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弱点是什么?

风云一点通


日本军队的弱点是相对而言的,比如武器装备,相比于我们是非常先进的,但是在美军面前就逊色的多了。



我记得《亮剑》里张大彪曾就日本武器与美国武器做过一番评论,大体意思是以前觉得日本的三八大盖,迫击炮非常好,后来有了美国冲锋枪,自动步枪,轻重机枪,榴弹炮等武器后才发现日本的武器根本就拿不出手。

其实日本打输二战,武器装备是一个不容忽视原因,整个二战期间,日本军队都是以步枪为主,即三八大盖,很少有大规模配备冲锋枪的时候,日本资源匮乏,军方高层认为冲锋枪太消耗子弹,如果能提高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射击精度是可以弥补冲锋枪缺乏所带来的弊端的。

事实证明,日本军方高层的这种谬论着实可笑,战争后期,日军在战场上面对美,苏士兵的火力压制,伤亡很大。


不过虽然武器装备是日本军队的一大弱点,但却不是致命的,日本资源匮乏,也不是最大的弱点,因为在当时,凭借日本的国力只要不触及美国人的利益,那么占领东亚,步步蚕食东南亚,然后掠夺这些地区的资源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所以我认为日本过早的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偷袭珍珠港,是日本必败的主要原因。

而日本作出这一系列决策也反映了日本高层毫无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便是日本最大的弱点。

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日本二战期间最厉害的战略家—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是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支持者,但与大多数军国主义支持者不同的是,他有一颗非常清醒的头脑,他主张先占领满蒙地区,并提出了满蒙生命线理论,他认为日本国内缺乏战略资源,想要打赢侵略战就必须经营好满蒙地区,为此他一手策划了满蒙独立。

满蒙独立后,他认为中日之间的战争必然会爆发,但一定会是一场持久战而非速战速决,想要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做好充足准备,所以他认为日本应步步蚕食我国,巩固占领区,所以七七事变爆发后,他第一时间下达的命令是禁止扩大化,然而日军高层认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机到了而且此时的日本国内没有人愿意再听石原莞尔的话,除了石原莞尔,所有人都认为三个月便可逼迫我国投降!



按照石原莞尔的战争理论,逐步占领我国和东南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这些地区最终一定会被日本所吞并,到时候不再受限于石油等资源的日本便可与美国进行最终决战!这就是石原莞尔的“最终战争理论”。

不过对我们来说庆幸的是,日本高层并没有重视石原莞尔的主张,甚至其本人也不再受到军方重用。假如日本当年真的采纳了石原莞尔的主张,不敢想象战争的结果会是怎样。

但可以确定的是,日本高层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是最大的弱点!


咸鱼闲聊


二战中的日军弱点是非常多的,而且很多弱点对其战争的失败有重要作用。

弱点之一:海陆不和


日军有一个其他国家军队都没有的情况——日本海军和陆军彼此之间矛盾非常深,简直就像是仇人一样,要不是有天皇压着,两个兵种甚至有可能打起来。

在日语中,“马鹿”(就是我们常说的八格牙路)是骂人的话,而昭和时期的日本军队,海军将陆军称为“陆军马鹿”,陆军将海军称为“海军马鹿”,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平常性的称呼。

日本海陆军的矛盾由来已久,最早可以上溯到倒幕运动中。倒幕运动中,西南四强藩中的长洲和萨摩出力最多,可是他们两个彼此是世仇,只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在一起,倒幕运动成功之后就要开练,幸亏有天皇在。后来长洲掌控了海军,萨摩掌控了陆军,由此埋下了海军陆军矛盾的种子。

海军和陆军的矛盾体现在哪呢?

作战不配合。

二战日本陆军如果要求海军火力支持,那海军是大概率不会理你的,要想海军借船渡河?那更是想都不要想,总之就是除了天皇下令,别指望得到海军一点配合。

陆军也不能让份。太平洋战争想掉精锐陆军师团去当炮灰?门也没有啊,海军的要求来到陆军,陆军将领一问三摇头。二战末期,日本的油料极度紧张,海军连飞机起飞的油料都凑不齐了,可是日本陆军连用不上的坦克里都有汽油,却打死也不分给海军。

