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沒培養孩子的閱讀,7歲了,不喜歡閱讀,現在還來得及嗎?

虎虎的媽


來得及,閱讀習慣的培養雖然說是越早開始越好,但只要開始就不晚。我記得我自己接觸到第一本課外讀物的時間是小學四年級,那本書是本作文書。還是從我們語文老師那裡借來的。上了初中以後才從同學那裡看到了格林童話集,才開始了真正的課外閱讀。慢慢的養成了一種習慣,閱讀成為了工作之餘的愛好。所以說,只要開始就不晚。


孩子現在表現的不喜歡很正常,因為之前沒有閱讀的經歷,孩子沒有在閱讀中體會到樂趣。孩子為什麼喜歡某個玩具,是因為玩了之後覺得很好玩,很開心。自然就總是想去玩。閱讀也是如此,當孩子感受到閱讀帶給他的快樂時,自然也就會喜歡了。


我兒子今年8歲,小書蟲一枚,從3歲開始每天讀故事給他聽。也是從剛開始的不喜歡到慢慢的喜歡上,到現在每天都要讀會兒書,否則睡不著覺。都要有個過程的。所以您現在不用在意孩子表現出來的不喜歡,而是想想怎麼做才能引領孩子進入閱讀的奇妙世界。


根據自己的閱讀經歷以及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的經歷,給您以下幾個建議:

1、買孩子喜歡的書。給孩子買書,他的喜好就是前提。這一點一定要明白。只有他喜歡的,才能真正的吸引到他,才能讓他感受到樂趣。如果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你就根據孩子平時生活中的一些喜好來給他選擇,然後邀請他一起看看,徵求他的建議。比如說男孩子都比較喜歡車子啊、船啊、飛機啊這些相關的,比如驚險的冒險的故事,女孩子比較喜歡公主啊,溫情一點的。 從故事情節簡單的書開始讀起


2、讀給孩子聽,而不是把書直接扔給孩子讓他自己讀。有人可能會覺得孩子已經7歲了,買點注音的書完全可以自己讀啊,幹嘛還要大人讀。其實不是這樣的,即使孩子全部認識字,也未必能理解內容。閱讀理解能力是一項積累漸進的技能,是在不斷的閱讀中慢慢提升的。當孩子不能理解書中的內容時,肯定會覺得無趣,不想看。我們讀給他聽剛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孩子的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不是同步發展的,孩子可以聽懂他自己看不懂的內容。而且孩子很


3、不要把閱讀當成一個任務,逼著孩子去做,這樣會適得其反。不過我們可以給孩子樹立榜樣,營造一個家庭閱讀的氛圍。自己放下手機每天看會兒書。我們可以拿有趣的書,有趣的故事去“誘惑”他,但不要逼迫。


總之,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從來不是教會他閱讀,而是教他渴望閱讀。讓他發現閱讀的樂趣,從而激發孩子內心產生對閱讀的渴望和熱情,才是我們要做的事兒。


小晗晗愛閱讀


以我的親身經歷來回答。

小朋友到5歲多的時候,曾得意地跟我分享:“在幼兒園,到閱讀時間了,人家都看書,我不喜歡看,就在一邊玩,哈哈。”

看到那副“多玩一會就是賺了”的小表情,我表面風平浪靜,內心激流暗湧,暗自感嘆在親子閱讀上“過去偷的懶”這麼快就要償還了。

沒辦法,只得給自己來了勺“雞湯”:不晚不晚,只要開始,永遠不晚。

於是,我開始嘗試引導孩子閱讀。

在家裡營造閱讀的氛圍。

各位,一旦你進了圖書館或書店,有幾個人能控制自己的手不去翻書?哪怕只是隨便翻翻?

