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規模的二手交易市場,真的是門好生意嗎?

萬億規模的二手交易市場,真的是門好生意嗎?

螳螂財經|木宇

論口播,誰比得上《奇葩說》的馬老師,相比杜蕾斯的汙到翻車,幾季《奇葩說》為品牌做的口播廣告一直維持在穩定的水平,段子既貼合品牌特點又不失幽默和犀利,比如——

我X,這都能賣出去的閒魚app!

作為二手電商的扛把子,閒魚不僅啥都賣出去了,還在2018年實現了超過1000億的GMV,要知道傳奇平臺拼多多在2017年的GMV也就1400億,國內閒置物品的交易市場潛力,遠超你我的想象。

十年的電商市場教育,在培養了無數“剁手黨”之餘,也遺留下大量閒置物品,截止2017年底,我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已經達到5000億元,並且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能達到一萬億元。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二手交易市場應該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在全球範圍內,分享經濟的大趨勢下,閒置資源的充分利用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商業模式;國內經濟經過了多年高速發展後,也從增量市場的追求衍變為存量市場的盤活,那些年瘋狂買買買造成的大量消費冗餘,躺在角落裡發黴不如轉讓給需要之人;另外,盛行了多年的消費主義文化,也逐漸在被社會批判和反思,自求簡樸和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開始流行,人們開始從炫耀式消費迴歸到理性消費,這也是消費升級的一種表現。

儘管是龐大的藍海市場,但實際上,這幾年除了二手車平臺上演了一出轟轟烈烈的大戲外,其它領域的二手交易市場卻顯得頗為低調。

顯然,這個故事不像想象中那麼好講。

閒置二手交易並不僅僅是門生意

讓我們先設想一個場景,假如你是一個攝影愛好者,正好有臺閒置不用的單反相機,你放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轉讓,然後同城有人看上了,於是相約線下驗貨,結果一見面發現是個清新明媚的姑娘,然後你們聊得特別有緣,你發現她熱愛攝影但經濟並不寬裕。最後你乾脆心一橫,將原本賣3000的價格修改成了1000,相當於半賣買送了。

在這裡,因為共同的興趣,交易變成了一種交友。你本來就不靠做二手生意掙錢,將心愛的相機交給一個值得的人,還交了一個朋友,對你而言比那2000元錢更有價值。

這聽起來似乎太巧合,但並非沒有可能發生,這裡的關鍵在於,我們不能以純商業的角度去看待二手交易市場。

從經濟理性人的角度出發,在一個典型的C2C交易中,賣家肯定希望利潤最大化,買家則儘可能想物美價廉,從這個角度出發更容易建立一個更科學合理的商業模型。但二手市場顯然要複雜得多。

阿里曾經的一份調查顯示,轉讓閒置的前三大原因分別是:變現(49%)、低碳環保(46%)、賣給興趣相同的人(41%)。可見社交化是一個重要的點,這也是分享經濟的一大特色,全球兩大巨頭——共享民宿的Airbnb和共享辦公的Wework,都帶有濃厚的社交色彩,這也是它們得以發展狀態的魅力所在。

而且,如果純從生意的角度出發,閒置二手交易完全不具備高頻剛需的特質,它甚至不能稱之為一個行業,用閒魚創始人處端的話說,“國家發佈的各種名錄或者行業介紹中都沒有二手行業這個說法”二手閒置物品交易的市場需求一直存在,但並不特別強烈,更多是基於一手市場的補充存在。

近年來二手交易市場的崛起,更多是基於文化理念和技術推動的結果,喚醒了交易需求,降低了交易風險,提升了交易效率。雖然同樣都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販賣,但其和典型的消費主義卻又背道而馳,但又不是純粹對符號式消費的消極解構,某種意義上,基於綠色環保、興趣社交和自求簡樸這些理念的交易社區,也是另一種消費符號的積極建構,但從宏觀層面而言,這種對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顯然更具備社會和經濟價值。

經濟學上有個經典的科斯定理,如果市場交易成本為零,不管權利初始安排如何,市場機制會自動使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二手交易市場的發展本質上就是在降低整個市場的交易成本,優化社會整體的資源配置。

壁壘比想象中高多了

橫跨了馬斯洛層次從上到下幾個層面需求的閒置二手交易市場,自然並非一個單一的模型就能解釋,那到底門檻高不高呢?

在京東旗下的二手電商平臺拍拍總經理總經理王永良看來,二手行業沒有太大的壁壘,各家業務都集中在二手商品回收、銷售、商品租賃幾大塊,差異性尚不明顯,很多時候差異會體現在企業基因上。這看起來是較為純粹的電商邏輯,從商業的邏輯對交易模型進行了簡化,聯想到其C2B2C的模式,也不難理解其出發點。

實際上,在經歷了早期的探索後,包括58轉轉和京東拍拍這樣的頭部平臺都將主體業務從C2C轉向C2B2C的模式,核心問題就在於C2C模式存在一個幾乎無解且致命的問題——非標的二手物品交易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監管問題。

更為典型的例子是國內第一大互聯網裝修平臺土巴兔,同樣也是萬億的裝修市場,即便做到了細分領域的頭部,佔據市場份額40%,但一直未能實現盈利。去年年底,土巴兔曾向港交所申請上市,但最後不了了之,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在報告期內(2015~2017年),土巴三年累計虧損額24.2億元且在2018年上半年繼續虧損6.36億元,資產負債率在2018上半年達到了356.62%。

同樣都是C2C的平臺模式,同樣都是非標的業務,裝修行業交付過程繁瑣,週期長,不可控因素多,平臺在監管方面限入僵局,即便推出“裝修保”,也難以解決雙方的信任問題。

在信用體系建設和平臺運營上,閒魚可謂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背靠阿里強大的信用體系,交易雙方都綁定了各自的支付寶賬號,也具備阿里一脈相承的電商基因,豐富的平臺運營經驗,但即便如此,基於C2C模式的閒魚,對比採取C2B2C的轉轉,在監管方面依然不敢說有多大優勢。

萬億規模的二手交易市場,真的是門好生意嗎?

