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1.

晋朝的时候还有贵族。

在介绍王羲之身份的时候,都会在前面加上“贵族”两个字。

王羲之有多贵呢?有几个成语都是从他这儿来的。

第一个成语是入木三分:王羲之小的时候,皇帝要去祭祀,他在木板上写了一个贺词送去了,人们把木板削去好几层,发现字已入木三分。

为什么他能给皇帝写贺词呢?因为他的父亲王导是丞相,百官之王。

第二个成语是东床快婿:东汉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郗与王导同朝为官,与王导与情谊深厚。郗鉴要为女择婿,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想要从里面选一个做女婿。

王导估计是一个非常好的导演,他把家里的子弟都叫出来,让郄鉴挑选。选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派人去找,发现东床上还躺着一个,不愿意参加挑选。

郄鉴把这个叫过来,一下子就相中了。这个不愿意参赛的就是王羲之,于是他就成了东床快婿。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2.

父亲是高官,岳父是高官,家里亲戚都是高官,根红苗正,双料的官二代。

所以即便是再优秀,要说他“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也没人相信。

做人,还是实事求是好。

王羲之的仕途之路应该非常顺畅,可人各有志,他只做到了右军将军,正三品。所以人们叫他王右军。

越是没做过官的人家才越把职务当回事,高官子弟一般都看淡官场,王羲之的爱好在作诗写字和喝酒。

写字,是他的真本领。

所以,关于他的另外一个成语又出现了:曲水流觞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春阳景和,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

其实这是官场上典型的小圈子。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王羲之等众人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觞是用木头做的,不下沉。酒觞飘在水面上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作不出诗来的就罚酒三杯。

城会玩儿呢。

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

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兰亭集里的诗好像没听人说过,诗的好坏没人知道,所以万事都有特殊。

买椟还珠的事不都是贬义。

人活着还是应该有些爱好的。

王羲之做官没留下显赫的业绩,一幅《兰亭序》倒成了不朽名篇。

所以,现在不管是做官的、经商的、演艺的,还是写小说的等等,都是书法家。

下面的是作家莫言的书法,前一段时间还搞过书展。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3.

喝酒作诗实在是一件雅事,所以很多人喝酒都作诗。

王羲之的妹妹王熙凤(不是亲的)也组织过一次类似的活动,作诗喝酒。

刘姥姥第二次来贾府,带来些乡下产的纯绿色无公害的瓜果,在王熙凤那里套近乎时,被贾母知道了。

贾母的富贵日子过得腻的无聊,就留下刘姥姥吃饭。

贾母高兴,笑着说,咱们先吃两杯酒,今日行一令才有意思。

王熙凤就让鸳鸯做令官,推牌九行令。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贾母开头,薛姨妈、湘云、黛玉等人都做了一次,都非常文雅。

边上的刘姥姥看出门道了,说:

我们庄稼人困了,也弄这个,但不如你们说的好。

没有红学家考证为什么困了才弄这个

一般人困了弄枕头才对。

于是,王熙凤就让鸳鸯就和刘姥姥对:

鸳鸯:左边四四一个人。

刘姥姥:是个庄稼人儿。大家觉得好,就这样对。

鸳鸯:中间三四绿配红。

刘姥姥:大火烧了毛毛虫。

鸳鸯:右边幺四真好看。

刘姥姥:一个萝卜一头蒜。

鸳鸯:凑成便是一枝花。

刘姥姥:花落结个大倭瓜。

......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非常融洽的统一到了一起,五魁首,六六六,八匹马,全来了。

曹雪芹写过多次饮酒对诗,可见,由王羲之发明的曲水流觞流的非常广。

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人民一片“觞”。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4.

王羲之《兰亭集序》一出世,就受到历朝历代的热切拥戴。从皇帝到贩夫走卒,学书法的人无不从《兰亭集序》始。

康熙皇帝也是一个文雅皇帝,对王羲之的字喜爱的不得了。

康熙三十二(1693)年,康熙皇帝亲自临写了一幅《兰亭集序》,已经深得王羲之书法之真谛。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康熙版《兰亭集序》被刻在绍兴兰亭里的御碑的正面,而背面则是1751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兰亭时即兴写的《兰亭即事》:

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

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

竹在春烟偏澹荡,花迟禊日尚敷荣。

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假已经成了公案,聚讼千秋不易评!