我趁著優惠,照著書單,用上千大洋換回了各種國際經典繪本、名家名繪名著,開始我的擺書大行動。床頭、客廳桌子、沙發、電視機旁、櫃子邊——凡是必經之路,都別想逃過(除了衛生間,據說不太健康)。

孩子其實原本沒打算看書,但是當經過這些地方的時候,那些或鮮豔、或有趣的封面就在眼前,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就按捺不住,手癢了。可能就隨便翻翻,翻一下走開也好,都沒關係。也有的時候,看著看著就像生了根長在那兒了,Let it go,不去打擾,哪怕喊吃飯或睡覺。就等一等吧。

過一個星期左右,把這些書換掉,換新的上去。孩子慢慢有了翻書的習慣,再進入真正的閱讀就比較自然了,甚至因為識字還不多,主動要求家長來講。

多給孩子讀書。

白天如果沒時間,至少在每晚睡前,抽出十分鐘,給孩子讀一讀。12歲以前的兒童,對聽到的信息的理解能力強於從視覺所獲取的,不要覺得孩子大了就不讀了,只要他們願意聽。

說起來我們家長也是不容易,白天已經挺累了,晚上還要“戲精上身”,我身邊很多媽媽給孩子讀起書來,簡直是說相聲的,聲情並茂加上各種表情包,還要一人分飾多個角色。我也常常讀著讀著把自己都給打動了。

從孩子喜歡的主題入手。

正好以孩子的興趣,做深入的主題式閱讀。這個很好理解,愛屋及烏,喜歡某樣事物,自然就想去了解更多與它有關的(比如很多男孩子喜歡汽車、恐龍,很多女孩子喜歡小動物、公主)。

有時候孩子感興趣的會是你沒想到的。或者說孩子不接觸,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感興趣呢。曾陪著看了一本關於太陽系的童書,“我們住在地球上、繞著太陽轉”這類在我們成人看來只是常識罷了,孩子居然很喜歡,於是我把家裡提到宇宙的書都翻了出來跟她一起看,還專門訂了相關的視頻。

有趣的書籍也是閱讀興趣培養的首選。

幾乎沒有孩子不喜歡有趣。閱讀興趣的培養初期,選擇書籍的時候,不過分注重實用性,能讓孩子從閱讀裡感受到樂趣就是成功。

比如我家這個就是從《不一樣的卡梅拉》開啟自主閱讀的,即使那時很多字還不認識,但是完全不妨礙就著插圖一邊看一邊猜,還笑出聲來。

不在孩子閱讀的時候玩手機

孩子在身邊看書的時候,如果家長在旁邊看手機,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實在忍不起怎麼辦?至少躲得起啊。


育人育己,就四個字,字字箴言。

自從陪伴孩子閱讀,我們做家長的收穫的知識更多了,口才更好了,手機玩得少了,脾氣更好了,更欣慰的是,還收穫了一個會講故事的小書蟲!

當然,錢包也更癟了;但是給孩子買書,絕對是最高性價比的投資了,像我就特別振振有詞地說:我是給孩子買書啊!就好像買書不是花錢似的,哈哈。


最後,再來一碗雞湯:最好的閱讀培養,一個是在幾年前,還有一個就是在現在。

先乾為敬!


呂串說文


可以。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小時候沒有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現在7歲還不算晚一切來得及,0〜12歲是閱讀的黃金期,所以這個時間加以引導,閱讀習慣還是可以養成的。

6歲以前是親子共讀,6歲後可以自主閱讀。孩子7歲才開始培養習慣家長可以一起閱讀,伴讀。家裡設置讀書角,營造讀書氛圍。孩子不愛閱讀很大程度緣於家庭環境,換言之愛閱讀的父母,孩子也肯定愛閱讀。反之,如果家長喜歡看電視,電腦,玩手機卻要求孩子去閱讀,喜歡閱讀,孩子會做到嗎?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全家人一起閱讀,引導孩子喜歡閱讀。



