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30:一場優等“偏科生”的戰爭

  • 1華為手機在國際市場的較量上,依然處於蘋果和三星中的弱勢地位,支撐起華為銷量的依然是3000元以下的手機型號。
  • 2為了在國際上進入蘋果和三星的高端市場,華為P30系列著重於蘋果和三星的用戶痛點,進行了快充和拍照上的重點升級。
  • 3隨著去年P20系列的熱銷,三星已經開始正式將華為視為對手,而機緣巧合下,三星也與華為化解了歷史恩怨,達成了屏幕上的深度合作。這將為華為手機的外觀創新,埋下伏筆。
  • 4智能硬件和華為新的黑科技發佈會,表明手機正在打破手機的唯一功能,華為也將和蘋果三星一起正式入場物聯網的智能生活賽道。
華為P30:一場優等“偏科生”的戰爭

國際第三大手機廠商,華為在2019年3月26日的北京時間晚上9點,於法國巴黎舉辦了華為P30系列的新品發佈會。

按照發佈會的時間分配比重,華為P30全場的一半時間,都放在了拍照玩法和體驗的介紹上。

“我們的願景是讓手機超越人類的視覺”

這是華為CEO餘承東在介紹P30系列時所著重介紹的一句話。

華為P30:一場優等“偏科生”的戰爭

P30作為去年P20系列的升級,攝像頭的疊加與體驗上的改善,幾乎是所有科技媒體在P30發佈前的集體共識。

去年P20系列憑藉優秀的拍照能力,在全球實現了1700萬部的驕人銷量,而承載這一輝煌的P30,儘管被國內百般看好,但對於市場對手已經成為三星和蘋果的華為而言,P30所承載的使命,卻並不如我們所看到的這般輕鬆。

因為P20的發佈,也只是喚醒了沉睡巨頭的競爭意識,當三星和蘋果都在攝像領域火力全開,去年推出了三攝,今年又變成了四攝的華為,已經對三星和蘋果的有效競爭手段所剩甚少。

所以,偏科生背後,華為手機的高端戰爭,也才剛剛開始。

為蘋果和三星而生的偏科生

從華為推出MATE 7開始,似乎華為已經成為了高端手機品牌的一份子。但華為在那時的成功,也僅僅是相較於國內其他手機品牌在高端市場的私人獎狀。

和我們印象中,國內媒體動輒對華為手機銷量超越三星和蘋果的印象不同,在IDC頒佈的2018年全球手機銷量榜單中,三星在失去中國市場的前提下,依舊以20.8%的市場佔比明顯優勢領跑第一,蘋果14.9%的佔比暫列第二,而華為則只排在了行業第三的位置。

除卻整體銷量上與我們認知上的“差異”,華為在高端市場的地位也遠遠不及我們心中“已經沒落”的蘋果和三星。

華為P30:一場優等“偏科生”的戰爭

來自極光大數據

根據極光大數據發佈的2018年Q4國內手機銷量價格的分佈圖顯示:華為在3000到4000元的手機銷量只佔整體銷量的11.1%,而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只佔整體銷量的7.6%。

與之對比的是,在全球整體銷量中比華為更高的蘋果和三星,支撐其銷量的主要機型,都是4000元以上的旗艦系列。其中,蘋果在4000元以上的機型佔比更是高達86.9%。

但對於蘋果用戶而言,隨著蘋果與高通交惡,在最新系列的手機上使用英特爾的通信基帶,其信號問題一直頗為詬病。

為了日常方便,安卓手機變成了蘋果手機用戶在蘋果手機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華為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市場需求,所以無論是P30系列發佈會上介紹的:40W快充、雙SIM卡還是超級夜景,無一不是在針對蘋果和三星的弱勢技術進行定向宣傳,而避開了蘋果的性能和三星的影音體驗雷區。

這也便是華為CEO餘承東,為什麼在介紹P30時,又著重介紹了P30的內置4200毫安大電池,以及40W快充的原因所在。

與之對比的是三星的S10發佈會,三星並沒有在發佈會上如此討好用戶,而更多是對自家綜合技術的介紹。

但對於品牌種程度達到64%的蘋果用戶來說,如果P30今年大賣,對現有市場造成衝擊最大的品牌不是蘋果,而是同為安卓陣營的三星。

只是,隨著S10憑藉1600萬+1200萬+800萬像素三攝方案一夜追平華為P20pro在4000萬主攝上的實力,被驚醒的巨頭儼然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反擊。