由于长期不配合,最后日本海军陆军索性不指望彼此了。海军组建了庞大的海军陆战队,而且拥有自己研究制造的坦克。而日本陆军居然想造航母!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支试图制造航母的陆军。

弱点之二:火力太差

二战日军的火力,,,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

由于日本资源稀缺,钢铁资源更是稀少。偏偏钢铁少还要发展海军,那一艘军舰都是几万吨十几万吨的钢铁,一来二去把日本的金属资源折腾的更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陆军和步兵的火力被严重压缩,因为弹药不足。

整个侵华日军上百万人,拥有的坦克不到一千辆,跟纳粹德国和苏联的一个装甲军差不多。而且日本的坦克是出名的“薄皮馅大”,被苏联讥笑为挂了铁皮的卡车,装甲薄到可怜的地步。诺门坎之战,日本坦克的小口径火炮打到苏联坦克上,苏联坦克兵甚至都不知道。而苏联坦克一炮轰到日本坦克上,日本坦克就像开罐头一样直接爆炸。


除了装甲部队极其稀少外,步兵装备也很差。客观来讲,侵华日军的装备也就是欧洲国家一战中的水平,而且还是一战中的中下等水平。日本用的“三八大盖”是1871年的设计!在日本侵华时已经整整用了六十多年!

日本的“歪把子”轻机枪,弹夹供弹,每个弹夹只有区区二十发子弹,几个点射就没了,根本没法连射,就这也好意思叫机枪。九二式重机枪,弹排供弹,射速相当慢。大家看抗日剧里当当当的声音就是九二式连发的声音。几十发子弹可以打两分钟。

而与此同时,纳粹用的MG42通用机枪,外号叫“希特勒撕布机”,打起来根本听不出子弹的间歇声音。跟撕布似的。一个步兵班给机枪手带1500发子弹,几分钟就能打光。

日本的武器这样也是有原因的,并不是什么“日军注重枪法,认为准确度比火力更重要”。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子弹太少。硫磺岛战役中,日本的子弹平均到每个美军头上只有七发,而美军平均为每个日军准备了一万多发子弹,差距太大!

二战中美国装备了大量的冲锋枪,火力又猛又轻巧。日本人偏偏傻不拉几的信仰“板载冲锋”(板载是日军中万岁的意思),成建制的冲上去跟美国人肉搏,美国人毫不客气用冲锋枪扫射。后来日本军官说——装备了冲锋枪的美军,一个美国步兵班的火力超过日本一个中队!

弱点三:下克上

下克上是日军的传统,二二六兵变就是他们的巅峰。

所谓下克上,是指日本的下级军官和士兵经常悖逆上级的命令甚至弑杀上级。著名的二二六兵变中,日军一群连排长杀掉了日本半个内阁,首相躲到了衣柜里才逃的一命。


下克上让日军很多重要行动,高层完全不知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这两起事变都是日本的几个中级军官自己谋划的,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军部和内阁毫不知情,没有任何正面侵略中国的打算,却突然发现底下人已经动手了。

本来日本中央没打算把战争扩大化,没想到张学良自己老老实实的放弃了抵抗,不占的便宜白不占,于是小日本占领了东三省。

七七事变也一样。本来日本打算蚕食中国,没打算鲸吞中国全面开战,这样对日本更有利,对中国更危险。但七七事变的爆发让局势瞬间爆发,直接导致了侵华战争在日本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的时候全面爆发。

下克上的传统让日本很多战略规划无法顺利执行,因为手下的人不听话,参谋本部居然要顺着几个连营长的行动改变计划,这对于很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日本以这样的奇葩机智居然能撑到二战最后,也算是个奇迹了。


小约翰


日军最大的弱点不在军事上,正所谓棋在局外,地小、物少、人少、兵少才是日本军队的命门。

1、日本地小

日本只有四岛,国土面积狭小。正如《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台词,在日本火车一天一夜就能开到大海里,而中国可以开七天七夜。

(日本四岛)

地小这个前提,决定了日本战略空间狭小与其他一切的匮乏。

2、日本物小

日本是岛国,资源匮乏,非常依赖进口资源。日本国内铁矿、石油严重缺乏,在占领台湾、半岛、东北之后也没有解决石油问题。

(只能南进扩张)

