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个村高票通过表决 柳市顺利推进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

91个村高票通过表决 柳市顺利推进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

峡门村民投票。

“三资完全融合,一加一大于二,期待更好发展。”——汤东村与圆木社村合并成为汤岙朱东村。

“原本就是一家,现在重回一家。”——高前村、高后村、高四村合并成为高园村。

“从前是村里人,现在正式成为城里人啦!”——前街、上园等村村改社区。

“强村带弱村,心齐同建设。”——前横村与龙根村、下渎朱村合并成为泮垟前横村。

连日来,柳市镇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截至昨日,91个村高票通过表决,黄华、长岐、东城、湖横、象东等5个社区完成全部优化调整工作。

一加一大于二

发展放开手脚

近日,柳市镇寺前村与田垟村相继开展村规模优化调整投票表决,均高票通过撤并方案,合并成为井虹寺前村。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未来发展所需,两村“三资”也实现直接完全融合。

两村位于象南社区,寺前村有村民1390人,田垟村较小,有村民303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两个村对彼此的认同感很强,村民们不论老少,均认为两村是一家。“大约60年前,田垟就是从寺前分出去的。”田垟村村委会主任林正华说。

两村人文相亲,地理位置相近。“从柳市建成区、象阳街到寺前,需得经过田垟。”寺前村村委会主任余孝纯说。

说起井虹寺前村的历史,余孝纯十分感慨:井虹寺前村曾占据柳市南片的交通中心,距黄华、翁垟等都只有5分钟路程;以前从柳市建成区到岐头走水路,村前的龙岐河段是必经停泊点,一天有多趟轮船在此上下客,村里因此商贸发达,经济、文化等方面能人辈出。近年来,随着中心大道建成、柳市镇域范围内多条大道通车,寺前村的交通地位渐渐弱化,发展也渐渐滞后。

“融合后,一加一大于二,我们要放开手脚,谋划新村的新发展!”寺前村党总支书记余夏雨说。

91个村高票通过表决 柳市顺利推进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

三宅村庄重的投票表决仪式。

融合一步到位

齐心共谋建设

同样的完全融合新村,是位于柳市镇象东社区的汤岙朱东村。

昨日上午,柳市镇汤东村、圆木社村同步开展村规模优化调整投票表决,均高票通过并村方案。

两村位于象东社区中心,产业相同,血脉相融,合二为一水到渠成。但在资产融合方面,起初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两个村经济状况基本一致,资源也差不多,直接融合是最佳方案。”汤东村党支部书记朱建品说,“一些村民原本不理解,经过镇、社区干部多次走访,说情说理,他们都赞成了。”

两个村都属经济薄弱村,融合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村口一块本属于两个村的土地共同开发,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文体中心等供村民使用。

柳市镇有关工作人员说,柳市镇经济社会发展活跃,不同村发展阶段不同,“三资”直接融合难度较大。汤岙朱东村、井虹寺前村等两个新村一步到位,达成直接完全融合,为新建设做好准备,更为全镇做好表率。

91个村高票通过表决 柳市顺利推进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

华西村计票现场。

“升格”成为城里人

生活理念亦升级

“为了配合优化调整,上周我们把办公楼改造提升了一番,弄得干干净净,好迎接新组建的服务队伍。”

4月22日,在柳市镇前街村的村规模优化调整投票点,该村党委书记卢东来有些激动:“根据调整方案,我们村‘村改社区’成为前街社区(城市社区)。村民们很高兴,都说今后正式成为城里人了!”

前街村有村民770户,高票通过表决。

与前街村一样,当日上园村的村改社区投票表决也进行得十分顺利。

当天一大早,不少村民尤其是老人家穿戴整齐、喜气洋洋地来到投票点,大家投出赞成票,还相互道声“恭喜”。

该村党委书记胡成云说,早在前期的各层面会议中,村民们对村改社区一事就十分认同。

“身份‘升格’了,理念更要升级。我们开会时都说,以后是社区居民了,咱们的生产、生活理念要改变。要学习城市文明互助、敬老爱幼的生活方式,多多接触志愿服务活动,在环境卫生、垃圾分类、节约节能、消防安全等方面做得更好,当一个更加文明的上园人。”胡成云说。

据了解,柳市镇长虹村、东风村、后街村、南陈岙村也将撤村改为城市社区。

是兄弟也是邻里

要取长更需补短

昨日,象阳社区高后村、高前村、高四村同时举行投票表决仪式,三村合并成为高园村。

在高后文化礼堂,村优化调整工作组摆开签字桌,等候村民们前来投票。从8时到10时,短短两个小时,该村完成投票。

10时许,柳市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来到现场巡查。“计数完毕,100%赞成!”高后村党支部书记黄钱三兴奋地汇报。

与高后村一样,高前村、高四村也高票通过表决。据悉,三村近年来发展步调一致,本是同根同源,因此此次合并调整顺应民心,推进顺利。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北城社区朝阳村、垟心村。

日前,朝阳村、垟心村通过村民投票表决,合并成为朝阳东村。

两村本为兄弟村。“我们村和垟心村隔着一条新104国道,曾经都属于‘平心大队’,老一辈之间基本是亲戚关系。”朝阳村党支部书记章国藏说,两村血脉相融,既是兄弟也是邻里。

近年来,朝阳村发展势头迅猛,短短几年间摆脱“垃圾村”的帽子,在党建、环境整治、河道治理、消防安全等各方面华丽转身成为柳市镇级示范。

垟心村则在创国卫工作中表现突出,旧村改造项目稳步推进。

“本来兄弟村之间交流就不少,合并之后,可以更加便利地互帮互助,吸取对方的优点、改善自身的不足,更好地发展新村。”章国藏说。

91个村高票通过表决 柳市顺利推进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

上游村工作组上门服务,村民在家中投出选票。黄瀚 摄未署名图片由柳市镇提供

大村带小村

并村又并心

日前,象南社区龙根村、下渎朱村与前横村完成合并。

前横村有户籍人口2700余人,常住人口3100人,在柳市全镇按人口数稳稳排前列。

“根据此次村规模优化调整政策方案,前横本不用参与合并。”象南社区党委负责人说,“但考虑到它的兄弟村——龙根、下渎朱的人口少,且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就把前横也动员起来,形成大村带小村的格局,为接下来的资源共享、通畅发展做好铺垫。”

在黄华社区,黄华村与黄浦村也顺利结合。

两村位于黄华社区中心,地缘相近。近年来,黄华村通过闲置土地利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又通过改善村庄环境、兴建文化设施、保障居民养老,让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有效提升。相较而言,黄浦村则由于土地资源等因素限制,发展较为滞后。

“与黄华村合并后,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团结与干劲,更好地建设村庄。我们已经有计划打造项目,希望提升集体经济,迎头赶上。”黄浦村党支部书记张乐海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