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低俗题材的相声和小品为什么会受一些人的欢迎?

冯学亮宁静致远


看了一下大家回答的,总感觉不过瘾,我来说一下吧。

题主的问题:“某些低俗题材的相声和小品为什么会受一些人的欢迎”?

这些相声、小品是真的低俗么?还是仅仅是“你觉得”低俗。

题主,你真的是一个高雅的人么?还是仅仅是“你觉得”自己高雅。

生活中,你不需要吃喝拉撒么?你不跟老婆过性生活么?你不跟同事讲黄色笑话么?

老郭在《你要高雅》中说过:“有两种人,一种人喜欢郭德纲,这没有错;第二种人不喜欢郭德纲,也没有错。但是第二种人觉得自己比第一种人高雅,这就错了。”

“高雅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

说的一针见血。也许,题主你不过是为了标榜自己高雅,标榜自己正经,才觉得这些相声低俗。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喜剧的艺术。放眼古今,能让人发笑的元素都差不多。相声用的技巧、用得素材,喜剧电影会用,话剧会用,小说会用,笑话也会用。难道是相声的威力最大么?难道是因为相声演员的刻画能力太强了么?

更何况,跟电影相比,相声文明多了,为什么没有人说周星驰的电影低俗呢?我们下面举几个例子吧。

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喜剧之王》中,尹天仇的鼻涕差点流到莫文蔚的嘴里。这个画面被很多人津津乐道。按照你对相声的标准,这个画面文明么?相声演员不过是文字刻画,这个片段都演出来了,鼻涕甩来甩去的。

还是周星驰的电影,《算死草》,影片中大便小便、屁股肛门,以及所有能让人生理上不适的元素都被加工成了笑料。题主,你觉得文明么?

还有被大众封为神作的《大话西游》,影片中也充斥着各种所谓的“低俗”的元素。屎尿屁、男性下体等等。题主,你觉得文明么?

还有徐峥、黄渤主演的《心花路放》,贯穿整部片子的约P主题,车震、三陪、同性恋等等。题主,你觉得文明么?

很多人,一个人偷偷摸摸的时候看岛国的激情动作片爽到不行,却对相声中的污段子接受不了;跟好基友在一起天天讲黄色笑话,却觉得德云社的包袱脏的都不行了。

题主,你对文艺和生活,对相声、小品,还有电影、音乐、文学用得是完全不同的评判标准。这个是你自己内心修为的问题。

所谓,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就好像一些摇滚歌手看不起网络歌手,也不过是为了装逼而已。说实话,我现在挺喜欢凤凰传奇、大张伟的。


双柳生


我因为低俗而发笑,是因为我无法高尚的大哭😢

低俗的一种,是关于性的调侃,性的庸俗暴露,性的玩笑,性的猥琐,这是因为我无法真诚地面对性。

真诚地面对性就会真诚地面对爱。

那时,我没有爱,才来到变态的性,变态的性是一种刺激,变态的性,低俗的刺激着感官和神经,我在低俗的性中淫笑,猥琐表达着性的变态,我在变态的性中笑着,获得变态心理的满足。

我猥琐的笑,是因为我压抑了失去爱的痛苦😖

直到我大哭,有很多次我在性中嚎啕痛哭,我的自性在变态的性中感受到了痛苦,那性的刺激是深深的痛苦,那变态感官的性中无法获得的爱,那性的刺激使我失去了爱。

没有爱,才追求性的刺激,获得低俗地欢笑。

于是我在性中学习疗愈自己,把性欲望产生的性能量带入心,在心中,大哭使我清理了失去爱的痛苦,大哭使我蜕变了性,大哭使我感受到了爱,大哭使我回到了爱,大哭使我高尚,爱使我的心灵充满富足。

性只是爱的附带品,可有可无,爱才是人类生命的真谛。

爱使我高尚地大笑不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吴振伟美丽生活


低俗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权利。一个不允许低俗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恐怖的社会。

相声原本就是低俗的民间娱乐节目,从路边摊到小剧场,与高雅绝缘。老底子,女人是不能听相声的,实在是太污了。

不要指望相声去教育人,观众花钱不是来受教育的,而是图乐子的。也不要鼓动相声去讽刺人,相声艺人原本就是社会最底层,谁都惹不起,虽然今非昔比,但观众是衣食父母,还是得罪不起。相声为什么那么多砸挂?没办法,不敢惹别人,只好拿自己和同行以及家人开涮。

有人想让相声变得“高雅”,不能说没道理,但是很“无趣”。无趣比低俗更可怕。

人活世上,谁都不要装。因为,谁都是低俗的产物。



江南俗士1


昆曲雅不雅?每一句唱都带着典故,现在有多少人听?