为了保障生命线,只能不惜代价南进;为了南进就得与英美开战。“战略执行是为了国家,结果发现国家只是战略执行”。资源的匮乏让日本只能铤而走险。

3、日本人少、兵少

在狭小的国土上、缺乏资源的领土内,能养活的人口是有限的。在人口有限的前提下,士兵数量就变得有限了。

二战中主要参战国,日本的动员力量的最少的,投入前线更是少了。

(二战各国动员伤亡)

日本军队的真正弱势不在于其战斗力不行之类,关键是狭长的国土、匮乏的资源,前者让国家没有战略纵深,只能扩张;后者让国家只能南进,与英美决战;而稀少的人口很难撑得起这样的战争。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这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老梁特意花了点时间,整理了一下思路。这顿忙活下来,老梁觉得咱应该先从大局,接着再从战局出发来解决题主的问题。

大局

小鬼子个小,兵少,地小,就剩下一个大的——野心。您瞅瞅不到一米六的个头,蹦起来还没有桌子高,拿着个三八大盖比他高一半,一辈子不穿裤头,弄块破布遮羞……

估计扯到这里,就有哪些个正义人士跑来扯老梁的胳膊肘:“你这是胡说,人家咋样咋样,你家又咋样!”

烦!老梁明确告诉你,别整那没用的。老梁就一句话,咱得无限重视这东西,毕竟这东西曾经把咱大华夏祸祸的不成样子,瞅见这东西咱心里就得提防着点。但拿来娱乐还是可以得,毕竟他的个子真心不高,老梁没瞎说。

好了,闲话唠完了,咱点到正题上。

兵少?这俩字冒出来,估计就有人坐不住了:“老梁你就误导观众吧,你个瘪犊子!”

老梁手里有几个数据,大家伙瞅瞅。二战的时候,小鬼子总动员人数是九百万,德国佬的军事人员总数一千七百万。

瞅到这里,估计大家伙都认为,小鬼子总人数就少,出的兵只有一半还可以得。老梁送上俩字——扯淡。小鬼子地头上的人口是七千万,德国佬的人口是六千七百万,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动员二字是累计产生的数字,实际出兵人数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军事人员那是实打实的,是多少就是多少。

这俩人在二战时期铺的摊子也差不离,德国佬凭借着闪电战,这兵力才堪堪够用。小鬼子这点兵力撒出去,那还叫多啊。

兵力少,随着战争的推进,可操作性就差老多了。当然咱不可否认,二战开头的时候,小鬼子的兵员的素质随便拽出来一个,都能当狙击手的使唤,一个老兵单挑咱三个大兵还是没啥问题的。但随着这批老兵的死亡,加上摊子铺的过于大,这兵员的素质蹭蹭的往下落。而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兵员的素质开始上升。这俩下一对比,小鬼子的兵力少,老梁没瞎说。

这有点空洞没啥说服力,咱举个例子。当年小鬼子和咱大中国形成的对峙的局面,没得办法一些新的大头兵被补充到了咱中国的地头上。其中有个大头兵(已经到了二战后期了)喜欢写日记,他是这么写自己第一天到达小鬼子所谓的占领区。

上了车,顶头上司这么和俺说:“这公路线是咱的,但下了公路线就是游击队的。所以一个人的时候,千万别下公路线逛荡,这是找死的行为,除非是集体行动。”

开始他还不信,结果坐着车走到路上,他就瞅见公路边上一个稍远的山头上有烟冒出来。他就问:“哪里也有咱的人?”

“不许胡说,哪里是游击队出没的地方,有可能是游击队在做饭。”

“啊!”

“别瞎操心了!这不是咱的事!”

这人在二战结束后,就成了一个专门画二战漫画的漫画家。这事就是个佐证,当年如果小鬼子的兵力足够的话,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吗?当然不会。

接着咱说他这地小

小日本就四个岛,草履虫一样的形状,您开着一辆小奥迪,估计一天一夜一个不小心您就开到海里,喂鲨鱼去了。咱大华夏的地头,您就算是坐着高铁走一趟。开海里,这叫做梦,一路欣赏一下春夏秋冬四季的天气倒是真的。

地小,这资源就少。战争打的是什么?钢铁,石油,粮食,橡胶等等,这些东西您缺了那样都玩不转啊。

要不然,小鬼子打到最后,是北进还是南进,就为这选择题琢磨了好久。一家伙先踹了毛熊的屁股,和毛熊玩了一次诺门坎战役,回过头来让毛熊揍了个半死。这下老实了,这才转过头来顶着一脑袋包就搞了一个南进,偷袭了珍珠港和美国佬怼嗨了一把,结果把自己个嗨死了。

