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数字度量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最先掌握使用的符号,用于统计,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中国进入夏朝以后,中华大地出现了国家这一社会组织形式,在国家形成以后,国家的运转:征收赋税,发放俸禄,造兵器,建城池,修水利,生产分配、交换等等,都离不开计量的技术保障。因此,夏朝的建立,度量衡制度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夏朝的数字度量衡至今是个迷,文字记载几乎没有,只有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出土了陶纹刻划符号,展现了夏朝时期文字符号,接近甲骨文构造,权且认为是夏朝时期的文字符号如图。通过本人的分析整理,认为这些符号为数字度量衡单位符号。其分析解读如下: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来看看夏朝文字,二里头陶文破译

结论:二里头文字,原来就是一大堆日常用到的度量衡单位,由度量衡而产生一整套文字体系。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二里头文字和日后的甲骨文已经极其相似,所以二里头文字就是甲骨文的前身。主要是二里头发现的文字还不够多,所以专家们还不敢确认。

甲骨文可能是在夏朝文字的基础上,吸收了古东夷的元素产生的。因为龙山文化陶片上也发现了陶文,而龙山文化是属于古东夷的活动范围。见https://www.toutiao.com/i6679036599000367620。东夷的概念在这里也要提一下,东夷不是民族、种族概念,他代表着一个地理方位的名词,在这个地理方位上曾经出现过多支部落,这些部落发生过兴衰更替。所以,不能简单把东夷看成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族群。有些人还对东夷持歧视的态度,那更不可取。东夷变成贬义词,要到汉朝之后了。古东夷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