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讀書為什麼搖頭晃腦?

無奈果業


古人讀書真是搖頭晃腦嗎?沒見過古人讀書,倒是見過電視裡演員演的古人讀書搖頭晃腦。如果古人讀書真是搖頭晃腦,我覺得這與文字排列和朗讀的節奏有關係。

我們都知道,古代書籍中的文字都是豎排,需從上往下看,有一個目光從上往下的過程,然後目光又要從右挪移到左,頭也會有些許移動,如果是默讀,動作不大。但古人讀書多為朗誦,而且還有帶有一定的情感和節奏,於是,便以頭部的晃動作為節拍。

其實,即使是今天,如果我們在朗讀古詩時,投入情感,然後再晃動頭部,你就會感覺到比死板的坐著朗讀要好得多。不信大家可以試試,看是不是這麼回事兒。


若愚趣談


以前也是覺得很好玩,最近頸椎越來越疼,又是看手機,看書,寫東西,不由自主的就想搖頭晃腦。感概古代這麼好的東西怎麼也給丟了呢?

從自然規律角度來看,兒童時期就相當於一年中的春天時節。春天萬物復甦草木發芽,是謂“生髮”。而兒童正處在這個積極成長,萬物新生的季節,搖頭晃腦一方面可以讓讓自己覺得更好和古文裡的韻律相同,另一方面,兒童天性就是活潑好動的,但既然是讀書,總不能讓他們邊跑邊讀,所以搖頭晃腦也成為一種適當的緩解方式。

其實也不妨想一想,現代人為什麼聽到音樂容易抖腿?

當然了,還有就是為了,斷句找節奏。古代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斷句方便做韻。搖頭晃腦容易找到音律感。

好啦,閒話說到這裡,下面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查到的資料,總結一下:

第一:吟誦的需要。

大家都知道,以前的古人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書的時候要自己斷句。可想而知,如果沒有一點功底,那你甭想看懂書裡寫的啥了。為此,古代讀書人都要上一門叫句讀的“課程”。古文寫作特講究,尤其是古詩詞,比如格式美啦,格律美啦,音韻美啦……所以,吟誦這些作品時,要求自然多了些,然後“搖頭晃腦”就“上場”了。不信?那你自己試試,邊搖頭晃腦邊讀一下這句詩:“白日 依山盡,黃河 入海流。”是不是覺得挺有味道的?

第二:緩解疲勞。

所謂“十年寒窗問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古代讀書人的唯一目的就是:考科舉!那可是相當辛苦的,要不怎麼會有“頭懸樑,錐刺股”的成語呢?古代讀書人一整天坐到“寒窗”下苦讀,時間一久,什麼腰痠項痛,什麼眼睛乾澀……毛病自然就出來,這時候“搖頭晃腦”的話,可以有效地鬆弛頸項肌肉,另外,隨著頭部的晃動,眼球也會隨著轉動起來。不信?你可以用手機拍下自己“搖頭晃腦”的視頻,看眼球有沒有轉動。或許,這也是古人很少得近視眼的原因吧!

第三:提神醒腦

相信大家回想起自己讀書上課時的情景,就會明白什麼叫昏昏欲睡,什麼叫眼皮打架了……有時候,看著看著書本,眼皮就慢慢的合上了,隨後慢慢……慢慢地進入……夢……咳咳,扯偏了,迴歸正題。正因為存在這種情況,所以古人們就想了這個法子,邊吟誦邊“搖頭晃腦”,這樣就可以提神醒腦,集中注意力。還是不信?你自己去試試唄!


古人讀書總是“搖頭晃腦”並非毫無道理,我們可以親身體驗一番,自然明白緣由。

(友情提示:搖晃幅度切勿過大,否則頭暈眼花勿怪我。)

以上內容皆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娛樂。(不要跟我說古人讀書到底有沒有“搖頭晃腦”?不知道,我只是就事論事。不過,既然有這種說法,想必也不是空穴來風吧!)