根據艾煤諮詢大數據監控系統的統計,閒魚的“言值”還要偏低一些,雖然只是截取了某一個不長的時間段,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問題。而如果說閒魚在C2C上都走得不太順利,更不用說其它平臺了。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C2C才是二手交易最大的市場,而且在國際上已有成功先例,日本最大的二手交易平臺Mercari就是基於C2C的模式,於2013年創立,2016年成為獨角獸,去年6月份於東京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首日收盤上漲就超過70%。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日本是個信用體系非常成熟完善的國家,而我國這些年來信用體系雖然一直在進步,但相對而言還是有不少差距,基於商業的交易現狀而言,依然還有大量騙子橫行,賣方和賣方互相不信任也依然很常見。

考慮到國內C2C市場的複雜性,閒魚創始人處端認為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的門檻非常之高,甚至比做一個京東的壁壘高多了:

“今天你開店做個小生意,貨從哪裡來?京東可以找商家或廠商去進貨,但閒魚的貨來自每一個消費者,必須發動上億消費者把家裡的閒置拿出來賣,這是一個巨大的門檻。交易的過程中,又有各種不確定、不標準充斥交易環節,這意味著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才能促成一筆交易,如果沒有非常強大的基礎建設、交易技術、支付能力、信用產品支撐,沒有大量服務創新、交易糾紛解決方案、人工智能和機制設置能力,這個事根本就玩不轉。”

流量邏輯走不通

有觀點認為,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的底層邏輯和電商應該是一致的:流量的獲取與交易轉化率的提高是電商能否存活下去的關鍵。但我並不認同。

如同前文所言,二手市場和一手市場差異性極大,運營成本很高,先發展再治理的“流量邏輯”在這裡很難走通。換句話來說,如果信用體系的問題沒解決,服務缺乏一定的標準化方案,反饋機制不完善,如果前期獲取大量流量並促成交易,但體驗糟糕惡評如潮,反倒適得其反,口碑一旦塌陷後面補救都難。

並且,電商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國內電商交易平臺相對比較成熟,在市場教育下,用戶對於平臺的要求標準日漸提升,從拼多多假貨問題牽涉出的輿論風波,對比淘寶早期面對的社會環境,就可清楚判斷用戶容忍度的變化。閒置二手物品本來就不是剛需市場,C2C的雙方大多也只是偶爾有需求,培養用戶交易習慣或許就要費一番功夫,但

如果平臺頻繁爆出問題,用戶離開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從閒魚、轉轉、拍拍等背靠阿里騰訊京東等大流量池的平臺來看,在導流方面也相對較為剋制。並且在短期內並不考慮盈利,在對市場走勢的判斷上,三家意見也是非常一致:行業的市場培育至少還需要三五年的時間。

為了增強用戶粘度和提升使用頻次,閒魚選擇了以社區產品的形態來承載閒置物品流通的使命,基於興趣和地域構建了魚塘社區,既是對市場的一種趨勢判斷,也是承載了阿里一如既往對於社交的渴望與嘗試。不過在社交平臺如何豐富的今天,這種另闢蹊徑到底能否走通還未可知,但看起來起碼要比淘寶和支付寶搞社交要更靠譜點。

深挖洞,廣積糧,高築牆,閒置二手交易不是門短平快的生意,基礎打不牢,再多的流量都是枉然,二手車平臺的一地雞毛就還在眼前呢。

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或是突破點

指望複製一套模式,找到一個垂直領域打打廣告買買流量,企圖薅一波羊毛就走,在閒置二手物品交易市場恐怕難以實現。流程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的問題,僅僅通過流程設計也很難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如果走深度運營的路子,帶來的又是高居不下的人力成本,在市場還不成熟、盈利模式還不清晰的情況下風險也極大。

相較之下,技術破局或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降低在交易過程中人為主觀因素的干擾,並一定程度上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高匹配效率,優化用戶體驗;區塊鏈技術的探索,也可以有效解決交易雙方信任缺乏的問題,有利於物品追溯和售後問題解決。

即將到來的5月份,全國上下也將會迎來新的徵信系統,這也是整個社會在信用體系建設上的進步,這必然也會給閒置二手物品交易市場帶來積極促進的效果。相對於國外市場,中國也有自己的優勢,即電子支付的高度發達,以及第三方支付與徵信的深度結合,在數字即資產的今天,二手交易面臨的市場環境將會越來越好。

從經濟、文化、社會角度來看,二手閒置物品交易都具備相當大的價值,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物資豐富卻又多級分化的國家,人員的階層流動通道正在收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撕裂而難以調和,或許只有物品才能真正能實現跨階層流通,在二手的轉讓中,無論是所有權還是使用權的轉移,因為價格標準的靈活性,某種意義上也實現了另一種平權,雖然這看起來很像自我安慰。

螳螂財經(微信ID:TanglangFin):原瀟湘財經,泛財經新媒體,重點關注新金融、新零售、上市公司等財經金融領域。 《財富生活》等多家雜誌特約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