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0億到2000億,浪潮轉型的關鍵變量是什麼?路徑在哪裡?

從1000億到2000億,浪潮轉型的關鍵變量是什麼?路徑在哪裡?

文|李佳師

1000億元是一個臺階,2000億元是又一個臺階。

當浪潮銷售收入破千億元之後,就必須要思考2000億元、3000億元的機會在哪裡,其中的關鍵變量是什麼?獲得的路徑又在哪裡?

3月31日,浪潮公佈2018年財報,營業收入第一次突破千億元。財報公佈的當天,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宣佈:浪潮聚焦 “雲、數、智”、加快向“雲+數”新型互聯網企業轉型。4月18日,浪潮在濟南總部舉行媒體開放日,首次向媒體掀開 “家底”。

從1000億到2000億,浪潮轉型的關鍵變量是什麼?路徑在哪裡?

商業模式選擇:從產品供應商到運營商

在每一個技術趨勢每一個時代之下,總有某些類型的商業模式會如魚得水。就像PC時代之於微軟、英特爾,消費互聯網時代之於谷歌、BAT一樣,在後互聯網或稱之為產業互聯網時代,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會是其中的“牛耳”?就成了老牌IT企業浪潮的戰略課題。

4月17日晚上兩點,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柏華入睡前將第二天交流會的PPT做了最後修改,他希望用更簡潔的方式將浪潮的新戰略邏輯講清楚。18號早上的演講中,王柏華用簡述的語言講述了浪潮從做計算尺、PC、小型機、服務器到今天的發展歷史,然後他提及了IBM的故事。

在王柏華看來,今天互聯網商業模式、互聯網思維的核心精髓“平臺+生態”,其始作俑者既不是谷歌、Facebook,也不是BAT,而是IBM。

在上世紀80年代,IBM發明了個人電腦,而這家既有芯片也有操作系統的公司並沒有選擇用自家的東西,而是選擇了採用英特爾的CPU和微軟的操作系統,從而成就了英特爾、微軟,推動了半導體產業、軟件產業、通信產業發展,以及後來的互聯網產業、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也成就了IBM個人電腦時代的輝煌,由此帶動了IBM小型機、大型機以及數據庫、中間件的發展。

而王柏華之所以講IBM的故事以及浪潮70多年的發展歷史,因為這兩者與浪潮下一個階段的戰略選擇有關,在IBM的基因裡除了 “開放”、“生態”還有 “企業級”,這與浪潮一直以來業務重點和基因相同。也正是因為企業級,因為2B、2G的背景,使得浪潮做新型互聯網的時候,與BAT有了不一樣的地方。

所有互聯網公司的本質都是運營數據。目前全世界僅有20%的數據可以從互聯網獲得,而另外80%數據藏在企業以及政府機構的防火牆後。現在到了掘金80%數據價值時候,消費互聯網巨頭與傳統IT企業,或選擇從2C到2B2G,又或選擇從2G2B到2C,競爭的焦點是看誰能最快把鏈條打通。

這就需要談到浪潮的新商業模式的選擇。在今年3月的一次採訪中,當記者問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在經歷過無數次IT產業變之後,做公司最大的體會是什麼?什麼又是企業常勝不變的真理?孫丕恕的回答是:沿著技術的趨勢,不斷進行創新和商業模式變革。

應該說,在傳統IT時代,承載和提供技術最好的模式是產品,而在互聯網時代,承載和提供技術的最好模式是以雲和服務的方式提供。

從1000億到2000億,浪潮轉型的關鍵變量是什麼?路徑在哪裡?

基於此,我們就能很好的理解:浪潮從2018年開始宣佈做新型互聯網公司,要從產品技術提供商轉向成為雲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新三大運營商”的原因。因為這樣的商業模型才能夠將計算、數據、AI的價值以最便宜、最便捷的方式,充分呈現。

兩週前,濟南新型智慧城市獲評全國“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濟南“智慧泉城運行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管理中心”)由浪潮作為運營商負責運營。記者在管理中心佔據整面牆的大屏幕前詢問浪潮集團副總裁姜振華,市長來到這裡會詢問什麼問題?姜振華說:“數據資源池的大小、彈性伸縮,以及有多少委辦局、多少次調用了數據。”

數據調用多少次意味著數據的利用率,數據只有充分被利用其價值才有可能充分釋放。濟南市長的關注,事實上代表所有希望構建智慧城市的領導們對城市數據運營的眼下關注。而“濟南模式”之所以被評為樣板,很重要的一點是它授權第三方運營,授權運營比項目推動更高效、更具持續性。

從1000億到2000億,浪潮轉型的關鍵變量是什麼?路徑在哪裡?

