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在说什么?读书的方法是什么?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一、释义:

工夫:这段文字应该由朱子《训学斋规》而来,有些内容和《童蒙须知》重复。其中“工夫”一词就应该是理学家理解的意思。应该是内圣外王之道。对于工夫,不同的人理解不同,比如程颢重涵养,程颐重致知。有人认为程氏兄弟分别开程朱、陆王学派,是有道理的。朱熹与程颐相似。但也有人批评“不着实,不适用”。理解工夫不可过于强调一端,要既重涵养,又重致知;既能自成,又能成人,乃至经世济民。

另外,有些说法来自二程、张载。朱子、吕祖谦曾共同整理《近思录》,关于读书、修学方法、工夫更方便查阅。

二、出处:

《训学斋规》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

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三、解说: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等一大段文字,朱子的《训学斋规》说的很清楚。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需要反复阅读、揣摩、体味,并认真实践。

首先是三到。什么是眼到呢?简单说,就是恭敬、详缓、分明。不恭敬就不能真正地重视。不详缓就不能明了结构、体会义韵。不分明就可能以妄想认证真理。朱子说观书、看字,观为谛视,看为抓取,眼到在恭敬心和好方法。

什么是口到呢?在“字字响亮”,在“若出于吾之口”。如此倒不在于如何的熟练,而在于读者向作者的转换,如果文句都像自己说的,那么还有不明白的道理吗?

什么是心到呢?“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其实,文字是“指月指”,指示月亮的手指,义理是天上的明月。心到在于通过文字这个“手指头”和作者一样看到了明月。

其次是不要贪多。读书在精不在多。《论语》:“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知识是表示真理的,是指导实践的,不是用来炫耀的。一门深入,心有所得,再学其他的也相对容易了。东看看西看看则会始终浮于表面,不得要领。

第三是内求,即通塞问题。所谓“欲知得与不得,于心气上验之。思虑有得,中心悦豫,沛然有裕者,实得也。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实未得也,强揣度耳。”(《二程遗书》)我们读书都有这个体会,如果觉得豁然开朗,乃至心花怒放,那么一定是读懂了。如果勉强揣度,牵强附会,那么一定是不知所言。通塞在于是否会意于心。

第四是外求,即与师友讨论。所谓“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心中有所开,即便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更须得朋友之助,一日间朋友论著,则一日间意思差别。须日日如此讲论,久则自觉进也。”(《张载文集》)内求是根本,但不是唯一方式。但一定是首先内求,再与人讨论。否则如何“随札记”,如何“求确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