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NBA球衣最後都來CBA打球淘金,但是能力都大不如前了

在國內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CBA是NBA球員的養老院,可是結果真的是這樣嗎?很多以前在NBA打得非常好的NBA球員生涯末期來CBA打球以後不僅球技不行了,而且身材什麼的嚴重走樣了。

下面來舉兩個例子

為什麼很多NBA球衣最後都來CBA打球淘金,但是能力都大不如前了

慈世平為四川隊打球

1、慈世平以前在NBA的時候可謂威風八面,著名的奧本山宮事件,可以說是十分的牛皮了,但是生涯後期來CBA以後狀態下滑的非常的嚴重,畢竟來CBA打球的時候他才35歲,應該還有一戰之力,但是慈世平僅僅為四川隊出戰15場比賽,場均能夠得到19分6個籃板1.1次助攻2.3次搶斷,雖然比賽態度尚可,但他的表現並沒有得到俱樂部的認可,而且打的15場比賽有5次衝突。

為什麼很多NBA球衣最後都來CBA打球淘金,但是能力都大不如前了

麥迪扣籃

2、麥迪 2012年10月10日,麥克格雷迪在其個人Facebook上正式宣佈離開NBA,加盟中國籃球職業聯賽(CBA)球隊青島雙星。在青島隊,他身穿9號球衣。在2012-13賽季中職籃聯賽,麥克格雷迪場均出戰31.6分鐘,得到25.0分7.2籃板和5.1次助攻。其巨大的個人影響力甚至使很多CBA球隊的主場球迷倒戈,為客場作戰的青島隊助威。但是因為各種原因,麥迪最後還是離開了CBA。

其實願意加入CBA的明星球員基本上都已經是垂暮之年。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競技能力以及拼搏精神都遠遠達不到NBA球隊的標準了,並且這些NBA球員基本上對於自己的認知不夠,認為自己還是超級球星,應該得到優待,但是現實就是怎麼殘忍,很多明星最後因為合同談不攏,或者根本沒有NBA球隊再要了所以才CBA打球,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是從心底裡看不起CBA的水平的,所以很多球星到最後都是出工不出力,以為自己還是年輕那會,最後搞到兩敗俱傷,所以這些年很少有球隊老闆去積極招NBA球員來打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