再有这野心大

你说你一个原始社会的原始人,刚刚通过明治维新,把自己个变成了一个工业国。这底子能和那些个真正的强国比吗?不能够呀。

您造个机枪都是个歪把子,玩个枪就一支三八大盖,从开头打到尾。玩个飞机出了零式飞机,开头还算可以,这都整到战争快结束了,美国佬都换了好几代了,您还是零式。

就这工业还要单挑全世界这不是找死吗?再有你以为中国还是满清那会,这都到民国了。满清那会你赌国运,玩了个甲午海战挺嗨的。现在民国了,你这就又赌上国运,要三月吞掉大华夏,玩砸了吧。

小蚂蚁还要啃大象,你不拿出点时间去磨,还想一口吞下,能消化的了吗?作死!

因为这野心太大了,所以小鬼子眼珠子里只有战术眼光,没有战略眼光。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反对了说啥:“人家也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啥山本五十六,啥(没听过)!俺就特崇拜那个谁谁!”

远远的,远远的,这里不适合你,你和俺们家二柱子聊天挺合适的。不过老梁还的解释一下,这种人在小鬼子的地界还真有,但他是少数,您扣脚丫子顺道掰扯一下就能数的过来。这种人被小鬼子那些个野心大心眼小的人给挤到了边缘地带。当然即使小鬼子认可这些人的想法,他的败亡仅仅是推迟一些时日而已。

野心大,吞不下去,消化不了,撑死了。

接着说战局

小鬼子的思想过于僵化。传统战术“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当年咱武汉会战的时候,国民党的宋希濂就利用小鬼子的这个特点,在大别山那嘎达,搞了一个延迟战术。

简单的说,每个山头咱蹲一个排,或者一个连,看到小鬼子经过,咱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机枪,步枪抄家伙揍他就行,接着咱就等着小鬼子的动作。

小鬼子每次都是停下来,先拉开架势,呼叫小飞机,在山头上下几个蛋蛋,接着炮兵调试来一顿小炮,跟着小鬼子撅着屁股,端着三八大盖,迈着罗圈腿吼着:“板载!板载!”就冲上来了。

这个时候,咱的大兵早跑了。

跟着小鬼子收兵,来到下个山头,咱再揍他。结果小鬼子再来一遍。我去,这时间长了,小鬼子就不理咱了,这个时候,前面撤退下来的部队已经集结成一支大部队,正好乘他不理咱好好的揍这老小子。

就这一场下来,小鬼子扔下超过两万具尸体。

这战术咱对着小鬼子百试不爽,每次小鬼子拉着小炮,端着大枪跑来和咱玩,即使到了地头,才发现炮弹打空了,子弹也不多了,回吧。

咱家的大兵,蹲城头上瞅,这帮家伙是咋回事,到了地头,咋就打那么几下就走了呢?好奇怪啊!

最典型的就是薛岳的长沙保卫战,不仅路上和他延迟战术。而且还玩他的后勤运输,好多次小鬼子到了地头,掉屁股就跑,没子弹了打啥呢打!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在挑起二战的法西斯三国中,最早法西斯化的意大利,反倒成了搞笑担当,整个二战过程中,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反倒不断的拖德国的后腿,堪称名副其实的猪队友。

德国则不用多说了,几乎以一己之力挑战了世界所有列强,单论实力和勇气的话,几乎单挑全世界的德国,确实算得上最败犹荣。而位于东亚的日本,由于距离欧洲遥远,再加上日本比之欧美只能算二流的工业实力,往往被美国和英国苏联等西方列强忽略。

二战亚太战场

但实际上,日本能够吞并大半个中国,并与美国相持数年,日本绝非易于之辈。尤其当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面对团结一致、奋勇抵抗的中国军民,日寇的进攻依然势如破竹,虽然中国进行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等多长惨烈的会战,但依然无法阻止日寇侵略的铁蹄。

而且纵观整个抗战过程,除了少数战役正面战场上,虽然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但结果多数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作为二战的元凶,日寇对中国的14年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极为深重的苦难。

