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劉備起點更高,為何孫權卻是三國裡最晚稱帝的?

珂人爾


人艱不拆啊,談到稱帝這件事兒,孫權孫大帝心裡苦啊!


古代講究繼承大統,一定要名正言順,不然就是叛逆反賊。觀之東漢末年,為何董卓和曹操要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不是自己稱帝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如若稱帝,便是篡權,會為天下各路諸侯所攻之。

正因如此,董卓自己被王允和呂布聯合給搞死了;還有袁術,人家可是有傳國玉璽啊,按理說這總沒人說啥了吧?但是結果如何,卻落得被萬劍射死的結局。沒辦法啊,誰叫他不信劉?人家漢獻帝還活著呢,他是哪家的皇帝?


而反觀劉備,因為是漢室宗親,他想要振興東漢,想讓奄奄一息的東漢起死回生。我們姑且不論他是否真的如此想,但是事實上他稱帝時國號不是漢,而是蜀。但無論如何,這個身份,是他稱帝必不可少的條件。

而魏為何到了曹丕才稱帝,這是因為曹操足智多謀,他深知自己沒有稱帝的條件,如若挾天子以令諸侯時殺掉皇帝,自己稱帝,便一定會落得和董卓一樣的下場。所以他一生征戰,墊下了曹丕稱帝的基礎。

曹丕稱帝時魏國幾乎佔據了中國大片疆土,實力也在三國鼎立之中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加之逼迫漢獻帝禪讓皇位於他,一切名正言順。

東吳本身實力較弱,雖然比蜀國強一點,但也不夠看啊!

<strong>

加之孫權只是一個吳郡太守,稱帝更加難上加難,名不正言不順啊,他爹孫堅曾經只是袁術的部下,袁術都沒資格稱帝,他就更來不起了。稱帝本來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一個萬人所攻之的位置,如若又沒有足夠的實力來應對這些眼紅的勢力,必然只有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

那麼為何他最終稱帝了呢?沒辦法啊,兩邊曹劉皆已稱帝,而坐擁江東諸郡的孫權自公元222年以來雖自立年號,卻一直只稱吳王,低人一等,這個位置顯然更尷尬,想要爭霸天下,沒個名分怎麼行?

於是孫權稱帝了,而且他的帝號比誰都牛,是為孫大帝,當然也比他們活得都要長!


白話歷史君


公元220年,魏王曹丕受漢獻帝禪讓,正式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

公元221年,漢中王劉備不承認魏為正統,在成都稱帝,國號仍是漢,因其延續漢朝,史稱蜀漢。

而直到8年後的公元229年,吳王孫權才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



稱帝最重要的問解是解決合法性問題,意思就是向天下說明為什麼是你當皇帝?

曹丕是禪讓漢獻帝的皇位,是正宗大漢天子禪讓給曹丕皇位,完全合理合法,走的是類似王莽稱帝的流程。

劉備是漢獻帝認可的漢室宗親,一直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在曹丕稱帝后,認為漢獻帝被害,於是以延續漢室為理由,仍稱漢,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而孫權呢?

孫權19歲時受朝廷冊封為討虜將軍兼會稽太守,也就是漢朝地方官。

208年,劉備上表封孫權為車騎將軍兼徐州牧,還是漢朝地方官。

219年,曹操上表封孫權為驃騎將軍兼荊州牧,封南昌侯,還是漢朝地方官。

221年,魏文帝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孫權此時向曹丕稱藩,實際此時已是魏朝的吳王兼地方官。

孫權稱帝沒有解決合法性問題,如果是漢朝地方官,則皇帝是劉備,如果是魏朝地方官,則皇帝是曹丕,孫權面臨兩難問題。



另外還有個重要原因導致孫權很晚才稱帝。

221年劉備稱,三個月後劉備東征,孫權面臨劉備的戰爭威脅,沒空稱帝,直到222年夷陵之戰結束,結果曹丕又發動大軍伐吳,東吳與曹魏一直在斷斷續續地交戰,孫權沒空稱帝。

226年,曹丕去世,孫權北方壓減小,隨後數年孫權揮軍南下徵交州。

228年,孫權發動石亭之戰大敗曹休,北部邊境暫時安穩,而西邊早在223年己和蜀漢再次結盟。

229年,孫權稱帝,儘管稱帝理由很牽強,但孫權還是稱帝了,雖晚了幾年,但局勢己經穩定。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孫權在軍事上可能比不上另外同時期的曹操和劉備,但是他對時局的把握以及生存之道的理解,卻又比其他兩位深刻地多,越晚稱帝,對他來說,就越安全。

