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个世界读书日:如何在阅读获取知识?建议看看这4种方法

第24个世界读书日:如何在阅读获取知识?建议看看这4种方法

在衡阳乡下至今还流传了一个关于曾国藩的故事:

话说,年少时期的曾国藩就读于衡阳金坑乡唐氏家塾。家塾里有一个关于伙食费的规定,每一个学生每月必须交二十筒米,然而曾国藩小时家境并不宽裕,相反有点捉襟见肘,连这二十筒米常常交不足,那怎么办?

塾师汪觉庵怜惜他人穷志不穷勤勉好学,便想出一个作弊的好法子,利用竹筒底部寸把高的空间作为曾国藩量米的容器,于是量米的时候,便竹筒倒过来用其底部量,一边量一边高声喊道:曾少爷的米,一筒,二筒......二十筒。量了二十筒,其实相当于别人的四五筒。

按理说来,一个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的人,家境一般关键资质也平庸人逆袭成一代名臣的概率要比中彩票还要低。在外人看来这可谓是祖上冒青烟,几辈子积来的福。

实则细细了解曾国藩的一生,你就知道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也不是天赐。虽说年少时,他真不是读书的料,逢考必挂的体质让他考7次才中的秀才,但也正因为通过读书这一媒介让他有机会到京城做官,到天子脚下摸爬滚打,节节高升。

第24个世界读书日:如何在阅读获取知识?建议看看这4种方法

近五十岁的他,经历了人生的第三变。第一变是科考之路时曾国锋信奉主学程朱之学;第二变是白手起家带兵打仗之初他的学习聚集点转为申韩之学即是法家学问;第三变是守父丧期间,由申韩之学变为黄老之学也就是道家。

从这个人生三变,我们大约能知道。在不同阶段,曾国藩所学的知识所接触的书籍都是有所对应的,在应试阶段程朱有助于他科举,但当官了做了军队的首领你要是再用以前的知识来应对现在的变化,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同理职位越高,面对皇帝同僚打交道的方式也必须左右逢源,该怎么做该怎么保持心境是十分重要的。其实,他越活越明白,身处哪一阶段,就应该对应从书籍学习古人的智慧,再灵活运用到自身。

其实,曾国藩的一生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道理:知识改变命运。不断的学习吸纳所需要的知识,让曾国藩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直接折射出来的便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高明。

那么结合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吗?读书还是无用论吗?纸质书籍会被淘汰吗?其实,我们更应该问的是,怎样读书才有用?怎选择合适自己的书籍?怎样把书中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当我们解决以上这几个问题,命运自然而然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变。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的这一天,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的用对读书法,在潜移默化中改造大脑的思维机构,提高面对不同人生时的共鸣力、与他人愉悦交流的沟通力、用文字表达自我的写作力,让生活变得更加容易与幸福,我想分享4点读书法。

第24个世界读书日:如何在阅读获取知识?建议看看这4种方法

01.怎样找到促进自己成长的书籍

怎么样的一本书才算好?才算合适自己?这个很难定论,但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像有句老话说,一种米养百种人。如果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我们可能会困惑人类再怎么分类都很难分出一百个不同类别,白人、黑人、黄种人,或是男人、女人、好人、坏人。但如果从环境切入这个点,就很好理解每个人的性情、品格、遭遇等都不是不一样的。

同理,书籍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也不一样,就拿九年义务教育来讲,每个学生同样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但学习效果却可以相差甚远,有的人会偏文科,有的人会偏理科,那么选择合适自己的书籍就显得十分重要,它能影响你后续的一个自我成长阶段。

比方说,向书迷朋友请教,在聊天之中发现更好合适自己的书籍。一般而言,判定一本好书的关键在于“会不会想要谈论此书”,从心理学上来说,当发生了一些惊心动魄的大事时,想必大家都想与家人朋友分享一些彼此的看法和意见。好书正是如此,会令人想要与他们谈论和分享。

比如,在曾国藩的家书中,他与儿子曾纪泽的书信来往最常聊到的就是读书作文学,其中有一封说到曾国藩指出其子文章词汇词汇欠缺,应该要再对读文章,对于读什么文章,曾国藩并没有藏头藏尾,相反曾氏的一贯喜欢“把金针度与他人”,实在细致教别人应该怎么做,于是他在选择文章方面昭明太子选的《文选》作为样本首推给儿子。《文选》里的文章诗赋词藻丰富,称得上是词汇之库,足够初学者在里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曾纪泽在读书方面,每每听从父亲的建议,故而后来他撰有《佩府韵求古篇》、《说文重文本部考》等学说也不奇怪了

当自己探知摸索一个未知事物时,与其瞎子大象乱说一通,不如找一个引路人。

第24个世界读书日:如何在阅读获取知识?建议看看这4种方法

再过来,我们可以阅读经典书籍,并将背景替换成“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读。

时代不同是否,过去的作品就不适应现在的生活思想呢,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但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背景不同也会导致我们理解差异,造成阅读困难,觉得这本书不适合自己。然而通过,背景替换后,我们更能推测出这本书到底合不合自己。

