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教师扇学生耳光,校长被通报批评3名教师被处分,你怎么看?

晓行致良知


又是一起体罚事件,处理的过程似曾相识,我们为什么还要讨论?借用《南方周末》上曾经的一句话:围观也是力量。我们围观这些事,提提我们的想法,总会对中国的教育起到一丁点的推动作用。

作为教师,我怎么看这件事呢?

1、支持严禁体罚学生的规定。

晓行老师从事教育近20年了,从当学生开始,经历过老师随意体罚学生到现在老师绝对不能体罚学生的阶段。至今我仍然对初中某个打我耳光冤枉我的老师不能忘怀,也对前几年某个老师在办公室里噼噼啪啪打一个学生的情景记忆犹新。如果放开体罚禁令,体罚的范围、程度、效果都无法控制,野蛮和粗暴重回教育,这是教育和文明的退步。所以纵向比较来看,国家教育部门严禁体罚学生这个规定是正确的,毋庸置疑。

2、教体局处分体罚者的意义在于提醒和划线。

本次事件中,教体局给出的处罚实在是不轻啊,班主任老师降级处分,在经济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处罚,连带校长主任被不同程度的处分。虽有同情,却又奈何!目的是什么呢?无非是告诉大家,体罚是一道高压线,教师坚决不能碰。

有的老师可能说,教体局怎么一点也不保护自己的老师。我想这是出于对同行管理问题学生不容易的一种理解之情,但并不能抹杀打学生不对的事实。无论目的多好、问题学生多么难以管理,打了,就错了。

3、老师应该如何管理学生呢?

看宣威的通报可以知道,被打的学生实在有该打之处。上课吃零食、讲话,扰乱课堂秩序,而且三次被班干部和值班老师提醒都无济于事,你说这样的学生叫不叫人生气,你不管他,难道让他就为所欲为,影响整个班级?估计这两个学生平时的表现也不咋地,所以班主任是着实被激怒了,才做出体罚的举动。我深深的理解和同情这位同行,也深深的悲哀,我们的教育走到现在这个样子,让老师实在太为难了!不管,良心和工作要求都过不去;管,说不得碰不得怎么管?要是碰到个别不讲理的,说精神受到了损害,甚至跳楼、跳桥的,赖到你头上,你这辈子都交代了!

老师是在夹缝中生存啊!救救老师吧!

4、对教育管理部门提点意见。

首先,管理部门得给老师们一点权力和支持,否则,一旦出事,让老师个人顶缸,老师的事业和爱心就都毁了。就像这次,陈老师估计这个班主任不会当了,伤心透顶,心灰意冷。这种状况不要持续太久啊,否则,教育就走进死胡同了。

其次,对学生也应该有所处罚。违反校规校纪,不能啥处分也没有,至少管理部门应该有明确的惩罚条款,让老师有据可依,让学生有所畏惧。

如何让教育实现其真正既教又育的作用,如何让老师能够安心、放心的管理学生教育学生,任重而道远!

我是晓行致良知,热爱教育的一位老师。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欢迎您留下宝贵的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教育变得更美好!


晓行致良知


哥不在中学好多年!

遇见这种熊孩子,已经是20年前,一帮年轻老师直接打算开干。家长也认怂!后来家长自己说,一头猪进了菜地吃白菜,是苕人就会大声的喊:猪进了菜园吃菜了!而聪明人不这样,聪明人会说,你看看这头猪长得多好,毛色多光滑。

哥当时就想,这是什么扯淡理论,明显的价值观有问题嘛!可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发现这就是这个操蛋的社会上很多人的价值观,他们不但活下来而且活的好好的。你跟他讲道理,他说你做人太烂……

(我是逗比院长,解密一个真实的大学!)



郭青松老师


云南一教师扇学生耳光,校长被通报批评3名教师被处分,我看到了一个满盘皆输的结局,连一个赢家都没有!