日寇

因此,抗战时期日寇军队的战斗力,其实是极为强劲的。日军的战斗力,也并非仅仅针对尚处于装备、训练全面居于劣势的中国军队。对战当时的主要列强,日寇依然不落下风。且不说进攻东南亚时,面对英国军队的势如破竹。即便面对苏联,日本军队也并未有丝毫示弱。

这从1939年日寇发动对苏联试探进攻的诺门坎战役就可以看得出来。当时只是日本关东军的二流部队,在准备不充分、兵力居于劣势、装备也远差于苏联的情况下,依然给苏联军队带来了巨大的伤亡,战役结束后,苏联的损失也远大于日本军队。

虽然日寇北进的战略试探被挫败,但单纯以战损比而言,日本反倒是胜利者。而且,与日寇战斗的苏联军队,是当时苏联政府集结了全国的最先进武器和最精锐部队,这样的苏联军队,在面对德国纳粹军队时也并不落下风,也可见日本军队的战斗力。

日本空军

那么,拥有如此强劲实力的日本,都有哪些缺点呢?

凭借武士道精神的洗脑,残酷的训练,日本军队的确拥有颇为强劲的战斗力。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日本军队就毫无确定,更不意味着日军不可战胜。二战时期,日军的确定可以拉出一大箩筐,例如差劲的歪把子机枪,例如薄皮坦克,例如海陆之争,例如无脑的下克上等等。

而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最大缺点,则是日本国力的缺点——工业实力薄弱,资源匮乏。参战规模超过百万的武汉保卫战结束之后,这场战役依然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因为日本达到了自己预先的战略目标,占据了武汉三镇。

日寇对中国的侵略

但是,军事上势如破竹,几乎战无不胜的日本军队,却停止了大举进攻的步伐。开始了所谓的“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政策。一贯以野蛮、贪婪、残暴、直接著称的日本,为什么会改变既定的方阵,改变全面进攻的战略部署呢?

原因很简单,不是日本军队战斗力不行,也不是日本军队无法击败中国军队,而是日本薄弱的国力决定了,他们无力支撑如此大规模和全面的进攻。也就是说,日本的国力供应不起庞大的战争消耗了。

相较欧美数百年的积蓄,薄弱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匮乏的资源,决定了日本在二战时期浅薄的战争潜力。更何况,由于日本的海陆之争和日本岛国所限,日本大部分钢铁等战略资源被投入了海军,日本陆军的资源因此更加匮乏。

日本偷袭珍珠港

虽然对比几乎完全为农业国的中国,日本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一旦进入现代化战争,庞大的战争消耗,使得根基薄弱、资源匮乏的日本根本无法承受。而中国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也使得日本战线急剧拉长,使得日本的后勤补给几乎难以承受。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在1941年孤注一掷,偷袭珍珠港,进军东南亚,挑衅美国和英国的根本原因。因为,如果对英美等国宣战是饮鸩止渴的话,那么不宣战,就意味着立刻就要死。

狂热的日本人

先死与后死,相信任何一个有求生欲望的人都会选择后死。更何况,拖延时间,等待国际局势的变化,尤其当德国在苏德战场取得胜利后,也许还有可能救日本一命。因此,赌性极强的日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对英美宣战。

当然,结果我们都看到了,日本完成了自己的愿望——后死,日本成为法西斯三国中最后一个投降的国家,也成为唯一一个“享受”了原子弹待遇的国家。


鸢飞九天2018


日本军队存在的这些弱点,让我们来分析下二战时期的一些战役:

虽然说日军通过各种人肉炸弹、万岁冲锋之类的把戏,在局部上取得了战斗的上风,但决定战争的胜败也要讲究综合国力的。国力在战场上的体现就在于后勤补给了。

咱们来说一个就是当时的二战前的边缘事件之张鼓峰事件,尽管战后的数据显示是苏军伤亡比日军多,但是战场的主动权还是被苏军拿捏着。日军师团当时被包围在张鼓峰上面,公路铁路被苏军炮火摧毁、桥梁也被苏军控制着,图们江口也被苏军太平洋舰队堵个水泄不通,第十九师团几乎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而日军却不敢大规模对苏开战。

