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高了 群眾笑了——源匯區馬路街街道深入開展“學守轉促”活動側記

“這麼快就辦好了,真沒想到!”近日,交通路社區居民王先生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僅用十幾分鍾就完成了準生證的辦理,這讓他覺得有些驚喜。王先生的這種感嘆,來自於馬路街街道積極開展“學守轉促”教育活動、深化“陽光漯河”建設最直接的紅利。

今年以來,源匯區從開展深入糾“四風”持續轉作風入手,於6月中旬至9月中旬在全區村(居)“兩委”和監委會幹部中開展了“學法紀、守規矩、轉作風、促攻堅”(以下簡稱“學守轉促”)教育活動。馬路街街道在紮實開展教育活動過程中,切實轉變幹部工作作風,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做到了讓居民群眾辦事“進入社區門,最多跑一次”,展示了社區新氣象,樹立了好風氣。

宣傳與學習並重

查擺與整改結合

“社區是政府聯繫群眾、居民實現訴求的第一窗口。為了給轄區居民群眾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方便群眾辦事,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區委‘學守轉促’教育活動,認真制訂活動方案、建立活動臺賬、抓好宣傳動員,迅速落實相關工作部署。”馬路街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勇傑說。

為傳達區委“學守轉促”教育活動精神,馬路街街道積極抓好宣傳動員,召開新任社區“兩委”負責人、監委會主任、派駐第一書記培訓班暨“學法紀、守規矩、轉作風、促攻堅”動員會,並結合“陽光居務”建設工作,對參訓人員開展廉政教育,把社區“兩委”和監委會幹部的思想行動統一到街道的決策部署上來。

採取專題講座、專家輔導等方式,對街道社區“兩委”和監委會負責人進行集中學習培訓;結合實際制訂學習計劃,對照4個方面的20個突出問題開展專題研討,強化典型教育,組織知識測試、撰寫心得體會,並進行公開承諾,進一步提升了基層幹部的政治理論水平及專業素養。

召開“以案促改”專題會。對發生在社區幹部身邊的典型案例進行認真分析,並對照紀律、規矩查擺自身存在的問題,剖析原因,確保實效。開展對照檢查和整改落實,建立整改臺賬制度和整改銷號制度,實現一項一項整改、一件一件銷號。同時,整改工作還與街道開展的“百日攻堅”活動相結合,與信訪維穩工作相結合,與整治基層腐敗突出問題專項行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相結合。

馬路街街道“真刀實槍”的教育活動,在基層幹部中形成了有力震懾,各社區“兩委”和監委會幹部作風得到根本轉變,基層幹部法紀意識、規矩意識、服務意識進一步提升,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在街道蔚然成風。

真情為民

活動成效初顯

面向居民群眾的基層單位、窗口單位都是政府的“臉面”,辦個事要跑多少次,多久能辦結,態度怎麼樣,這些直接影響群眾的獲得感。

為有效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馬路街街道高標準建成了集黨群服務、黨員政治生活館、講習所等功能於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同時根據區委讓居民群眾辦事“進入社區門,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印發了“社區服務群眾項目清單”,併發放給社區的居民群眾,讓他們瞭解社區辦事事項。

“清單分為21項社區即辦事項清單和12項社區協辦事項清單。”交通路社區主任李丹告訴記者,這33項辦理事項清單有助於居民瞭解辦事情況,另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掃微信二維碼、關注公眾號的方式直接查詢辦事流程,真正做到“進入社區門,最多跑一次”。

為滿足群眾服務需求,黨群服務中心開設了黨員服務、勞動保障、衛生計生等8個服務窗口,還設有政治生活館、紅色禮堂、紅色書吧等功能區,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現在書吧地方敞亮了,書也更全了,很多書都是書店裡沒有的。”八一路社區老黨員牛奎林感慨道。

春風化雨暖人心,馬路街全體幹部的真情投入,為街道贏得了民心。下一步,馬路街街道將繼續以“學守轉促”教育活動為抓手,擼起袖子加油幹,用零距離的貼心服務,營造平安和諧的社區氛圍,為促進街道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效率高了 群眾笑了——源匯區馬路街街道深入開展“學守轉促”活動側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