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写的“鹅池”父子碑相对应,御碑成了两个皇帝同书一碑的祖孙碑,成为兰亭的独特景观。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5.

康熙皇帝写的《兰亭集序》,大家都说好。也有人指出有美中不足,就是康熙写的“一”字有些长,有把上下文笔势隔开的感觉。

于是就有人说,皇帝要的就是这种“一”手遮天的感觉。

避暑山庄内,皇帝就是一手遮天,想怎么建他说了算,目前与王羲之有关的建筑就有三处:

第一处,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五景:曲水荷香。原来在香远益清前面,被乾隆搬到了文津阁前。

第二处,现在的含澄景。康熙时叫流杯亭,被乾隆皇帝改了。

第三处,流杯亭门。山庄东门,因为对着流杯亭,遂得名。

现在的万树园门都是后开的,不是山庄初建时的门。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事实上,现在的曲水荷香和流杯亭,都不具备王羲之那样呼朋唤友来流觞喝酒的条件,野餐还差不多,只是营造了王羲之的那个意境。

康熙为曲水荷香题定景诗,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反对象王羲之那样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诗词里甚至包含了对王羲之的批评:

(序)碧溪清浅,随石盘折,流为小池,藕花无数,绿叶高低。

每新雨初过,平堤水足,落红波面,贴贴如泛杯。兰亭觞咏,无此天趣。

荷气参差远益清,兰亭曲水亦虚名。

八珍旨酒前贤戒,空设流觞金玉羹。

散落的花瓣,象酒杯一样飘在水面,兰亭觞咏,哪有这样好玩儿呀。

玩物丧志。

八珍旨酒,前贤们都戒了,流觞空设,曲水虚名。

我喜爱你的书法,但不赞成你的行为。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康熙皇帝不喜欢喝酒作乐,他修建的曲水荷香的雕梁画栋上,一个亭子东倒西歪。于是,曲水荷香又被称作绝无仅有的“东倒西歪”亭。

工作日中午不许喝酒,每天喝的东倒西歪,成什么样子。

你看有哪个朝代的江山是喝酒喝出来的?!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6.

康熙皇帝不喜欢喝酒,但他经常在避暑山庄请别人喝酒。

有文章说:

“曲水荷香”建成后,康熙经常在这里赐宴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和大臣官员,把酒赋诗,举杯同欢,曲水荷香一时成为避暑山庄最热闹的场所。

康熙深得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精髓。

朋友来了有好酒,要是那豺狼来了,自然有刀枪。所以,山庄喝酒是怀柔政策的一部分,木兰秋狝,也是给人观摩的。

所有怀柔的前提,都是自己有实力!

那个时候没有段子,如果有,估计也和现在的差不多:

人在江湖走,不能离了酒。

人在江湖飘,那能不喝高。

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游。

哥们不喝酒,没有好朋友。

只要心里有,喝啥都是酒。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7.

乾隆皇帝也不喝酒,在他四万多首诗里,没有一个酒字。

所以,爱喝酒的苏轼屡屡被贬,不喝酒的乾隆成为历史上最幸福最成功的皇帝。

在王羲之等晋朝名人的履历里,都有隐居的经历。

这与整个晋朝的风气有关,朝廷骄奢淫逸,官员贪污腐败,知识分子清谈虚浮,再加上竹林七贤的颓废厌世,陶渊明的隐逸不配合......

社会极为混乱。

康熙皇帝想要治理国家,需要社会精英,所以对曲水流觞取其形式,批其实质,并让后继者落实到治国安邦的具体行动之中。


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居然这样“贬低”王羲之!


据初步统计,仅从乾隆十七年(1752)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这六十八年中,共在蒙古包举行了五十二次大型宴请活动,其中乾隆年间四十七次,嘉庆年间五次。

一次大宴按例需设宴桌二百一十张,用羊一百只,美酒一百坛。

醇厚的酒香,弥漫在整个避暑山庄之内。

群臣皆醉是目的,而朕独醒必须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