首先,体罚学生的这名班主任输了。

一时情绪失控之下,岗位等级降了,工资也就降了,跟校长一起,向学生及其家长道歉,这以后,还管学生?再也不敢了,喝酒、嗑瓜子、吃火锅,肯定也是事虽关己也高高挂起,能不能就不管是了,这样降级,就是高级教师也经不住降啊。

其次,连带着被处分的校长和老师也都输了。

这所学校,以后学生管理水平一定会上一个台阶。校长一定大会小会不断强调,所有老师也都会推人及己,感同身受。体罚学生现象是肯定不会出现的。但是,学生管理也一定变成了天下第一难。教师一个个都如惊弓之鸟!

第三,除了这2名被体罚的学生外,其他学生都输了。

这2名学生现在已经看到了老师就是“黔之驴”,根本就不可怕,以后吃零食说话都不是事,猜拳行令喝酒也不在话下。那些想学习的学生哭了,这样的环境还能学习吗?我不知道那些无辜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会是怎样的感受?

第四,被体罚的这2名学生及其家长,表面上看起来是赢了,但实际上是输得最惨的。

校长和老师都道歉了,凡是想管他们的人都被处分了,这才是笑到了最后。而实际上,在学校这个小社会笑到的“最后”,根本就不是什么最后,不过是开端而已。

对于这2名学生,确实是新的开端,他们以后再无顾忌,张扬个性了,学校再也没有人敢管他们了。但是,社会上肯定有,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大家都输了,实在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体罚,是绝对不可以的,一次体罚,满盘皆输,得不偿失。但是,这样处理了,就达到目的了?

肯定不行,所以教体局在全市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要求全市学校引以为戒,切实加强教师管理,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这当然是很必要的,非常必要!

但是,我觉得教体局还有一件事不能忘记了,就是除了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外,还必须规范学生行为,那种三次制止都不改的学生,学校和老师究竟怎么管,也应该给个明确说法!如果这种说法不明确,输掉的,将是未来!


当代师说


编者按:体罚学生的教师不是家里有矿,而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 近日,一段教师在教室内对学生扇耳光、拽头发、飞踹的视频引发争议。4月22日,从云南省宣威市委宣传部证实,涉事教师是宣威市第九中学高一88班的班主任陈某。



体罚学生的原因是值周班干和值周教师发现该班两名同学上课期间吃零食,还讲话,严重扰乱课堂教学秩序。这两名同学经值周班干和教师再三劝说无效后告诉他们的班主任,班主任过来后两名学生仍不为所动。 陈某发现两名学生在学校统一自习期间吃零食并讲话且屡教不改,气上心头,批评教育时出现体罚学生的不当行为。



两名男学生先是手捧课本背靠黑板,面向全班同学站在讲台上,随后,两人被站在门口的班主任叫下讲台。 班主任看到这两名学生在神态和肢体动作上有一些不思悔改的意思,便对其中一名学生连扇两个耳光,又拽其头发,接着踹了一脚;另一名学生被连续踢踹,从讲台一端被踢到了另一端,其间被扇耳光。 事发时间为2019年4月13日20时50分左右。



事发后,学校高度重视,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取得学生与家长的谅解。两名学生现在校正常上课,涉事班主任已被停职检查。学校将引以为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现如今教育部和其他法律法规已经明文禁止教师体罚学生,甚至把体罚学生当做年度考核一票否决的重要条件之一。体罚学生的处罚规定也已经写得很详细。



一般来说,体罚学生后教师被处理的惩罚措施有:停职检查,赔偿医药费,取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取消评职称的资格,取消绩效工资,以及奖励性绩效奖金,年度考核不合格,严重的调离原工作岗位,甚至辞退公职。这样的惩罚措施,等于给教师的前途和后路断绝了,不可谓不严重。

但是,正在在如此严重的处罚后果之下,依然有教师会挺身而出冒着丟工作的危险去体罚学生呢?原因无非只有以下三点:

1,教师负责任。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内心不不会想那么多的,他们心中只有教育的责任,他们正如一位严父,严格的母亲,把教学生当成教自己的孩子,做错事可不会惯着,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相信“教不严师之惰”的教育理念,他们严格要求学生,容不得他们犯错,这样的负责任的教师,与其说是教育学生,还不如说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老师体罚学生虽然不符合目前教育的主流观念,但是依然是种爱。