書籍上的選擇,可根據孩子的喜好,孩子比較喜歡的,感興趣的比如揭秘系列,大百科系列,好玩有趣的科普讀物。最開始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閱讀,探討,家長可以裝作忘記裡面的內容,孩子會特別積極的給你講解,這樣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從而愛上閱讀。此外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感受不一樣的閱讀體驗,給孩子辦個借書證,去借閱圖書。總之,愛上閱讀的方法又百種,看孩子適合哪一種,還是那句話,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樣。育兒先育己,父母做好楷模,閱讀習慣不是一兩天就能養成的,貴在堅持,慢慢地孩子就會喜歡上閱讀了。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只有沒有找到合適的閱讀方法。切不可急功近利,反而適得其反。



豆小米媽媽說


閱讀,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會嫌晚的。

想想看,我自己很小的時候,家裡沒有什麼可以給孩子讀的書,也沒有人像現在這樣的注意給孩子培養閱讀,但上了小學之後,家人開始買書給我,我開始發現書籍裡的精彩世界,閱讀習慣也就漸漸建立起來,到現在書籍已經成了我隨時相伴的好朋友,我也因此受益匪淺。

孩子不喜歡閱讀,願意我想大概無外乎不會讀,或者覺得沒意思。

七歲的孩子開始上小學了,認識字了,應該不會存在不會讀的問題,當然閱讀技巧會在日後不斷的閱讀之中,慢慢積累習得,而最初的會讀書,是從認得字開始的。

  • 既然可以閱讀了,那麼,就需要注意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了,這就需要我們為孩子選擇孩子們這就感興趣的書,這些書也許不在名家的推薦書單裡,但只要不是有害的讀物,孩子喜歡就可以讓他讀。我們可以帶孩子去書店或者圖書館,讓他們自己挑選。

只要啟程,孩子們選書和閱讀的品味都會越來越好的。

  • 然後,還要給孩子閱讀的環境,如果,我們的家裡整天開著電視,如果我們的家裡連個放書的書櫃或者書架,或者書桌都沒有,就不能怪孩子不喜歡閱讀了。

  • 如果,家長能夠常常跟孩子一起讀書,並且享受閱讀,就再好不過了,這時候,最好選擇經典的孩子喜歡的繪本作品,繪聲繪色地講讀給孩子聽,孩子們會越來越愛閱讀的。

願書籍成為孩子們的好朋友。


孩子們的十萬個為什麼


我覺得來得及!最好的開始就是現在,只不過相對於來說培養起來稍為辛苦一些。剛開始最好大人陪讀,創造閱讀氛圍!7歲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獨立性,所以在選擇繪本上讓孩子自己選擇,先讓孩子喜歡上書,跟書成為好朋友了,養成閱讀習慣後才能再去談論讀的質量這個問題!


剛開始可以每天堅持5分鐘,一週後10分鐘,半個月後15分鐘……類似這樣慢慢延長一點一點時間。話說科學研究學堅持21天能養成一個習慣,也就是說當你連續每天那個時間讀書21天,你會發現這個習慣真的持續下來了!

我女兒是6個月後開始讀繪本的,剛開始她也不喜歡,每天就讀那麼兩三分鐘的繪本也很困難,有時候也想著放棄,或者有事就沒讀了想想她反正也不喜歡,就這樣斷斷續續讀到大概13個月時,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一個親子閱讀活動,以21天為一個單位,大概堅持了一個多月後就有明顯的變化,女兒自己主動要求讀繪本的,哭鬧時我說讀書你聽好不好了,立馬也不哭了。現在21個月,也能主動講繪本上的內容,沒有主動教她認識字卻也能認識幾個漢字……她現在還小,真正的行為習慣還沒養成,我還得繼續努力陪伴她!



我的個人總結是:孩子的閱讀習慣養成,其實就是考驗大人的堅持,只有大人前期堅持陪伴了,後面小孩才能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沐媽修行



為什麼來不及?

在我小時候,上學前班才第一次接觸書,我們村的小孩子都這樣滴。但是我們上學認字後都對書痴迷。

一本書,在我們中間傳來傳去地看,得排號,還常為搶一本書而打架。那個家中能搜到書的孩子,我們大家都不敢得罪她,都和她搞好關係。為什麼?因為愛看書。

夜深人靜,還開著燈伏案的孩子在幹什麼?

