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善”陳光標:做慈善不會因為質疑而放棄


“中國首善”陳光標:做慈善不會因為質疑而放棄

提及陳光標,有關他的消息好像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有人稱之為“首善”,有人稱之為“首騙”,一字之差卻讓他的聲譽千差萬別,質疑聲不斷。對社會捐助超過20個億的陳光標可以說是草根創業的代表,那麼他是如何一步步白手起家的呢?他的大起大落又從何而來?

童年艱苦環境積累經商經驗

出生於貧困家庭的陳光標深刻體會著生活的艱辛。艱苦環境下的他萌生了脫貧致富的想法,10歲的陳光標還在上小學,他利用中午放學的時間,用兩隻小木桶從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擔挑到離家1公里的集鎮上叫賣,一分錢隨便喝,一天下來能掙個兩三毛錢。

十三歲放暑假的時候,陳光標每天騎著自行車去十多公里外的地方賣冰棒。後來,他又做起了販糧的買賣,從開始的騎自行車販糧到用拖拉機販糧,從一天賺5、6塊錢到一天能賺300多塊錢。

陳光標在致富的道路上嚐到了甜頭,17歲那年暑假結束的時候,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掙了兩萬塊錢,成了全鄉第一個“少年萬元戶”

。同時,他也沒有因為掙錢而落下學業。

不凡的創業之路

第一桶金

1985年,陳光標考入南京中醫藥學院,畢業後的他選擇了回鄉創業。一次偶然機會,他拿著身上僅有的3000元錢,改造了耳穴疾病探測儀,收穫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後來這個改造後的儀器被陳光標命名為“跨世紀家庭CT”,而且獲得了國家專利,上市的之後也廣受好評。

第二桶金

1997年,當時的泰安盛產靈芝,價格低,對治療慢性病有良效,陳光標在其中發現了巨大的商機。通過開發“靈芝膠囊”,他收穫了人生的第二桶金,也正是他開發的“靈芝膠囊”帶動了泰安“靈芝經濟”的發展。

組建江蘇黃埔投資集團

2000年,陳光標組建了江蘇黃埔投資集團,剛開始主要的業務是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然後進行整合、盤活,最後出讓。

創辦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

當年江蘇展覽館舊館需要拆除,陳光標就是此次的負責人。也正是有了此次經歷,他對循環經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很多東西可以變廢為寶,減少汙染,利於環保。於是他將這一循環經濟模型移植到廢舊家電、電腦、生產設備甚至高速公路設施方面......

2003年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成立,旨在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

“中國首善”陳光標:做慈善不會因為質疑而放棄


出價10億收購遭拒

2014年1月,陳光標出價10億美元去美國收購《紐約時報》遭拒。作為企業家,陳光標收購《紐約時報》的初衷是為了掙錢,其次是想將《紐約時報》改版成中英文版本,把中國的聲音傳播到世界各地。

17歲成為全鄉遠近聞名的少年萬元戶,28歲創立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公司,35歲創辦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從陳光標的創業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身上堅韌的創業品質和敏銳的創業嗅覺。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陳光標在創業的過程中逐漸走上了慈善之路。

慈善之路

2003年“非典”期間,陳光標向安徽省醫療機構捐贈了800臺遠紅外溫度檢測儀和200萬元現金,用以支持“抗非”事業。

2004年,東南亞發生海嘯,陳光標捐出了300萬元。捐助面涉及20多個省,受益人口達到12萬人,累計捐款捐物超過1億元。

2008年汶川地震,他除了親身前往災區救災之外,還向地震災區捐款捐物過億元。

2009年,陳光標又捐資1億多元在南京建設成立了“黃埔防災減災培訓中心”,免費向公眾提供服務。

2010年,他幫助玉樹建設了46所希望小學、買了3萬套校服、8千個書包,以及數萬臺電腦,累計捐款捐物達2300萬元......

陳光標在慈善方面囊括了“中華慈善獎”、“中國光彩事業獎章”、“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中華慈善人物”、“全國十大慈善家”、“中國首善”等國家級慈善獎項,可以說他實現了慈善事業國家級獎項的“大滿貫”,成為中國慈善事業中一顆璀璨的星,為推動我國慈善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被質疑炒作

只不過後來他高調發起的“冰桶挑戰”被貼上了假標籤,很多媒體都質疑他炒作。但不可否認的是他10年間慈善捐贈總額超過了20億元,幫助特困戶逾70萬。西南旱災、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他都攜帶物資、人力、器械遠赴災區全力搶險救災。

“冰桶挑戰”、“假公章”等負面新聞給陳光標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很多人都沒反應過來,為什麼一向高調的標哥突然沒消息了?其實原因很簡單,高調做慈善之後的他受到了各方面的質疑,雖說沒有出現公司破產之類的情況,但是陳光標選擇默默地退出了大家的視野,繼續迴歸到管理企業上,踏踏實實地做事,與之前相比低調了許多。

我們看到標哥經歷過艱苦的童年、奮鬥的少年以及成功的中年,可以說他也體驗了所謂人生的大起大落,因為各種事件經歷了外界對於自身不同的評價。對此,他曾表示面對負面影響自己也在反思,但是他做慈善、做環保不會因為被質疑而放棄。


“中國首善”陳光標:做慈善不會因為質疑而放棄


關注睦學堂,每天一個創業故事。

創業之路與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