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開始興起,你有買來穿的想法嗎?對漢服有什麼想法嗎?

荷葉的美


先回答問題,我有買來穿,而且還買了不少,並且持續購買中。

首先,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是從古至今延續了幾千年,但是在清兵入關的時候斷代了的。

現代是從大概十五年前的樣子開始復興的。

其次,由於漢服斷代,復興的時候就不好決定哪個朝代的形制為標準,於是就有了從周朝到明朝的所有形制。形制之多,讓人眼花繚亂,所以有些形制在現代人看來又繁瑣,又難看,比如馬王堆;而有的看起來很符合大眾審美,比如周制的服裝;而近幾年比較火的通常是唐制,宋制和明制,也要一部分商家在做魏晉制(這裡的魏晉不是前幾年很火的魏晉風)。

最後,我個人認為,首先,漢服是一件衣服,其次,它才是代表著我們五千年的文化。社會是發展的,漢服要發展,也要適應現代這個社會,在我們舉辦傳統節日的活動這種莊嚴的場合,我們應該遵循傳統,穿著打扮要符合規則,不要標新立異,譁眾取寵。但是現在有很多像我一樣的日常黨,在日常中,我們還是要以輕便,方便,舒適為主,對於鞋子,衣服,裝飾等要求就不用那麼嚴格,可以穿一套漢服,也可以和時裝混搭,化不化妝,也取決於穿著者自身,出門去被其他人圍觀也是正常的,大多隻是好奇,沒有惡意。

所以,跟我一起來漢服日常吧(^_−)

(最後也要附上幾張自己的照片(=^^=))











我是暮暮啊


漢服我也有買來穿的想法。我支持漢服的復興。

一、漢服傳承歷史悠久

我國古稱華夏,華夏乃禮儀之邦,與夷蠻戎狄相對。《左傳.定公十年》:“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書經》:“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諸如此類的記載很多。衣冠整齊而華麗是古代禮儀重要的部分,也是禮儀之邦的中原與四夷的重要區別。可見自古以來,中華民族非常重視服裝建設,把服裝建設當成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公元前3000年三皇五帝起,就有衣冠的規制,歷經夏、商、周、秦、漢,各有變易。漢明帝採《周禮》、《禮記》,更服袞章,天子冠通天而佩玉璽。漢明帝的“衣冠承周”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復興。明帝以後至滿清之前的歷朝歷代雖有損益,均承周制,在2000年曆史中形成中華漢服萬世一系的傳承。可以說,漢服的傳承是中華文明傳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大清入關後,為加強奴性統治,實行“剃髮易服”的野蠻政策,“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在滿清的屠刀鎮壓下,至使傳承幾千年的漢服傳承就此中斷。從此,中華實行以旗袍、長杉、馬褂等滿族服裝為主體服裝,至滿清滅亡,近三百年時間。

滿清滅亡後,1912年以錢玄同、陳煥章等名人學者力主推廣漢服,但因歷年戰亂以及西化的原因,無法全面推廣。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國力的日益強大,社會安寧,許多人開始對中華文明傳承的精華部分越來越重視,興國學、著漢服、學古樂、復禮儀的風潮愈演愈烈,漢服迎來了復興的良好時機。

二、漢服復興任重道遠

我國在滿清滅亡之前,服裝已經開始逐漸西化。1912年民國建立,頒佈了《服裝》法令,按當時的“國際禮儀”對禮服的著裝有正式的規定。從此,西化的服裝佔據了主導地位。我們現行的服裝都是在西化服裝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在當今,人們穿現行服裝已經成為習慣,不可能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改著漢服。

我個人認為,漢服的復興不是要將人們的生活復古,而是有兩項重要的任務要實現。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將漢服確立為我們的傳統民族服裝和傳統禮服。我們現在大家認為的傳統民族服裝長袍馬褂和旗袍主要是滿清時的著裝,以周製為基礎的漢服才是我們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佔據主導地位的傳統民族服裝。現在我們到了正本清源,拔亂反正的時候了。

第二項任務是要將漢服更廣的推向人們的日常生活。現在有許多人喜歡漢服,特別是年輕人,但是目前來講還是侷限於小圈子。應該有更多的有識之士來宣傳漢服的知識,有更多的公司企業來推廣漢服,要讓漢服進入千家萬戶,讓漢服作為傳統服裝和傳統禮服進入每個家庭。漢服不要試圖改變當代服裝的主導地位,但現在在我們每個家庭裡,缺的就是傳統服裝和傳統禮服,這就是漢服復興的一個重要方向。

三、漢服復興注意事項

漢服復興要凝聚共識。漢服復興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一個小圈子的事。現在喜歡漢服的人有個圈子,但圈子太少,還內鬥不止。分什麼正、山、仙,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鬥得不亦樂乎。我覺得這都是沒有見識的表現,目光短淺之輩。漢服是有規制,為了吸引更多人喜歡,只要大體上還行,你讓他去穿,這樣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我就不知道,漢服復興的苗苗才長出來那麼一丁點,你們一群人就在那裡掐來掐去,有意思嗎?我想問你們是真的想漢服復興呢?還是想掐掉漢服復興的苗苗。我們不但要把小圈子的共識聚集起來,還要在社會上形成共識。我漢家苗裔,連祖宗的傳統服裝都丟掉了,這還是禮儀之邦嗎?這不是讓小日本笑話嗎?

