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閒置鄉村小學變身“扶貧車間”

临泽:闲置乡村小学变身“扶贫车间”

臨澤縣倪家營鎮婦女在“扶貧車間”編制草雕工藝品。

临泽:闲置乡村小学变身“扶贫车间”

婦女們編制的草雕工藝品。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楊紅麗 通訊員馬靜文

4月24日,記者走進臨澤縣倪家營鎮倪家營村小學,一排白牆青瓦的平房格外顯眼。據瞭解,這裡是原來的倪家營村小學,房屋面積有400平方米。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助推村民脫貧致富的“扶貧車間”。

在學校門口,掛著一個“張掖絲路之光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就業扶貧車間”的牌子。“隨著城鄉教育資源的整合,孩子們不用在村裡上學,都集中去了鎮上的小學或者城裡的學校讀書了。這些房屋也就閒置了起來。”扶貧車間負責人牛天文告訴記者。

院子裡,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幾十位村民有的在焊接鐵架,有的用草繩纏繞,一件件精美的草雕工藝品展現在大家的眼前。倪家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平正在熟練地纏繞著草繩。“她來這裡上班已經有六七天了,主要是工藝品編制,如果能接到訂單,一個月至少能掙3000元。”王平說。

“農村很多貧困戶是因病因殘致貧的,他們沒有什麼技能,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也不能長期外出務工。通過培訓,讓他們在家門口就業,勞動強度低、勞動時間靈活,這是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最現實的辦法。”牛天文說道。

臨澤縣倪家營鎮推出“企業+車間+貧困戶+互聯網”的模式,以企業下鄉、車間到村、崗位到人、獎補到位的方式把“就業扶貧車間”建在了群眾家門口,實現了貧困村民既能就近務工掙錢,又能照顧老人小孩的願望。同時,也降低了企業招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用工難。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盤活了閒置村小,讓閒置資源變成了資產或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