2,被学校绩效考核量化评分的管理给逼迫着,不得不严加管教学生。学校的量化评分管理很详细,这些量化评分管理把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的一言一行都化作分数来记录,当做在校师生在校总的表现。比如说,教师迟到扣五分,学生迟到扣五分,垃圾不扫扣五分等等,然后把这些量化的分数当做评优评先的条件,又当做评职称,发绩效,发奖金的扣除的考核条件,处处和工资,和绩效,奖金,荣誉挂钩,动不动就扣钱,批评,通报等等,班主任为了少扣一些分数,扣一些钱,往往就会把学生管得死死的,生怕学生做错的某些事情而影响了教师的业绩和奖金,荣誉等等。所以,每当学生犯诸如吃零食的错误后,班主任定会大发雷霆,严肃处理学生,甚至大打出手也不足为奇。

3,某些学生真的是为所欲为,已经成了教师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一线教书的教师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那么讨人喜欢。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刺头学生,他们以捣乱为荣,不但不给班集体带来任何荣誉,还把整个班级给带偏了。甚至有些还把教师当做恶魔,处处和教师做对,很多教师敢怒不敢言,但是作为班主任又不能不管。这些学生放肆习惯了就目中无人,甚至挑战教师的权威,这样的学生迟早被教师厌恶,甚至不惜体罚学生。

可见,在外人看来,学生只不过吃了点零食,说几句话就被教师往死里打,觉得教师真的有点过分了。其实不然,学生吃零食虽然是小事,可是学生因此而被学校扣分,教师因此而失去了评优评先的机会,甚至还被扣绩效,被全校通报批评,扣奖金,评职称都受到影响。这样的事情又不是小事了,所以我有时候觉得,教师体罚学生真的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真的不是家里有矿,正是家里没矿,教师为了点绩效才对学生大打出手!


孖无悔观教育


我不是老师,我是搞培训的,前些年遇到过最奇葩的两个学生。堂兄弟两个,他们的父亲都是做生意的,反正资产肯定过亿。俩孩子当时小学五六年级,每次都在课上欺负别的同学,扰乱课堂纪律……搞培训的老师嘛,自然也没办法……所以,换了几个老师去带这个班,最后换到我去带这个班,我吧,不如别的老师温柔,这俩孩子估计在我课上憋得难受,某天课上……俩人合伙欺负另外一孩子,嘴里骂脏话,还动手……被我训了一通,不吱声了,我刚回过头在黑板上写几个字,就听后面俩小子开骂了:“傻×,艹…**……”我回头,还没咋滴呢……俩小子直接一句话:“我爸爸黑白两道都有人,你来试试看……”这样的孩子咋弄?😃😃😃我只能把家长叫来,给他们做退费处理,省得坏了一锅粥……😃😃😃没有惩戒权,面对调皮学生,老师只能退步……


军师老月


云南宣威教师扇学生耳光,飞脚踹学生的行为,我认为已超出了体罚,而是一种暴力倾向行为,纯粹是为了发泄情绪而为之。我相信这不是出于老师的本意,是在那种情况下情绪失控了,冷静过后,相信他会深深自责,但错已铸成,得到应有的处罚,也是给他一个反省的机会。

从这件事中,我看到了以下三个问题:

1、教育局对老师的处罚是否过于重?这样虽然是震慑了老师,但是也严重打击老师的积极性,叫他今后如何教育管理学生?他会以一种明哲保身的做法,能不管就不管,凭之任之。这样的一种放纵教育,对学生能好吗?

2、老师完全不能体罚吗?这里的体罚是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比如:书写不好适当罚抄;上课不认真适当罚站;小偷小摸行为适当打手板……。我认为适当惩戒是必要的,现在的学生由于都是家里的宝,被家里人宠爱着,有时真的不知天高地厚,任意妄为,小惩戒一下是种善意的教育。

3、为什么我们教育时不能防患于未然?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任何事发生都有两面性,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理由……,都会引爆事件的发生。而这件事的发生可能是在于当时的值班老师与班主任碰面时埋下了火引子。值班老师在教育学生三次后不改,自然心中有不满情绪,带着情绪急着去向班主任反应情况,班主任听了带着情绪的诉说后自然也染上情绪并将不满情绪推高,去到课室看到学生果然如此,反应属实,能不火冒三丈爆发……。如果老师能多一份沉着,多一份冷静,是否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无论怎么说,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是有使命感的,会把教书育人的职责背负起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书海拾掇


