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了,平時挺清閒的,最近領導有意向提拔我做副科長,科長才30多歲,我該怎麼辦?

平沙落雁6


能提拔就不錯了,有這好事還挑挑揀揀的!

45歲提拔科長,看來你應該在市直部門,否則縣直單位45歲才提拔科長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縣直單位機構規格才是正科級,內設科室是股級,股級就是科員,連副科級都算不上,所以說如果在縣裡45歲還是個科員,連個內設科室副科長也不是的話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市直單位機構規格是正處級,內設科室才是正兒八經的正科級,我們平時稱市直機關處長其實都是不規範的,應該是科長才對,省直單位的內設處室才是正處級。所以說,提拔你擔任副科長,應該是市直單位內設科室的副科長,也就是副科級領導職務。在市直機關45歲才提拔副科級幹部確實有點晚,雖然正科級和副科級都有職數限制,但是大部分三十多點就可以擔任副科級了,四十多點基本可以擔任正科級,再往上提拔副處級就有點費勁了。

既然領導欣賞你,不論年齡多大,能提拔就不錯了,也許你懷才不遇,到45歲才遇到自己的伯樂,但很有可能這就是你仕途的開始。所以,別管你的科長年紀多大,每個人的起點和經歷都不同,也許當你提拔副處的時候,你的科長還只是個正科呢。

總之,有機會就上,不要怕年齡有差距,成功不分早晚,也許你的仕途從此與眾不同。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中省直遴選


40多歲去讓你當副科長,有這樣幾個可能。

第一,科長跟領導應該關係不錯,然後看中的是你與世無爭的心態,所以拿你當副科長做個傳聲筒,說白了,為了加強一把手的科長的權威。如果你聰明,在副科長崗位上老老實實做你的傳聲筒幹幾年,之後轉一個正科虛職算是完美到站。

第二,這個位置有領導不喜歡的人想競爭,然後領導不想讓這個人做,所以拿你出來頂對方,如果你坐上副科長這個位置,你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招惹了仇家。

第三,領導在為他下面的人鋪路,我想你們應該不止一個副科長,如果有兩個副科長的話,一個是年輕的,然後一個是你這種年齡大的,如果下一步競爭科長的話,那肯定是那個年輕的有優勢,而你只是陪跑。

第四,有人想做你現在需要做的工作,或者是你現在做的工作領導,不太滿意,他需要有更得力的人來接手你現在的工作,而然後把你調到這個副科長這個職務上。

第五,領導可能對科長不是很滿意,換句話說科長不是領導派系的人,所以他需要你來制約科長,或者是盯著科長。

目前為止,我能想到的只有這5種可能,也許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人事調動,但是其實領導心裡面考慮的很多很複雜,一定要考慮好,當這個副科長對於你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然後再做決定。


淡定的簡約


在機關事業單位幹到45歲,基本上是“老油子“了。這個年齡段公務員,要麼已經走上領導崗位,要麼就像題主這樣,無官一身輕,早看透一切,把工作當副業,把副業當主業,純粹是為了混口飯吃的。此時領導要提拔你,讓你給年齡比你小很多的人當副手,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比較難以接受,但在小公看來很正常,大可欣然接受。

1、體制內有職位永遠比沒有要好。很多人說現在的官有什麼好當的,那純粹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你讓他有一天坐上領導崗位看看,保管是另外一種講法。體制內等級清晰,混個一官半職雖不見得有很大權力,相反可能還會增加很多責任,但至少可以贏得尊重,不至於被所有人人呼來喚去。在職場,這也是一種自保的方式。

2、領導提拔你是對自己的肯定。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領導提拔你,就是對你的認可,沒有特殊原因,一般不能拒絕,否則可能會被領導認為不識相,那樣的話,你以後也不可能再有輕閒的好日子。再說了,這是領導主動提出了要提抜你的,又不是你求爺爺告奶奶要的,什麼都不花,不廢吹灰之力就得了一個副科長,而有的人費勁九牛二虎之力都得不到,這樣的便宜還有什麼考慮的?