交响乐雅不雅?入场后不可以说话,现在有多少人听?

文言文雅不雅?每句话都带着之乎者也,现在又有多少人说?

四书五经雅不雅?熟读之后甚至可以成为圣人,现在又有多少人看?

相声本就是一门让人放松让人笑的艺术形式,所以先得乐!寓教于乐也是这个道理,连乐都不乐就没人看了,那再谈教育人还有什么意义?

卓别林是世界公认的喜剧大师,请问看了他的表演又感悟了什么教育意义?是不是先把他反三俗了!

还是那句话: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存瑞我是求恩啊


我的观点说出来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指责,我本人也认为有的相声,小品很低俗,特别是某民间艺术团的小品,简直是低俗的不能再低俗,可是很受欢迎,观众很愿意看。为什么呢?我举一例足可说明,某小区1000多户,3、4千人口(在校学生除外)平均文化水平,达不小学六年级,你让他们去欣赏大型交响乐,什么园舞曲,估计不用买票也没人去。这就是欣赏能力问题,把梅兰芳的精彩唱段拿到农村去,可能没几个人去听,如果把二转拿去演,就会人山人海,这就是欣赏习惯问题,所以说我们普通百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欣赏能力自然有限。


耕者有其田54


说这话明显是冲着郭德纲来的,那就用郭的语言来说吧。

人谷为俗,人吃五谷杂粮,岂有不俗之理。有的人喝咖啡没必要阻止别人吃大蒜,况且吃大蒜的人也爱喝咖啡。人都有俗的权利,听交响乐前排的很多都是睡觉去的。全唐诗大多写的都是青楼妓女的事。郭德纲名言:高雅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

近日多少所谓的老艺术家被拍到饭局爆粗口,可见一斑。然而某舞蹈家为了所谓的高雅艺术,以花当饭,剔骨为美。甚至终生不要孩子,作为一个凡人,难道这就是社会应该提倡的?人就是人,你或许想行天道,但是不要毁人道。



文止一刀


原因就是有些人分不清什么是低俗,什么是高雅,看个小品《卖拐》,很明显这是一个很高大上的小品,很切中要害的、生动地讽刺了时下很多人容易上当受骗被忽悠,比如买保健品的、比如练某某功的,那些受骗上当者不就是范伟刻画的人物吗?题材特别好。可是,偏偏就有好多二哈一样的人,把这看成是赵本山在宣扬坑蒙拐骗,我靠这不是笑话吗?愚蠢到什么地步?央视审核几道关就为让老赵上去宣扬坑蒙拐骗?连个小品表现什么都看不懂、看拧了,还能说什么低俗高雅?就拿赵本山的小品来讲,赵本山的小品几乎每一个都是主题鲜明、高大上的作品,传播正能量的作品,有反腐的、有关注民生为百姓修路的、有关爱老年人婚恋的、有讽刺骗术的、有爱心捐助的,有反映改革开放巨变的……如果有人说他的作品低俗,那我认为基本上他的三观是反着的,扭曲的,根本分不清低俗和高雅,脑子基本是一团浆糊。


宠辱不惊159944225


这个问题我可以举最简单的例子:

东北二人转,大家都曾知道东北二人转曾经俗到了扫黄打非范围。但是本山大叔的带领下东北二人转抛去了糟粕同样还有市场,刘老根大舞台还是风光无限,豪车云集。

其实作为正常人都有叛逆,喜欢听一些曾经不能说出来的新鲜段子或节目。

俗,有市场。但是作为商人也好,艺术家或者什么什么演员也好,商人追求的是利益,只要有利益说什么都可以。试想我们不能因为观众爱听什么我们就演什么,难道观众想听点不该听的,作为演员就在舞台上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演吗?有人会认为,听着就是一乐,对别人没有影响,但是当今网络技术已经成型,各种直播,今天演的节目不知道多少观众在手机就能看见直播,这些人里面有你的孩子怎么办?可以不可以把俗的一部分收费观看,不俗的做直播呢?