老師講課,低著頭很專注的孩子在幹什麼?

下課鈴響,不去操場做遊戲的孩子在幹什麼?

在看書!!

我的小夥伴們開始閱讀的時間至少9歲了,但無一例外地都愛閱讀,一直到今,也將繼續。

閱讀,只要開始永遠都不晚。

閱讀開始時,

1.一定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書。

男孩選車和動物的繪本,還有探險類的,如《不一樣的卡梅拉》《老鼠記者》等等。

2.一定選擇親子共讀。

因為孩子7歲,沒經過閱讀,識字量不會太多。為了能讓孩子一開始接觸書就喜歡,一定要親子共讀。

3.不要和其他孩子比

畢竟開始晚,所以一定要正視孩子的現狀,別把孩子的這個弱勢和其他孩子比。

堅持,既然已經開始了,就要一直堅持下去。

相信您的努力一定會讓孩子堅持下去,也讓孩子愛上閱讀。


努麗初彩



完全可以。我是一名語文老師,這屆學生已經上六年級了,是我從三年級接手的。剛接手時孩子們的基礎很差,也根本沒有閱讀興趣。 我知道不原意閱讀,是不行的。於是,我就給開始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到現在為止,孩子們大多喜歡閱讀,寫作能力也提高很快。

我們應該怎樣讓二年級的孩子愛上閱讀呢?

1、給孩子選擇適合的,孩子感興趣的書籍。

我知道我我家孩子喜歡恐龍,我就是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給他買了很多的恐龍書籍和模型。一邊教孩子觀察恐龍模型,一邊教孩子看書;上小學時,他喜歡看福爾摩斯,於是,就給他借了一整套的福爾摩斯,孩子讀的書越看越多,閱讀興趣自然而然也就被調動起來了。

2、堅持親子閱讀。

二年級的孩子,不僅是對閱讀缺乏興趣。可能還去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缺乏這方面的能力。更需要家長的陪伴。所以,家長朋友在陪孩子完成作業之餘,應該多陪陪孩子進行讀書。

閱讀要循序漸進,要堅持。 不是一次看多久,而是要堅持每天都閱讀。 剛開始閱讀時,可以時間短一點。20分鐘或者半個小時。然後再根據孩子的興趣,慢慢的延長時間。

3、關注孩子的閱讀體驗。

二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多和孩子交流。看看孩子讀到精彩處,有些什麼 樣的閱讀感受。

還可以讓孩子在閱讀之後,讓他彙報彙報今天的閱讀收穫。場合不一定多正式,可以是在孩子和孩子一起散步、遊玩、逛街。這樣的場合都可以進行。我就非常懷念孩子小時候,和他手拉手,邊走邊談話的情景。

4、經常鼓勵孩子,讓孩子增強閱讀的信心。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需要大人更多的關注和鼓勵。 當一個不愛閱讀的孩子,變得每天都能堅持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個小時的閱讀。這是一件多麼讓人欣慰的事情啊!所以我們要在孩子有一點點進步的時候就對孩子表達你的關心和鼓勵。

鼓勵是多方面的,可以輕輕地擁抱孩子,還可以拉拉孩子的小手,如果你需要其次表現的好,可以完成孩子一個小小的願望。

5、注意系統化的訓練。

孩子的閱讀應該是有計劃的。比如孩子閱讀恐龍系列的書籍,可以讓孩子關注恐龍的外形,恐龍的特徵。

如果孩子不知道怎樣觀察小動物,可以訓練孩子讀一段時間有關小動物的描寫。

6、將閱讀與生活聯繫起來。

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與生活當中類似的情景。我們可以訓練孩子說說生活中的情景。這樣既讓孩子愛上了閱讀。還訓練了孩子的觀察和表達能力。

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也是一件需要長久堅持的事情。 只要能夠堅持,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是從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的,結果培養得太好了,孩子從小看課外書簡直是廢寢忘食啊。

