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LK愛沃可發問:大範圍遠距離免物理接觸的無線充電何時到來?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無線充電是一個雞肋功能,食之無味,棄之可惜。iWALK愛沃可發問:大範圍遠距離免物理接觸的無線充電何時到來?無線充電的未來使用場景,應該就是大範圍、遠距離、免物理接觸的實現充電。

相信大家都明白一個事實:所有的技術或者功能都不是瞬間達到最好的。過程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斷摸索前進,才能最終完備、服務消費者。

iWALK愛沃可發問:大範圍遠距離免物理接觸的無線充電何時到來?

以手機舉例子:

手機攝像頭:現在能找到一款沒有攝像頭的手機嗎,幾乎不可能。但是在最開始的時候,手機的確是沒有攝像頭的。大哥大、小靈通主要功能就是通信。在手機攝像頭剛剛開始普及的時候,也經歷了參數略顯雞肋的時期。2000年9月,世界上第一款配備攝像頭的手機誕生——夏普J-SH04。它的攝像頭像素僅有區區11W像素,連打印一寸照片的像素都不夠。但是到了2019年,華為P30PRO攝像頭帶來的成像能力,已經翻天覆地,手機拍照未來只會更強。

手機觸摸屏:除了00後,現在很多人應該都是用過鍵盤手機的。鍵盤手機非常的精準,指哪打哪,而且如果你用熟悉了鍵盤甚至可以盲打。2007年蘋果發佈了第一代iPhone,開啟了智能手機的新時代,最明顯的不同就是觸摸屏的誕生。蘋果iPhone誕生時,被諾基亞嘲笑沒鍵盤,有不少諾基亞高層甚至公開嘲笑蘋果iPhone,一款沒有鍵盤的手機能有掀起多少波動?結果大家都懂的,不多說。

iWALK愛沃可發問:大範圍遠距離免物理接觸的無線充電何時到來?

​大範圍遠距離免物理接觸的無線充電何時到來?

舉這些例子不是為了說將來無線充電有多強,未來能有哪些突破。而是說,大部分的技術發展都是需要時間的,需要過程的,胖子也是一口一口吃成的,現在的無線充電缺點很明顯我們要認:

無線充電的缺點:

1無線充電速度比較慢,有線快充已經在40w的道路上狂奔了,無線充電7.5W、10W效率慢吞吞;

2無線不是真正的無線,充電底座依然要接有線供電,無線充電板接通電源才能給手機無線充電;

3使用不夠方便,充電的時候需要輸入端和輸出端的線圈對準,一邊無線充電一邊玩的場景受限制。

有缺點是好事,可以改進。無線充電依然處於早期。

iWALK愛沃可發問:大範圍遠距離免物理接觸的無線充電何時到來?

理想中的無線充電,應該是能實現一定範圍內大功率快速充電,並且可以做到遠距離免物理接觸的充電。成熟的無線充電使用場景可能是這樣的:手機沒電了,我只需要拿著手機走到無線充電器範圍內(比如10㎡),就可以實現自動充電;期間手機可以正常使用,不受限於任何物理、距離(直徑範圍內)的約束。

為了實現類似的成熟場景,現在的無線充電是不是得一步一步來?不能只想要享受成熟的技術,而忽視發展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