3、給比你小的人當副手不丟臉。職場就是個生物鏈,優勝劣汰,能者上,有先也有後,領導比你年輕很正常。別說45歲,在縣裡有的50多歲還給三十多歲的領導打工、拎包,幹這幹那,照你這樣想,他們不是更丟臉了?!小公看他們幹得也蠻歡的嘛。凡事放平心態,別把面子看得過重,在體制內,想要有面子,逮著機會就要上,只有佔了上風,人家才會尊重你,也才能真正贏回你所謂的面子。

一句話,有提抜,就上吧,別想那麼多了。在45歲才提,說實話也夠矬的,縣一級還可以理解,如果是市級以上的機關事業單位,就要好好反思自身問題了。


80後小公


怎麼幹?幹啊,40多歲,心態和工作跟一個老漢一樣,我最看不起就是這種混日子的人,三十多歲、四十多歲,擺資歷,跟老佛爺一樣,整天混日子,過的窩囊頹廢,自己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我如今四張,也只是婦科,而且,已經幹了5年了,不過,我不管是幹業務,還是幹管理,永遠保持激情和戰鬥精神,絕對不會混日子,也是單位管理和業務的核心人員。

當你在單位混日子,既是對自己的傷害,也是對同事的傷害,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你不好好幹,就是把活推給其他人,給其他人增加負擔。何況,你混日子,就是被邊緣化,徹底被淘汰。

我在沒有走上管理崗位前,是單位的業務骨幹,當時領導要讓我當部門主任的時候,我也曾猶豫不決,因為,一個人,幹好自己分內工作就行了,沒那麼多事,也不會那麼辛苦,也不用動不動就加班加點,也不會經常被領導訓斥。

那時候,我享受的是婦科級,當我猶豫不決時,領導說,難道你年紀輕輕的,一輩子做業務骨幹嗎?你不想往上升嗎?作為男人,必須要不斷朝上走,才有前途,為何不嘗試下呢?為何就不能突破自己呢?

聽了領導的一番話,我把活接下來,從最初負責六七個人的部門,到如今,19人的大部門,是累,各種協調管理、各種開會、沒完沒了的忙活,工資也跟自己業務骨幹時,差別不是太大,即便如此,我依然繼續幹。

當你負責一個部門的時候,和你一個人吃穿不愁的時候,完全是兩回事,你的管理能力、協調能力,以及智慧智商和綜合能力,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這是你當一個普通科員,和管理一個部門,特別是大部門,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何況,一個男人,一輩子,當一個普通科員,沒有職務,一直起不來,只能說,一輩子,活的太壓抑、窩囊、鬱悶和壓抑。

一旦你進入體制內,如果就過那種溫水煮青蛙、死水一般,沒有工作激情、沒有工作動力、混日子,這種男人,說白了,就是沒出息,如今,在體制內,這種男人,還不少,破罐子破摔,老婆如果心態不好,就會埋怨,最終導致情感不和睦而離婚。

我不知道未來咋樣,但我會一直充滿激情地幹下去。包括我媳婦,一個人,主管將近一百來號人的單位,雖然苦痛,但樂於其中,痛並快樂著。因為,只有這樣,你不是渾渾噩噩,大學沒有白上,也實現自我人生價值,你也不會混的那麼頹廢和沮喪。

所以,不管你是45歲,是副科長還是正科長,沒關係,有機會,就好好的幹,像個男人一樣戰鬥下去,管他科長是年輕人還是老人,管他是男還是女呢,幹好自己的活,配合科長做好工作就可以了,我們單位,女領導多的去了,年輕人管老人多的去了,正處級的男領導,就30多歲,下面各部門很多是老漢,四五十歲,難道不活了?

而且,女大領導多的是,有一半處級都是女的,有什麼不平衡和奇怪的呢,心態平和了,一切就解決了。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幹部年輕化,最早是由鄧公提出來的,想當年朱總理在國家發改委提拔任用的時候,都因為年齡問題,被排除在外,最後作為特殊人才提拔起來的。在機關事業單位,處級以下單位年輕幹部是指35歲以下,當然處級、廳級定義又不一樣。如果過了35歲以上,還沒有被提拔任用,基本上前途發展就非常有限了,即使過了35歲被提拔,什麼大器晚成等整合,在機關事業單位非常少見。想成長為更高職務,甚至獨當一面,機會都變得非常少了。