歷史上對孫權的前半生評價是很高的。孫權是孫堅之子,孫策之弟。孫堅在《三國演義》中剛出場時的地位可不低了,當時他已經是長沙太守,爵位是烏程侯,也是割據一方,實力雄厚的諸侯了。董卓之亂時他也是十七鎮諸侯中的一鎮,在討伐董卓時也立下不少戰功,可惜後來因為偷藏傳國玉璽而被劉表設計殺死。

孫堅影視形象

說起來,江東孫吳的基業大部分是孫策,也就是孫權的哥哥建立的。孫策,人稱“小霸王”,藉助從袁術那裡借來的幾千軍馬橫掃江東,一舉奠定了之後東吳的基本格局。孫策後來被刺客所傷,臨終之前,出於政治考慮,並沒有將江東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讓弟弟孫權接手自己打下的江山,他是這麼評價自己的弟弟的:“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而老謀深算的曹操在南征江南時也曾經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從這兩人對孫權的評價,可以看出孫權其人確實很有才能。

至於為什麼孫權在三國之中是最晚稱帝的,我們可以從孫吳在三國中所處的政治局勢來說。三國之中,魏國最為強大,曹操死後,曹丕繼承其父的權勢,對帝位的渴求路人皆知。公元220年,曹丕通過漢獻帝禪讓的方式得到皇帝之位,取代漢朝建立魏朝。雖然大家都知道漢帝禪讓並非出於自信,但一則魏國實力擺在那裡,二則禪讓之後魏國實際上成了繼承漢朝的正統王朝,實際上沒有多少克詬病的。

曹丕影視形象

而劉備,他自起事之初打出的旗幟便是復興漢室,而且他自己也是漢室宗親。在曹丕廢了漢獻帝之後,漢朝實際上已經滅亡。而劉備為了延續漢朝的統治,自己登基為帝,也還說得過去。

劉備影視形象

到孫權這就有些尷尬了。按理說,不論是孫堅、孫策、還是孫權,都是漢朝名義上的臣子,而東吳在漢獻帝還在位的時候,名義上還稱一下臣,但曹丕稱帝后,原來的漢王朝徹底滅亡了,北邊的新興的大魏,西邊則是打著大漢旗幟的蜀國,而且又新殺了劉備的義弟關羽,不能稱臣於蜀,那為了抵禦劉備洶洶而來的怒火,就只有暫時向魏國稱臣了。劉備死後,吳蜀兩家已經和好,蜀國的威脅不存在,而北邊的魏國也不敢輕易南下,於是,在公元229年,孫權也正是稱帝,國號吳。

孫權影視形象

所以,孫權最晚稱帝,實際上是局勢所逼,為了政治上的生存,不得不如此罷了。

(全文完)


小文章大視野


在三國時期,孫權可以說是最幸運的君主,剛繼位就接管了整個江東地區。不像劉備前半生顛沛流離、東走西跑,到了中年才有自己的基業。可是為什麼孫權起點比劉備高,卻是三國之中最晚稱帝的呢?

1.穩固內部:我們知道孫權、孫策並非江東人士,要想在江東立足必須要和當地的豪族搞好關係,籠絡人心。所以孫權採用吳人治吳的方法,讓江東士族心甘情願的為自己效忠,提拔了很多士族階級的人為官,最出名的將領就是陸遜。而江東地區經常受山越的侵擾,孫權花了數十年才平定下來。

2.稱帝容易遭受諸侯圍攻:在東漢末年,漢獻帝雖然已經失去了對天下的統治,但是很多諸侯依然認劉協為皇帝,天下的百姓也是漢朝的子民,如果誰敢貿然稱帝,就是反賊,必然會被群起而功之。袁術稱帝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孫權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孫權等到曹丕篡漢,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之後,自己才敢稱帝。


柯南AP4869


孫權比劉備起點高,主要體現在實力方面,但是政治層面,孫權要比曹操,劉備都低。而且,稱帝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軍閥都因為稱帝導致被人圍觀,內部也是人心散亂,最後落了個兵敗身死。典型的例子有袁術,黃巢,張士誠,李自成等等。因為軍閥一旦稱帝,性質上就從“公天下”到“私天下”,除非條件成熟,水到渠成,稱帝就順理成章了。比如,曹魏的曹丕時代,統治穩固,軍事大權都掌握再曹真,夏侯尚等人手裡,而內部反對曹魏的貴族力量早在曹操時代清除得差不多了,甚至包括荀彧,所以曹丕稱帝時機成熟。由於曹魏的稱帝,正好和劉備的政治口號“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對立,而且劉備是皇室,稱帝更是順理成章。