张鼓峰事件日本军队的弱点都显现出来,一个就是关东军惯用耍弄危险把戏,并且还扬言就算是一个师团覆灭也无关紧要,更想用此种把戏向苏联显示日本实力。

并且日本陆军的这种想法还遭遇海军的反对,如此一来那么只要作战开始,日军的武器还有兵员的运输就肯定是跟不上的。

陆军的执意而行就连天皇的意见他们也置之不理,并且天皇这位陆军大元帅也是一副旁观者的态度。据说在九一八事件后,陆军这种独断专行的作风也不是第一次了。日本陆军的自满,海陆军的意见不合,陆军过于独断专行的作风,这些也是日军较为显现的弱点。

没有任何规划的冲锋主义,在苏联朱可夫元帅眼中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让他从容调兵遣将地应付自己军队的补给。在诺门罕事件时,第三阶段的反攻之前,朱可夫从容不迫地通过铁路调集了五万五千吨战斗和生活物资到前线,甚至苏军的补给线几乎是日军补给线长度的几倍。综合国力根本也没法跟苏军比。

并且当时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中途岛海战,日本的海军主要通讯系统JN-25的部分密码还被美军成功解读,情报也被截取。日本海军变相被美国狠狠反击。并且当时的日军作战部署是将这支庞大的力量分散,各个部队的据点相差近千海里,根本没办法互相支援,只能各自为战。并且当时水面舰队成了旁观者,主队的战列舰部队一炮未发,就在美军航空兵面前仓皇而逃。多次战役都显示了日军的内部作战部署存在独断专行的作风,海陆军作战目的并不统一。

日军的弱点相对于列强国家来说,是很容易被破解的。尽管他们在工业上的发展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却没有深入研究作战武器装备。还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传统观念贯穿到战争中去,传统的作战方式直接影响战斗。并且连塞班岛那种紧张的备战时间,军国主义代表日本的东条英机还能在大肆演讲,降低了自己军队还有平民的防御心。过度的自信,渲染他们的精神,让当时的塞班岛惨败还有一些宁愿自杀也不愿意投降的平民。

在那个时候空中战斗机的差距也是很明显,塞班岛战役美军号称超级空中堡垒的B-29轰炸机也问世了。美军的登陆来势汹汹势,他们晚上就开始进行突袭,一方面佯攻迷惑日军,另一方面则舰炮掩护突击队的登陆。日军南云忠一派出了1000多人唐岛敢死队,每个人都绑着穿甲弹,只要遇到美军坦克中队则自杀式地扑上去炸毁。整个战场上都是垂死挣扎的伤兵,燃烧的坦克,唐岛敢死队也只剩下100多人。就在那个时候的日本军队,除了勇往直前的敢死队,好像并没有任何反击能力。

这样的人肉炸弹、万岁冲锋之类的把戏,尽管在某些战斗中偶尔会占据一定的上风,但也是一个战败的致命性弱点。


WarOH协虎


其实日本有一本书叫《大东亚补给战》,就已经说明了日军的弱点。那就是日本生产力和军需的矛盾,无法调和,比如日本要全力发展军需工业,一切以军事为优先。

所有生产力和电力,都要供应军事需要。那么电力设备就无法发展,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和各种仪表都停滞不前,也就造成电力缺乏。缺乏电力的后果就是对铝材,特种钢,工作机床生产量的大幅度下降,这些工业产品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军需生产的下降。

比如增加铝材生产就特别耗电,可是日本军需第一,供电系统设备排在后面,直接结果就是铝材产量降低。铝材降低,其实战机产量就会大幅度降低。

而在造船方面,所有的资源都造了军舰就没有经历造运输船,也就没有船只去东南亚和东亚大陆运回抢来的石油,橡胶,矿石和粮食等等。结果日本海运量从41年的4700万吨,降低到最后的1年600万吨。其实,也就更加削弱了日本的军需工业。

军需第一,造成了日本煤炭业大量机械设备无法修复和重新生产,直接后果就是能源降低,也缺乏炼钢的能源。那么,到了军事层面,就是缺乏优质钢材,无法生产更多的武器。

其实说到底,就是日本的国力,不足以撑起日本的野心。但是,日本战略层面水平非常低下,以这种二流国力,发动侵略战争,挑起世界大战,再怎么精心策划,再怎么折腾,最后的失败,也就非常正常了。


