫裡全是殭屍車。城市規劃,電動車的充電項目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出行不方便。

3:環境問題,電池不能回收利用,一塊電池要過多少萬年才能自然腐蝕,就算燒化也汙染空氣,要比汽油車汙染更大,

4:安全問題,現在的普通電瓶車充電,電死過人的新聞也不少,如果汽車充電,沒有好的安全措施也存在很多隱患,自然,火災避免不了。

所以我建議城市政府出行可以用電車,老百姓還是坐坐公交地鐵,開開車遠途,比較實際。


雷雷173595430


新能源行業從業者,結論是可以的話儘量先別買新能源車;

1、先說自己,半年前開始考慮購車,但所在城市限牌,因此花費了1個月時間(僅限週末)去各個品牌4S店看車,同一款車的混動車型相比油動車型,普遍貴4-6萬塊錢,沒有詳細談價格,因此不是很準;拍一個牌照的話6萬左右,那麼問題就是,既然價格上差不多,為何不考慮買個牌?

2、公司曾經大量給某國內一線品牌新能源主機廠供貨,作為技術人員是有去過對方公司的,實話說,生產管理上、設計上不是讓人很放心;這一點其實也正常,畢竟汽車工業上,我們跟世界巨頭的差距還是很大;

3、車輛貶值嚴重,三年後再看看現在的車還值多少錢,能不能賣出去都不好說;

5、安全問題:作為行業人員,基本上客戶的新能源車出問題,或者有出過什麼問題,相比其他社會人員,我們是很瞭解的,因此也知道國內這些廠家的車都有出現過問題。說白了就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成熟度不夠,尤其是鋰電池;

6、劣幣驅逐良幣:國內的製造業現狀是做什麼一擁而上,迅速把某個產品的價格白菜化,好處是有利於消費者,不好的是整個產業鏈上都在為一件事存活,那就是降低成本!為了把價格降下來,真的是什麼都敢做!至於長期可靠性,大環境不好,現在都活不下去誰還管以後的事?

發佈於 2018-12-25・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zhanghf6


現在買車可能你的不只是要在SUV和轎車之間做個選擇,而更重要的是在汽油車和電動車之間做出一個抉擇。如今新能源車可謂是鋪天蓋地得襲來,各類的政策傾斜、廠家的優惠都誘惑十足,有消費者可能覺得幾年後都是新能源車的天下了,現在應不應選擇新能源車呢?

我們從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 新能源車產品

既然是買車,那麼車子本身的產品力當然很重要的一個考量,目前主流的新能源車產品主要集中在15-20萬價格區間,價格往低走幾乎沒有選擇,往高了走也很少,也就是親民車少,豪華車也少。也就是特斯拉、寶馬的插電混動以及奔馳剛剛推出的EQC能算得上。

那麼在這樣的定位下,新能源車產品實力到了什麼水平呢?首先是好的方面,舒適性更好、配置更豐富,主要體現在行駛質感和智能化,電動車特有的靜謐性可以輕鬆營造出高級感,而更加豐富的智能配置也率先搭載到電動車上。

不好的方面就是駕駛感受和續航里程,事實上續航里程只要達到300公里,基本不成問題,主要是充電的時長和便利性遠不及加油來得好,因此只有更大的續航里程才能給到駕乘人員安全感。

再者就是空間方面,採用純平電池底盤的車型可以做得和傳統的汽油車不相上下,但由汽油車改動而來的電動車型,在空間方面則相對侷促,但整體的售價反而還要高出一頭。

2. 配套設施

配套設施主要就是指充電站和維保服務了,把地圖拿出來看一看就知道,充電站根本無法和加油站相比,少得可憐之餘還要耗費半個小時及以上時間才能完成80%的電池快充,而家庭用電的慢充則要花費10小時以上,這在停車的時候又要多了一個步驟,相對麻煩。

而維保服務則要和一般的4s點區分,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雖然汽車的維修變得更加簡單,但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新能源車的電池故障率也不低,尤其是近來還發生了數起電池起火事件,這雖然是電池管理系統的問題,但同樣在維修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一般只能返廠處理了,普通的維修店無非給新能源車提供涉及電機系統的維修。

3. 汽車牌照

這應該是目前大多數人購買新能源車的一個動力,不限行不限購,享受本地政策,間接或直接省去了車主很多的麻煩,同時也是省下了一筆拍牌的費用。這應該也是目前的情況下,購買新能源車比較靠譜的一個理由了。

未來雖然燃油車的禁售正在路上,但這並不是意味著禁售汽油,但排放標準的不斷升高要作為購車的一個考量,選擇混動車型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SUV大師


想換車並且打算使用10年或者8年,在電動車與燃油車之間徘徊不定。先說一下個人的觀點吧,個人還是比較推薦選擇燃油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燃油車依舊是主流。如果對燃油經濟性比較看重,那麼可以選擇一些混動車型,市面上也有非常不錯的混動車型。