漢服復興要降低門檻。漢服復興不能端著,不光是你那一群家庭條件好的人玩的東西,必須走出小圈子。不要一小圈人在那自娛自樂,那樣永遠不可能讓漢服復興。漢服的製作成本一定要降低。一套正牌的漢服要幾千塊,這個價格是一般家庭接受不了的。要想讓漢服走入普通家庭,必須降低價格,所以我想山寨也不是壞事。一套漢服幾百塊,這是普通家庭能接受的。所以,漢服復興必須跨越人群和價格兩大門檻。

漢服復興必須加大宣傳。漢服還是在小圈子裡玩,目前缺乏有聲望的人登高一呼。我也期待有這麼一幫聲望的人出來鼓動。先在民間形成共識,爾後才好讓政府出來推動。我們要把漢服的復興作為中華民族復興的一個重要內容來推動。

一個民族的復興是全方位的。讓我們把漢服的復興提高到民族復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才能真正推動漢服的復興。

諸位漢家苗裔,對漢服復興你們又是怎樣看的呢?歡迎跟帖探討。



羅白丁000000000


最近某乎上關於漢服的問題是爭論不休,各有各的道理。由於不是圈裡的人,也無從判斷誰對誰錯,僅從個人看法來說一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魅力無窮,近些年來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讓許多人重新喜歡上了中國古老的文明與文化,其中就包括漢服。最直觀的體驗就是,這幾年上街,逛公園,逛博物館,能夠見到越來越多的人穿著漢服,從最初的驚奇、圍觀,到現在的欣賞、習以為常,大家對於漢服是越來越包容,越來越喜歡。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在首都博物館觀看《海昏侯文物特展》的時候,有位小美女穿著漢服,竊窈家亦行走在展廳中,讓人彷彿回到了歷史上的那個時代,非常有感覺,這樣既優美文切合場景的漢服,誰會不喜歡呢?

但是呢,圈子人多了,也會有許多不和諧的聲音。現在網絡上爭論最多的,無非就是“山”與“正”的問題,以及形制規整,要把“仙服”踢出“漢服”的行列。這些爭論到底正確不正確,路人也無法做相應的評判,可是這種內江嚴重影響了漢服的形象。且不說漢服的定義及內涵到底是什麼現在還沒有一個官方的說法,就是圈內人這種山、正、仙服的與大眾認知並不相符的說法,就很難得到廣泛的認同,許多歲數稍微大點的,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更別提去了解漢服圈,去認同了。尤其是有一些十級漢服,在網絡上會強烈地去攻擊她們認為穿法不正確的漢服愛好者,甚至在街上去指責、謾罵,甚至撕扯衣服,這種做法太傷漢服圈的名聲了,也間接導致了許多愛好者的退離。

我本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類似的十級漢服,每次去公園看到穿漢服的小姑娘,都是文文靜靜,在那裡遊玩,拍照,也是一種獨特的風景,每次都非常欣賞。尤其是上月底去玉淵潭公園,櫻花盛開的季節,見到了至少幾十名穿漢服的小姑娘、小夥子,個個 都活力四射,充滿了青春的氣息。其中有一幫孩子,應該是某大學漢服社的吧,在草地上野餐,談笑,玩耍,做一些帶有古代習俗的小遊戲,真是好似穿越到了古代,看著古人結社論詩,那種感覺非常棒。

還有一個小姑娘在櫻花下拍寫真,美輪美奐,太漂亮了,估計每個女孩子見到都會動心的。攝影師在那裡拍,周圍一堆人拿著單反在那裡蹭照,也是為姑娘強大的心理能力點贊,哈哈

傳統文化的復興,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多些學習與發揚,少些內訌與爭執,或許對漢服復興會更好。




漠鷹茶館


確實太喜歡漢服了,真是當今世界最美麗的服裝,沒有之一。

喜歡漢服不想談它的歷史淵源,不想談它的演繹變遷,只是作為一種服裝,由衷的敬佩創造了這個服裝的先人,他們是那麼好的把服裝的美和穿著的舒適度結合起來,讓男人看起來儀表堂堂,俊郎大氣,讓女人看起來飄逸從容,美麗大方。漢服的好,說起來不要太多,簡單說幾點。

第一,漢服大氣雍容,適合各種場合穿著。漢服的設計雍容華貴,寬大飄逸,特別的大氣,有儀式感,雖然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衣服,不同的人穿不同的衣服,但這些服裝的共同特點是,不侷促,大方得體,也沒有那麼多的花樣和點綴,簡潔明快,即使有精緻的紋飾,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和吉祥美好的祝願,不是那種完全出於感官的叮噹作響的配飾,莊重和華麗,美感和明快渾然一體,相輔相成。

