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興:尋根呂劇藝術 傳承傳統文化

博兴:寻根吕剧艺术 传承传统文化

(視頻截圖)

今年以來,博興縣劇團黨支部組織黨員幹部帶頭,走村入戶,把留傳在民間的傳統劇目收集拍攝下來,記錄在冊 。在這個縣的呂藝鎮則有一群黨員志願者,從事戲曲演出大半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把呂劇文化傳承下去。

83歲的李穎三是呂藝鎮寨李村的村民,打小喜歡唱戲,聽說縣劇團黨支部組織黨員來鎮上挖掘整理傳承呂劇,想聽一聽當地傳統的老唱腔,他立馬報了名。

博興縣呂藝鎮寨李村村民 李穎三:我這次來唱一不是為了錢,二不是為了利,主要是為了咱呂劇的傳承。作為一個老共產黨員來說,應該把咱這個呂劇傳承下去,讓年輕人學習呂劇,不能忘記老人留下來的這些老藝術。

呂藝鎮是呂劇的發源地,可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道過去的老唱腔和呂劇最初的味道。為了尋找老味道,弘揚傳承戲曲文化,縣劇團的演員們十分珍惜這次和“老戲骨”溝通交流的機會。

博興縣劇團演員 鮑學銘: 我們這一代實際也是唱呂劇吧,但唱得都不是老腔了,就剛才你唱的那個第一句這個秦腔就第一句。

博興縣劇團演員 鮑學銘:你這樣一唱就是原先那個老腔調,老四平調,老四平調就是這樣唱的,老呂劇都是這樣的。

記者瞭解到,雖然呂劇是本土的劇種,可蒐集工作並不容易。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忙工作,學戲的少,會老唱腔的村民年齡都偏高,全靠記憶傳唱。再者,完整留下的老劇本並不多,即便有,想從別人那裡淘到,也得費一番功夫。呂藝鎮文化站站長馬海泉告訴記者,自己從1987年開始就尋找民間的老劇本、老樂器,一干就是30多年,最近,他把剛到手的兩把老墜琴送給了縣劇團。

博興縣呂藝鎮文化站站長 馬海泉: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又是文化站長,咱有義務把這個東西收集下來,搞好傳承,老輩子留下的東西咱不能讓它丟失了。

胡振明是呂藝鎮呂劇藝術團團長, 75歲的他以前經常去壽光、淄博等地演出,有時一年演出100多場。

博興縣呂藝鎮夾河村戲曲愛好者 胡振明:看戲的大部分都是五十歲以上,六十的。政府就得使勁抓抓,把這個戲曲傳承下去,我們唱的目地,也是讓廣大群眾傳承下去,也聽聽這老戲、老味道。

博興縣劇團黨支部書記付海軍介紹,在呂劇老物件的收集工作中,墜琴、服裝、劇本已經收集了上百件,目前收集到最早的劇本是五、六十年代的,下半年將會進行集中整理分類。

博興縣劇團黨支部書記 付海軍:咱不能說從咱們這個發源上就斷了根,咱們要尋根,從尋根上發展呂劇,振興呂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