說兩三年之後是電動車的天下,這樣的說法是太武斷了。不用說是兩三年之後,可能過個10年8年的純電動汽車也不可能成為主流車型。目前限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的,雖然我們有多達200多家的新能源汽車廠家,但是質量真的是參差不齊,真正能夠拿得上臺面的沒有幾家。



如果是現階段購車的話可以選擇常規燃油車,常規的燃油車,發展了100多年的歷史,各方面非常的穩定,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你不用擔心續航里程,也不用擔心維護保養成本太高。


如果是對燃油經濟性要求還是比較高的話,那麼可以選擇一些混動車型。目前市面上做的比較好的混動車,當屬豐田和本田了。包括豐田的卡羅拉、凱美瑞以及高端品牌雷克薩斯ES,本田雅閣、思鉑睿等。豐田和本田的混動質量非常的穩定可靠,並且能夠很好的兼顧到燃油經濟性,確實是比較值得信賴。

自主品牌汽車也有一些混動車型可以選擇,不過基本上都是插電混動,有點是可以享受到國家的補貼,自主品牌汽車的話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但是質量穩定可靠性方面會稍微遜色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比亞迪。如果您的預算非常的充足,那麼可以選擇特斯拉,特斯拉純電動汽車已經是碩果累累


小強說說車


就我的個人意見來說,現今這個階段,換電動車不算是好的選擇。主要原因就是電動車在中國發展並沒有達到能夠日常使用的階段。

本人居住在一線城市,在我的城市裡,電動車也並不多,雖然基礎設施總體來說還算完備,但是試想一下,當你開著電動車出城了,你就很難找到充電樁了,當今大多數電動車續航里程都在300-400公里左右,而這個數據是並不是實際的用車的續航里程,一輛續航300公里的電動車,你想像汽油車一樣開的話基本的續航里程其實也只有200多公里的真實續航里程,這樣的續航里程說實話去不了什麼地方,就拿現在國產電動車蔚來es8來說,蔚來es8續航里程達到355公里,但是很多車主表示日常使用時大概就200多公里的續航。也就是說你只能往返一次周邊城市,而且最好不要出現塞車的情況,不然你將會非常的焦慮。

還有一個很令人擔心的問題就是充電問題,汽油車沒有進加油站,在不用排隊的情況下,一般5分鐘就可以加滿油繼續上路跑,而電動車則不一樣,就算使用快速充電樁也只能在半個小時的時間裡從20%的電量加到80%的電量,如果你有急事要做,這半個小時無疑讓你像熱鍋上的螞蟻,實在讓你煎熬。

還有很多電動車主反映,有很多充電站的電樁都被用壞了但是沒人去修理,導致有一部分充電站並沒有很多的充電樁可用。

而且,中國現在雖然在推廣電動車,但是並不會阻止汽油車的銷售,中國的電動車行業甚至於整個世界的電動車行業都只是剛起步的狀態,但是汽油機已將發展了這麼長的時間,可靠性絕對在電動車之上,我相信,你現在買一輛汽油車,在電動車普及的時代,政府也並不會強制性的要求你換電動車,只有買一輛優質可靠的汽油車開個十年八年,等電動車真正成熟的時候再換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畢竟電動車要普及需要很多的支持,就像剛剛說的幾個問題,第一是電動車技術需要持續的發展,電池容量和充電的效率都需要提升,第二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跟上,充電站要更加普遍,第三就是政府和電動車行業的管理都需要提升。我並不是一個黑子,但是個人認為兩三年的時間需要提升這些問題是不夠的。

電動車是汽車的未來在現在來看已經是定數,但是電動車並沒有發展完好也是事實,對於一個消費者來說,湊這個熱鬧並不是好的選擇。


車標集郵


現在該不該換新車,換輛什麼樣的車,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那要看自己的實際需要。不要隨大流,人云亦云。電動車才發展幾年,要想在兩三年之後取代燃油車,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想換個新車,準備用個十年八年的,建議還是選擇燃油車。



“兩三年之後估計就是電動車的天下了”,這大話也真敢說,等電動車啥時候解決了續航和充電問題,再說這大話也為時不晚。買電動車,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它的續航里程。廠家標稱的續航里程,前提是在理想條件下,實際駕駛中是很難達到這個續航里程的。

第二,電動車的充電問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們購買電動車的積極性。一方面,充電設施不如加油站普及,急需加快建設。另一方面,充電即使是快充,也需要一定時間,不像燃油車加油隨加隨走。現在,有的時候加油還要排隊,那電動車充電就可想而知了。

燃油車養車用車成本日益增加,六年後的年檢問題,排放標準升級過快問題,讓有的人開始將目光投向電動車。雖然電動車各方補貼優惠力度不小,也沒有燃油車的諸多限制。但電動車的續航能力,使得它用於日常上下班代步,買菜接送孩子還可以。如果用於長途出行,真心需要好好考慮和提前規劃好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喜歡請點贊,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