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同比有所較少,赤黴病陸續開始顯症

當前,小麥在西南麥區處於灌漿至乳熟期,長江中下游、江淮及黃淮麥區多為抽穗至揚花期,華北麥區處於拔節孕穗期,西北麥區處於返青拔節期。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最新植物病蟲情報顯示

截至4月17日,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累計發生2.3億畝次,同比減少9.9%,比2周前增加36.7%;累計防治1.9億畝次,同比減少13.1%。麥蚜蟲量高於去年,赤黴病陸續開始顯症,紋枯病接近去年,條鏽病、白粉病等其他病蟲害總體輕於去年。

從小麥主要病蟲害發生動態來看,蚜蟲累計發生面積4945萬畝次,比2周前增加88.5%,防治面積3246萬畝次,接近去年同期。西南麥區一般百株蟲量為180-438頭,貴州興義、重慶榮昌局部重發田塊最高分別達3500頭和2000頭。江漢、江淮、黃淮麥區平均百株蚜量為50-81頭,局部重發田塊達1000-2500頭,江蘇淮北部分田塊達5000頭以上,重於去年同期。華北麥區平均百株蚜量為1.2-5.8頭,河北吳橋最高為250頭。

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同比有所較少,赤黴病陸續開始顯症

備受關注的赤黴病,在西南、長江中下游、江淮等麥區開始逐步顯症,累計發生面積39.1萬畝,同比減少47.3%,累計防治面積1920萬畝次,同比減少32.4%。西南麥區重慶平均病穗率為2.2%,同比減少1.5個百分點,忠縣局部田塊最高達24.3%。江漢平原平均病穗率低於0.1%,個別感病品種最高為18.5%。安徽沿江、陝西南部麥區零星發生,病穗率為0.2%-1.5%。

此外,條鏽病在西南、江漢平原、西北和黃淮等麥區9省251個縣累計發生687萬畝,同比減少42個縣和5.9%。紋枯病在江淮、黃淮、華北、西南等麥區累計發生8747萬畝,接近去年同期。白粉病在西南、西北、江淮、黃淮等麥區累計發生794萬畝,同比減少35%。吸漿蟲在黃淮、華北、西北等麥區累計發生803萬畝,同比減少48.6%。

對於下一步發生趨勢,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表示,據國家氣象部門預報,4月下旬,全國大部麥區氣溫正常或偏高,江漢、江淮、黃淮及華北、西北等麥區有多次降雨過程,有利於小麥赤黴病、條鏽病等病害流行,有兩天以上連陰雨天氣的區域要重點做好赤黴病預防控制。5月份,長江中下游、江淮等麥區降水偏多1-2成,將加重小麥赤黴病流行危害;華北、西北東部等麥區氣溫偏高0.5-1℃,長江中下游、江淮、黃淮麥區偏高1-2℃,對穗期蚜蟲繁殖危害有利。各地要加強監測和信息調度,及時發佈預警,指導科學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