就像阅读《红楼梦》,好多人都望而退却,一来这是清朝读物,距离现在都有一百多年了时代不一样就应该淘汰;二来文字差异,曹雪芹的语言还是文言文类,看起来文绉绉。但如果你置换一下背景,共鸣便源源而来。例如,一个职场人可能就会从中学到贾府丫鬟打工仔的生存法则,一个美妆爱好者,可以就沉迷于那份年代的独特装扮,一个文学工作者更是被那庞大的人物系统,性格特征所征服。

当我们觉得这个经典不是好书,不适合自己,转换一下背景,也许就能找到一本良书了。

另外,通过把书作为“要讲述的事物”来读,以此发现阅读兴趣。其实很多人不喜欢读书,很大原因是提不起兴趣,一看见书就昏昏沉沉,字仿佛比一颗安眠药更有效果。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你不理书,书也不会理你,纠结寻找好书的过程,先找寻自己对书的兴趣。

有一个研究证明,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会依照“自己的视角”做出对事物取舍的习惯。在我们认为这不是一本好书的决定时,约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去散散步,聊聊天,说说你看的书,也许你更能集中精力整理收集各种信息和经验。

这是因为大脑中有一个叫“默认模式网络”,所谓默认模式网络是指,它能在人不做事或休息放松时,比要敬重经历做某工作时更为频繁运作。利用散步、发呆等形式大脑可以更好地对感情和记忆进行整理,善生更加富有创造性的东西。

因此读书时,如果读完一本书可以提高你的谈话能力、增加聊天话题、令你成为聊天的“中心”,那么这本书就可以定义为好书,适合你的书。

第24个世界读书日:如何在阅读获取知识?建议看看这4种方法

02.读书时应保持怎样的阅读素质

对于阅读素质,我个人比较赞同宋朝理学家朱熹说的一句话: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事最急,心既矣,眼口岂不到乎?

这句话十分简单明了说明阅读应该保有怎样一个态度和素质。许多人说应试教育下,教出来的孩子仅仅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一旦完毕,便迫不及待将书搁置一旁,我们不否定这个现象的存在。但生活上依然有人热爱阅读,就像《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复旦附中的才女武亦姝,对我国古诗词的热情程度,让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发自内心的热爱,让她可以走的更远。

也就是说,保持真正的热情远比应付性学习重要。如果一件事能让人身心快乐,自己就会沉浸其中,如果一个人身心快乐,学习起来就不会感到痛苦。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苦恼,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孩子就不是不爱看书,一看书就跟爸妈说头痛。但如果了解到热情是大脑“最强的发动机”,就能明白为什么有的孩子看到书就发晕了,因为在他的大脑里缺乏读书的热情。

比如说,有的孩子喜欢蝴蝶,那么渐渐地她就去会了解什么种类的蝴蝶栖息地在什么地方。飞行路径是怎样的,什么蝴蝶比较珍贵等,只有通过阅读书籍这个最便捷的途径才能最短时间内对蝴蝶了如指掌。

沉迷在你所热爱的事物里,从中顺藤摸瓜地发掘更多的知识,这就是热情的无可思议。

随后,接受自己走出阅读的“常识区”,思考更多可能性。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我们多少了解,在过去大多数人认为是书籍是一种危险的物品,就好比说,如果好人家的子女读了安娜·卡列尼娜开始向往那些有失道德的恋情就麻烦了,读了书籍,书中的知识与自己所处境地竟如此不一样,往往会激发人们的内心的欲望,于是便有人主张不能读书的想法和行为。

所以,在读书方面我们又有一种心理准备——越是看得见的广阔世界,就越有可能踏入危险区域,就越有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就会离先有的常识越远。

但恰恰是这种非舒适,造就出许多有卓越成绩的人物,比如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牛顿、近来的史蒂夫·乔布斯,等等,他们都敢于挑战常识,常常做出一些让周围人困惑不已的行为。

拥有良好的阅读素质,更能理解读书的真真乐趣所在。

第24个世界读书日:如何在阅读获取知识?建议看看这4种方法

03.知识是怎样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俄国作家尼古拉·鲁巴金曾说过: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简单来说是,一旦掌握合适自己的阅读技巧,就可以面对人生的种种问题。因为它能够帮助你在头脑中形成“知识基础“获得一种“睿智”,不论发生怎样的事情,你都能清楚理清思想,有自己的主见,有能力应对。

而读书大致从三个方面锻炼人体大脑,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一个方面是读书等于增加自己的经历,丰富大脑想象力。人体大脑里有一种物质是“颞叶”,掌管着人的记忆、听觉和视觉的放低,具有存储本人“经历”的功能。涉及的书越多,更能经历书中的酸甜苦辣,当这种经历不断发酵时,知识便能在人的头脑中沉淀下来,形成“智慧与见识”。

