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孔子師從何處?


錢穆:孔子師從何處?

在《論語》裡,孔子弟子子貢講了一段話。他說:

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貢所說“文武之道”,就是那時的中國文化傳統。子貢說:這個傳統,還沒有掉到地上,還在我們人的身上。或說在我們人的心裡。

孔子已在春秋末年,這是一個大亂之世,黑暗萬狀,文化傳統等於要中斷了。但子貢說,文化傳統還沒有掉下地,還在人的身上。人不外分兩種:一是賢者,是高一等的人。一是不賢者,是低一等的人。整個世界,任何時代,都可有此一分別。

今天的我們,縱說是不賢者吧,可是我們總還是中國人。不很像樣,不合理想的中國人。賢者識大,這“識”字不是知識,僅是“記憶”。文化大道很高深、很複雜,我們不一定都能知、能瞭解,然而總還在我們的記憶中。

賢者記憶到一些大的,不賢者記憶到一些小的。譬如飲食,鮮能知味,但總是飲焉食焉。人人總是活在此傳統中,不論懂不懂,可是在他心裡總還有一番記憶。孔子往哪裡去學到文武之道、中國文化大統所在呢?子貢說:孔子就在一般人的身上學,因中國文化正還在大家身上。所以說“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今天我們來講中國文化,也就是來講孔子之道。孔子就是當時中國文化一個“集大成”的人。我們今天說孔子是“至聖先師”。但孔子之師又是誰呢?孔子的那許多道,究從何處學來?

諸位或許說,孔子應是在書本上研究,這也不錯。但文化存在書本上僅成為一種“死知識”,而文化則是活的。孔子在當時許多人身上所見,乃始是一個“活傳統”,一個真真實實親親切切的真傳統。我們每一人,固不能就代表中國文化,但亦究是代表了中國文化。只不能代表中國文化之全,與其深與大。然而我們就是生在中國文化傳統之裡面,而成為一中國人,那麼中國文化豈不就在我們身上。

諸位不能謙虛,不用客氣。說自己是個不賢者,但不賢者也得識其小者。文化是個大東西,大東西里面還有許多小東西。一個社會中,賢的總是少,不賢的總是多,然而每一個不賢的人,也能在他心中記憶到文化上一些小枝小節。只把這些集合起來,也就見出一個文化的大體貌。孔子就為懂得這道理,所以才能在當時文化破壞黑暗的時代,而集文化之“大成”,把文化傳統發揚光大。

本文選摘自《中國文化精神》錢穆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