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同比有所较少,赤霉病陆续开始显症

当前,小麦在西南麦区处于灌浆至乳熟期,长江中下游、江淮及黄淮麦区多为抽穗至扬花期,华北麦区处于拔节孕穗期,西北麦区处于返青拔节期。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最新植物病虫情报显示

截至4月17日,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累计发生2.3亿亩次,同比减少9.9%,比2周前增加36.7%;累计防治1.9亿亩次,同比减少13.1%。麦蚜虫量高于去年,赤霉病陆续开始显症,纹枯病接近去年,条锈病、白粉病等其他病虫害总体轻于去年。

从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来看,蚜虫累计发生面积4945万亩次,比2周前增加88.5%,防治面积3246万亩次,接近去年同期。西南麦区一般百株虫量为180-438头,贵州兴义、重庆荣昌局部重发田块最高分别达3500头和2000头。江汉、江淮、黄淮麦区平均百株蚜量为50-81头,局部重发田块达1000-2500头,江苏淮北部分田块达5000头以上,重于去年同期。华北麦区平均百株蚜量为1.2-5.8头,河北吴桥最高为250头。

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同比有所较少,赤霉病陆续开始显症

备受关注的赤霉病,在西南、长江中下游、江淮等麦区开始逐步显症,累计发生面积39.1万亩,同比减少47.3%,累计防治面积1920万亩次,同比减少32.4%。西南麦区重庆平均病穗率为2.2%,同比减少1.5个百分点,忠县局部田块最高达24.3%。江汉平原平均病穗率低于0.1%,个别感病品种最高为18.5%。安徽沿江、陕西南部麦区零星发生,病穗率为0.2%-1.5%。

此外,条锈病在西南、江汉平原、西北和黄淮等麦区9省251个县累计发生687万亩,同比减少42个县和5.9%。纹枯病在江淮、黄淮、华北、西南等麦区累计发生8747万亩,接近去年同期。白粉病在西南、西北、江淮、黄淮等麦区累计发生794万亩,同比减少35%。吸浆虫在黄淮、华北、西北等麦区累计发生803万亩,同比减少48.6%。

对于下一步发生趋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表示,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报,4月下旬,全国大部麦区气温正常或偏高,江汉、江淮、黄淮及华北、西北等麦区有多次降雨过程,有利于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病害流行,有两天以上连阴雨天气的区域要重点做好赤霉病预防控制。5月份,长江中下游、江淮等麦区降水偏多1-2成,将加重小麦赤霉病流行危害;华北、西北东部等麦区气温偏高0.5-1℃,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麦区偏高1-2℃,对穗期蚜虫繁殖危害有利。各地要加强监测和信息调度,及时发布预警,指导科学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