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愿意让妈妈买现挤新鲜牛奶?因为布鲁氏菌病难治!要防!

现挤现卖的牛奶似乎一直存在于城镇生活中,算得上是市民眼中“新鲜有营养”的代名词。


犹记得小时候,一手攥着妈妈给的零钱,一手提着空空的大塑料瓶去打奶的场景,牵着奶牛的大爷一边指挥着人排队,一边把现挤出来的牛奶用漏斗倒进打奶的容器中。一般“打奶”都是有固定时间的,去早了没有,晚了也没有,有时大爷到早了,我也到早了,大爷却要我等着,他坐在一旁抽支烟。
那时只知道妈妈特别嘱咐过,直接喝会拉肚子,路上不要嘴馋,一定要拿回家煮开了才喝。也许是记忆中的香甜更浓烈,这其中存在的隐患却鲜有人知。
接触奶牛这个专业这些年,了解的越来越多,给家人做的科普也越来越多,可有时却竟也拗不过母亲偏爱城市一隅“新鲜”的这种执念,讲道理可能并不行得通,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案例,恨不得立刻摆到她面前好好讲解一番。
只希望能通过这里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为家人科普,让我们能为家人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多参考意见。

2017年8月14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国家卫生服务部(德克萨斯DSHS)发布了布鲁氏菌病健康警报。

在出现发烧、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疲劳症状后,一名女性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布鲁氏菌病,并住院治疗。

事实上,饮用未经巴氏杀菌处理或“未加工”的生牛奶,是“最有可能”导致人患布鲁氏菌病的罪魁祸首。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存在于在动物(也称作牛传染性流产或牛布鲁氏菌病)和人类(也称作波状热或马尔他热)之间的人畜共患疾病。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菌株感染引起的。

该病临床的主要症状为产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极易由急性转为慢性,该病进入慢性期可能会引发多器官和系统损害,甚至引起流产及不孕不育等症状。

为什么不愿意让妈妈买现挤新鲜牛奶?因为布鲁氏菌病难治!要防!

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源头——现挤现卖的“新鲜”牛奶

2017年8月14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国家卫生服务部(德克萨斯DSHS)发布了布鲁氏菌病健康警报。

在出现发烧、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疲劳症状后,一名女性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布鲁氏菌病,并住院治疗。

据美国德克萨斯DSHS调查确认,该病人曾经在位于德克萨斯州沃斯堡西北部的一家持牌“零售生牛奶(Raw for Retail)”的奶牛场购买过“生牛奶”——即大众认知中,现挤现卖的新鲜牛奶。

在疾病调查的过程中,从这家奶牛场的原奶样品中发现了布鲁氏菌,随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该布鲁氏菌菌株鉴定为RB51,这是牛用疫苗中的菌株,该菌株只能通过血液培养鉴定,而不是血清学检测。

随后,美国CDC和德克萨斯DSHS都在追踪可能已经消费该产品的人群,结果,来自800多个不同家庭的人被确定为可能消费过这种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

不仅德克萨斯州居民受到影响,截至同年9月中旬,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亚州、俄亥俄州、北达科他州和田纳西州的居民也饮用过这种牛奶,并且出现了与RB51菌株导致的布鲁氏菌病一致的症状。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今年2月11日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美国CDC和州卫生官员正在调查19个州布鲁氏菌菌株RB51的潜在接触情况,此次存在布鲁氏菌的原料奶与宾夕法尼亚州Miller's Biodiversity 农场的生牛奶(未经高温消毒)有关。

为什么不愿意让妈妈买现挤新鲜牛奶?因为布鲁氏菌病难治!要防!

