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很多人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选择买房,但我老公说哪里读都一样,主要看孩子自己,该怎么办?

薛可爱超可爱


您两人的观点都有偏差,如果超能力硬买房而造成负担和压力不切实际,无形中陷入窘境对主人的心理和身理都不好何苦呢?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原则和观点。老公说看孩子自己怎样,是指孩子自身的天赋,但更重要的是大人的言传身教不言之教和周围的环境,家是培植孩子德教的,学校是教孩子知识的,社会是锻炼孩子能力的,三者结合好孩子才能德才兼备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快是商业的硬道理,慢是教育的硬道理,培养孩子是一项事无巨细的漫长过程,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孩子的生活质量决定学习质量,希望你们重视。


中国人物传记山西站长


我们身边一个朋友,现在特别后悔。

其实他们家条件很不错,当年,几个朋友,一起商量着,在附近(几十里外的一个城市),一起买学区房,买了以后,孩子就能上那边的实验中学了,包括初中和高中。

问题就是她老公坚决反对,说什么在哪里上学都一样,自己不也是农村孩子,不也考出来了?总之,一堆道理。

最后那几家全买了。他们就一直没有买。

现在,人家孩子早早在实验中学上的初中高中,大学也考得都不错。可是,自己孩子,因为一直在普通学校上学,当年考重高就差几分。于是,就一直在普通高中上学。

今年高考,才考了个大专。

就是这样,他老公仍然振振有词:孩子就是这块料,不是学习的人!

关于这件事,我的看法就是:家长的劲,家长得使上,孩子的劲,孩子也得使上。大家都得齐心协力努力。


Longsuixinyuan


我觉得我作为一个过来的孩子,应该有发言权,我再老家上了五年小学两年初中,成绩一直班里中上等左右。后来我爸妈意识到县里教育质量太差加上我爸很多同事把孩子送到了市里去读书,他们也动了那心思。把我送到市里继续读初中,高中。在市里初中(四年制)我依然是班里中上,但毕竟教育质量好,同样中上比县里分数强很多。后来高中被保送省重点就不需要参加中考,不知道我爸起了什么心思让我在县里报了个名考了一下,大概除了体育那些,文化类科目进了全县前八十还是一百。这个对比就很明显了吧,要我继续在县里读,前一百估计也就校级的。高中三年就不细说了,省重点。高考成绩比我们村班里数二的分要高。所以我觉得除了孩子自身努力,好学校也是很重要的,当然也不一定所有孩子适用,一个跟我一起去市里的初中同学,他高考成绩就一般,没有很好,但有没有用可能直到孩子高考才能对比出结论,对家长来说,花确定的钱去实现一件有概率的事情值不值,就看家长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想法了。


寻喵启示


幼儿园在哪里都一样

小学公办私立都一样

真正不一样的是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 私立的和公办差不多

所以小学初中排序是

公办大于民办大于民工子弟学校

至于公办私立学校哪个学校好 哪个学校坏 我认为学校师资之间差距不大 关键看孩子自己以及父母的重视程度 所以我不买学区房

希望我的回答给你参考

本人初中老师 今年教中考


快扶我喝药去卖饼


作为一名老师,我支持你,你老公的格局不如你或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遇到过家长,同样是陪读,有的花了10几万,有的把孩子送到品牌大学,还赚了20多万,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来看看题主的困惑:外地人,本地没有房,所以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和小学,只能上很差的那种,私立小学和幼儿园太贵上不起。现在看了一个二手房,可以上不错的幼儿园和小学,但是需要借10万元交首付,2年就能还清,老公认为孩子在哪里上学都一样,主要看是不是那块料坚决不同意,所以两人僵持不下。



你老公确实不如你有远见,你可以给他讲三点,他要是还不同意,就是冥顽不灵:

一、学习环境真的不重要?

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这最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关键靠个人,这句话是对的也是错的,外部环境确实通过个人起作用,但是如果你连外部环境都不给创造,怎么指望孩子能学好?


二、你们赚钱是为了什么?

10万元钱借款,2年就能还清,这确实不算什么负担,现在买房子,有多少不用借钱的?有多少人为了上好的学区花几百元甚至更多去买房?

不买房,这些钱用来干什么?你可能有很多花销,但是投资教育,是最长久但是最值得的投资。

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要看长远。

三、买好的学区房不吃亏!

如果前两点仍然不管用,你可以拿出杀手锏,用他最关心的利益来说服他。

先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是一群重点高中,很多县区的学生慕名而来,但是因为有一个校区是走读校区,所以家长很多来租房子的,租金一般是3年10万以上。

有这么一个家长,他不是租房,而是直接在旁边买了一套房,陪读三年,孩子考上了985大学,他把这套房子卖掉了,并以此为卖点,很快就交易了,并且赚了20多万。


你说这个投资值不值?如果孩子上了学,以后毕业,好的学区房不会赔钱,尤其是国家推行小班额政策,好的学区房会越来越紧缺。

10万元钱,放在银行里和放在房子上,是完全不同的,你觉着呢?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这个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能上好学校就不要上差学校,现在孩子智力水平都差不多,不存在跟不上。父母都是过来人,应该知道就业的时候学历有多重要。名牌大学毕业前就被国企要走了,很本不会流落到社会上。

另外学习是一方面,好的学校他很身边都是优秀的同学,环境氛围好,将来也是自己重要的人脉资源。差学校里同学家里不是民工就是做买卖的,会有人多坏风气,容易传染给你的孩子,这是赌孩子的未来,如果定力不强,学坏分分钟。想清楚吧。



