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愛、遠離艾、勿恐艾

2018年12月1日,也就是今天,是我們的第31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主動檢測,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艾滋病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簡稱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T細胞免疫功能缺陷為主的一種混合免疫缺陷病。

我們都知道艾滋病的三種主要傳播途徑就是: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可是往往在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就會讓大家很困惑,比如“睡酒店,公用生活用品會被感染嗎?被蚊蟲叮咬會被感染嗎?接吻會被感染嗎?公共遊泳池會被感染嗎?口愛會被感染嗎?等等”,想必大家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疑慮,雖然平時這些問題都有被提及,也有被解答,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再為大家梳理一下,以致於大家不會盲目恐慌,也不會輕易被忽略。

社會上有很大一部分的恐艾群體,也有很多備受關注的“恐艾群”,在群裡,看到的最多的就是他(她)們的無助,焦慮,恐懼,放大,極端等等很多負面的心態,作為一名路見不平傾囊相助的熱血醫護人員,我深感責任重大,有義務來向你們普及科學的醫學知識,也希望可以給你們提供到幫助,讓你們早日放下心裡的包袱,回到正常的生活!

用心愛、遠離艾、勿恐艾

重點來了:最近與你們溝通了很久,也聽到了你們每個人的訴求,結合下門診偶爾接診的一些病人,工作之餘花了幾個晚上碼字,希望能夠打消你們莫名的擔憂和疑慮。其實像你們絕大多數人的擔心和遇到的問題都是一樣的,今天就針對你們所擔心的問題先做一個總結,再給你們一些建議和指引。

你們關心的問題不外乎這麼幾個:

1. 大家都有過自認為的“高危性行為”,被感染HIV的概率有多大?

2. 現在的性伴侶在之前有和多名異性交往,自己會不會感染HIV呢?

3. 有過高危性行為之後,出現了發熱,感冒,等渾身不適,是不是感染了HIV的早期症狀?

4. 在查了兩次HIV後結果是陰性的,是不是真的就沒有問題了?

5. 萬一感染了,怎麼辦?

............

首先,我很贊同一句話,當上天賦予HIV病毒這麼巨大的破壞力的時候,一定也給它留了BUG,所以,不是一般人也難以感染到HIV,更別提發病了。

排除這些所有的擔憂的前提,首先要對HIV病毒和艾滋病要有科學和正確的認識。

再一次的重申一下HIV傳播的概念:攜帶有HIV病毒的體液(血液、精液、前期精液、直腸分泌液、陰道分泌液、乳汁)接觸到人體的粘膜(比如直腸、陰道、陰莖開口或者口腔)、受損組織(比如新鮮的皮膚傷口)或直接注射到血液中(從針頭或注射器)時,才有可能傳播HIV病毒。HIV攜帶者的唾液,汗液不屬於HIV病的體液,所以不是大家所擔心的那樣會傳播。

用心愛、遠離艾、勿恐艾

1、大家經常會問有過高危性行為,被感染的概率有多大?

其實這個問題針對恐艾人群自身來講,只有百分之一百和百分之零,否則達不到你的預期,就沒有多大的意義,有過高危性行為,既不代表就一定會感染病毒,因為前提是對方有病毒,以及自己有破損的皮膚,正常人要想被感染HIV,除非要有足夠的含有病毒的體液,包括血液,精液,分泌物等,然後就是正常人的皮膚有破損才可以。

任何傳染病的傳播必須符合三個條件,那就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無一例外。

比如,如果你和一個HIV攜帶者發生了關係,你們全程使用安全套,並且沒有任何體液(主要指精液,陰道分泌液)和血液的接觸機會,你是不可能感染HIV病毒的,更別提什麼汗液,唾液啦!假如你們沒有戴安全套,如果你生殖器官沒有皮膚破損,也很大的可能不會感染HIV病毒,只是皮膚的破損程度無從得知或者看不見,也不能預知有多少的病毒含量,所以還是提供帶安全套以確保萬一。

而HIV病毒的生存條件也是比較苛刻的,離開了人體,只能存活幾個小時,所以往往在陰暗密閉的人體環境才可以保存一定的活力。

2、那是不是隻要有過高危的性行為就一定會感染HIV病毒呢?

其實不然,不管你是採取哪一種途徑,其感染HIV病毒的概率都不到百分之一, 但是不管哪一種途徑,感染的前提還是一樣,有一定的病毒量,有破損的皮膚粘膜出血,才會感染。還有就是會不會感染HIV病毒,和對方有過多少次性生活以及和多少人有過性生活沒有必然聯繫的,HIV病毒不是反覆的啪啪啪,啪出來的。

3、那有的人會問口口會不會感染HIV呢?