因為憑藉更好的屏幕和影音體驗,在三星S10發佈後,國內諸多平臺已經出現“斷貨現象”,所以,基於以上現實:華為手機在高端市場的路,依然還有很長的“偏科”階段要走。

至少從P30今年的定價策略上,它已經承載了華為向高端市場正式衝擊蘋果和三星的入場券使命。

偏科生的戰爭

華為P30最大的特點就是拍照,以至於提起華為我們能想到的第一印象,就是拍照手機。

在今年P30的發佈會上,當華為CEO宣佈P30的DxOMark榜單分數後,雖然不出意外的屠戮了一眾產品,但和去年P20pro直接躍升10分(109)的成績相比,P30pro的提升卻僅僅只有3分(112),甚至攝像部分還比去年的P20pro少了一分。

這讓依靠堆料和硬件升級來獲得偏科優勢的華為,已經在拍照部分走入了可持續創新的斷崖。

2016年,華為推出了華為P9,並在P9的麒麟SOC上使用了自家定製的ISP模塊(影像部分),當年的P9因為華為出色的拍照能力而得到了市場好評,因為那是中國國產手機中唯一能和蘋果三星拿到牌面上對比的手機。

2017年,華為推出了P10,並因為進一步改善了麒麟處理器中的自研ISP芯片,而讓P10得到了和蘋果、三星一樣的拍照體驗。

2018年,華為推出了P20pro,並憑藉獨家定製的ISP與全球首家量產三攝方案,用一顆4000萬像素的攝像頭,碾壓式屠戮了DxOMark榜單。

華為P30:一場優等“偏科生”的戰爭

華為能夠引領行業標杆背後,源於華為在自研SOC上的努力。因為華為擁有麒麟芯片的自主設計能力,所以從P9開始,華為可以通過對ISP芯片的定向升級,來讓華為手機獲得拍照能力的定向提升。

而使用了高通芯片的一眾廠商,則只能在高通驍龍的“挾持”下,使用當下驍龍芯片所能支持的拍照方案,無法及時跟進華為的三攝能力。

如果華為的對手是國內一眾使用高通驍龍的玩家,那華為手機的優勢將通過自研SOC中的ISP芯片升級來一直保持獨家優勢。但走入國際市場的華為,目前的對手並不是這些沒有自我核心競爭力的對手,而是同樣有著自研SOC的蘋果和三星。

在華為的P10時期,儘管華為在國內外賣的也很好,但P10的定價和華為的銷量,讓華為還不足以成為三星的對手。而在華為P20系列推出初期,三星S9系列也依然可以憑藉綜合的影音體驗來碾壓搭載了麒麟970的華為P20。

只是,讓三星大意的並非華為P20系列綜合實力太強,而是在2018年全年所有手機品牌都缺乏亮點的情況下,華為更懂得用“劍走偏鋒”的大招討好了市場用戶。

正如這次P30系列的發佈會上,餘承東對P30pro和蘋果X Max、三星S10+的拍照對比中50% 都是夜景,而少有的幾張白天的照片上,華為也並沒比拼日常的綜合素質,而是非常取巧的選擇了利用TOF(深景)和超級變焦鏡頭的硬件優勢,進行了避其鋒芒的“碾壓”。

但這種碾壓背後,華為手機距離三星在手機行業的技術積累依然有著很長的路要走,比如三星依然持有全球93%的手機OLED屏幕的產能,依然把控著手機諸多芯片的市場供給,並依然憑藉的絕對的市場地位,在挾持著整個手機市場的價格走向。

但華為作為已經拿到和蘋果、三星同一市場競爭對手身份的國產手機品牌,其背後的努力與艱辛(詳見我們今天發佈的另一篇文章),已經遠非依靠別人技術安心賺錢的手機企業可比。

至少在製造手機的理念上,從“我們的願景是讓手機超越人類的視覺”的言論上,華為有著屬於自己的執念。

華為的進與三星的退

在華為P30發佈會剛剛開始的第一時間,華為罕見的將P30pro的真機與蘋果機型進行正面設計上的對比。而引起我們注意的,還有一改往年P20用LCD和P20pro用OLED次級屏幕的作風,今年的P30系列都採用了OLED的頂級屏幕。

華為P30:一場優等“偏科生”的戰爭

儘管華為並沒有在自家的PPT上打出OLED屏幕的供應商,但從華為P30系列的出貨規模以及最近傳出的消息來看,給與華為P30Pro曲面屏,以及邊框最窄處達到2.2mm驚豔外觀的屏幕供應商就是華為的老對手三星。

做出上面判斷的原因,除卻外媒透漏的消息外,也有如下考慮:

