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光能股價拉昇波動,光伏產業洗牌過後破冰了?

4月23日,信義光能股價上漲,盤中高見4.58港元,創歷史新高,最終收於4.46港元,漲幅為2.06%,截止到4月24日,其股價為4.49元,漲幅為0.67%。

信義光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義光能”)成立於2011年,2013年12月從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分拆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玻璃製造商,主要經營太陽能光伏玻璃的研發、製造、銷售和售後服務, 為全球主要的國內外太陽能組件廠商提供太陽能光伏玻璃產品。從股權結構來看,信義光能母公司信義玻璃,持股29.5%,實控人為李賢義家族,而李持股信義玻璃31.28%,亦持有信義光能11.76%股權。

此外,截止2018年底,信義光能投資建設的地面和分佈式電站累計併網約2.5GW,年發電量達到28億kw·h,節約標準煤約114萬噸,減排碳粉塵約76.8萬噸,減排CO2約281萬噸,減排SO2約8.5萬噸。

但不得不說的是,雖然信義光能的股價在昨日創了歷史新高,但就最新披露的業績而言,它目前的經營狀況無法真正讓人放寬心。

營收淨利雙雙下降

格隆匯app查詢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實現收益76.72億港元,同比減少19.5%;毛利29.6億港元,同比減少13.05%;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18.63億港元,同比減少20.1%;基本每股盈利24.87港仙;擬派每股末期股息4.2港仙。

具體而言,由於銷量下滑及太陽能玻璃的價格急劇下跌,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的太陽能玻璃銷售收益下跌3.2%至5,562.3百萬港元;同時,受國內分佈式發電裝機的快速增長所帶動,2018年首數月的太陽能玻璃需求維持強勁,但隨著“531新政”的釋出而大幅下調,2018年光伏裝機限額使得其6月份的市場需求以更大的幅度下跌,儘管需求於年末前數月逐漸恢復,但其2018年的太陽能玻璃銷量仍錄得按年下跌4.9%。此外,太陽能玻璃2018下半年的平均售價較上半年大幅下跌,一般達到20%以上。

但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中金上週三發佈的報告,它維持對信義光能目標價4.73港元及“買入”評級,且國泰君安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4.7港元,且預計公司2019-20年歸母淨利分別為25.96、30.38億港元,同比增長39.32%、17.05%。

而實際上,以上相關券商給出的報告並不是空穴來風,就目前而言,可以看出信義光能的業績表現與目前行業市場的發展緊密相連,甚至可以說保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即在對未來期許的前提下,前期因行業的暫時“遇冷”而受到負面打擊,而隨著光伏市場逐步恢復強勁而或將受到利好影響。

光伏行業的快速成長期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能源供應短缺危機日益嚴重,環保問題成了世界各國的重要議題,重用新興能源已是必然趨勢,其中,太陽能作為可再生清潔能源便迎來了發展機遇。

格隆匯app查詢顯示,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由2012年的100.5GW增長到2016年的306.5GW,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2.15%,2018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464GW,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8.47%,預計2022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914GW,可以看出全球光伏裝機量增長迅猛,其中中國新增裝機佔比提升顯著:2018年我國光伏發電全年新增裝機4426萬千瓦,年度增長量僅次於2017年,為歷史第二高,且2018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156GW,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7.79%,預計2022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16GW。

但不得不說的是,當前光伏行業處在快速成長階段,自身市場培育尚不成熟,過往都是依靠相關政府補貼而擴容市場,而這將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眾多企業的入局使得行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一方面,行業內出現魚目混珠的亂象,迎來野蠻生長的魔咒。正是基於此,2018年6月中國相關部門發佈了“531新政”,旨在引導相關產業良性發展,自此光伏行業迎來大洗牌。

而這一整頓性的“一刀切”政策幾乎波及到了行業內的所有企業,由於“531新政”的釋出,在一定時期內,在抑制下游需求和縮減上游企業的產業規模的同時,相關企業的業績也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光伏產業鏈價格更是大幅下探,驅使電站裝機成本進一步下降: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地面光伏系統初始投資成本為4.92元/W左右,同比大幅下降1.83元/W,預計到2019年全投資成本可降至4.48元/W,到2020年進一步降至4.17元/W。

但引人注意的是,儘管“531新政”為國內光伏行業帶來降溫,卻為海外光伏市場需求釋放了發展空間,這也就是為什麼2018年整體呈現”低谷不低“之勢,且間接促使光伏產業鏈回暖。

事實上,進入2019年,在國內相關政策“懸而未定”之時,縱觀光伏行業一季度保持滿產的企業,其海外市場貢獻了大約90%的訂單,一舉成為了該季度拉動光伏產業出貨需求的“功臣”:2019年1—2月,我國光伏電池片出口額達到1.7億美元,出口量達到1.3GW,同比增長2.1%;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額達到24億美元,出口10GW,同比增長21.9%,電池片和組件的出口增幅均超過了80%。此外,我國光伏組件的出口量佔組件生產總量的85%,佔比同期提高約25%。

近期政策“定軍心”

此外,經過“531新政”的調整之後,2019年或將成為光伏平價上網項目落地的元年,圍繞光伏行業的相關政策也陸續出臺,也可謂是給了相關企業相對利好的政策支撐。

格隆匯app查詢顯示,4月12日,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徵求對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明確2019年光伏項目(地面電站、工商業分佈式)通過競價仍可獲得補貼,戶用項目和扶貧項目則不需要競價就可獲得補貼,但有規模限制,再結合此前發佈的《關於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建設的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可以看出相關部門加快了推動平價項目上報和建設的進程,而這將為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積極助力,畢竟隨著光伏發電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其產品價格和投資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平價上網概念不斷普及,我國光伏發電的競爭力或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利好相關佈局的企業。

結語:

眾所周知,隨著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為首的新能源備受各國的青睞,頗具潛力空間,我國也抓住這一機遇,基於原本發展較為穩定的產業基礎,不斷通過政策層面的方式(如有限補貼等)推動該市場有序發展,尤其在經過了“531新政”的洗禮後,如今,國內的光伏產業告別野蠻生長,逐漸走向以質量、技術、效益為核心的精細化發展新階段。

而基於此,伴隨著政策之下光伏玻璃需求的有效釋放,以信義光能為首的光伏玻璃行業龍頭或將受此利好驅動,發揮頭部效應,增強業績彈性,有望優先獲益,因此這就要求相關光伏企業通過技術推動工藝技術的升級迭代,在提質、降本、增效的同時,使得其產品在價格上具備較高的市場競爭力,又需要不斷拓展下游產業鏈,甚至走出國門,力爭在海外市場上可以分一杯羹。

更多光伏行業資訊請訪問https://www.solarbe.com/查看

格隆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