到45歲以後,對於黨政機關的公務員來講,如果沒有被提拔為副科級以上幹部,縣區級以下按“職級並行”,也享受了副科級待遇。縣級以上今年6月份以後也會享受主任科員待遇,要不要提拔,或者能不能提拔,對個人前途影響不是很大,對個人工資收入影響也非常有限。人過中年,能力和業務都在走下坡路,如果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信心,有機會可以擔任實職崗位,發揮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否則的話,從事一些具體的業務性工作,會更為妥當。

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後,領導職數設置十分嚴格,領導職數也越來越少。再加上已經公佈等待6月份正式實施的新《公務員法》,取消了“副主任科員”等非領導職務,各級黨政機構都遺留了一大批失去了職務的領導幹部,對近幾年職務提拔的影響非常大。如果有機會,還是要珍惜。


真寧腔調


不請自來,因為這是個好問題。題主的困惑,不是孤例,而是相當一部分體制內職場人面臨的現實困境。


題主的困惑,我覺得主要是以下兩點:

——收益與付出不成正比。副科長官兒不大,但責任不小,幹上了就意味著要勞心勞力,“996”都是好的,24小時隨叫隨到、“5+2”“白加黑”大概率是常態。可是,與可以預見的高強度付出相比,自己年齡偏大,晉升空間有限,再有大的發展可能性不大。與其做牛做馬、累死累活,不如無欲則剛、閒雲野鶴。

——自尊和現實劇烈衝突。題主的問題裡,有個重要信息——“科長才30多歲”。45歲的人了,被一個“小年輕”指揮,任何一個人都會心有不甘。如果這個“小年輕”還恰好是自己曾經訓導過的後輩,眼看著他一步步超過自己,那麼這種失落感會更加強烈,“憑啥”“老子還圖個啥”的感覺自然會經常、反覆地泛起。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要我說,幹!為啥不幹?

第一,遲到的肯定仍然很有價值

準備提拔你,無非是領導覺得你行。45歲的副科,算不上啥成功。但至少以後別人叫你×科長的時候心不虛啦,至少公務聚餐你不用敬陪末座啦,隨便對你呼來喝去的人會少很多,一說出去至少妻兒臉上也有光!試想一下,如果你放棄這次機會,那會是有啥結果?說你“沒有官癮”那是客氣,“不識抬舉”才是領導的內心寫照,以後都不會有啥進步的機會,最大的可能就是在科員的崗位上庸碌一生。累點怕什麼,在體制內工作,不努力往前走,甘於混日子,這樣的人生真的很悲哀。

第二,面子的問題根本不算問題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領導比自己年齡小,內心有憤懣、有不服是人之常情。但是,作為職場人,首先要具備職場人格,尊重職場規則。科長指揮你,你執行的是其實這個職務的發出的指令,和佔據這個職務所的人是誰、多大年齡毫無關係。不想被人指揮,表面上看,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清高,其實一點都不值得驕傲,無非是loser的自我欺騙、自我麻痺罷了。放不下面子本質上是因為自卑,勇於直面內心的心理弱點才是真正的強大。而且,要是真有本事,你完全可以做到讓科長尊重你、很客氣。

第三,未來的道路其實還很寬廣

45歲副科,是有點慢,甚至是很慢,但是距離60歲退休還有15年呢,遠了不說,退休前解決正科還是有很大概率的,會不會再往前一步呢?全看自己。體制內這樣熬到40多歲才開始起步,最後厚積薄發的例子並不鮮見。但我今天我不想舉這樣的例子,我想說的是另外一個朋友的故事。我的這個朋友,43歲轉業到司法機關,一開始在行政部門,後來覺得實在沒意思,開始自學法律,苦讀一年通過司法考試,隨後順利轉到業務部門,去做自己喜歡的辦案工作。這個朋友並沒有做官,但是他當初的抉擇和題主情況是差不多的——是選擇努力改變自己還是甘於平淡一生。當不當副科長,不是問題,對生活是積極還是消極才是大問題。人活著麼,總得有點想法,有點追求。


戴著墨鏡看世界,世界一片灰黑;充滿激情去生活,心境大放光明。



雷人說


45歲了,看問題也理性、現實了。遇到這事兒吧,關鍵還得問自己圖什麼?

1、收入?從科員到副科長,收入可以增加多少?收入增加很多,可以考慮啊!