深度军事


日本军队的弱点还是很多的,比如军事思想落后,在战斗不利的时候喜欢猪突,结果被一片片干掉。

武器装备落后,个军事强国已经普遍装备自动武器的时候,日本军人还在使用38大盖试图与敌人近身肉搏。

但是,这些所谓的弱点,放到中国战场就不突出了,甚至还算是优点了。因为,当时的中国更落后,所以落后就是对比出来的。比如,日本人喜欢冒险,九一八的时候,几百人就敢攻击东北军大营。说实话,这样的冒险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东北军当时反抗,那么这支军队被干掉不说,整个东北的日军都会受到牵连。但是当他们的对手张学良宣布不抵抗,大军蜂拥撤进山海关的时候,恰恰证明了冒险思想的先进性。

但是,日本的战略思想还真称得上是远远落后于各大强国,也落后于当时的中华民国。在倾国之战的情况下,日本战略的短视决定了他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反而会得到耻辱的失败!

下面看二战时期日本在战略上的短视,是如何让他成为猪队友的。

诺门坎战役之后,日军败给了苏军,但是苏联也不好过,因为他的西面还有个强大的德国在虎视眈眈。就在诺门坎激战的时候,德军也在准备入侵波兰,将领土推进到苏联边境。

1939年9月1日,德军发起了入侵苏联的战争。苏联开始纠结,继续和日军作战还是将注意力放到西线。

就在苏联纠结的时候,日本单方面宣布停战,随后两国开始谈判,作为德国的盟友,日本迅速和苏联取得共识,在9月16日签订停战协议。9月17日,苏联侵入波兰,与德国一起将这个国家瓜分。

作为盟友,不在战略上支持一下德国,反其道而行之,可见其出卖队友的能力堪称一流。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

1941年6月22日,德国执行巴巴罗萨计划,而日本也在为北上还是南下争吵不休。此时,德国的想法很简单,在海上靠潜艇战困死英国,在陆地上集中全力灭掉苏联,最快在1941底结束战争。

虽然由于苏联的抵抗德军进展缓慢,但在当时看打败苏联只是时间问题,而英国在德军潜艇的封锁下也快完蛋了。

只要德国取胜,日本就可以顺利得到远东地区大片领土,获得这里的丰富资源。

但是,正在这关键时刻,日本适时地发起了珍珠港战役,逼迫美国加入战争,促使了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建立。从而挽救了岌岌可危的中英苏三国,而德日意三个法西斯的失败也开始倒计时。


所以,论起二战最会出卖队友的国家日本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打败德国的国家里,我认为应该加上日本,因为他的贡献远超英国,仅在美苏之下。


不过,日本这个国家还是有有点的,那就是脸皮厚,寡廉鲜耻。

二战末期,美军逐渐攻入日本本土,一开始日本举国上下叫嚣一亿玉碎,搞得美国震惊不已,为了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美军制定了好几个方案:

  • 第一个方案是,派军队强行登陆;但这可能会损失上百万人。
  • 第二个方案是,用常规武器给日本洗地;但经过几次大轰炸后,觉得效果还是不理想。
  • 第三个方案是,原子弹洗地;可惜原子弹只有两个,而且制造速度慢。
  • 第四个方案是,撒除草剂让全日本变秃;可能是效果最好的一个,但还需要时间才能生产出足够的药剂。

于是,美国人先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作为试探,没想到效果杠杠的。就在几天前还叫嚣一亿玉碎的这帮人,吓得投降了!

不仅如此,在此后的几年之内日本成立了专门的服务部门,召集了数万美女为美军提供特殊服务。当数年后,麦克阿瑟离开日本时,上百万人对其依依不舍,更是让人吃惊。


所以,日本出卖队友的能力无人可及,跪舔强者的水平也是顶尖的!

以上,不是瞎说!


历史风暴


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弱点是什么?