每天早上醒來,不起床不吃飯,就在房間裡偷偷地看課外書,什麼科學世界、動物百科、中外名著……

每天我們娘倆都在鬥智鬥勇,她想方設法地把課外書藏起來找機會看,我想方設法地把課外書找出來丟掉不讓她看…

當初早早就培養她閱讀習慣的我,絕對想不到有一天要為了孩子太喜歡看書而煩惱。
題外話扯遠了,現在來說說7歲了怎麼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1、第一步,摸清孩子的喜好。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閱讀愛好,只是家長沒有發掘出來而已。

你可以先從聽書開始。現在手機裡有很多軟件,比如喜馬拉雅,裡面有兒童故事、百家講壇、文學歷史等等分類;或者也可以挑兒童百科、十萬個為什麼等軟件。

你可以在接送孩子的路上,選擇淺近的主題給孩子聽,慢慢琢磨孩子的愛好。

2、第二步,精心挑選孩子的書籍。

根據孩子的喜好來挑選相關書籍,但不要急功近利地選擇你以為對孩子有用的書籍,而是要根據孩子在聽書軟件中表現出強烈興趣的內容來挑選與之相近的內容。



3、第三步,做好“看”與“聽”的銜接

孩子雖然喜歡聽了,但未必就能馬上接受看。所以這第三步至關重要。

你選擇孩子最喜歡的內容,前幾天每天都連著聽,聽到孩子癮頭上來了,戛然而止,再也不聽了。

假如孩子就此纏著你要求繼續聽,你就說聽只能在上下學的路上或者其他什麼固定時間,除了這些時間好像要繼續瞭解,就只能看書了。

假如孩子不纏著你,用不用無所謂,那麼就找機會提起話頭,儘量用很生動的語言來把後面的內容繼續下去,然後等孩子興趣上來了,就引導他去看書。

假如這些手段還沒有效果,那麼你就使用故事接龍的手法,對孩子最感興趣的內容,自己想象一個情節接上去,接的情節要展開豐富的想象,儘量貼近孩子的喜好。

然後邀請孩子跟你和原作者一起比賽比賽,讓他用自己的想象把故事繼續下去,然後邀請爸爸或者媽媽做評判,和你們一起去看原著,討論誰的故事接得最好,接得好的那個有獎勵。

這個方法我對於我女兒是每天都用的。我們倆一起看一個故事的開頭,然後把書合上,各自發揮想象力去接故事。一個故事我們可以接出十七八個情節。到最後我們其實也不是比賽了,而是樂此不疲。孩子想象力、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也都同時被鍛煉出來。

4、鞏固閱讀習慣

在初步培養出孩子的閱讀習慣後,慢慢拓展他閱讀的興趣,一步步引導他看各種各樣的書籍。

一開始挑選的書籍是有注音的,且每一頁都有大型插圖;逐漸變成有注音有小插圖的書籍,再變為有注音無插圖的書籍;到小學高段,就應該看一些無注音無插圖的書了。
在鞏固閱讀習慣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能讓孩子玩手機和看電視,因為這兩樣都是視覺被動接受的思維模式,會削弱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

同時家長也要做好陪伴工作,不能孩子在看書,而你卻在玩手機。我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時候,從來就沒有看過電視玩過手機。


心理諮詢師沁心


首先我想說的是:閱讀任何年齡都不晚。

7歲讓孩子開始閱讀一點都不晚,而且剛剛接觸認拼音和識字,這個時候讓孩子開始閱讀,也是建立孩子閱讀興趣的好時機。

孩子不愛閱讀,首先從以下幾點找原因:

1、家裡有沒有閱讀的氛圍

如果你家裡開著電視,父母都在旁邊玩手機,你覺得孩子會有心思自己看書嗎?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想要讓孩子愛上閱讀,首先父母得愛上閱讀,在家裡營造閱讀的氛圍,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孩子慢慢的會愛上閱讀的。