比方说,一部小说可以让读者跟随主人公体验一遍他的人生。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人生原本不可能经历的事情,观赏到原本不可能观赏的份额干净,自己的情感也会随着真实地起起伏伏。

第二个方面,可以更好的自我表达,提升语言组织能力。我们知道刚出生婴儿并不能掌握口语能力,在成长的过程通过与人交流,自主学习渐渐学习各种各样的语言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可以通过阅读习得。

有时候我们会欣喜地发现,书中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我, 自己的思想。此时,心中笨笨无处排解的烦闷纠结也会一扫而空。就像那句“借酒浇愁愁更愁”,当我们心情烦闷无处表达,阅读了这句话,顿时感觉简单几个字就能概括自己的心情了。

第三个方面,刺激大脑“多巴胺”,让你更乐于思考与前行。经常有人会问:“大脑在成年之后还会继续成长吗?”正确答案是“无论到什么年纪大脑都可以得到锻炼”。当我们做完一件事感到十分快乐时,大脑就会单纯地想要再体验一次,比如说,当你喝到一杯抱就,就会想要再喝一杯;当你见到一位朋友,心里非常开心,就会想要再见一次;当你发现一本好书,就会想要寻找下一本。

从医学角度来讲,人在遇到快乐的事情时,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如果某一性可以使大脑释放出多巴胺,想要做这一行为的回路就会得到锻炼,从而使人对某一行为成瘾。

所以对那些不爱读书的来说,当发现自己可以试着能读完一本书时,我相信此时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是最多的,你也是最快乐的。

第24个世界读书日:如何在阅读获取知识?建议看看这4种方法

04.如何将知识巧妙地运用于人生

有句名言说:“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之书等于废纸。”关于验证这句名言的事迹不少,比如赵括的纸上谈兵;又比如张爱玲祖父张佩纶特别擅长写兵疏,外界认为他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于是被慈溪派去福建海疆事务署理船政大臣,结果被法国打的全军覆没,临阵弃逃。

将海量知识活用到实际生活中,便是读书最大的意义之处,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参考以下4种做法。

首先,不分领域地“杂读”并同时阅读多本书。生活总是充满意外和未知的,我们无法知道究竟哪个话题刚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我们也无法知晓那一本书会发挥作用,但是大量读书可以领大脑如腐叶土般进行发酵,在脑内形成优质的土壤。就像爱因斯坦,你以为他只会量子论,相对论吗?其实他还特别喜欢经常反复阅读《堂·吉诃德》。

另外,做事“三分钟热度”的人,可以尝试同时阅读几本书,把一项巨大的任务拆分开来,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心理上的难度。在面对“索然无味”的书,不一定要连续花上几日坚持读到最后,可以中途换上另外一本书读上十页,以抵抗人类喜新厌旧的心理特性。

其次,学会速读。或许有人会质疑速读会不会遗忘掉关键的知识,会不会降低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当然,你的质疑是正确的,然而根据二八法则,厚厚的一本书只有20%的内容是对你有用的,剩下80%也许正是你速读的时候。

面对速读我们只要牢牢一个核心点,三个小要点即可。把握书籍整体感觉这一核心,三个要点一浏览目录掌握整本书的框架、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标题,将此处作为阅读重点、最后翻看全书,掌握书的大致内容。

另外,用自己的话语写下自己看过的文章。往往在阅读文章时候,我们要改变害怕书本变脏的想法,很多人说虽然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但是当合上书本那一刻我根本就不知道里面讲了什么。那么如何避免这个情况,就是用自己的话进行文章复述。

比如,阅读时看到深有感触的话,标记写下自己的感想包括社会现象、此刻心情或是你其他联想。或是看完一本书,可以花上几分钟时间做一个思维导向图,这样当你在读翻阅,你就可能迅速唤起潜藏的记忆。

最后,选择一本一生备受影响的书籍。找到了自己信奉一生的经典,其实也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由于苏格拉底的话语过于具有影响力,最终以诱导青年走向错误方向的嘴硬被逮捕,之后被判死刑,服毒而死,最生命的是最后时刻苏格拉底特意叫学生把《伊索寓言》拿来。临死前都要希求看一眼的书,可见书籍的魅力,书籍带给人的力量是无穷大的,甚至超越生死,支撑自己威武不屈前行。

第24个世界读书日:如何在阅读获取知识?建议看看这4种方法

在24个世界读书日,若是你问我,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最好?我的回答是:现在。

任何一本书里都会有自己不了解的信息,也会存在与自己不同的见解。通过与这些内容的对话,或是感动、反驳、思考内在含义,都会帮助我们“扩展自己的格局”。

愿我们在阅读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