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迎來IEO:內核依舊是ICO,換個地方而已

比特幣最近的大漲,掀起了幣圈的一波小高潮。而幣圈也在今年冒出了一種新玩法——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翻譯過來就是“首次交易所發行”,簡稱IEO。

幣圈迎來IEO:內核依舊是ICO,換個地方而已

與之前的ICO類似,IEO也是項目方發幣募資的過程。兩者的區別在於,ICO結束後還要再和交易所洽談項目代幣上交易所的事情,而IEO則直接通過交易所發幣。

看似換湯不換藥,但網上有人總結了IEO的優點:

首先,發幣項目要先通過交易所的審核,比起以前有個白皮書和網站就能發幣的ICO,要安全很多。對比於個人投資者,交易所的資源顯然更多,因此更能調查項目的真偽。

其次,投資人直接用交易所賬戶投資,在避免了上當受騙的同時,也確保了穩定的手續費和交易速度。此前,參加ICO必須通過主網打幣,因此受到主網限速和曠工手續費的影響較大。相比之下,中心化交易所都設有固定費率,並且能夠確保一定的打幣速度。

最後,代幣通過IEO可以直接上交易所交易,因而消滅了從投資到變現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此前,參加了ICO的投資人往往還要苦苦等待項目和交易所洽談上幣、揪心能上哪個交易所。這些問題現在被IEO一次性解決掉了。

這樣說來,IEO果真能解決幣圈投資人們面對的大部分問題嗎?

乍看下,IEO似乎確實比ICO優秀很多。但細細想來,IEO卻恐怕並不會這樣單純。

IEO的模式,賦予了交易所莫大的權利,讓中心化的交易所一手掌握了幣圈項目的生殺大權。這本身,就是對幣圈一直宣揚的去中心化精神的最大背離。

以往口口聲聲用算法和共識機制為自己背書的幣圈項目,卻偏偏要在募資上依賴中心化交易所的名聲,這無疑有些尷尬,而且令人懷疑——交易所到底會在多大程度上為了小散戶的利益著想,對項目進行嚴格的審核呢?其中的貓膩和黑箱,究竟是會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呢?

IEO雖然能夠讓小散戶從一開始就知道代幣會上哪個交易所,但這卻不是對幣價漲跌的任何保證。明確了交易所但幣價跌倒谷底,這種確定性究竟又有什麼價值呢?

小散戶們一定要時刻記住,交易所再大也是一家以利益為先的公司,永遠不會是維護市場公平正義的監管者。因此,IEO並不會在多大程度上降低小散戶們的投資風險,缺乏監管的幣圈依舊會是充斥投機和盤剝的野蠻市場。

IEO的出現,更像是幣圈大佬們玩出的一個新花樣,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改變。各位投資人一定要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