一位同行明哲保身的做法:



我认识一位教高中语文的老师。闲聊之余,跟谈到了高中学生如何管理的问题,他的回答让我很惊讶,都高中了还管啥不用管了。我们管学生,可不像你们小学老师这也管那也管,事事把规矩挺在前头,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我们其实现在都很少管。听了这样的回答,我很惊讶!现在班上有一半儿学生上课,另一半人在曹营心在汉,都在玩手机。只要不影响,前三排学习的就行,只要不出声就行。他们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能来上高中大多数有的是被家长逼着来的,有的甚至不愿意来。所以。也没必要跟谁过不去,因为你说大道理他比你还懂得多。

就在四月中旬,广东省出台了老师可以对违反纪律同学进行适当惩戒。我也看了那条新闻,也找了相关资料,那是广东省一个厅局级单位发布的。我为这样的单位发布这样的决定,表示欢迎!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觉得这样的进步可喜的同时,这样的措施实施起来有多大的阻力?有多少难度呢?对学生实施适当的惩戒,怎么去实施?如何把握度,谁来实施?谁来监督?这确实是一个系统的研究课题,不是我们一纸规定能解决的,因为这个里面要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近期学生跳楼、跳桥、喝药自杀事件以及教师体罚事件频发,让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应该深思我们如何做老师?


汇智坊


本学年刚开学时,学校对教职员工组织了一次国学教育。三天的听课结束后,有个即兴演讲,被提名的老师都大谈特谈对学生慈母般的教育策略。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谈体罚的重要意义,从学生个性发展到家庭教育短板再到学校教育的怯懦最后到社会对学生的正负影响,赢得了阵阵掌声,我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孤胆英雄”。良好班风的形成,除了班主任一身正气的影响力外,更多的是班主任严厉的管理风格。要想严厉,必定伴有体罚!印象较深的一次体罚学生是在四年前。新学期开始没两天,预备后我走向教室,看到全校闻名的一个调皮男生稳稳当当地坐在讲台上的办公椅上,正张牙舞爪的大侃特侃,顿时我怒从心头起,一脚踢翻了椅子。孩子蹲坐在了地上,半天没起来,接着又被罚站了两天。两天后我约见了家长,孩子承认了错误,家长赔了不是,再加上后来我春风化雨的教诲,孩子现在正上着大一。每年的节日,包括儿童节,都会收到这个孩子来自心灵的祝福短信。这些年,挨教棍的,被踹屁股的学生数不胜数。有个典型案例,是在一次体罚熊学生时遇到了熊家长,家长找到学校,说孩子屁股被我用教棍打得现在还疼!我直接给怼了回去:我说孩子咋受到惩罚后不服气,原来背后有个护短的家长在撑腰,你心疼孩子是爱,我鞭打孩子同样是爱!我现在就替你更多的爱爱孩子!说着,我又拿起了教棍,熊家长一脸谄笑的求放过。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别认为我是在体罚你们,我只是在用惩罚你们肉体的方式来拯救你们被污染的灵魂!

写这些,目的只有一个:作为教师,不能被媒体上因教育学生不当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报道所唬住,咱们只要凭良心做事,问心无愧就好!学生该表扬表扬,该体罚体罚,不受舆论导向影响,做一个大写的人!


誓死化泪浸梅心


每每看到老师因为管学生被处分,我心中都会痛。

心痛的是被处理的总是老师,被迫向学生、家长低头道歉、弯下脊梁的总是老师。而无论学生做出多么出格的事,都忽略不计,为什么每次都是处分了老师之后,事情就戛然而止了呢?这样的处理看似该惩罚的惩罚了,其实是纵容了该惩罚的,埋下了更多更大的隐患,让学生有恃无恐,让其他学生效仿,让老师无路可走。师生之间会有越来越多的此类事件,恶性循环。最终受到惩罚的是学生,承担后果的是家长和社会。
每每看到这样的事,问我不止一次地问:学生犯错误、违反纪律、捣乱课堂……老师管还是不管?要管,应该怎样管?当连一次次地批评教育没有一点儿效果,反而让学生认为老师拿他没办法时,老师该怎样?所谓“适当的惩罚”,怎样才能掌握住“适当”?学生从身体到心理,都是玻璃做的,碰不得,老师什么样的言行才是适当的呢?这分寸实在难以把握!!!