根據數據調研機構IHS Markit的數據顯示,三星目前控制著全球OLED手機屏幕的93%產能,年產1億片,對比之下中國所有OLED屏幕的生產廠商,其全年的產能目前僅有500萬片。

而華為在去年的Mate 20 pro上已經採用京東方的OLED屏幕,在Mate20系列停產前,京東方有且只有能力為華為一款手機提供屏幕解決方案,所以目前能夠給華為提供滿足OLED屏幕需求的廠商,也只剩三星一家。

事實上,在2018年華為P20系列推出後,P20系列就因為屏幕的顯示效果原因而飽受詬病。

但即便如此,在去年的Mate 20旗艦機型上,華為還依然主動避開了與三星高端OLED屏幕的合作,選擇了成本更高但顯示效果不及三星高端OLED屏幕的京東方。

華為遠離三星高端OLED屏幕的執念背後,源於華為和三星在2011年的一次合作華為P1。

據悉,2011年當華為推出P1後,隨著手機市場對P1的需求不斷增加,三星在合同尚未完成時,以OLED屏幕產能不足為由對華為進行了斷貨。

由於三星不肯供應屏幕,華為只能對P1進行停產。沒有新的手機流入市場,P1也便放棄了隨後的系統維護,之後不久P1經歷大幅降價,並以失敗者的姿態退出了手機歷史的舞臺。

華為P30:一場優等“偏科生”的戰爭

華為P1

而在華為P30系列推出前,三星的手機公司還曾多次傳出要求三星OLED屏幕公司拒絕為華為供貨的消息。

雙方轉暖的跡象出現在今年的2月27日,當時華為和三星雙方聯合申請,暫停了爭執2年的知識產權上的糾紛訴訟。不過面對突然停止的戰爭,華為和三星當時並未對任何媒體解釋和解的原因,而只是對外傳出,雙方要加強合作的可能性。

在之後,便是華為P30系列發佈前的3月19日,有外媒爆出華為P30將全系採用三星的高端OLED屏幕,華為首次大規模和三星在屏幕上達成合作。

而之前,雖然華為用了三星的次級OLED,但因為次級OLED的生產廠商較多,所以三星即便斷供,華為也能通過其他供應商進行屏幕補給。

在華為選擇從外觀發力,而三星妥協背後,既是三星對華為市場地位的認可,也是華為自身實力的證明,畢竟此時全球銷量第三的華為早已不是當初那個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而假如,華為與三星達成了屏幕上的深度合作,未來的華為手機將會憑藉三星在OLED屏幕上的絕對實力,在手機外觀方面創造更多可能性。

華為的佈局與偏科生的智慧

在這次發佈會的後期階段,華為也為自家的手機帶來了許多硬件設備,包括一款沒有顯示功能的智能眼鏡、兩款藍牙耳機、一個支持40W快充的移動電源和更新了顏色方案的兩款華為智能手錶。

與這些可穿戴設備相同的黑科技還有,華為在P30系列的手機上集成了奧迪汽車的“車鑰匙”功能。

儘管科技足夠炫目,但所有的佈局背後,都離不開可穿戴生態的搭建。

華為P30:一場優等“偏科生”的戰爭

來自中關村在線

因為早在蘋果推出第一代手錶之初,隨著蘋果在今年通過公司重組全面向可穿戴設備的智能生活場景入局,新賽道的競爭已經開啟了全面加速模式。

所以,在昨天華為P30系列的新品發佈會上,從取締卡片相機、代替公交卡和汽車鑰匙,以及成為所有無線充電設備移動電源背後,我們已經開始模糊手機的概念。

而在這個依靠驍龍660就能連出2年新機的性能過剩時代,打動我們的已經很難是各方面都很很優秀但缺乏亮點的產品,而是針對我們某一需求,做到極致優秀的偏科設備。

至少,在看完三星和華為的發佈會後,我手持S9+的我,當下對P30的興趣更大。因為我會為拍照的巨大提升買單,而不會為了追求潮流,做些無關緊要的升級。

而智能硬件,則為華為P30創造了這一場景的更多理由,比如我個人喜歡智能手錶,但遲於入手三星手錶的原因,恰恰是華為手錶的超長續航,讓我有了更換華為手機的打算。

諸如此類的,還有今年一起發佈的智能太陽眼鏡,新款藍牙耳機以及40W快充電源。

也許用著三星的手機也能將就著使用這些設備,但對兼容上的追求,誰又能逃得了“彆扭”二字呢?

而這些,便是偏科生華為P30系列的智慧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