第二,漢服包容性強,適合各種身材和年齡身份的人穿。漢服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寬大舒適,這個特點帶來兩大好處。好處之一是不挑身材。比如女裝,豐腴的女子會穿出雍容華貴之美,瘦俏的女子穿出飄然欲仙之美,完全不像現在的衣服,基本都是瘦人才能穿出樣子,胖人會穿出一種喜劇效果,所以網上才會有專為胖人開的服裝店,這種服裝店確實解決了胖人穿衣的問題,但說實話,這些衣服無非就是做的寬大,包住了那些肉肉,沒有一點樣子,而漢服就能做到不挑身材,各人穿出各人的風采,所以,想想那些不用減肥的日子是多麼的美好。好處之二是不條挑年齡。漢服的樣式適合各種年齡階段人,無非會在色彩上有所不同,而現在的服裝,你不是那個年齡穿上那種風格的衣服,上街會被當成神經病、老妖婆,衣服的年齡感是非常強的。所以漢服的包容性真是無與倫比的。

第三,漢服最能體現漢民族文化特色,標識性強。漢服的設計最能體現漢文化特徵,也有一些朝代的衣服都加入了其他民族的元素,唯有漢服體現的就是漢文化的特色,具有較強的標識性。

第四,建議漢服作為禮服,可以在節日或重大場合穿著。各民族有各民族的衣服,漢族有自己的服裝可以在重要場合和節假日穿著,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就是不能明確這一點提議,有人願意穿也應該的到包容,理解。現在有些人包容心特別差,自己不喜歡也不允許別人喜歡,對穿漢服的人攻擊謾罵嘲笑,這是特別不文明的行為。即使不把喜歡漢服提高到弘揚漢文化的高度來談,那麼人家把穿漢服作為自己的愛好,礙著誰了?你想看就多看兩眼,不想看就離遠點,唯一不要做的就是不要干涉別人的自由,學會尊重別人與你不同的部分。

漢服太美,希望以穿漢服成為一種流行,一種時尚,更希望能成為一種民族的傳承。




大武河


從個人角度出發,我很喜歡漢服。我自己也會買漢服,平時會穿著漢服去逛街。

近年來,漢服開始熱了起來,尤其是在網絡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漢服了解漢服。這也讓更多的人喜歡上漢服,並且喜歡上穿漢服。在以前當你穿著漢服走出家門,或許會有很多異樣的眼光看你,認為你穿“奇裝異服”。但是現在更多的人瞭解了漢服,現在穿漢服走出去,更多的也只會認為是中國的傳統服飾,而不是奇裝異服(一般中老年人有這樣思想的人比較多,但是現在在年輕人的影響下,也漸漸接受漢服了)。

我覺得當自己穿著漢服走出去時,自己就是在宣傳漢服文化。中國人講究眼見為實,當我們穿著漢服走出去,他們能夠親眼見到中國傳統服飾——漢服的魅力。而且當一些不能接受漢服的人見到更多的穿漢服的人的時候,也會漸漸接受漢服。穿的少了,有的人就少見多怪,認為這是奇裝異服,但是見到穿的人多了,也就習慣了。

希望更多的人能喜歡漢服,穿著漢服走出去,每次在街上看到穿漢服的人都感覺好親切。尤其是有時參加活動和一群漢服愛好者一起交談,真的是一件開心的事。


小憶安利娘


喜歡,就買了兩套,照了幾張照片😊😊😊



七仔小寶貝


小棉襖說喜歡!





美女傳淇


託,再炒也沒用。漢服很醜,特別是那些高腰的,窈窕淑女穿上也成了大肚婆或二姑娘。只有那些審美觀查的、醜人作怪型的人才會感興趣。我所看到的所謂漢服,五花八門,沒有定式。但有個比較相同的特點,都是掃地服。現在憑空想象設計的還叫漢服嗎?叫“時裝”!漢服的褲子是沒有腰帶扣的,褲腰特別大,穿時摺疊狗用布帶子在腰間繞兩圈再紮緊,褲襠裡可以當一個老母雞。漢服上衣也比較寬鬆,懷中可以揣饅頭烙餅。那些上衣比較貼身的,稍微好看一點的,基本不是漢服,都是改良過的。


鐘山情懷


完全沒有穿的想法,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漢服沒有任何用處,穿戴不便,行動不便,我幹嘛要去買和穿戴對自己生活完全沒用的東西?喜歡漢文化我會看看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等書籍,相對而言比起漢服徒有其表,這些才是內在精華。


相忘於江湖7555


現在漢服基本上都是都是改裝過後的了吧 以前的漢服才是真正的漢服 以前的漢服好像是開襠的吧 換做以前的漢服你們穿嗎 現在的漢服只能稱作為時裝吧 我就坐看你們炒 繼續哈 加油 好好幹 繼續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