老师在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时,可能会产生冲动,从而做出出格的事——惩罚过当,对其处分是应该的,但不应该大肆宣传,作为典型对待。因为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教育学生,也为了阻止学生影响到更多的其他学生。如果老师对违纪学生,不管不问,对其他学生公平吗?其他学生的家长会怎么说、怎么做?

这样的处理方式,其实是某些领导的偏袒和无能,是无视老师、无视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更是为了自保,才会一味地迎合家长、附庸学生,这令教师们心寒,是教育的悲哀。当老师们都只能跪着教书育人的时候,教育也就没有了希望,学生也没有前途可言了。

最后希望领导和社会舆论,都能公平公正地对待这样的事件,让老师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要给老师同样的权利,权责分明,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和稀泥、一边倒。让老师能抬起头教书,挺直腰杆育人。


超敏教育


【当学生已变成“宝贝疙瘩”、教师似乎已成为“出气筒”时,家长、网友们会……】

云南一个教师扇学生耳光,结果处理了连校长在内的4个教师,确实没有办法接受。

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故事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这么引人注目,让人唏嘘不已。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眼里的“掌上明珠”和“宝贝疙瘩”,吹不得碰不得,摸不得沾不得,似乎吹弹可破,好像温室花朵,经不得风雨,受不住大浪。

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因为在处理问题学生时方法不当而被处理。不是降级降职,就是警告记过,要么赔礼道歉,要么 就是调离单位。既吃打又吃罚,名誉扫地,利益受损。弄得人人风声鹤唳,畏手畏脚。一时间教师好比是家长和学生的一个“出气筒”。而这些教师的遭遇牵动着所有教师的心。

现在,对于此类事情很多人都坐不住了。家长、网友们的意见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延伸阅读:

我想应该是恨铁不成钢吧!双方都有责任。老师不应该下手太重,学生不应该把事情闹得那么大,结果老师受到这么严重的处罚。想想老师平日对你的教导,不知会不会内心有点内疚啊?当多少年后你再看这个老师,又会是怎样的心态?(似水无痕)

向所谓的成绩、学生的考分、教育的指挥棒都指向这里,教师违背良心去搞所谓的教育,一天两天好人能装,数十年如一日的压抑个性,师生矛盾不爆发才怪呢!看似偶然,实属必然。立德树人中的立德在哪里?学生应立什么德?教育应树什么样的人?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令人深思。教育的改课程设置得改,我们得改。我们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培养没有道德的高学历人才。(魁)

知错就改的学生,老师肯定原谅,但是知错不改的学生,老师一定要惩罚一下。老师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老师和家长是一样的,希望家长不要护犊子。老师管学生和家长管孩子的心理是一样的。(春暖花开)

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管不得。教师只是个养家的职业,干嘛那么较真?孩子以后好也罢,赖也罢,与老师有何干?好好爱自己吧!(天天向上)

文明社会拒绝暴力,现在小偷都不许体罚了,何况小学生呢?戾气太重,教出的学生将来遇事也会以暴制暴来解决问题。(红背心平平)

采取说教的形式,能把那些肆无忌惮的学生管好吗?做老师的难,还是让他们的家长管吧!老师还是省点心吧!我不是老师,但我知道老师进退两难。(70875322095)

我的孩子只要不是无缘无故被打,或者老师纯为解气而打,用戒尺打打手板心以示惩戒,我是赞同的。比如贪玩好耍,不按时作业,抄别人作业,考试作弊,私带手机到校,而且上课玩手机等等情况,我都希望老师能够严格惩戒,对他不抛弃,不放弃。(何妨举杯)

综上所述,当教育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如何处理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非常重要了!

亲爱的同学们,你想好怎么应对了吗?

——————————

(本头条号关注教育教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我的奋斗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