国内外相关案例并不罕见

事实上,食用生牛乳感染病毒的情况在国内外并不罕见。

2018年10月,广西贺州市85人因食用未经消毒的乳奶致患病;

2018年12月,克罗地亚农业部兽医和食品安全局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报告称,克罗地亚发生羊布鲁氏菌疫情。

根据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介绍,我国自1905年首次在重庆报告两例布病以来,现已在全国29个省市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流行。50~60年代在我国人畜中有较重流行,自70年代布病疫情逐年下降,至90年代初人间感染率仅为0.3%,发病率只有0.02/10万,这个状况明显好于某些发达国家的布病疫情。

但自1993年布病疫情出现了反弹,1996年我国部分省区疫情明显回升。1991年我国布病暴发点为零,1996年上升为76个;这个现象与世界上部分地区的布病疫情遥相呼应,该状态已引起世界和我国有关部门的关注。

为什么不愿意让妈妈买现挤新鲜牛奶?因为布鲁氏菌病难治!要防!

生牛奶安全饮用建议及疾病预防规范

目前,有关生牛奶的安全饮用和乳源性布氏杆菌病的预防,各国相关部门也给出了许多参考建议和规范。

在我国,《乳与乳制品管理办法》第五条中明确规定,牛乳的消毒根据当地情况采用低温巴氏消毒、高温瞬间消毒、简易瓶装消毒或其他经卫生主管部门认可的有效消毒方法。

生牛乳禁止上市出售。

2018年9月,英国食品标准局(Food Standards Agency)更新了生牛奶安全规例,并为饮用生奶提供参考建议。(详见:https://www.food.gov.uk/safety-hygiene/raw-drinking-milk)

为什么不愿意让妈妈买现挤新鲜牛奶?因为布鲁氏菌病难治!要防!

2019年3月,一篇名为《人乳源性布氏杆菌病的发生、主要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综述发表在国际食品微生物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第292卷,第39-47页。

本文综述了本世纪初以来发表的有关受污染乳制品致人布氏杆菌病的报告,以及用于提高该病诊断、监测、控制和预防的评价和评价体系。

为什么不愿意让妈妈买现挤新鲜牛奶?因为布鲁氏菌病难治!要防!

文章主要对乳制品中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及危险因素进行了总结。生牛奶由生牛奶制成的奶酪是人类布鲁氏菌病的主要载体;在流行地区,牛、骆驼、山羊或绵羊的生奶通常被布鲁氏菌污染;引起人类布鲁氏菌病的主要布鲁氏菌为流产型布鲁氏杆菌梅氏布鲁氏杆菌

。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应采用细菌分离和分子方法来检测和鉴别食源性布鲁氏菌感染。(想要获取该篇文献,可发送“布鲁氏菌病”到后台获取下载链接)

治疗感染布鲁氏菌RB51菌株的患者的困难之一就是,它对利福平和青霉素都有抗药性。根据美国CDC的建议,任何在布病暴发期间饮用该奶牛场牛奶的人都应该向医生咨询他们可能出现的症状和问题,并且还建议医生为饮用者开具抗生素作为预防性治疗。

诸如此类的案例表明重新审查牛群健康协议的必要性。虽然布鲁氏菌病在美国几乎已被根除,但在大黄石地区仍然存在于野牛和麋鹿中,一些西部地区要求对转移至此地区的后备牛接种疫苗,因此许多奶农会持续接种疫苗。由于消费者已经出现患病现象,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布鲁氏菌病疫苗的接种情况了。

目前,后备牛接种RB51疫苗作为预防牛传染性流产的辅助手段,疫苗接种可降低患病风险,但并不总能防止流产。疫苗接种仅限于4–12月龄的后备牛,必须由经过认证的兽医进行。在特殊情况下,成母牛可以在某些州接种疫苗。

不可以给怀孕母牛接种此疫苗。该疫苗的菌株对牛胎盘具有亲和力,并且与胎盘感染和流产有关,这对给怀孕期间接种该疫苗的母牛接产的人来说,也是一种风险。同样地,正如德克萨斯州的情况所示,饮用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也会导致人体感染。

为什么不愿意让妈妈买现挤新鲜牛奶?因为布鲁氏菌病难治!要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