关于二战期间日军的弱点,其实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对此进行了总结,最著名的莫过于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和老蒋的“小、短、浅、虚”。

并且,也确实以此将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日本领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口方面,虽然拼命鼓励生育,但是比起中国来说,却是远远地不足了。

因为资源匮乏,物资不足

其实在日军入侵前期,武器装备等方面远远强于中国,以至于我军都是使用的缴获的日军的装备。但是,等到日后,我国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援助,日本的武器装备之差,就体现出来了。

特别是到了抗战后期,各种冲锋枪、大炮之类的层出不穷,连李云龙都对小日本的装备看不上眼,要不是部队发展太快,装备不足,才不会要那些破烂呢。

人口有限,兵源不足

其实一开始,日军并没有全面侵华的打算,包括东北,也只是想要步步蚕食而已。只是因为日军惯有的,下级军官私自做主,造成了既定事实,再加上张学良拱手相让,让日军兵不血刃的得到了东三省。资源匮乏的日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块肥肉,所以越打越大,最终陷入泥潭。

到抗战后期,日军兵源不足的弱点就显露出来,被迫大量使用皇协军,并且征兆台湾等地的“伪军”,加入战场,造成战斗力削弱。

当然,日军的狂玩自大也是一大弱点,只是这也是资源匮乏逼迫日本一次次赌博,造成的后遗症。一个赌徒可以因为运气赢钱,但不可能一直赢,终有一天会输的精光,日本就在多国联手下,输的精光。

我是春秋百晓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二战时,日军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战备规划能力弱。

日军因为装备精良,战术训练素养好,所以在战役中很容易得手。中国军队不是撤退就是伤亡惨重,失去战斗力后不得不退出战斗。

但日本军队中有一个有名的传统就是抗上,也是不听上级指挥。日本是天皇领导和推崇武士道精神的国家,天皇控制不了政府,于是就加强对军队的渗透,甚至对军队中层军官的拉拢。



日军军官心中只有对天皇的效忠,对长官的命令基本上是听的,但不是全部都会听的。这就让日本军部制定政策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天皇和中下级军官的要求,很难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军事战略来。

比如抗战爆发前,中国战略级专家蒋百里在制定抗战规划时就指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基本上都是从北向南打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地势相当平坦,北方军队的实力容易发挥。因此必须防止日本沿用这样的战略。

1937年,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就在上海陆续增加军队,迫使日本也不得不把主要兵力运送到上海和中国军队决战。上海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人三个月内的灭亡中国的计划,也成功的把日本主要兵力吸引到了南方。

当日军从上海向西进攻时,就一路上全是水田,日本的机械化武器很难派上用场,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中国军队中要节节抵抗,就会大大减缓日军进攻的步伐,为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赢得时间。

日本军队本来也是希望从北向南攻击的,结果却被中国政府的战术给改变了这一计划,弱点被南京政府给利用了。



第二个弱点就是日军的战术太僵化.

抗战前期,中国军队面对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日本军队,基本上丝毫没有什么抵抗能力。但伴随着局势的发展,日军也暴露出了自己的弱点。

那就是战术太僵化,缺少应变能力。

日军事先都会规划好每支军队进攻的路线和时间表,然后开始分工合作,如果碰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甚至反击,日军就会处于慌乱状态,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很难根据战场上的形势制定合理的战术。

因此中国军队就学会利用地理形势,寻找合适的地点,对日军进行伏击和阻击,打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


比如日本的陆军操练宝典就象葵花宝典一样,规定士兵拼刺刀前,必须退下子弹。但中国军队根本就不管这样,和日军坏东西不能讲什么道义,趁日军退子弹的时间,就能消灭不少日军。

日军一旦攻击不顺,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变,还是沿用以前的打击来进攻,没有什么战术应变能力,最后就吃了不少亏。



最后一个弱点就是日军过分依赖后勤保障和相信自己的机械化。

三次长沙会战打的比较成功,就是因为第九战区司令薛岳研究透了日军的作战特点。第一步,先对长沙外围进行坚壁清野,让日本人不能就地找到补给。在水田放满水,让日本人的皮鞋涨大笨重无比,消耗日军体力,让机械化武器难以发挥作用。

中央的军队快速撤退,引诱日军深入,然后利用山区设伏。两翼的部队穿插到日军的背后,对日军进行打击,切断日军的补给线,对日军形成口袋阵,把小日本包围起来打,就算不能全歼,也要消灭其主力。


尤其是当日军攻城后,进入巷战时,中国军队往往利用地形埋伏和投放地雷,对日本形成严重打击,甚至把日本人逼出城外。

只要让日军的补给线切断,让他们的机械化武器没有油可用,炮弹和子弹缺乏时,他们的战斗意志就会非常薄弱,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消退,丢下同伙的尸体不要了,只管自己逃命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