到目前為止,浪潮在全國29個省份,90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運營業務,為全國超過100個省、市提供數據運營服務;愛城市網開通337個城市站點,計劃今年在全國100個城市實現本地化運營,註冊用戶突破5000萬。如果不是這次開放日,這樣的數據並不被外界知曉。

抓住關鍵變量:把硬做軟、把軟做硬

每一個能夠快速在市場上崛起的公司,通常都用非常規的方法,抓住了市場的變量。在成熟的IT技術市場,這個“非常規”用王柏華的話說就是“把硬件做軟、把軟件做硬”。

硬件做“軟”既包括了技術本身的雲化、軟件定義、智能化,也包括了模式本身的柔性化個性化規模定製化;軟件的硬化,是抽象出業務架構和技術架構,透過表現看本質,把共性部分做出來。而今天這個世界的兩個關鍵變量,其一是互聯網,其二是人工智能。

浪潮服務器在全球市場崛起是一個抓住變量市場的典型例子。在早些年的服務器市場,中國市場排名前幾位的是國外企業。現在浪潮服務器在中國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目標是成為全球第一。

從1000億到2000億,浪潮轉型的關鍵變量是什麼?路徑在哪裡?

當浪潮將成為服務器第一的目標公佈之後,還是有人質疑的。因為在服務器的領地裡,前面“橫著”戴爾EMC、HPE,同時還有幾個實力強大的對手躍躍欲試隨時準備“插隊”。如果按照傳統的邏輯來推動要做全球第一,確實比較難,但是如果按照非常規的做法,並且抓住變量,就有機會超車。

世間很多事情的發生大多如此,萌芽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意識到,等市場成熟時就錯過了播種、培土、生長週期。而佔得先機者往往只是因為一個念頭,堅持做對一件事。誰也沒想到後來互聯網服務器會佔到整個服務器市場的三分之一,成為全球服務器市場的最大變量。

在2010前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數據中心需要大量的雲服務器,這樣的整機櫃雲服務器需要大量極限化集成設計與定製,而且迭代快,採購需求不可預測,其他服務器巨頭無暇也不願意陪BAT們一起“折騰”。浪潮當初只是因為滿足這一類客戶需要,堅持做,然後把這種看似性價比不高的定製化運營模式,做成了高效率和高性價比。

現在浪潮在互聯網服務器市場佔據中國60%,排名第一,AI服務器也排名第一,浪潮的互聯網服務器可以日交付10000節點。在位於濟南的浪潮高端服務器生產基地,同一條生產線上可以柔性定製不同性能的整機櫃服務器,生產線可以隨需求從兩條隨時擴展到8條,每日生產服務器2000臺,從需求到研發到生產交付全面柔性、智能。

從1000億到2000億,浪潮轉型的關鍵變量是什麼?路徑在哪裡?

據瞭解,今年,浪潮在美國硅谷的高端服務器智能工廠也將投產,硅谷的智能工廠會比濟南的工廠智能化程度還高,它是浪潮服務器問鼎全球第一的海外重要供貨基地。

一個企業厲害的地方是在很多人都懵懵懂懂的時候無意識地做了選擇,又把這種無意識漸漸做成了有意識、做成了必然。現在浪潮希望在智慧城市、大數據、AI、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在大家都懵懵懂懂的時候,做出商業模型,做出平臺模型來驅動市場的爆發,把這部分業務孵化變“硬”。

除了互聯網,AI是這個世界的又一個巨大變量。如果每一個互聯網公司都是AI公司,那麼希望做新型互聯網的浪潮不可能不做AI。

王柏華說了一句話:“春江水暖鴨先知。”事實上,全球AI的爆發,作為服務器廠商、作為IT基礎設施供應商的浪潮,是最先感受到AI對數據中心、對服務器的需求,這使得如今的浪潮成為是球第一大AI服務器供應商。從AI計算的維度,浪潮現在從數據中心到邊緣智能做了“雲到端”,從底層技術到上層平臺、框架到開發工具全棧佈局。

在幾天前上海舉行的浪潮雲數據中心合作伙伴大會上,浪潮發佈了“浪潮元腦”,“浪潮元腦”是浪潮人工智能全棧能力的載體與具象。

從1000億到2000億,浪潮轉型的關鍵變量是什麼?路徑在哪裡?

浪潮之所以宣佈要做AI領先企業,不僅僅是因為浪潮有全棧式能力,同時還因為擁有全棧式的企業級、城市級等應用場景,從企業的研、產、供、銷、服、人、機、料、法、環到城市的醫療、交通、公安、金融、監管以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實上今天全球AI推動最大的難題就是缺乏“場景”。

基於此,我們就能夠很好地理解為什麼浪潮的戰略要加上AI的維度。因為企業級、城市級與消費市場的打通,2B2G2C的新型互聯網一定是數據和AI驅動的。去年8月浪潮在濟南低調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據透露,由浪潮AI研究院研發的自動駕駛車載智能計算單元,已具備限定場地內L4級(限定道路完全無人駕駛)自動駕駛能力。

或許很多人並不能夠理解,為什麼浪潮要參與到“炙熱”的自動駕駛賽道?事實上,自動駕駛技術並不僅僅是證明一家公司AI技術能力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其在企業級市場和行業市場有大量的應用場景可先於消費市場更快落地。

從1000億到2000億,浪潮轉型的關鍵變量是什麼?路徑在哪裡?

