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漂一族”转身成为“公司老总”,“天华速度”背后离不开这样的“李云龙式”干部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霈

“向先进典型学习,可学者多矣!最关键的是要学精神、学品质、学方法。”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道路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对事业无限忠诚,脚踏实地奋斗,用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努力、坚定不移的信念一步步铸就前进道路的先进模范。我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也涌现了不少这样的榜样、明灯。

在菏泽电商产业发展的汹涌浪潮中,天华电商产业园是最引人注目的弄潮儿之一,其日新月异的变化被业内人士称为菏泽电商发展的“天华速度”。天华电商产业园不仅仅是天华集团的一个版块,按照“电商+实业”、“园区+基地”的模式,天华集团已经由传统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地产、建设、电商、实业、金融五大产业板块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企业。转型发展、快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模范的引领、典型的带动,在天华向全市贡献企业力量的时候,有这样一位“李云龙式”的干部在身先士卒、奋勇向前。

曾经的“北漂一族”,到现在的“集团老总”,“拼搏”是成功秘诀

这位被同事们成为“李云龙式”干部的人,叫李克明,是天华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这位已经年过50岁的“60后”,并不是含着“金钥匙”才当上的“老总”,也是经历了千难万险,从打工创业起步,才有了今日之果。

从“北漂一族”转身成为“公司老总”,“天华速度”背后离不开这样的“李云龙式”干部

“在回乡创业之前,我也曾外出打工当做‘北漂’,那时候有人问起我来自哪里,当我回答‘菏泽’时,竟然无人知晓,甚至有人直言不讳的说‘菏泽那个穷地方’,从那时起,我就下了决心回家创业,做出一番模样。”谈起当年的往事,李克明十分感慨,上世纪90年代初从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以后,原本可以凭借自身所学和学历闯出一些成绩,但因为一时置气而返回老家。

回到家之后的李克明在菏泽仪表厂、同源盛业等单位工作,十余年的学习、历练和蛰伏,让他不断丰富自己。2005年,天华集团创业之初,李克明加入了该公司,成为了最早一批的创业者。十五年来,财务、物业、销售、房产、电商、旅游,他几乎从事了所有的工作岗位,尤其是在天华集团下属的中住集团工作期间,他提出了“圆梦菏泽,中住同行”的发展口号,不到十年,就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三级小型建筑公司,成长为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及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互联网产业等多元化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这样的成绩在同行看来几乎是匪夷所思的。

“老李这个人特别爱‘拼’,善于学习,无论跨行、跨领域,他都不畏辛苦,短时内学以致用。”与李克明工作多年的老同事刘冰用“严谨”、“好学”、“拼搏”来形容他。同样作为天华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之一,刘冰自2006年进入天华以后,就和李克明“搭班子”,用他的话来说:李克明就是他的“班长”。对这位“班长”,刘冰是再熟悉不过了。

“在承接菏泽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任务期间,李总在白天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晚上恶补财务、工程等专业知识,一个晚上通宵起草了与校方的签约合同,让合作伙伴和一些财务专业人士都大为叹服,他起草的合同专业、细致,对结算起了积极作用。” 李总的同事汪波涛说。

菏泽会盟台、菏泽市展览中心、家居小镇,都能找到他“成功”的足迹

干事创业,除了奋力向前的拼搏,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改革创新的劲头。

“一两天的努力,很多人都能做到,但常年不懈的坚持和创新改革才更重要。”采访中,李克明讲述了一个菏泽会盟台背后的故事。

2017年12月,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在菏泽成功举办,来自世界、全国各地的电商人士齐聚菏泽,作为峰会主会场——会盟台的承建方负责人,李克明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2017年3月,公司接到了市政府、牡丹区政府下达的建设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主会场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9月底就要完成建设任务,达到办会条件,包括清障、勘测、设计、施工、装饰装修、景观绿化等,原本需要425天工期,必须在180天内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山大。

开弓没有回头箭!为全力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如期建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体参建人员全力以赴,蹲守一线,日夜鏖战,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极高的政治觉悟。李克明已经记不清和同事们在工地上走了多少遍,记不清有多少次讨论方案到深夜,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辗转难眠。放弃了周末休息,放弃了假期,在边勘测、边设计、边征拆、边施工的情况下,用时2天,完成临建任务,驻地具备办公条件;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会议中心大楼,用时2天完成挖槽,5天完成回填,2个月完成主体封顶;仅用了170天,高质量完成了4万平米项目场馆的主体建设、装修任务,全部完成了305亩园区的绿化,为峰会的圆满顺利召开提供了硬件保障。会盟台在八方宾客的见证下惊艳亮相,高标准、智能化、现代化的场馆,以崭新的形象向世人展示了菏泽的风采和天华的速度。

不仅仅是菏泽会盟台,菏泽市展览中心、天荣智能家居小镇的拔地而起,都离不开天华的奋斗,也离不开李克明的身先士卒。

既是严谨的“老总”,也是温馨的“大哥”

“严谨”、“严格”、“不留情面、对事不对人”等标签式代名词,李克明还有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

陈秋丽是天华集团的一位一线普通员工,因为患病急需做手术,但高昂的医药费让她望而却步。了解到陈秋丽的情况以后,李克明主动到医院送钱送物提供帮助。

“遇到事就说,不用怕,公司是后盾。当时李总给我说了这句话,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很有安全感,公司有一种家的感觉。”陈秋丽说。

不仅是公司员工,其他单位的不少同志也见识到了不一样的李克明。

“李总的社会责任感很强,一次偶然机会,我们闲谈,聊到了菏泽正在处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阶段,他毅然无偿拿了10万元,资助创城。”牡丹区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樊庆高说,“当时,我就告诉他,创城是纯公益的,不能加任何关于天华公司广告的,他依然坚持无偿捐助,他的社会责任感十分令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