2、地位?身邊同齡人,同單位中,象你這樣年齡、工齡的,大部分的職級是什麼的?如果沒有凸顯太多,也淡不上什麼地位,對吧?

3、自由?做一般科員,對工作負責、對上級負責,問心無愧;當上副科,“承上啟下平行間”,責任大了,要“照顧”的人多了,是不是少了點自由?

4、成就感?正常情況下,正職是作規劃、決策的,副職作執行、推廣的。雖說職務高低和年齡無關,但讓一個小自己十幾歲的上司來決策、指導,讓近中年的副手來執行,總覺得畫風有點不那麼和諧。這樣題主你有成就感嗎?

5、前途?你單位的管理崗的年齡限制是什麼樣的我不清楚,你45歲上副科,就算一路平步青雲,到一定時間一定職級,年齡也是硬傷啊,對不對?

雖說有志不再年高,但也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沒有什麼能隨隨便便成功,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說服自己理由,那還是不做這個決定。


冷暖職場


雜文作者沐澤霖來回答您的問題!

45歲了,平時挺清閒,最近領導有意向提拔你做副科長——這是個坑,要坑你!

科長別說30多歲,就算20多歲也跟你毫無關係,因為《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的情況下,你做不做副科長已經不影響你的待遇了!

難麼,為什麼我不建議你做工作弄上這個副科長,原因就在你自己說的“清閒”二字上!

副科長,最基層的中層幹部,是負責具體工作推進的中層幹部,壓力一定特別的大!

開會的壓力,報表的壓力,工作推進的壓力,層層壓力換來的,僅僅是對外的一句——哇,都當領導啦!

這年頭,領導不是好當的,過慣了清閒生活的人,突然當了領導,一定會很不適應,進而出現工作失誤,甚至晚節不保!

現在對領導幹部的要求很高,沒有真才實學,沒有擔當精神,沒有敢拼敢幹的真本事,你還真別覺得自己能勝任領導崗位!

其實,幹過副手的人都清楚,副手就是幹活的,最累的也是副手,最操心的更是副手,決定權不在副手的手裡,但出了問題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副手往往首當其衝的負責頂雷!


雜文作者沐澤霖


45歲的普通公務員一般都已經科員十五年以上了,按照2015年出臺的縣以下機關職務職級並行制度要求,已經享受了副科級幹部待遇。但是請注意,你的職務仍然是科員,不是副主任科員,所以新公務員法出臺以後,縣以下單位是否直接授予四級主任科員,還沒有定論。

因此,如果有機會提拔副科級領導崗位的話,一定要努力爭取,不管是從工資待遇還是今後的職級提升有優勢。比如新公務員法規定四級主任科員兩年後可以提拔三級主任科員,省級以上單位不論,縣以下的單位肯定是副科級領導幹部比四級主任科員更快提拔三級主任科員,而且以後也會更快。

一定不要只覺得當領導責任大任務重壓力大,還要看到社會地位高晉升空間大等優勢。努力吧,什麼年齡都不晚。


巴釐虎10


45歲,可以說已經接近職業生涯的準末期,在很多地方,再過三兩年可能就要離崗或者退出實職了。我不知道你這個領導是不是新換的,如果老領導的話,真想提拔也不至於拖到現在,是不是新換了領導想聚攏一下人心呢?

對於這個偶爾來的小幸福,我感覺你堅持一個思想態度就行,那就是“不強求不硬上,順其自然”,已經到了這個年紀了,能夠提上一職當然更好,一來也算對自己大半生的奮鬥有個交待,多少有點成績感,也是對自己工作的一種綜合提升,起碼自己的身份地位會“上一個檔次”;二來最實際的待遇薪酬也會相應的提升,包括未來的退休方面都有實際好處。

所以,能夠實現願望當然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兒。至於科長多大歲數,這個沒有多大關係,單位裡還是多少還是看重資歷的,別的不說,你那個45的年齡擺在那,誰也得給幾分面子,只要自己別做的太過份就行。

但是,如果調副科的難度太大,要耗費一些精力或者財力,我認為那就沒有必要了,一把年紀了,大半輩子什麼事也見過經歷過了,如果再年輕十歲,可以費可勁拼上一把爭取爭取,但都快要知天命啦。我認為還是順其自然的好,上了高興,不上也不惱,但也犯不著為了那個副科患得患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