现在来看郭老师还是有所改变的,有些段子自己不说了,叫他的徒弟去说,先提高知名度。郭老师自己则上电视做一些节目。我想他的徒弟都成名以后也会走本山大叔的路线,毕竟市场早晚要净化,国家还没开放到说什么都没人管的地步。

最最主要原因俗的市场能挣钱,因为作品简单,传播快。现在最可悲的就是经济利益引导了演员,不是演员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导观众怎么关注文明的健康的社会。

不是只有俗能叫大家乐,正能量作品也能叫大家乐,本上大叔春晚小品我们也乐了几十年。

艺术家和普通演员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演什么有分寸。艺术家们做好自己艺术就好,别因为经济利益摒弃自己的信念。社会还是需要弘扬正气,多些正能量。

作为观众我想也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欣赏品味,如果俗没有市场,追求商业利益的演员也不会在俗下去。某某粉丝,你们要正面面对这一问题。人口贩子还有市场,毒品有市场,难道我们都要支持这样的市场存在吗?难道老板姓想要毛片市场我们就开放吗?国家体制和机器绝对不会同意。

国家应该加强精神文明发展,出台更多细则规划文化市场,加强监督和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六大报告提出大主旋律之一,全面创建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角度说观点


相声小品,没有什么绝对的低俗高尚之分,要用唯物辨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相声小品,它是一门面向大众展示的一种艺术,只有适合大众精神生活须要的作品,才会有市场,一个没有市场的作品,就没有生机,没有生机,就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少数人说得千好万好,那就是扯淡,一文不值。

眼光不同,思想不同,审美观就不同,价值观也就不同。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形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强加于人,那就是心怀不轨,那就是霸道。反正只有能给大众精神生活带来快乐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只有能反映民情民心结合民声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只要能得到大众喜爱喜欢的作品——那就是好作品。

依我看,有些人就是在无事生非,总把一些高大上的空洞理由,拿出来当成——诋毁攻击别人的依据;总把自己的观点思想主意强加给别人,代表这,代表那!?总以为自己是个高人一等的——特殊材料制成的精品,把个人不喜欢而大众又喜爱的(文化文艺作品)相声小品,人为主观的给打上了低级的标签。大众能信吗?大众能服吗?高高在上,长此已往,大众只会与你背道而驰。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坏作品还是有能力分辨清楚的。

对哪些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伪君子,总把和他们价值观和思想不同的人,当成是一些低级趣味的低端人,其实那是真实反映出它们——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大众,背叛社会,自身灵魂出窍生活腐烂的……写照。

我的生活我做主,我的命运我主宰,我有大脑,我有思想,我有独立的人格,我有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我看什么和不看什么,不须要别人对我指手划脚,我有我的选择,我有我的自由。不要把你们对作品的审美标准,强加于人。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条条框框的教条,都束缚不了大众的自由思想和寻求快乐生活的权利。只有适合大众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是好作品,才会深受大众的喜爱。



俊波2494777000894


低俗的相声和小品为什么受到欢迎,那就是因为它们能直接逗人发笑。

相声和小品属于喜剧艺术,而喜剧艺术的首要目的就是把人逗笑,如果一段相声或小品主题也好,台词也好,哪儿哪儿都好,就是逗不笑人,那也只能说它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说一下各自的起源。相声150多年前诞生,最早的相声艺人站在街上撂地表演,为了吸引走过路过的行人驻足欣赏,那确实是什么逗笑什么吸引人就说什么。当时的观众文化水平和欣赏水平都不高,相声艺人逗他们发笑,说的很多都是谁是谁儿子伦理哏以及荤段子这样的低俗内容,目的就是第一时间把人们吸引过来。当时的相声不给孩子和女人听,原因也在这里。后来相声演员开始主动净化相声,尤其建国之后,相声也开始变成一门艺术而非只是一种撂地演出的小玩意儿,过于低俗的内容就不方便再演出了。

喜剧小品是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搬上央视春晚舞台的,最早的想法也非常简单,就是在大年三十痛痛快快逗全国人民笑上一场,没有考虑什么实际意义。现在看来,他们表演的就是模仿一个人吃面条吃撑但必须还要吃,带来的是最直接的笑声。不像后来越来越多的小品开始升华意义,好让人们在笑过之后还能感动一把。

既让人发笑又让人有所回味的相声和小品当然是有的,但它们的出现越来越难。要么只追求意义没有让人笑出来,要么只让人发笑没有了琢磨头儿。不过如果两者不能兼顾只能保一头儿,很多观众大概会选发笑而非让人回味。如果只追求后者,那只好去老老实实看书了。

看娱乐节目追求享受是人之常情,他们来欣赏相声和小品,第一需要是获得笑声,你不能说他们全错了。

雅俗共赏当然是观众和演员都追求的境界,但演员表演达到这种境界真的太难太难了。希望雅俗共赏的喜剧作品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