(漢獻帝雖然被架空,但是隻要他尊號還在,誰都沒有理由稱帝)

但是,孫權的情況和曹魏,蜀漢大不一樣。東吳在政治上屬於絕對的“弱者”,同時也擁有更多回旋之地,有利有弊。很明顯,孫權的晚稱帝對東吳是利大於弊的。東吳交到孫權手裡,雖然已歷三世,但是根本上終究是一方諸侯軍閥的性質,和東南當地的豪族的利益綁在一起,才造就的東吳。所以,孫權要稱帝,先得講究外部形勢,也要為東吳的內部問題考慮。因此,孫權才成為三國之中,最晚稱帝的。



先說說外部形勢,東吳因為沒有像蜀漢一樣(皇室後裔,恢復漢室)的優勢,也沒有曹魏的“挾天子”的名義,所以這是劣勢。但是,同時也有優勢,特別是在偷襲荊州一事中,孫權把這方面運用得淋漓盡致。因為要和蜀漢鬧翻,孫權投靠了曹魏,接受了曹丕的封號,夷陵之戰後,三路伐吳,孫權又倒向蜀漢。這讓東吳奪取了荊州中南部,又保存了勝利果實。但是,這一系列的行動後,也帶來一些“後遺症”。直接影響的就是孫權稱帝,其實早在曹魏三路伐吳失敗,撤軍後,東吳的群臣上表要孫權稱帝,被孫權拒絕。《三國志.吳主傳》注引《江表傳》記載孫權的解釋,大意是“以前夷陵之戰後,因為劉備留在白帝城,害怕兩面受敵,不接受曹丕的封號不行呀。因為當時如此卑躬屈膝,直到現在還忘不了呀,也是不稱帝的原因呀。”所以,孫權直到劉備,曹丕都去世之後,才稱帝。

(影視中的孫權)

除了外部原因,內部原因也是孫權比較晚稱帝的關鍵因素。孫權的“猜忌之心”在三國的君主裡是出了名,一方面可能和孫權家族根本上是諸侯軍閥有關,一方面,東吳的建立和南方豪族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東吳隨後形成的“陸,顧,朱,張”四大家族更是這裡面的佼佼者。由於,北方曹魏統治穩定,從北方南下的人才開始斷流,東吳幾乎就被這些家族子弟壟斷了東吳的入仕之路,這嚴重形成了潛在的威脅。孫權也是想先解決君權集中的矛盾,再稱帝,有助於東吳孫氏統治的穩定。

(顧,陸,朱,張的家族代表人物顧雍,陸遜,朱治,張溫)

於是,啟用了朱治,張溫等人推薦的暨豔為“選曹尚書”(相當於組織部長)。但是這次選官改革,觸動了大多數豪族的利益,導致暨豔最終冤枉被殺。孫權也知道“眾怒難犯”,但是卻把一股怨氣,撒向張溫,甚至朱治。張,朱二人正是豪族代表人物,這也算是順著暨豔這件事,從另外一面打擊豪族。但是,孫權的改革畢竟是失敗了,這個矛盾一直存在。隨著孫權的年老,為了維護孫氏在東吳的統治合法性,在229年,孫權稱帝了。但是,孫權稱帝后,依然保持著對豪族的打擊,比如設置了“中書典校郎”,來達到監督豪族為首的群臣的目的,最終也引發了“呂壹事件”。

總體來說,孫權的晚稱帝是受到內外部條件的制約,事實上不是他不想稱帝,而是他能為東吳的穩固,忍耐被曹丕封“吳王”的屈辱,同時也想要解決豪族對君權的威脅後才稱帝。


大飛熊騎士


答案是孫權不具備稱帝的法理條件。

第一,先看曹魏政權:曹丕繼承了其父親曹操打下的基業,整個中國北方都是他們曹氏家族披荊斬棘歷盡艱辛打下來的,軍隊聽命於曹氏家族,朝廷的群臣也大多數都是曹操提拔起來的。曹丕成為魏王后,為了聚攏人心,提高曹氏集團群臣的向心力,只能稱帝。於是曹丕採取了中國上古時期最常用的禪讓制,逼迫漢獻帝劉協交出皇位。整個過程非常搞笑滑稽而且充滿了虛情假意,但是,禪讓制卻時中國古代政權交替程序中最正規的一種,是上古五帝時代使用的政權交替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曹丕合法合理的接過了東漢王朝的政權,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帝。後世的史書大多數也都奉曹魏政權為正朔,認為曹魏時大漢王朝的真正繼承者,華夏正統王朝。