梦不罚


说一下我家儿子的上学问题吧: 我儿子今年周岁十二岁,学前班才开始上的 就怕孩子小对孩子照顾不周,(私立)也是找人 报名花了500块,之后给两个老师送礼 一年下来不到两千. 之后上了市重点小学,因不住在学区内 花了三万块,我住城市小学重点升初中重点 整班抬,所以觉得花的挺值.(但我们当时就面临随时南迁,这就等于三万块钱可以消费九年的,我们只用了三年)孩子三年级时办的转学 举家南迁,在南方贷款买的房子 也是小学、初中都是重点(我买房不怕多贷款,不是学期不要). 孩子现在面临升初中,分到的是重点初中 但是参差不齐,所以今天刚刚报考的私立的 一年三万多,三年下来一共十多万,但我和先生想都没想 孩子的未来只有一回,家长花些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父母为什么吝啬(学校早已经找关系 私自办理了,但没跟孩子提 也要走个过场).自己苦点累点 不都是为了孩子,每个人的消费观念不同 但考量好自己的确实水平,几年就能挺过来的事 别委屈了孩子,但你也要考虑清楚,孩子不是上了公办 是不是也会有一些个别的开支. 反正每个人不同 对待事物就会有所不同,记得我小学同学 给孩子买书包 都十几块钱的,她还觉得挺好 一学期一换新的,但我真心受不了 刷也不敢刷 仔细着使用 底也都是破的,仁者见仁吧.


__百合__


我们情况差不多,我们也是孩子下半年三岁了,可以入幼儿园了。去年年中,我们在省城买了套三室的房子,再过两个月就搬到省城住啦,户口已迁入省城。但我们买的不是学区房,我和我老公是这么考虑的。

一,省会城市的教育资源和人文环境,总体来看,总会比省内其他城市,尤其是我们所在的三线城市,要强很多很多。所以选择去省会买房。

二,的确,好的学校是个好的平台。可未必在好的学校里,就能学好。学习,只是提升智力。心智,才最为重要。而心智的培养,主要在原生家庭。是非,黑白,善恶,教养,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观念,为人处世,金钱观,等等,这些正向的三观的树立,父母才是老师,在家庭生活中,随着事件发生就给孩子教育啦。一个好学校,抵不过一对好父母。

三,选择买房的地点,虽然没有名牌的幼儿园,小学,但是,这是综合考虑后,在能力范围内是最宜居的地点。户型,小区环境及安全,周边配套,人文环境,交通,自然环境,综合来看都适宜。毕竟孩子在这里住不上二十年就出去上学啦,而我们作父母的会长期生活在这里。选址的重点,是宜居,能有个良好的生活体验。

出于上面的考虑,我们买的这套房。

父母总想把能力范围内,最好的都给孩子,不管孩子最后怎么样吧,至少父母尽力啦。你只求自己问心无愧啦,可否考虑这么做给孩子的感受呢?我们作父母的,既要考虑孩子,也不要考虑自己。一个连自己生活的都没幸福感,孩子怎么会有幸福感。

不要一心全扑在孩子身上,这样孩子压力很大,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诉求,你一味的给他所谓最好的,他未必能消化,因而适得其反。

孩子从小,我们就要尊重孩子,接受他的一切好和不好,十二岁以前多唠叨,帮他树立三观,进入青春期就不要再唠叨和过分限制了,我们只要把控好大方向就好,你相信孩子,孩子才会相信你,以免发生17岁男孩跳桥那样的悲剧。

凡事有个度,不能过于极端。我们尽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没有什么起跑线,人生是个马拉松,贵在坚持不懈,贵在有个良好的人生体验。父母如此,孩子亦如此。


独自带娃的宝妈


不知道该怎么说,买房子和孩子上学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你俩的矛盾点。

就孩子上学而言,今天刚参加了一个区级艺术大赛,参加的学校有20所,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上午带了一队市区学校的孩子下午带了一队村中心校的孩子,就穿着和准备材料方面都是市区的相对好一些,但是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村中心小学的孩子在排队的时候基本不用老师管,孩子自觉的甚至是帮助老师来喊相关学生排队,可见有时候家长的不管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好的学校和孩子好的成绩之间只能说有一定的联系,不能绝对,和家长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撇开孩子上学,无论上不上学都得买上一套房,因为房价涨的太快了😊ི


小学资料大喇叭


说一下我自己的经历。我小学在区域内比较差,英语尤其差,我家是没条件择校,只能被安排就近的这所小学。

那些说哪里读书都一样的家长,那么差的学校教那么差的英语,你叫孩子怎么学好?连什么是好都没见识过,还以为自己学得不错!

小升初。我们这里有一所很好的私立初中,考上了即使不去上,再凭录取资格进政府安排的公立初中也会有奖学金奖励。

学校里所以被认为有希望的都被要求去考了,结果,数学语文都不错,英语只有一个人够到了及格线,但也没考上(考这个考试之前,我们都是自认为学习优秀的学生呢)。反观同一区域的其他小学大把大把的人考上,眼界格局决定了能看多远,在我们小学这个小圈子里,那些考上了的人就像学神一样,而对于其他学校的同学们,那些人不过是成绩好一点的学生,他们有很多选择。

虐心的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是力有余而心不足。井底之蛙就是这么个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