一般情況下,口口沒有感染HIV的風險,或者風險極低。如果是HIV感染者的精液射到未感染者的口腔裡,或者牙齦出血的HIV感染者給對方口口,那可能造成皮膚粘膜的破損造成感染,幾種類型的口口中,口對陰莖的風險最高,但其感染的風險仍遠低於肛交和陰道性交,但是相對來講走後門的感染概率最高,因為直腸的組織學構造和陰道構造不一樣,陰道是以鱗狀上皮為主,而直腸是以柱狀上皮為主,更容易脆弱被損傷,所以嘍,病毒更容易進入。

4、而一旦出現了高危性行為之後,突然出現了風熱,感冒,腹瀉,出汗,甚至淋巴結腫大,是不是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狀呢?

HIV病毒感染是沒有特異性症狀的,很多常見的普通疾病就有相似的症狀,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群感染HIV是沒有急性期症狀的,因為每個人對HIV病毒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些人很快就會進入急性期,有些人會始終處於攜帶狀態,不發病,也有些進入人後,有十多年的潛伏期等等,所以這些自我判斷是非常不靠譜的,唯有科學的檢測才能確定,一旦確診儘早的開始治療,是很有必要的。

建議大家千萬不要相信自己判斷的所謂疑似症狀,只會讓自己更加的被動和擔憂。請不要相信自己感覺的任何症狀,金標準就是去檢測。

5、那麼怎麼檢測?什麼時候檢測?查幾次排除呢?檢測出來怎麼辦呢?

關於這個HIV感染的窗口期有的說是3個月,有的說是2到6周,但是基本上都是2到3個月之內,如果這有方面的擔憂,那就建議採取分段式廣覆蓋的檢測,2到3次,分別在有高危性行為之後的2到3周檢測一次,3個月後再檢測一次,實在不放心,就半年後再檢測一次,基本上兩次檢測陰性,就不會了。

基本上這樣的時間點檢查就可以覆蓋整個窗口期帶來的假陰性結果,現在的檢測試劑很靈敏,你不會被漏檢。可能會出現假陽性,但一定不會出現假陰性,所以千萬不用懷疑結果的準確性,之所以測三次,我完全是為了考慮你們恐艾朋友們的心理負擔,讓你們可以真的早點放下。

如果檢測結果是陰性,那就放心的開始自己的正常生活,如果是陽性,那就趕快積極治療,因為本身它就是一個慢性病。

6.萬一感染了,如何是好?

艾滋病72小時內可自救!這個應急知識必須學!艾滋病屬於一項全球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並沒有有效的藥品能夠治癒,只能預防。在危險行為後,可以使用艾滋阻斷藥物,並且越早服用越好,2小時內服用阻斷成功率可達99%,最晚不能超過72小時!而且這些藥物都是處方藥,一定記得第一時間去當地或者附近較大的三甲醫院或者傳染病醫療機構!

我比較囉嗦,就多說幾句,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都差不多,但在每個人身上又有一些不一樣,所有有些觀點還是再來給大家闢個謠:

1.蚊子嘴上的殘血量僅有0.00004毫升,要達到足夠引起HIV感染的病毒,需連續叮咬2800次。所以一般被蚊子叮咬是不用擔心會被感染的;

2.公用游泳池裡不會傳染,因為HIV病毒在外界存活時間極短,而且會被大量稀釋,也是不會感染的;

3.接觸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的衣物、被褥、馬桶等生活用品也是不會被感染的那自然一起進餐就更不會被感染了;

4.正常的接吻,按照一般的接吻方式和深度也是不會被感染的;

5.按照愛愛方式不同,被感染概率最高的是走後門,而且還是被走的人概率最高,而口愛等概率最小,但這只是個相對概念,畢竟這些方式都不是被推薦的;

用心愛、遠離艾、勿恐艾

最後,還是要和大家一起呼籲一下,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衛生,安全的性行為和醫療行為才是預防和阻斷HIV感染的最佳辦法。

雖然這些方式都不會導致感染,想必你還是很擔心吧?既然如此,還是科學的看待,保持正常的生活習慣吧,這裡給你一些建議,雖然大家都知道,但做起來不一定都做得到吧,再敲下警鐘吧!

1.艾滋病是一種病死率極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治癒的藥物和方法,但可以預防;

2.艾滋病主要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3.與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

4.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確使用避孕套不僅能避孕,還能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6.及早治療並治癒性病可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危險;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使用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和血液製品;

9.關心、幫助和不岐視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預防與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內容; 10.艾滋病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希望,這些關於HIV病毒與艾滋病的科普總結,可以讓你們對它有一個科學正確的認識,不要盲目的擔心和恐懼,勇敢積極的去檢查,拋棄一切自我的否認和懷疑,用科學的辦法來幫助自己走出困境!!!除了要科學的檢測以外,如果難以快速的走出陰影,建議最好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可以幫助你更快的建立自信和更快的開始健康陽光的正常生活。

也希望恐艾的朋友們能夠相互之間多多鼓勵,相互幫助,一起戰勝心魔!你的一點小小鼓勵,可能會挽救一個家庭和一個正在邊緣掙扎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