一個例子是全球鐵礦石三巨頭之一的力拓集團利用無人駕駛汽車運送鐵礦石,無人駕駛卡車可24小時無間斷工作,而且相比人工駕駛,能降低15%的成本,效率可以高出12%,在中國已經有許多環境艱苦施工項目採用無人駕駛來完成施工物料的搬運。

行業市場存在大量的AI需求、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需求。2018年7月,浪潮推出GS機器人EAbot(易寶特),它可為企業提供智能報賬、智能制證、智能對賬、智能報告、智能補庫、自動考勤、簡歷智能分類等多場景全方位的智能服務。在中國交建財務共享中心,EAbot機器人僅需2.19秒即可完成一個賬戶的對賬工作,並能自動出具銀行餘額調節表併發送結果郵件給財務人員。

AI在2C2B2G市場有著巨大的想象空間,當互聯網與AI與2B2G2C交匯,正在迸發發出越來越多的新變量。

從外驅到自驅:人的選擇和文化重塑

很多傳統IT企業轉型之所以不成功,不是因為商業模型也不是因為戰略方向,而是因為人和文化。大家都知道“中年微軟”之所以最近一次轉型成功,除了獲益於戰略“踩”上了雲的點兒,也得益於新CEO成功改造了微軟的文化。所以當浪潮宣佈要做新型互聯網公司,其文化與人的選擇,就成了大家判斷浪潮轉型能否順利的核心要素。

從1000億到2000億,浪潮轉型的關鍵變量是什麼?路徑在哪裡?

劉偉華是浪潮集團分管企業文化和HR的副總裁,他在媒體開放日上講了幾個故事。

第一個是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的故事。在2007年馬化騰將張小龍招進騰訊之時,並沒有規劃微信,只是認為張小龍這樣優秀的人應該為騰訊所用,於是張小龍被招進騰訊做郵箱,其後的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張小龍做出了微信,改變了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市場格局。這個故事劉偉華想表明浪潮正在並將持續尋找新型互聯網的領軍型人才、全球化的領軍人才。因為全球化和互聯網化是浪潮集團轉型的未來重點,“而人才有可能會決定公司下一步的戰略。”這是劉偉華的原話。

第二個是一個90後員工帶著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來辦理入職手續,並且在公司各個總要場景到處拍照的故事。這個新員工並不是外人所猜想的“未斷奶”型青年,而是代表了現在的90後、00後年輕人的特點和想法:第一份職業是人生重要程碑中希望與家人共同見證。目前浪潮的員工50%是90後,平均年齡30歲,而這個故事劉偉華希望表述如何結合當下青年人的特點,創造和孕育出吸引人的浪潮的新型互聯網文化培養自驅型、平臺型、生態型的新型互聯網人才是轉型之下的浪潮挑戰。

第三個是北海道漁場的故事。北海道漁場由於海水密度、冷暖的差異,使海水發生垂直攪動,帶來了餌料,從而使海區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劉偉華說,浪潮新人才戰略裡很重要的部分是將原來的“打獵式”轉變為“養魚式”,通過多種方式來打造浪潮的人才北海道漁場。將過去的校園招聘只是在每年9、10月份改為招聘前置,從大二、大三開始介入目標大學、目標學生,通過開放日活動、實習、校園大使等方式讓學生提前瞭解浪潮。

從1000億到2000億,浪潮轉型的關鍵變量是什麼?路徑在哪裡?

從將才到專才,從架構師到數據科學家,從管理型人才到技術人才,劉偉華說浪潮給每一類人才都設計了職業發展路徑。他同時也透露,最近浪潮在北美地區主要招聘數據科學家、雲架構師,在歐洲主招解決方案、系統架構專家,在中國的重點是新型互聯網人才。

在18號的下午,龐松濤、黃鋮、趙文慧、焦學瑞悉數亮相,這幾個人分別為浪潮的愛城市網、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業務有關負責人,他們是浪潮打通2C2B2G數據鏈構建新型互聯網的關鍵人物。而浪潮老闆給他們的眼下的考核KPI更主要是用戶數、樣板案例的典型性、複用價值以及“強應用”的影響力指數。

如果說8-10年是一個產業從起步到爆發的週期,王柏華說浪潮對新型互聯網進入全面收穫期,並不急,而且給愛城市網的投資,並無上限。全球消費互聯網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才進入繁花盛開的時期,而現在是產業互聯網布局期,把點串成線、把線串成面,然後才會有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到那時,浪潮的營收是2000億元還是3000億元,等待時間給出答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