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說:我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結果後者應驗了

南北朝時期以前是東晉時期,在當時有一句話廣為流傳,那就是:“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能說出這句話的人想必也是個十分自負的人,如果要平凡地度過這一輩子,那還不如讓自己成為遺臭萬年的人,這樣起碼能有自己曾來過這個世界上的證明。這句話則是從東晉權臣桓溫口中說出來的。

他是個心中有著強大抱負、巨大野心的人,同時也是個有才幹的人。在公元三百四十六年的時候,就是他帶兵將蜀滅國。

建立功績的同時,他的野心也隨之越來越膨脹了起來,他甚至對司馬家的政權流露出了貪婪的目光。但是他也明白威望與民心的重要性,因此他並未直接將黑手深入司馬家,而是選擇先去為自己建立不世之功,建功並非真心為百姓謀安穩,只是他在為自己不斷鋪路罷了。

此人說:我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結果後者應驗了

也正是如此,後來就有了赫赫有名的“桓溫北伐”。他想要藉此機會來建立足夠信服的功勳,也為自己的奪權找一個適當合理的藉口。不過,他怎能料到,結果會如此地事與願違。因為在好幾次北伐中,他竟然只取得了一次的勝利,在其餘的戰鬥中全都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因而,這次的北伐結果,非但沒有給他帶來巨大的聲望收益,反而是起到了反效果,大跌他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不過,他並未因為這次的失敗而選擇放棄自己的野心,而是在這條路上繼續鋌而走險。他想要模仿前人伊尹等的行為,另立新帝。不過,縱使他再怎麼位高權重,廢帝可並非兒戲,也是要尋求正當理由,讓大家都信服才行的。

因此晉廢帝便成為了他手下的受害者。他是東晉時期唯一一位在位時期被廢的皇帝,廢帝本人並不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甚至還是一個膽子比較小沒什麼主見的人,這也不完全怪他,主要是自從他登基後,一直是褚太后把持著朝政,這怎麼能養成一個強大的皇帝呢?雖然他並沒有君王性格,但是他在位期間對待桓溫一直都是彬彬有禮而且他也總是小心謹慎,並沒有犯過什麼大的過失。

此人說:我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結果後者應驗了

這樣的乖皇帝自己不犯錯誤,要如何找到理由去廢除他呢?這隻能讓桓溫自己現想一個理由了。後來他終於想到了一個足夠的理由,那就是“以床第弟之事誣之”。他讓手下在民間大肆散佈皇帝的謠言,大概內容就是:廢帝年少時期就換上了陽痿症,始終無法得到治癒,不但如此,他竟然還和他的三名內侍成為了斷袖之交。他后妃所生的三個孩子,其實都是這三個內侍男寵的後代。廢帝若立這些小孩為儲君,則動搖了皇帝的基業。

這些消息很快就在朝野中傳開了,一傳十十傳百,就這麼以訛傳訛,最後還傳出了很多版本,已經沒人能分辨出這些事情的真偽到底如何了。發生這些謠言的這一年,廢帝剛好三十歲。眼看這些消息已經動搖了皇帝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呢?

因此在公元三百七十一年的十一月,萬事俱備的桓溫帶兵抵達健康,將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的廢帝詔書交到了褚太后的手裡,太后萬般無奈之下也只能選擇答應。這一切似乎都在桓溫的安排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此人說:我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結果後者應驗了

但這件事對於早已看透形勢的百官們來說還是在意料之中的,其實他們只是為臣,只要自身利益不受到損害,誰來做皇帝對他們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呢?因此晉簡文帝便上任了,也就是原來的會稽王司馬昱,廢帝則降為了東海王。

眼看事情已經得逞,桓溫也急不可耐地去收繳玉璽等等,並且還親自送走了當時的東海王。

十一月份已經進入了涼爽的秋季,廢帝穿著單衣,出宮門時,儘管依然受到了群臣朝拜,他的心卻在唏噓中漸漸冷去。僅僅在位六年,明明沒犯什麼錯誤,卻被這麼趕下了臺。一年後,他又遭到了貶黜,被貶為了縣公,但這次他心中卻毫無怨言。

就在他被貶的這一年年底,有個人秘密來找他,說自己的是太后的手下,是來幫助他復位的。但無論此人是真的太后屬下還是隻是桓溫派來試探自己的人,對於他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此人說:我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結果後者應驗了

於是他就非常坦蕩地說:“我被貶到這裡,多虧了朝廷寬容我,我怎麼能有這種逆反想法呢?如果這是太后的意思,肯定是派公使來,怎麼讓你這麼一個身份不明的人來呢?肯定是你想要害我吧。”聽完這話,來人便離開了。

在這件事過後,他覺得自己現在的處境並不安全,就開始更加的行事放蕩,而且還下令說如果有人生下他的孩子,就馬上把這小孩淹死,藉此來保命。這樣,他也就在東海府安穩地度過了餘生,十五年後病逝了。

此人說:我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結果後者應驗了

無論是哪個男人,被汙衊“陽痿”必然是會十分憤怒的,作為廢帝發生這樣的時候更是會被載入史冊,那麼他就一點也不生氣嗎?那就不一定了。只不過,他深知自己的處境,也深知自己在權力和生命面前應該如何做出抉擇罷了。

桓溫心心念念想要篡位,他之所以操控朝政,操控皇帝廢立,目的就是為了取而代之。但他始終投鼠忌器,因為當時是“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恆溫何嘗不想獨吞天下,又怕其他門閥士族和而攻之。

當十四任帝司馬昱臥病,一夜之間,發出四次詔書,徵召桓溫進京,這是上天賜下的篡奪良機,桓溫無奈拒絕了。

寧康元年,桓溫病了。於是他回到了姑孰,在回去以後病情更加危機了,不過即使是在這個時候他還是逼著朝廷給他加九錫之禮。謝安等人看他病重,就以袁宏寫的錫文不行為理由一直拖延著。該年七月,桓溫病逝了。後來他的兒子建立了桓楚後,追封他為“宣武皇帝”。

【《晉書·卷八·帝紀第八》、《魏書·卷九十六·列傳第八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