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街:曾有四條小街 今剩300米

大新街:曾有四條小街 今剩300米

大新街,一條藏身於市中心商業圈附近的小街。想必如果不是小街內有學校,如果不是住在小街附近的居民,又會有多少人知道這條小街的存在呢?

小街雖短 卻很熱鬧

2月16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市區交通路與濱河路交叉口。隨後,記者沿著濱河路向東行走了200米左右,在道路南側找到了大新街。雖是水泥路面,牆面也都被統一刷成黃藍白三色,但大新街看上去依然很有年代感。舊式的小樓房,房子一側的大樹,老式的鐵門,讓它與周邊繁華的商場相比,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走在大新街上,彷彿穿越到過去那個年代的漯河。學校附近燈光昏暗的小賣部,過年時張貼的對聯與懸掛的燈籠,坐在門前聊天的街坊鄰居,一切都又回到了小時候。

小街並不寬敞,大概有6米左右,當過往車輛迎面駛來時,需要有一輛車提前避讓才能正常通過。小街不長,大概有300米左右。小街北側與濱河路相交,南側與受降路相連,一會兒工夫就能在小街上走幾個來回。雖說小街不長,也不太寬敞,但小街內還是很熱鬧的。在有暖陽的午後,住在小街內的老人總會走出家門,坐在家門口,與鄰居們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街內的商販也在對自家的貨物進行盤點。在喧鬧的城市商業區附近,小街內的一切顯得是那麼的悠閒、愜意。

曾有四條街組成 如今只剩一條街

“這條街以前可不是這樣啊!”家住大新街上的居民趙先生告訴記者,他今年76歲,從小就住在大新街。“我小時候大新街可長著呢!不像現在就剩下這一段了。”

“那個時候還是土路,後來是煤渣路。”趙先生說,那個時候每逢陰雨天氣,道路就會變得十分難走。“你看現在的大新街就是從濱河路到受降路這一段,以前是從濱河路通到馬路街的。”趙先生說,曾經連接馬路街與老街的路被稱為信義街,老街到中華路之間的路叫菜市街,中華路到受降路之間那段叫織箔街。“那個時候菜市街是賣菜的,織箔街是織箔的。”趙先生說,後來,新中國成立後,這幾條街統稱為大新街。

隨著時代的變遷,曾經的大新街只剩下如今這短短的300米。“後來南邊蓋房子、建市場,那幾條街就沒了,只剩下現在這一部分了。”和老人聊完,已是日落時分,老人起身告別。

最後,記者先後從《河南省漯河市地名志》及市民政局地名辦瞭解到,曾經大新街南起馬路街,過老街、中華路、受降路、北至濱河路,長700米。由四段組成:馬路街到老街稱信義街,中間兩段分別稱菜市街、織箔街,受降路至濱河路為大新街,新中國成立後統稱今名。曾經市玻璃廠、老街居委會、公安街居委會和大新街小學、大新街糧店同駐街東側。如今的大新街南起受降路,北至濱河東路,長300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