第二,再看蜀漢政權,劉備時漢朝的皇室宗親,漢景帝閣下玄孫,西漢中山靖王之後,當時擔任東漢王朝的左將軍,被冊封為宜城亭侯,領豫州牧,雖然是個空頭司令,手底下沒多少兵馬,但是他繼承大漢王朝的政權從血緣上和法理上都說得過去。天下大亂,諸多軍閥中最後就只剩下了劉備這個皇室宗親,那麼,從法理上來說,劉備繼承皇位是匡扶漢室,是符合古代封建王朝的傳統的,也是合情合理的。況且當時曹丕篡漢時,消息傳到益州,劉備宣稱漢獻帝劉協已經被曹丕害死,當時的通訊極不發達,很多人並不知道漢獻帝到底是死是活,既然主公說已經死了,那也無法去考證。當朝皇帝死了,誰來繼承皇位?他曹丕一個大漢的臣子也敢篡權稱帝,那大漢皇室宗親劉備就更有資格當皇帝了。

第三,就讓我們看看孫權,孫權如果率先稱帝時非常尷尬也非常危險的。孫權當時擔任的時大漢討虜將軍,會稽太守,在名義上是東漢朝廷的地方軍政長官。漢獻帝劉協禪位給曹丕,大漢變成了大魏,那孫權在名義上就變成了曹魏的地方軍政長官,如果孫權不承認曹魏政權,認為曹丕篡漢,是不合理不合法的,那麼孫權就只能繼續奉大漢王朝的正朔,這時,劉備又稱帝了,還是正兒八經的大漢皇帝,孫權就又變成蜀漢的地方軍政長官了。可見孫權當時是十分尷尬的。如果孫權率先稱帝,那很可能面臨被曹魏政權和蜀漢政權兩面夾攻的危險局面,沒看見當年實力強勁的袁術稱帝后身敗名裂的下場麼?孫權自然是不敢率先稱帝的。

因此,綜上所述,孫權只能暫緩稱帝,先觀察一下曹魏和蜀漢兩個政權之間較量的結果,待局勢明朗之後,再稱帝也不遲。事實上也是如此,孫權成為魏蜀吳三大政權中最後一個稱帝的君主,可見孫權在政治上是明智的,是一個頗有智慧的君主。


爾靜橋


因為孫權當皇帝是沒有法理的。

曹丕條件最好,說他篡位也罷,奪取也罷,當曹丕站在高臺上,當著幾十萬人的面接過漢獻帝呈遞的玉璽,這一刻,曹丕的法統就確定了。這是漢獻帝讓出了自己的皇位。

劉備就比較無賴了。說曹丕殺害漢獻帝,為漢獻帝發喪,上諡號。然後祭祀天地,直接藉口自己是皇族而當皇帝了。

可孫權沒有任何理由啊。

找了半天,還是找不到,但兩邊都是皇帝,自己不當皇帝肯定低一頭。最後才祭天說,天下大亂了這麼多年,那曹操、曹丕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我江東和漢中(春秋時期並列)關係好啊,將來殲滅了曹賊,共分天下(還是沒說自己為什麼能夠當皇帝)


四川達州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

先是時機不成熟,等到時機成熟了,又碰上夏侯淵戰死,漢中丟失;加上關羽水淹七軍,搞得曹操想遷都,於是稱帝大業只能等等了,只是這一等就沒等過死神。

孫權為什麼不稱帝?

扯什麼法理的都是扯淡,法理算什麼?得天下了做皇帝了,自然可以給自己洗白,權力就是法理。不想想看魏蜀吳都說傳國玉璽在自己手裡,傳國玉璽都可以造假,法理不是隨你說?

孫權沒那麼快稱帝,也是因為曹魏一直盯著孫權打,打的孫權沒空稱帝了。

曹丕從222年到228年,幾乎每年都打孫權一次,孫權很忙。

228年到229年,為了避免孫吳被滅,諸葛亮北伐,減輕孫權的壓力,孫權抓住機會,馬上就稱帝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


古代稱帝都要講究名正言順!東吳與東漢王朝“非親非故”,只能排在後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