夜飲東坡醉復醒


古人讀書可以叫誦讀,也叫吟誦,聲音陰陽頓挫,很美。但是那個時候,它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讀書的人往往不知道怎麼斷句。於是在讀書的時候就晃頭晃腦的用肢體的擺動節奏附和一下,便於斷句和記憶。

古中國人喜歡講究神韻,就像國畫對比西方油畫,追求神而非型。古文更是講究神韻。幾句話也要按其韻律,就像音律一樣,入其神時自然擊節踏足、搖頭晃腦。所以讀書時搖頭晃腦可以增強節奏感,使自己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搖頭可以解除疲勞,防止或緩解頸椎病。讀書很辛苦,古代人參加科舉,那可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啊,比現在高考難多了,讀書的用功勁可想而知。搖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長記憶力。古代的書籍字序是從右向左由上而下,唸書的時候頭就會來回晃。

此外,古人讀書也是表演,搖頭晃腦可以豐富自己的動作和表情,以致於增加美感。

搖頭晃腦也是和當時的閱讀書寫的客觀原因有關,毛筆的書寫方式和書簡的閱讀等都是造成的原因之一。



歷史海中的胖頭魚


呵呵呵這個問題有意思!古人讀書搖頭晃腦,估計是讀書累了搖頭晃腦活動頸椎,有助於活血減輕疲勞,預防頸椎病!還有一個原因,古時候的書籍都是從上到下寫的,沒有標點符號,搖頭晃腦頓挫揚抑,有助於斷句。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最後也許是沉浸在智慧裡自我陶醉吧。



貔貅落寶


感覺和文章本身有關係,古文一般意境深遠,韻律十足,讀起來朗朗上口,別說古人了,就算是我讀詩詞或者《滕王閣序》這類文章時,也喜歡搖頭晃腦,抑揚頓挫,有一種品讀經典的感覺。

而讀現代文就不一樣,現代文更容易理解,但總感覺缺少了那麼一股韻味,講道理,如果拿一本小說搖頭晃腦地看,是不是給人一種中二病的既視感。


歷史都付笑談中


古人讀書為什麼搖頭晃腦?誰也沒見過,如果有,應該那時侯沒有標點符號,還是文言文,比如:子曰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悅乎。子曰。搖一下頭,確定一下。有朋至遠方來,晃一下腦。不亦悅乎!又搖一下頭。

之乎者也,唉嘆噓嗟吁,一來二去,養成習慣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人很清高,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鄙視勞動,稱農民為“泥腿子",而老百姓也挖苦讀書人叫″窮酸臭儒",《劉三姐》反映了三個秀才和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

古代讀書人很刻苦的,搖一搖頭,晃一晃腦,很有韻味,至於,真假誰也沒見過,讀書讀一輩子,習慣搖頭,做了官,也習慣搖頭,見了上司很不禮貌。

也許,是古人讀書一種時尚呢,說不準的事。


雪城之湖


因為那個時候,它沒有明確標點符號的,所以讀書的人往往不知道怎麼斷句。所以在讀書的時候就晃頭晃腦的用肢體的擺動節奏附和一下,便於斷句和記憶。古文又是講究韻律和節奏的。讀書時搖頭晃腦可以增強節奏感,以便使自己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此外,古人讀書也是表演,搖頭晃腦可以豐富自己的動作和表情,以致於增加美感。


山河文川


古人讀書喜歡搖頭晃腦,是表示斯文,有才華,電影《劉三姐》中的陶,李,羅三秀才唱山歌時搖頭晃腦,搖扇打扇:爭春花放我為先,兄紅吾白兩相連。報喜敲來噹噹響,三人詩才賽歌仙。演員演得很到位。觀眾看著他們的動作和表情別提有多開心了😄😄😄😄😄😄😄😄


0851xgx


因為古代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所以以搖頭晃腦的節奏,來劃分句子,方便背文章


平安讀書


這只是一種氣氛,自我陶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