2、讓孩子挑選他愛讀的書

很多家長認為,給孩子挑選書籍要按照自己的標準來,但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興趣點,你給他挑選的書籍並不是他喜歡的,他自然是不愛讀了。

不要限制孩子的閱讀範圍,讓他從他喜歡的書籍開始,哪怕是你認為很沒有意思,沒有教育意義的書,只要孩子喜歡,就讓他讀,慢慢的培養他的閱讀興趣。

3、多給孩子買書

很多家長認為,繪本太貴了,一本上面瘳瘳無幾的字,那麼多的圖案還那麼貴,就捨不得給孩子買。

其實孩子認字之初,正是書裡的圖畫吸引他,這可以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自由想象。

4、給孩子建立閱讀角

在家裡專門給孩子騰出一小塊地方,給孩子放個小書架,放個小沙發,設計一個溫馨的角落,告訴孩子可以在這個地方找個舒服的姿勢看自己喜歡看的書。相信孩子一定會很喜歡的。

5、抽時間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

孩子想讓家長給他講故事,家長一定要樂意陪伴並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幫助孩子去接觸更多的書籍,愛上更多的書籍,千萬不要不耐煩。


陪寶寶寫日記


可以肯定的說:來的及!

關鍵是,從小沒有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肯定是有原因的。孩子7歲時的父母醒悟了,真的足夠透徹嗎?真的下定決心了嗎?

7歲正是幼小銜接關鍵期,這個時候重點培養閱讀習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6招教給你,如何讓孩子快速愛上閱讀吧!

1、 父母多閱讀,營造愛讀書的家庭氛圍。

教育是薰陶而非說教。試想,一個父母經常捧書暢讀的家庭裡,孩子怎麼會不愛讀書呢?

2、 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或者家裡捨得買書。

讓孩子置身於滿是書的環境,自由的選書,有充分的選書、閱讀的環境。


3、 從興趣入手選書,繪本是最好的啟蒙讀物。

繪本是圖文合奏的藝術,更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讀物。通過讀繪本,孩子讀圖能力增強,頭腦中儲存大量圖畫,同步提高藝術鑑賞能力;通過讀繪本,豐富孩子的語言積累,提高孩子的閱讀思考和理解能力。

繪本種類繁多,文學繪本、科普繪本、情商繪本、生命教育繪本、哲學繪本。。。。。。總有孩子喜歡的。


4、 建立固定親子閱讀時光,常常親子閱讀交流。

每天固定半小時親子閱讀。

試想,這個紛雜喧囂的世界,在安靜的書房裡,孩子和父母各自捧書閱讀,或者沉浸其中忍俊不禁,或者親子交流閱讀困惑和閱讀思考,分享閱讀樂趣,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

閱讀,成為親子間精神交流的橋樑。

5、 善於玩遊戲,體驗閱讀樂趣

可以經常和孩子玩“續編故事”“當故事主角,扮演故事”“結合閱讀看電影”等多種遊戲,這樣立體的閱讀方式,讓孩子充分體驗閱讀樂趣。

6、 和愛讀書的孩子交朋友,組織他們經常在一起聊書。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7歲的孩子在交往敏感期裡,與愛讀書的孩子交朋友,朋友間常常聊書,也會使其受到影響,主動探索閱讀。



最後還要特別提醒:孩子上了小學,面對作業的壓力;家長忙於把孩子送進培訓班,佔滿孩子的課餘時間;老師一刀切式推薦閱讀,大量任務性閱讀和壓力性閱讀,讓孩子失去閱讀興趣!面對這些困擾,請堅定信念,小學階段,成績不代表能力,閱讀才是根本!

閱讀是人終生學習力的獲得途徑,面對一生閱讀,終身學習的定位,從七歲開始培養閱讀習慣,一切都來得及。別再猶豫,開始捧書閱讀吧!
【關注莎琪瑪老師閱讀館,更多好書共讀,在閱讀中陪伴兒女成長,在寫作中欣欣然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